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金融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論文

學問君 人氣:3.06W

如果用一個公式來描述人們口頭上所說的“供給側改革”,那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含義是: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金融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論文,歡迎閱讀!

金融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論文

  金融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論文

摘要:現今,隨着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進步,我國的經濟開始進入的新常態發展階段,相對應來說也造成了我國國內市場的供求不平衡以及產品總體產能過剩等不良後果,對我國產能的進一步提升有着嚴重的限制意義。對於經濟發展提升來說,需要進一步生產潛能的發揮以及生產潛能,生產潛能的發揮需要進行科學化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本文主要是透過讀供給側改革的內涵以及供給側改革的實施動力、供給側改革的內容進行深入的闡述,最終對財政金融政策主力供給側結構進行科學化的改革發展。

關鍵詞:財政金融政策;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前言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黨、國務院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創新之處,同時也是進行國際競爭的重要手段和選擇,是適應我國市場經濟常態發展的必然選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對相應的基礎性制度實施改革。我國現今處於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時期,透過對基礎性制度進行改革能夠保證我國經濟發展環境,因此,需要國家進行穩定財政金融政策制定,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效實施,保證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一、供給側改革的內涵

一般來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是對本源發展進行的創新,以及制度的供給能夠爲經濟發展提供新興的發展體制,其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突破經濟的發展滯後問題,大幅度增加紅利。其中具體的表現是進行供給角度強調,進行有效的結構性質優化發展,從而實現供給宏觀調控力度的增加。我國目前經濟在進行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保持着穩定的發展速度,但是還存在着較多的結構性問題,因此,對於經濟發展不平衡調整是實現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在進行相應平衡性問題的調整過程中,還需要對生產潛力進行刺激,從而實現激發生產動力的發展目標,實現我國經濟發展短板的快速發展。

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原因

目前我國供需關係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結構性失衡,“供需錯位”等,這些營銷因素對於我國經濟發展來說有着嚴重的負面影響,長期以來,我國大部分以來拉動投資、消費以及出口的方式進行穩定經濟增長髮展,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實現短期經濟的快速發展,但是長期發展會導致出現很多的經濟遺留問題,需要進行相應經濟政策調整,保證經濟能夠穩定的發展。

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容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容主要是實現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的發展目標,其發展成本主要融資、社保成本等,透過對企業經營成本的降低能夠進一步實現提升要素生產率的發展目標。具體是建立產品優化機制,提升企業生產效率,同時還能夠對相應的資源進行優化和重組,提升經濟的整體發展效率。另外就是要進一步推進企業所有制的'改革發展,積極引入企業激勵機制,樹立企業產權和品牌意識,爲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最終實現企業穩定發展的目標。目前,我國經濟的發展迫切需要供給側結構對經濟發展模式進行改革發展,過去,我國針對市場發展主要事實的是管理政策,導致了整個市場債務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市場通貨膨脹現象十分嚴重,因此,針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長期管理的不良後果問題,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結構調整實施。

四、財政金融政策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一)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

財政貨幣政策是國家針對市場進行調整的重要宏觀調控政策,在進行相應財政貨幣政策的制定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對市場貨幣供給進行穩定發展,最大限度的減少財政赤字現象,從而保證我國能夠減少通貨膨脹帶來的發展壓力。

(二)財稅體制

針對供給側的改革問題來說,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進行相關稅費的收費標準改革和調整,企業的稅收標準主要是根據企業的實際經濟效益進行收取,但是,對於部分的企業發展來說,高額的稅費爲企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導致其經營成本提升,影響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發展,對於財稅金融政策來說,則是需要重點致力於進行稅收體制改革發展,進一步加大對稅收的減免力度,大幅度增加相應的優惠政策,保證中小企業以及科技創新企業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進一步的發展。

(三)減產能,進一步促進企業重組

透過對企業進行減少過量產能的發展方式,能夠有效的促進企業在管理體制、經濟發展方針方面進行有效的提升發展,同時我國目前市場中出現嚴重的供需不足和供求不足兩個重要的問題,對於常態產品的企業生產來說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縮減生產,積極進行創新發展,對於供求不足的產業來說,則是需要進一步加大創新發展投資,打入市場,透過技術獲得更多的市場。

總結

現今,隨着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進步,我國的經濟開始進入的新常態發展階段,本文主要是透過讀供給側改革的內涵以及供給側改革的實施動力、供給側改革的內容進行深入的闡述,最終對財政金融政策主力供給側結構進行科學化的改革發展。(作者單位:遼寧大學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肖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邏輯[J]. 科學發展,2016,03:5-14.

[2]胡鞍鋼,周紹傑,任皓.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應和引領中國經濟新常態[J].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2:17-22+195.

[3]天津經濟課題組,曲寧,田馬飛,虞冬青,孟力,張麗恆,仲成春. 解讀供給側[J]. 天津經濟,2016,01:21-28.

[4]趙曉歡. 財政金融政策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J]. 現代經濟資訊,2016,03:126+128.

[5]劉家義. 適應新常態 踐行新理念 更好地履行審計監督職責[N]. 中國審計報,2016-01-2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