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什麼是供給側改革?

學問君 人氣:2.9W

什麼是供給側改革?所謂供給側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調整,透過優化投資結構、產業結構開源疏流,在經濟可持續高速增長的基礎上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什麼是供給側改革?

產能過剩是結構失衡不是經濟過熱,化解產能過剩靠投資結構、產業結構調整而不是減少投資。供給和消費的關係是本和末、源和流的關係;所謂供給側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調整,透過優化投資結構、產業結構開源疏流,在經濟可持續高速增長的基礎上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在對稱經濟學看來,產能過剩和經濟過熱不能劃等號。把產能過剩和經濟過熱劃等號的理論根據是經濟發展“均衡點”理論。“均衡點”理論是配置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是消極的理論,產生於小商品經濟時期。那時人們的需求結構簡單、生產規模狹小、可再生資源有限,可再生生產能力與人的主體性發揮的空間太小、生產與消費之間容易“失衡”;一旦“失衡”,就會出現所謂經濟危機。然而到了真正社會化大生產——知識經濟與經濟全球化時代,所有的“均衡點”(包括生產與消費)均已不復存在;人的需求結構的變化帶來的需求的無限性,生產結構的變化帶來生產發展的無限性,決定了主客體之間只有主體主導的無限發展的可能性而無靜態的均衡。此時只有結構調整問題而無均衡問題。“經濟過熱論”及其理論基礎均衡點理論都已過時,再秉持這種理論只能損害可持續發展。加大政府投資力度,以宏觀帶微觀,利用投資對消費的乘數效應、基本建設投資對投資的乘數效應,纔是解決產能過剩的根本。基礎設施建設對投資、投資對消費的乘數效應是永遠存在的。而且由基礎設施建設本身的基礎性與延伸性決定,這方面的投資有無限延續的可能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基礎性與槓桿功能,使其具有連續性。只要決策者認清了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的對稱關係,拋棄配置經濟學的“均衡點”理論,政府對這方面的投資沒有任何客觀障礙。企業靠創業,創業靠推動。任何時候政府對基本建設持續投資都是推動創業、牽動企業、帶動就業、促進消費、開發市場、使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力槓桿。

生產資料的生產與消費資料的生產客觀上存在着對稱發展的規律。但對稱發展不等於同比增長。在投資增長中,有的生產週期更長(如超大型基本設施建設),有的生產週期更短(如高科技企業)。兩類生產的對稱發展是經濟發展的自然歷史過程;投資的增長,既不僅僅是儲蓄數量變化的結果,又不僅僅是貨幣數量變化的結果,而是擴大再生產的需求同多種資金來源相結合的結果。儲蓄增加只是資金來源之一,貨幣數量的增加不會帶來實際投資的增加。要體現“時際權衡” 與“代際權衡”,不是靠“國民儲蓄的黃金律”與“最優的資本積累率”,而是投資與消費的最佳結構、對稱結構;透過投資的對稱結構、消費的.對稱結構、投資與消費的對稱結構,實現對稱發展、綠色發展與可持續發展。這種投資與消費的對稱結構,集中體現在對下一代的人力資本投資、國民素質提高與創新能力提高、提高財富附加值的投資上。這種投資本身也就是一種消費,它們之間是不可能用非此即彼的方式進行區隔、用此消彼長的方式進行“配置”的。無論是眼前需求的滿足還是長遠需求的滿足,無論是生產還是消費,其結構是均衡還是對稱,都是建立在價值關係上而不是價格關係上。

在再生型財政投融資的基礎上,基本建設投資對投資的乘數效應,主要表現在牽動創業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導致的產業鏈延伸兩方面;基本建設投資對消費的乘數效應,主要表現在直接解決就業問題和透過扶持創業工程解決就業問題兩方面。從量來看,基本建設投資的投資拉動市場是幾何級數,消費拉動市場是算術級數。從質來看,是靠投資拉動市場還是靠消費拉動市場,取決於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而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背後是不同的經濟學範式。靠基本建設投資拉動市場是再生經濟學原理,靠消費拉動市場是配置經濟學、價格經濟學的要求。從後果來看,靠投資拉動市場,其作用是永久的;靠消費來拉動市場,其效果只是暫時的。

不管市場怎樣變化、商場怎樣發展、經濟學中的供給學派與需求學派怎樣爭鋒,投資永遠主導消費而不是相反。認爲經濟發展有投資導向型與消費導向型,是混淆了供給與需求、買方與賣方這兩對範疇同投資與消費這對範疇的關係,認爲既然供給與需求可以交替、買方與賣方可以轉換,投資與消費也可以位移。這種概念的混淆會帶來忽視投資、鼓勵消費的嚴重後果,與節約型社會的要求相背離。同時;認爲限制投資反而會帶來經濟上的增長,也會搞亂人們的思想,使經濟學似乎披上一層有悖常理的神祕外衣,使芸芸衆生無所適從。只要不是造成結構失衡,投資永遠不會太快。需求主導供給,不等於消費主導投資。投資永遠主導消費,既使買方市場也一樣。投資本身既是需求,又是滿足需求的手段,正好象就業本身既是需求,本身也是滿足需求的手段一樣。投資和消費相比,永遠佔主導。

需求和投資的關係纔是基本的結構關係。消費需求只是需求的一個環節。如果說,投資和消費可以從量上平衡,投資和需求則只能從質上對稱。而一旦從質上着眼,那麼投資和需求不但可以“平衡”,而且只能“平衡”。在質上對稱的前提下,投資只能越多越好,越快越好,不會過熱,也不可能過熱。

消費需求拉動投資需求,需求拉動供給,供給推動消費,消費推動需求,是任何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內在邏輯與基本結構。發展中國家更應該把投資需求的滿足放在消費前面。爲了使知識經濟時期需求和投資這一基本的結構關係對稱,所謂供給側改革就是確立供給優先的增長方式與發展模式,以投資拉動爲基礎、創新驅動爲主導、經濟效益爲歸宿的增長方式;就是優化產權結構,國進民進、政府宏觀調控與民間活力相互促進;就是優化投融資結構,促進資源整合,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就是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業質量,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質量;就是優化分配結構,實現公平分配,使消費成爲生產力;就是優化流通結構,節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經濟總量;就是優化消費結構,實現消費品不斷升級,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就是用內需導向型經濟代替出口導向型經濟,用知識密集型經濟代替勞動密集型經濟,用幸福經濟代替GDP經濟。

TAGS:改革 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