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深刻認識和有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學問君 人氣:1.21W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簡而言之就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羣衆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深刻認識和有效推進供給側改革呢?

深刻認識和有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以總書記爲總書記的黨中央着眼我國經濟發展全局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戰略部署,對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大指導意義。當前,我們應深刻領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思想,科學把握和認真落實五項重點任務,堅決打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場硬仗。

深刻領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思想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我們黨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豐富發展,具有科學的體系和豐富的內涵。

在全面掌握科學體系中深刻領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思想。去年11月以來,總書記多次深入闡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現實依據、深刻內涵、根本目的、工作要求和科學方法,爲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科學指導和根本遵循。深刻領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思想,應全面掌握其科學體系。一是深刻理解“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供給和需求兩側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這個重要論斷,認清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產能過剩問題是一些行業的結構性產能過剩,而大量關鍵裝備、核心技術、高端產品還依賴進口;認清我國需求變化情況,尤其是消費需求不是需求不足而是需求變了,還存在大量“需求外溢”。解決這些結構性問題必須從供給側發力,把改善供給結構作爲主攻方向。二是深刻理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落實好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這個重要論斷,透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供給能力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不斷升級和個性化的物質文化和生態環境需要。三是深刻理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這個重要論述,進一步明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目標和基本路徑,更加註重以深化改革推動結構調整,透過體制機制創新矯正要素配置扭曲。四是深刻理解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項重點任務,從生產端入手,促進過剩產能有效化解,促進產業優化重組,降低企業成本,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五是深刻理解“五個搞清楚”的工作要求,即搞清楚現狀是什麼、搞清楚方向和目的是什麼、搞清楚到底要幹什麼、搞清楚誰來幹、搞清楚怎麼辦,加強調查研究,制訂好工作方案和行動計劃,紮紮實實推進工作。六是深刻理解“把握好五個關係”的科學方法,即把握好“加法”和“減法”、當前和長遠、力度和節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堅持統籌兼顧、綜合施策,做到推進蹄疾步穩、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大框架下深刻領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思想。從認識、適應、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到確立新發展理念,再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總書記爲總書記的黨中央創造性地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這些重要思想是源於我國經濟實踐的重大理論創新,順應世界經濟發展潮流,適應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現實要求,爲解決我國經濟面臨的突出問題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國際社會得到高度關注和廣泛認同。這也標誌着與我國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相適應,我們黨對經濟發展理論的創新達到了新的高度。我們必須把總書記關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論述與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學習、貫通起來理解,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原則,切實增強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自覺和行動自覺。

科學把握和認真落實五項重點任務

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這“三去一降一補”,是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工作重點。應科學把握這五項重點任務的內涵,透過得力的政策舉措逐項加以落實,切實解決我國經濟供給側存在的問題。

“去”是爲了給有效供給騰出空間,必須主動去、堅決去、去到位。退一步是爲了進兩步,只有現在去到位,才能今後進得好。當前,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很多地方房地產庫存積壓,一些領域負債率高企。這表明我國經濟存在資源錯配、市場信號扭曲、市場主體活力不足、經濟執行效率不高等突出問題,必須堅決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去產能必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促進市場出清。鼓勵和支援企業走出去,對接好“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國際產能合作。引導優勢企業根據自身發展需要,積極審慎地參與兼併重組。按照企業主體、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依法處置的辦法,把握好“殭屍企業”出清的時機、節奏和力度。政府協助企業做好職工安置工作,更加細緻地做好社會政策託底工作,防止引發社會風險。去庫存必須針對房地產市場的區域性特點,因地施策。透過有效釋放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購房需求、深化住房制度改革、適度提高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比例等辦法,儘量縮短商品住宅去庫存時間。認真研究房地產市場規律,提高調控精準度,因城施策,防止“一刀切”,切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從中長期看,應降低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進一步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去槓桿應針對政府和企業槓桿的不同特點,分類審慎操作。繼續嚴控新增政府性債務,可將符合條件的政府存量債務置換爲政府債券。透過加大直接融資比重來降槓桿,鼓勵企業上市掛牌,擴大企業債券發行規模,支援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深入瞭解、密切監控企業資金問題,防止企業資金鍊斷裂產生連鎖反應。對互聯網金融、民間借貸等領域的違法行爲,加強專項清查整治,規範金融市場秩序。

“降”是爲了提高企業競爭力,必須動真格、下真功、見實效。降成本是爲企業排憂解難的現實舉措。必須確保中央相關政策措施落地,透過降低或取消行政性收費、全面清理“紅頂中介”、降低第三方評審費用等盡力爲企業減負。把簡政放權、優化服務進一步引向深入,採取含金量更高的改革措施減少審批事項,積極推廣多評合一、多圖聯審、聯合測繪、聯合驗收等方式,切實提高審批效率,降低隱性成本。

“補”是爲了補齊供給體系中的短板,必須“補”在薄弱處、關鍵處、緊要處。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了打好脫貧攻堅戰、支援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完善軟硬基礎設施、加大投資於人的力度、繼續抓好農業生產5個方面的重點任務。應聚焦影響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提高的突出瓶頸、影響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的重點問題、影響市場主體活力釋放的關鍵環節,研究實施補短板專項工程。各地發展階段不同,補短板的輕重緩急也不同。欠發達地區要重點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發達地區則要補率先開啓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徵程的短板。同時,進一步放開市場限制,推出一批發展前景好的合作項目,讓社會資本參與進來,形成政府投資和社會投資良性互動局面。

以強有力的舉措保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序有效推進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注意利用好視窗期,處理好各種利益關係,強化全國一盤棋思想,以強有力的舉措貫徹落實好中央各項決策部署。

加強對理論和實踐問題的學習研究。領導幹部作爲經濟工作推動者,面對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必須加強學習研究。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全新課題,應善於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把握本質、摸清規律。發揚創新和鑽研精神,鑽進去、深下來,摸到竅門、找到鑰匙,力求在實踐中不走彎路、掌握主動。

把貫徹中央要求與立足本地實際更好結合起來。對中央明確提出的任務,堅持項目化推進,不折不扣落實;對中央提出的指導性意見,結合各自實際細化實化具體化,創造性地貫徹好。把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結合起來,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推動工作、落實任務,同時強化政府的組織引導和政策配套,着力解決那些單靠市場力量不能有效解決的問題。把供給側改革和需求側管理結合起來,既重點抓好供給側改革各項任務落實,又注意適度擴大總需求,推動形成供給側與需求側平衡匹配、協調發展新格局。把促改革和穩增長、防風險結合起來,統籌安排好各項工作,平衡好各方面關係,最大限度地減少風險隱患。把解決當前突出問題和完善體制機制結合起來,既抓好當前重點任務落實,又致力於解決中長期問題,儘快形成有利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體制機制。

凝聚合力,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涉及面廣、任務重、難度大,必須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對於廣大幹部,應在嚴格要求、嚴格管理的同時強化正向激勵。按照“三個區分”的要求,把幹部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爲區分開來;把上級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同上級明令禁止後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爲區分開來;把爲推動發展的無意過失,同爲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爲區分開來。重用那些想幹事、能幹事的優秀幹部,建立完善容錯糾錯機制,推動幹部積極作爲、敢於擔當。對於廣大企業家,要充分尊重其勞動,充分理解其創業的艱辛。在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主動上前、貼心服務,多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在他們面對困惑的時候,多溝通、多交心,爲他們解疑釋惑,給他們吃下“定心丸”。要按照總書記提出的“親”“清”二字要求,構建新型政商關係。“親”是情感紐帶,相親相近才能相互理解、相互激勵,增強幹事創業的動力;“清”是原則底線,潔身自好、光明磊落才能各歸其位、各得其所、行之久遠。“親”“清”相處,定能形成強大合力,共同把改革發展推向前進。

(原載《某知名日報》5月16日7版)  羅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