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就業指導>

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及建議

學問君 人氣:1.31W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調整,在增加投資過程中優化投資結構、產業結構開源疏流,在經濟可持續高速增長的基礎上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及建議,歡迎大家閱讀!

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及建議

近年來,服務業已經成爲我國國民經濟第一大產業和就業第一主體,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穩步提升,對國民經濟的帶動和支撐作用明顯增強。2016年,服務業增速比第二產業高出1.7個百分點,服務業佔GDP的比重上升至51.6%,比第二產業高出11.8個百分點。“十三五”期間,我國服務業的發展潛力將進一步釋放,服務業新動能將快速成長,服務業將繼續領跑三次產業。可以說,我國經濟將逐步由工業經濟轉型爲服務經濟。在此背景下,推進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服務業供給結構,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就顯得尤爲重要。

當前,我國服務業發展面臨一些供給側結構性矛盾,主要體現在下述方面:

第一,隨着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我國將進入追求個性、高品質、安全、健康、便利的消費階段,資訊網絡服務、文化娛樂、旅遊、教育培訓、健康養老、家政等服務產品將成新的消費熱點,絕大多數服務業在“十三五”期間並不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而是面臨有效供給不足、中高端服務供給不足的問題,難以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

第二,我國研發設計服務、資訊技術服務、物流快遞服務、人力資源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在服務業中所佔比重偏低,發展水平不高,國際競爭力不強,是我國產業發展鏈條上的薄弱環節,迫切需要提質增效升級。

第三,雖然我國服務出口特別是高附加值服務出口規模逐步擴大,服務出口佔國際市場的份額不斷提高,但我國服務業對外開放程度較低,在國際上具有競爭力的服務行業和服務業企業仍偏少,服務貿易逆差的規模不斷擴大,與貨物貿易呈非均衡的發展態勢。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服務貿易結構仍不合理,知識、技術密集型服務在服務出口總額中所佔比重偏低,運輸、旅遊、建築服務所佔比重偏高。

第四,我國服務業發展面臨的深層次體制機制困擾尚未破除,發展潛力有待進一步釋放。比如,服務業企業大多實行輕資產運營,核心的資產是專利、商標、技術訣竅、商業模式、品牌、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可供抵押的固定資產、房產少,知識產權質押政策目前尚處於試點階段,與服務業相關的價值評估體系、產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仍然滯後,服務業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申請貸款手續繁瑣,成功率低,貸款成本高。同時,我國電力、民航、鐵路、石油、天然氣、市政公用等自然壟斷行業需要繼續深化體制改革,培育有效競爭。

根據我國服務業發展的現狀和特徵,爲適應和引領新常態,促進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建議“十三五”期間加快推進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優化服務業發展環境,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和高品質轉變。

繼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充分釋放服務業發展活力

採用負面清單管理方式。建議“十三五”期間對大部分服務業採用負面清單管理方式,進一步簡政放權,放寬市場準入,減少行政審批項目。

深化壟斷性行業改革。伴隨着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競爭的發展演進,壟斷性行業的自然壟斷範圍不斷縮小。“十三五”期間,建議以培育有效競爭爲目標導向深化我國壟斷性行業改革,面向社會資本擴大市場準入,增強競爭活力進而降低服務價格。

加強市場監管。建議政府完善對事中、事後進行監管的規則,加強監管人才隊伍建設,對服務市場進行有效、及時監管,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同時,對電子商務、人力資源服務等行業,要開展常態化的市場監管。

建設全國統一市場。繼續推進全國統一市場建設,消除各地方對外地企業的歧視性規定和行爲,取消各地方對本地企業在稅收、土地等方面違反規定的優惠政策。

大政策支援力度,助推服務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降低服務業的綜合成本和稅費負擔。落實政府已經出臺的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對服務業企業和製造業企業實行相同的水價、電價、煤氣價。加大對服務業的稅收支援力度。

推動我國服務貿易加快發展。服務貿易是優化我國外貿結構、促進外貿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今後要積極推進服務貿易便利化,完善和服務貿易特點相適應的口岸通關管理模式,優化服務貿易出口退(免)稅有關政策,加大對服務貿易發展的支援和促進力度,爭取在“十三五”期間形成促進服務貿易發展的政策體系。充分發揮現代服務業和服務貿易集聚作用,在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建立不同類型的服務貿易功能區。

加大對服務業發展的.金融支援力度。支援商業銀行研究制定對“輕資產”運營的服務業企業的信貸政策,緩解服務業企業貸款難、貸款貴的狀況。引導商業銀行開展知識產權、應收賬款質押業務,爲服務業企業提供新型融資服務。鼓勵風險投資、股權投資進入服務業領域。支援服務業企業在證券市場上市融資,支援服務業企業開展併購重組。

加強信用體系建設。一是加強信用資訊的收集、分類、處理、應用工作,提高信用資訊的質量;二是加強信用體系建設跨部門合作和協調機制,實現各行業信用資訊、各省市信用資訊的互聯互通和綜合應用;三是建立統一的信用資訊平臺;四是進一步加強對失信行爲、失信主體的聯合懲戒,進一步加強對守信行爲、守信主體的聯合褒獎;五是大力培育誠信文化,樹立誠信風尚。

促進服務業提質增效升級,有效滿足社會需求

加強標準制訂工作。充分發揮政府部門、行業協會、行業內領軍企業的作用,推進標準制訂,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服務業標準體系,提高服務產品的品質。

制定針對性強、精準的產業政策,重點發展研發設計服務、資訊技術服務、物流快遞服務、人力資源服務、教育培訓、金融服務、商務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重點發展電子商務、商貿流通、文化娛樂、醫療健康服務、旅遊、家政服務等發展潛力大的生活性服務業。

加強服務業和商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通信、寬帶網絡建設,在舊城改造、新城建設中注重商業配套,爲服務業發展提供支撐。

繼續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增強服務業國際競爭力

積極參與多邊、區域服務貿易談判和全球服務貿易規則制定,加快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鄰國家和重點市場談判建立自由貿易區,積極推進與美國、歐盟的投資協定談判,逐步建立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擴大自由貿易區的規模和範圍,助推我國服務業發展。

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深化上海、天津、福建、廣東等國內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逐步實現高水平對內對外開放,提高我國服務業的開放度。

加強部門協調,推出更有力的支援政策,支援我國服務業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發展空間。

支援新興業態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充分運用大數據、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等資訊技術和手段,培育新興業態。大力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服務貿易,培育特色優勢產業,提高新興服務貿易比重。適應產業結構調整要求,支援發展研發設計、物流服務、採購與營銷服務、會展服務、人力資源服務等生產性服務貿易。拓展我國離岸服務外包業務領域,重點發展軟件和資訊技術、研發、設計、互聯網、醫療等領域服務外包,鼓勵開展人才培訓、資質認證、公共服務等,提高跨境交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