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學數學有效策略

學問君 人氣:4.87K

有效教學是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儘量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好的教學效果。新課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學倡導的是以學生髮展爲本,統籌考慮學習者、教育者、教學內容與環境等各方面要素,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樂學、學會、會學,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和個性發展。因此,我認爲課堂中應注意以下教學策略:

淺談學數學有效策略

1.教師運用語言的策略。

數學教學過程是數學知識的傳遞過程,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數學知識的呈現、傳遞,學生接受知識情況的反饋等都必須依靠數學語言。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的語言素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着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所以,教師的語言是課堂教學的核心。數學課堂教學的語言運用概括起來就是要“精、準、活、趣”。如,因式分解的定義“把一個多項式化成幾個整式積的形式”,對這16字逐字分析,便可知因式分解的對象:多項式;因式分解的結果:整式的積。透過這樣的精準分析,既可以正確表達數學概念,又便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2.教師引導學生活動的策略。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傳統教學以教師講授爲主,而很少讓學生透過自主的活動與實踐來獲得知識,得以發展,如何讓學生綜合素質得以發展,我認爲有以下幾個策略:

2.1創設情境,激活學生思維。創設一些與社會生活實際相聯繫符合學生認知水平,把課本中的數學轉化成生活中的數學,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渴求。

2.2組織學生自己蒐集資訊,以提供豐富的生活資源,讓學生對要學的知識有一個感性認識。例如:在學習數據整理時,可讓學生收集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家庭收入,電視及電腦價格等,整個過程學生會自己發現問題,並嘗試自己解決問題,主動探究,從而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2.3組織學生討論與合作。孔子說過:“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一個人要健康地發展,要快樂的成長,這與他與周圍人的合作有很大關係,一個善於合作的人,不僅能從學習中找到樂趣,也能從生活中找到樂趣,我們要把合作精神融入課堂,恰恰是爲了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展,把一個或若干個問題放給學生,讓他們共同去解決問題,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同時也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並加深了對知識形成過程的理解,讓學生變被動爲主動,完成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發展,同時教師在選擇問題時應注意問題的趣味性與有效性。

3.教師提問的策略。

提問是啓發式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完成教學課堂教學、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提問貫穿着教學的`全過程。恰如其分的提問不但可以活躍氣氛,激發學習興趣,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而且可以開啓學生的心靈,誘發學生思考,開發學生智能。透過提問,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回憶、對比、分析、綜合和概括,達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但如果老師提問方法不得當,也會得到相反的效果,所以要注意以下環節:

3.1問點準確,要抓住解決問題的關鍵。如果提問過於籠統,指向不明確,學生不知從哪個方向去回答,因此教師設計問題時,應有主次、輕重之分,緊扣教學內容和中心環節。

3.2難度適宜,即提出的問題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或經教師的引導能答出來,防止過易或過難。選題中也應遵循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注意問題的內在聯繫,以及知識的前後銜接。脫離學生實際的過高要求或低於學生認識水平的提問,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3.3問面要大,即問題的設計要面向全體學生,照顧到各類學習水平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的參與思考,有的教師喜歡襲擊式的提問,先把要提問的學生叫起來,再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等到教師叫出某個學生的名字後,就會大鬆一口氣,對教師接着提出的問題和學生回答的問題,其他學生都不專心聽。有經驗的老師一般這樣提問:“下面提出的問題,看誰能回答,問題是這樣的……”,此時全體學生都會聚精會神地去聽,去思考。在學生思考了一段時間後,教師不急於指定誰回答,而是先說:“被叫到的同學請站起來,其他同學注意聽他的回答對不對,稍後請大家評價和補充。”這樣學生會爭先恐後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提問抓住了學生的心理,面向了全體,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4提問不要只求標準答案,排斥求異思維。有的老師希望學生的回答能與老師的標準答案一致,如果學生回答的不一樣,則還未等他說完就急急打斷,點另一位學生回答,或自己吧答案全盤托出。即使學生回答不正確,教師也應該等他說完後給予評價,可能他的錯誤代表大多數同學的想法,一定要認真對待,並給予鼓勵,這也是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重要的一環。

3.5問法靈活,發問要多種形式,多種角度。最好具有趣味性,有趣才能使學生對教師提問的問題產生興致,有味才能使學生覺得教師提出的內容精湛,值得品味,富有情趣,耐人尋味,妙趣橫生的提問最易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求欲,促進學生的思維活動積極開展。

課堂中的策略還有很多等待我們去發現,去總結,每節課,自己都會有很多心得,及時做好反思,爲以後的教學提供更準確的道路,是我們不斷追求的目標。總之,數學教學是一門藝術,沒有固定的模式,只要不斷實踐,不斷摸索,就會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使之適應數學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實際,爲提高數學效益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