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的策略

學問君 人氣:1.82W

從事高中數學教學十幾年,在聽課和研討時發現,無論什麼樣的教學形式,教師都在教學過程中提出了大量的問題,以此引發學生的思考,然而一些教師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不高,如:

淺談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的策略

(1)提問表達不言簡意賅,有時不知所云,學生無法回答。

(2)提問沒有層次性,難易問題無階梯。

(3)對於怎樣的提問才能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問題的導向方面如何適度的體現知識的發生過程。

(4)所提問題與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距離較遠,偏離了主題。

(5)教師提問更多的關注自己的預設,把學生向自己預想結論牽引,對學生課堂生成問題反應不夠靈活機智,不能很好的根據學生回答進行反問和追問。

(6)只提問好學生,不提問學困生;專提問一小部分學生,冷落了大多數學生;或對差生進行懲罰性提問,給學生難堪。

(7)有些問題缺乏啓發性,引不起學生探究的慾望;有些甚至成爲學生學習的陷阱。

針對以上情形,如何才能提出更有效的數學問題,本人提出以下課堂提問的策略:

一、注意課堂提問的頻度

有效提問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對話和交流。頻繁的、討論式的課堂提問過多不僅費時,而且會導致學生“隨大流”,導致回答問題的盲目性、使課堂教學重點不突出、難點得不到化解,從而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因而課堂提問的次數應當適量。對學生已經掌握的內容,教師應不問或少問,以控制提問數量;對學生沒有掌握的內容,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來設計問題。教師要根據教學的重點、難點,設計思考問題,注重問題的數量和質量,要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探索新知的能力。

【案例】

設P爲橢圓3x2+y2=6上一點,已知∠XOP=60°,過P點的兩條弦PA、PB的傾斜角互補。求證:直線AB的斜率爲定值。教師在課前設計好以下問題:

問題(1):P在橢圓3x2+y2=6上,∠XOP=60°,P的表達方式怎樣?

問題(2):PA、PB傾斜角互補,直線PA、PB的斜率關係如何?

問題(3):A、B是直線PA與橢圓、直線PB與橢圓的交點,其座標可得嗎?

這樣的提問簡潔,起到了腳手架的作用,學生就會很快進入主動思考,積極思維的狀態。

 二、調控課堂提問的難度

俄羅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關於認知心理學的觀點認爲人的認知結構可劃分爲3個層次:“已知區”、“最近發展區”和“未知區”。人的認知水平就是在這3個層次之間循環往復,不斷轉化,螺旋式上升。課堂提問不宜停留在“已知區”與“未知區”,即不能太易或太難。問題太容易則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浪費有限的`課堂時間;問題太難則會使學生喪失信心。無法保持持久的探索心理、使提問失去價值。因而富有經驗的教師提問總能在不知不覺中喚起學生學習的熱情而後逐漸提高問題的難度。這些教師常常善於尋找學生的“已知區”與“最近發展區”的結合點,即在知識的“增長點”上佈設懸念,在學生可能形成的思想、觀念等原始生長點處設定問題。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鞏固和發展,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得到迅速提高,並最終使認知結構的“最近發展區”轉變爲“已知區”。

三、控制提問的等候時間

長期以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就是,教師在提出問題後只停留1~2秒鐘就開始點名,請學生回答問題。從實際情況來看,學生由於思考時間不充分,加上精神緊張等原因,通常無法回答或者因倉促回答而導致錯誤,教師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給學生提示或者糾正學生的錯誤,這樣的提問既不經濟又容易導致學生降低迴答問題的興趣,結果往往是低效或無效的。因而,有效的課堂提問,要根據問題的難度適當控制提問的等候時間。教師在提出問題後應該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時間,以提高學生回答的準確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當然,,對於等候多長時間爲宜,根據題目的難易而定。

 四、使用追問的策略

追問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提問組成的。各提問之間的關係常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此及彼的連續性的問題組成的。

我們在教學中,常常伴隨着教師的追問,追問可以使學生的思考更深入、更清晰,使學生的回答更規範、更詳細。

但是,如何把握追問時機?本人認爲,合適的追問時機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教學的難點、重點和疑點處追問。

(2)在有思維價值的內容處追問。

(3)在學生有興趣的內容處追問。

如何追問更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本人認爲,追問的形式有:“你爲什麼這樣認爲?”、“你能說得更清楚一點嗎?”、“你能用更規範的語言表述嗎?”、“你能進一步對自己的回答作出解釋嗎?”、“你能說出原因嗎?”、“你是怎麼考慮的?”、“爲什麼會這樣呢?”等等。追問的策略,實質上就是一種激活性提問的策略,尤其是一種探究性提問的策略。

提問要目的明確、突出重點。教師在課前應作充分的準備,一是吃透教材,二是瞭解學生。只有吃透教材,瞭解知識重點、難點、銜接點,提問才能問到點子上,瞭解學生,才能針對不同問題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回答。

課堂提問是重要的教學手段,更是精妙的教學藝術,願我們能在教學實踐中做個有心人,不斷探索,精益求精,朝着優化課堂教學的目標不懈努力,切實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