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當代學生品德教育探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9.37K

當代德育的重點正逐漸由“道德教育”轉向“道德學習”,即由“培養論”轉向“學習論”,強調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自主的道德學習,引導學生自己認識、自己體驗、自己踐行。而一次或幾次考試,試題的內容、質量、答案的限定性,都有可能導致不是翔實的反映、體現學生真實的道德判斷、思想觀點、價值取向,就有可能使知行脫節,表裏不一。所以基於“學習論”的德育觀,就要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重視學生的參與、體驗、踐行、思考,那麼就應該重視道德學習方式,指導學生道德行爲實踐,促進學生道德自我完善。爲此,一要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二要加強對學生日常道德生活和行爲實踐的具體指導。

當代學生品德教育探究論文

一、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重視採用活動教學法

活動教學法,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透過學生自身的活動達到教育目的的一種課堂教學方式,如自我表現欲等。當學生在活動中不是作爲一名被動的旁觀者、接受者,而是以一個參與者、體驗者的身份主動參與投入時,不僅能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用,更能激勵他們在自主學習中主動思考,從而促進學生在德性方面以自主建構的方式學習知識、自主成長。具體做法如下:

1.巧用教材的留白

新教材的特點之一,就是有適當的留白,它爲學生提供了自由想象、自由思考的空間,鼓勵學生去探索、去選擇、去解決。比如,七年級“珍愛生活”一課的一個內容:與其他物種比,人的生命獨特性表現在哪些方面?書上列舉了四個方面,然後讓學生續寫。學生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一個比一個回答精彩、有創意,從而也深深地讓人體會到了人類是最有智慧的生命,也會激勵學生努力去做一個有智慧的人。

2.角色扮演

讓學生根據一定的內容要求扮演相應的角色,促進學生產生與角色的心理、情感的共鳴,從而模仿與學習角色的言行與品質。例如,讓學生表演“晏子使楚”的故事,體會怎樣做一個有自尊心、愛護人格的人;又如模仿心目中最自信的人的樣子,讓學生體驗到自信者的神情、動作、語言,從心理上產生自信的愉悅,以增強自己的自信心。

3.討論與辯論

圍繞一個問題展開討論各抒己見;或分成兩派辯論,所謂“理不辯不明”,於激烈的辯論中增長智慧,反省自身,端正認識,澄清看法,促進發展、進步。

4.展示自我

透過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特長、自己的作品、自己的才華等一切想展示的東西,給學生更多自我表現的機會,讓學生之間相互瞭解,學會欣賞他人,學習他人、既激發學生的成就感,也促使學生去努力完善自我,讓自己更優秀。比如學生的特長展示:吹笛、拉二胡、繪畫等,讓人讚歎不已;他們所寫的生命箴言、青春寄語、佳句雋語,啓發人深思,令人激動、感慨。

5.創設情境,陶冶性情

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啓迪智慧,陶冶性情,讓心靈受到感染,美好的情感如春雨悄悄滋潤心靈,領悟到真、善、美的真諦。比如,在“珍愛生命”一課的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各種美麗的風景、充滿情趣的動物圖片,並配以悠揚的音樂,讓學生在審美的'愉悅中,領會到: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要珍愛一切生命。當再轉入看到、聽到物種在滅絕、環境在惡化的現實情況時,他們必然會產生憎恨這種破壞行爲的情感,積極去設想各種辦法保護環境,思考如何善待生命。

6.遊戲活動

根據一定規則,設計相應的遊戲活動,讓學生於遊戲中明白道理、提高素質。如“盲行活動”,在教室裏設定一些彎曲的道路,一人扮作盲人,在另一同學動作的引領下前行,最後談談自己的感受,從而學會關心、關愛他人,知道互助協作精神的重要等等。

二、加強對學生日常道德生活和行爲實踐的具體指導

1.日常行爲觀察和指導,這是課堂教學的延伸

有的學生在課堂上可能頭頭是道,可到下課,他的行爲就有可能與上課所說的相違背,因此教師要留心觀察學生的表現,及時透過委婉的語言暗示、批評與自我批評等方式幫助學生糾正。而我作爲班主任透過個別談心、週記交流起到了一定效果。

2.加強家校聯繫

透過與家長的聯繫交流,可以發現有的學生不管在校、在家都一樣懂事有禮,勤奮上進,教師就要及時肯定、鼓勵,讓其朝着正確的方向繼續發展、進步;但有的學生在校與在家的表現是有偏差的,甚至有的差異很大,所以加強家校聯繫,可以進一步瞭解學生,與家長一塊幫助學生做一個誠實、有道德、懂事的好學生、好孩子。

3.建立學生成長檔案

學生的德性成長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不可能一次生成,甚至會有反覆性。所以要建立學生的成長檔案,記錄下他們不同階段的道德表現,根據他(她)的新情況針對性地給予指導幫助,或者讓他們反思、內省,從而讓學生健康地成長進步。

三、效果反思

在課堂上,學生總體上表現出了正面的、良性的道德價值取向,有時對一些有爭議的問題也敢於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看法或困惑,這很好。教師可以讓他們展開討論、辯論,所謂理不辯不明,在討論中學生之間的相互教育,教師的及時指點,可以澄清看法、辯明方向。不過有時學生也會很“乖巧”地迴避一些問題,這說明學生受到一些來自社會的消極負面的影響,這也就不是一節課可以解決的問題了。而日常行爲、家校聯繫更真實地反映了學生的德育觀,有時老師的教育、提醒學生也能接受;但有時也無法改變他們的思想行爲,這就是學校教育的無奈了。所以我期待着學校、家庭、社會一起合力構建一個“三位一體”的德育網絡,讓學生的德性成長有一個良好的氛圍,讓思想品德的教育真正彰顯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