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當代大學教育理論及方法論文

學問君 人氣:1.92W

摘要:當代大學所採用的教育理論和方法雖然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但是所起到的教育效果卻是較差的,需要相關工作者對其進行詳細的研究,改善其中所存在的問題和缺陷,提高我國大學教育質量。基於這種情況,本文就對當代大學教育理論和教育方法進行研究,分析我國大學教學教育理論的歷史發展和其在我國教育歷史中的精髓,然後說明在我國大學教育所採取的教育方法。

當代大學教育理論及方法論文

關鍵詞:當代大學;教育理論;教育方法

我國社會發展到現階段,其要求大學教育應當培養出能夠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能夠將所學到的知識用於生活實踐當中。這種教育觀念使我國大學教育從傳統的哲學教育逐漸轉變成具有社會屬性的教育。如何能夠在教育過程中將培養學生擁有積極向上的三觀,同時提高我國大學生的技能成爲我國大學教育所面臨的重點問題和內容。下面筆者對當代大學教育的理論和方法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當代大學教育理論

在現代,很多大學生在接受過大學教育以後對其在社會工作中的情況表現出了很多的擔憂,主要是害怕其在畢業之後無法融入到社會工作生活當中,因此很多大學生開始加入到了考研的大軍當中,以此來回避畢業之後所面臨的問題。這種情況的產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在我國大學教育中存在着很多的問題和缺陷,需要對其進行詳細的分析和研究。我國大學教育理論體系的建設最開始起源於五四時期,該時期北京大學教師蔡元培先生提出了實利教育體系。在學術上拋開階級屬性問題,此時的北京大學可謂之容納百川,在該學校中既有思想較爲守舊的國學大師,也有思想先進的激進派。這種學術領域觀念上的不同,使得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和需求選擇不同的教師,並朝着不同的方向方法,其所取得的成果斐然。正因這種教育體系使得處在這一時期北京大學的學生,在後來都成爲了我國各個領域中的具有較高成就的學者與專家。蔡元培先生曾經還說過,身爲教師,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切勿將教材中的內容逐字講給學生聽,而是要引導對這些知識和內容進行研究,待學生無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問題時,再由教師對其進行詳細的講解。這種教育理論同孔子的教育理念是相一致的。並且,我國古代要求人們要以學習六藝爲學習目的,這六藝的學習在現代看來主要是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使學生能夠將理論和實踐聯繫在一起。然而,隨着我國社會的發展,大學教育也發生了重大改變,主要是以培養出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增強學生們的技能。從上述內容能夠清楚知道,我國在教育方面並不缺乏有效的教育理論體系,而且這種教育理論在我國曆史的長河中得到了傳承,併成爲我國人們最認可的一種教育理論。這些教育理論觀念是基於我國教育情況而總結出來的,是具有我國特色的教育理論。筆者認爲,如何能夠將我國原有的教育理論和教育理念同現代我國教育體系進行融合,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有效的教育體系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事情。

二、大學教育方法

進入大學接受教育的學生與接受基礎教育學生相比較,其在年齡上已經是一個成年人,具有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並且每個人的生長環境、社會經歷、教育環境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異,使其所具有的學習態度也是不僅相同的。如果教師採用統一教學方法對其進行教育,所產生的效果並不一定會十分理想,主要是因爲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適應同一種教學方法。大學時期的學生開始對自己的未來道路進行規劃,其所學習的技能只是爲了能夠達到其所制定的規劃,而這種技能在大學教育中所佔的比例很小,想要獲得更多的技能,只能夠透過進入社會以後才能夠得到完善。大學生自身所缺乏的並不是理論知識,而是實踐經驗和社會閱歷,這些東西在大學教育中是沒有的,無法透過大學教育完成技能的培養,因此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提高其研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大學教學上來講,對於技能的傳授終究是有限的,這與每個人的領悟能力存在一定的關係。雖然按照教材內容進行知識的講解和採取其他幽默方式對相關知識和內容進行講解,對於學生而言存在很大的不同,但是從其具體的教學成果而眼是具有相同的本質的。作爲大學教育中的教師,其應當身體力行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使學生能夠從自我的層面上養成正確的發展觀,這項內容纔是大學教育中的重點內容。在五四時期北京大學中的老師,不管是什麼樣類型的教師,其都用實際行動來告訴學生其具有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因此,無論學生在哪個老師的`教育下,都能夠培養出適用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並且在後來的我國革命事業當中肩負起重大的責任。這些種種都是源於老師對學生所進行的引導和教育,使其具有積極向上的精神。綜上所述內容,學生要想能夠獲得更多的技能,不僅要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教育,還應注重課後對學生的培養,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採取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方式,能夠起到因材施教的良好教育效果。並且,教師還應當以身作則爲學生樹立榜樣,用以鼓勵學生,從而爲我國社會培養出所需要的人才。

三、總結

總之,教育理論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擁有較長的歷史,並在古代取得了較爲良好的效果。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我國傳統教育理念中的精髓並沒有在今天大學教育中得以完美的體現,這種教育方法和理念上的缺失嚴重影響了我國對大學生所進行的教育和培養。現階段,很多大學生都對自己是否具有融入社會的能力有所懷疑,甚至有的學生怕進入到社會而成爲戀校族,這些現象都說明我國大學教育在理論和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相關教育人員應當對其進行研究,結合古代教育理念的精髓,制定出適合我國大學教育的理論和方法,以促進我國大學的教育。

參考文獻:

[1]吳荻.略論當代大學教育理論及方法[J].文史月刊,2012,04(08):150.

[2]馮志堅,鄒建國,肖黎.主體性教育理論與大學教學方法創新[J].中國冶金教育,2012,02(05):18-20+23.

[3]盧曉中.社會變革視野下高等教育發展理論創新[J].高等教育研究,2011(10):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