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問君 人氣:2.56W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對於學生掌握知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我學與我要學,效果截然不同。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很強的學科,如何激起學生學習的樂趣,是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十分重視的問題。儘管幫助學生逐步明確學習數學的目的和提高學習數學知識意義的認識,是極其重要的一個方面。但是,對小學生來說,更重要的要靠教師的課堂教學藝術,即如何結合小學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徵,採取有效的教學,爲此,本文特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作如下探討:
  一、課堂教學中巧妙設問,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是藝術性的勞動,教師形象生動的語言、恰當的姿勢和手勢、巧妙地設計各種啓發式的問題,對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十分注意自己的數學語言,無論在複習舊知匯入新知時,還是進行新課時,或是鞏固新知時,都應注意巧妙地設計一些思考性較強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例如,在講乘法的初步認識時,教師可先讓學生進行求相同加數的'和的加法計算,或師生進行計算比賽,從而提出教師爲什麼一下子能算出結果?或提出這樣連加多麻煩,還有沒有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什麼方法計算要簡便?當學生認識到用乘法計算簡便後,老師又提出2×3 讀作什麼?它表示什麼?3×4讀作什麼?表示什麼,乘號前面的數是什麼數?乘號後面的數是什麼數?結果叫什麼?透過層層設問,就能有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持續發展。
  二、教學中注意創設情境—引趣
        好奇是兒童的天性,懸念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能力水平,巧妙地設定適當的懸念,創設思維情景,使學生產生新奇感和求知慾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後,提出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如果不等底等高是否存在“2倍”與“一半”的關係呢?然後組織學生討論同學們經過充分討論後得出:若等底不等高或等高不等底的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不可能存在“2倍”與“一半”的關係。但如果它們的面積和底一定時,那麼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邊形的高的幾倍或他們的面積和高一定時,那麼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邊形底的幾倍。這樣引導和討論,加深學生對三角形面積的掌握。        三、創設故事性情境,喚起學習興趣?
        “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我們認爲這正是教學的本質所在。我們在數學教學中適當地給學生營造一個故事情境,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知識。例如,在教學“比的應用”一節內容時,在練習當中我爲同學們講了一個故事:中秋節,江西巡撫派人向乾隆皇帝送來貢品——芋頭,共3筐,每筐都裝大小均勻的芋頭180個,乾隆皇帝很高興,決定把其中的一筐賞賜給文武大臣和後宮主管,並要求按人均分配。軍機大臣和珅了馬上討好,忙出班跪倒“啓奏陛下,臣認爲此一筐芋頭共180個,先分別賜予文武大臣90個,後宮主管90個,然後再自行分配”。還沒等和珅說完宰相劉墉出班跪倒“啓奏萬歲,剛纔和大人所說不妥。這在朝的文官武將現有56位,分90個芋頭,每人不足兩個,而後宮主管34人,分90個芋頭,每人不足三個,這怎麼能符合皇上的人均數一樣多”。皇上聽後點點頭“劉愛卿說的有理,那依卿之見如何分好?”此時,學生都被故事內容所吸引,然後讓學生替劉墉說出方法,這個故事把數學知識寓於故事情節之中,從而喚起學生學習興趣。
        四、鞏固練習時提高學習興趣
  鞏固練習階段是幫助學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重要手段。心理實驗證明:學生經過近三十分鐘的緊張學習之後,注意力已經度過了最佳時期。此時,學生易疲勞,學習興趣容易降低,差生的表現尤爲明顯。爲了保持較好的學習狀態,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我除了注意練習的目的性、典型性、層次性和針對性以外,還特別注意練習形式的設計,注意使練習有趣味性。
        對高年級學生來說,在練習時主要是提出一些富有思考性的問題或創設一種情境,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練習,達到我們預定的教學目標。如教學“約數和倍數”這一內容時,我在即將下課時設計了一個“動腦筋離開教室”的遊戲:老師說的數正好是你的學號的同學可以離開教室活動。然後老師說“能被3整除的數、2的倍數、30的約數……”直到所有學生離開教室爲止。透過這個遊戲,學生鞏固了本堂課的教學內容,教師檢查了教學效果,學生興趣濃厚,課堂氣氛活躍。
        總之,數學是一門思考性很強的學科,教學中利用數學知識的魅力,激發學生所學知識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實施數學教學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