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論文

學問君 人氣:1.01W

[關鍵詞]生物教學 培養 學習興趣

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論文

一、運用直觀的教學法,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課堂教學離不開教具,運用教具直觀教學來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直觀教具主要有標本,實物,模型,掛圖,及輔助使用的錄象片、計算機軟件等。要上好一節生物課,一定要注意合理使用模型,掛圖和實物等直觀形象的教具。恰當地運用直觀教具營造良好的氛圍,使學生在歡快愉悅的課堂氣氛中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觀察中逐步養成自己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運用演示實驗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觀察、實驗是該學科基本的研究方法,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動精神,積極創造條件,做好演示,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

三、生物科學與生活有機結合,啓迪學生探索奧祕的興趣

“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對七年級的學生來說,細胞的物質組成,細胞膜控制的出入,細胞內物質和能量的變化等內容的學習是相當困難的,也是過去初一教材不涉及的內容。解決這個難點有多種多樣的方法。貼近學生的生活,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從客觀出發,實現微觀方面的理解,是學生最容易接受的方法。在這節課中要連續不斷地啓發學生把生活經驗和抽象、深奧的學習內容巧妙地結合起來。

利用難點啓發思維。在學生積極思維的同時,能力得到了鍛鍊,主要表現在三方面:本課始終一環扣一環地貫穿着知識的因果關係,運用邏輯思維抓住了學生的思路,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如無機物、有機物概念的'給出,細胞控制物質的進出以及細胞生活需要能量等;本課運用了形象的比喻、舉例和談話的方式進行教學,使“物質”,“能量”,這些抽象、枯燥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並與生活聯繫起來,縮短了抽象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同時啓發學生自己舉例,鍛鍊和培養了學生形象思維、發散思維的能力;本課還透過看圖、閱讀、討論、答題等活動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處理事物的能力和表達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滲透了情感態度和價值的培養。本課透過微觀知識的教學和一些隱藏的懸念,如“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細胞膜如何控制物質的進出”等,培養了學生探索奧祕的興趣。本課的抽象知識都是從事實中得來的,如細胞有物質的進出和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都是透過宏觀的生命現象推匯出的。

四、介紹生物科學研究的新成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科學是當代科學的前沿,生物技術是世界範圍內新技術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堂上適當介紹生物科學研究的新成就,可以有效地給學生以啓迪。

事實證明,這種潛移默化的薰陶在學生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們非常關注生物科學發展的動向,科學成就成了學生們談論的話題。我的學生中有許多人將來會進入高等學府的生物專業、醫學專業學習,準備爲21世紀生物科學的騰飛貢獻畢生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