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大學生德育論文大全

學問君 人氣:4.94K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論文寫作的過程是人們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怎麼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德育論文大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學生德育論文大全

大學生德育論文 篇1

三年前的夏天,外面蟬聲不絕於耳,我在家裏暢想大學生活會是怎樣一番景象。轉眼三年過去了,外面蟬聲依舊不絕於耳,彷彿就是三年前那些一樣,彷彿我還是那個稚嫩的高中生畢業生。但我知道我不是,三年的大學生活讓我逐漸成長、成熟起來,讓我許多事情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高中時,老師經常向我們說的就是清華、北大,再或者就是浙大、南大,走道樓梯間的牆壁上貼的也是這些學校的宣傳畫。因此,我想象中的大學應該是這樣的:寧靜的林蔭道上,偶遇溫文儒雅的教授,碰撞風采飛揚的青春,恍若與世隔絕;古雅的圖書館裏,安靜明亮的書面,曬滿輕揚的塵土;澄靜的湖水幌過眼角的陽光,美麗的女大學生白衣掠過,戀愛的回憶和幻想像水浸的味道;鳶尾花瓣泄滿石板登,誰在讀詩,誰在撥弄吉他弦……應該是這樣如詩如畫一般的生活,十分讓人嚮往。雖然偶爾聽人說大學不過如此,但我想那個說的人一定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或者在很差的學校讀書。就這樣懷着對大學的美好憧憬,我進入了高考考場,最終拿到了武漢理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雖然不是十大名校,但也是重點大學,所以心情還是十分激動的,畢竟我們那裏考上重點大學的也不多。大學,一個令我們心馳神往的地方;大學,一個象徵我們成人的地方,我們喜歡這個名字,喜歡它的一切。

就這樣,懷揣着錄取通知書,我踏上了去學校的旅程。由於是第一次出遠門,一路上緊跟着父親,在火車上我又在想學校會是怎麼樣。就這樣想着想着睡着了,直到父親叫醒我要我提行李下車。出了火車站已經是下午三點了,天氣陰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我環顧四周,原來這就是武漢啊。由於第二天才是正式報到時間,所以我和父親在外面旅館住了一晚。晚上父親對我說要我在學校努力學習,學會做人做事等等。想到進入一個新環境,想到明天父親就回家了,想到我一個人在陌生的環境裏,我心裏很不是滋味,對他的話只是點頭答應,默不作聲,然後早早睡了。

第二天是正式報到的日子,天氣也很好,進入報名處,我看到許多胸前掛着牌子的學長、學姐,我想他們應該就是學生會的成員了,看着他們熱情洋溢的笑容和自信的表現,我十分羨慕。在他們的指引下,我順利地辦好了入學手續,住進入了升升公寓。安排好一切後,父親要乘車回家了,我又一次體會到高中入學時父親爲我安排好一切然後要回家而我卻又十分捨不得父親走的那種強烈的的感覺,那時我還故意找事拖一下父親,但這次我不會了,雖然這是一個全新的環境,雖然要半年才能回次家,我知道自己已經成人了,這些是早晚要面對的。送走父親,坐在牀上,我知道,我的大學生活開始了……

大一是最豐富多彩的。首先是軍訓,那時有太多太多的心緒在心裏充溢,老朋友在遠方,新的朋友還在萌芽,當一個人需要有人分享情感的時候,孤獨感會被誇大,於是渴望友誼。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透過它逐漸互相認識,在訓練中互相幫助慢慢建立新的友誼,每個人開始展露自己,凸顯出自己的各種能力。我由於從小就十分內向,所以軍訓當中很不顯眼,我知道我要慢慢改變自己,使自己更加自信,具備應有的各種能力和品質。所以我報名參加了一些協會,希望能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在填寫特長時,我感覺自己沒什麼特別擅長的就覺得慚愧。我有時十分羨慕那些城裏的孩子從小學習各種樂器或參加各種培訓,然後懂得很多。但我知道,要對自己有信心。

平時生活也是很簡單的,比如由於沒買電腦,大家要上網就去網吧,雖然有人玩得比較久,但大都很有節制,我喜歡在寢室聽收音機,晚上熄燈後一起聽笑話和鬼故事,後還會互相講述自己家鄉的風土人情,彷彿一起遨遊了大半個中國。那些商店的老闆見到我們一眼就認出來我們是大一新生,我們問爲什麼,他會說這還不簡單,只有大一新生纔會一起逛商店,那些高年級的要麼和女朋友,要麼獨自一人,很少像你們這樣一起的。這時我才發覺談戀愛在高中簡直就是禁忌,但大學確實再普通不過的事情。

對大多數人來說大一都還延續了高中的一些習慣。我也同樣是的,每天按時上課時上課,上晚自習,問老師和同學題目,互相討論等等。大學的學習於高中最大的不同就是高中有老師監督而大學沒有,雖然有的老師比較嚴格但絕對不會像高中老師那樣成天督促我們。大學課堂是很隨便,比如同學可以隨意進出教室而不像老師打招呼,課堂上不想聽可以睡覺或看其他書,只要不打擾其他人。至於考試,大家都還是很認真對待的,即使平時上課不認真的同學,在考試快來時也都認真複習了,基本上沒有誰作弊,因爲大家都認爲監考老師會像高中老師那樣抓到作弊就嚴重處罰。

至於專業知識,由於以前很少接觸計算機,可以說沒什麼基礎,學習C++就顯得很吃力,後來慢慢發現自己還是能學好的,班上有同學學得很好的,我應該向他們多學學。這樣透過努力,我獲得了“院三好學生”。總之,感覺大一大家都還比較單純,有時很迷茫,雖然到了大一出現過一些不良現象,但我相信以後會越來越好的,這樣進入了大二。

社團活動我也參加了一些,也讓我多多少少有了些體會,比如說義務賣報活動。那麼冷的天,我們拿着報紙在華師門口到處叫賣,那時我體會到父母掙錢的不容易,同時也發覺自己要是不努力奮鬥,以後就別想過幸福生活,年輕時吃的苦不算苦。在與同學和老師打交道的過程中,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一些禮儀,再比如做問卷調查的表格該怎麼製作,這些都是透過社團活動所學到的。

大二一開學,我就買了電腦,我想電腦買了一定就主要作學習之用,與我一樣買電腦的其他同學也都是這樣想的。可後來發現電腦還是沒充分用在學習上,我雖然不玩遊戲,但平時除了要編程外,很少用電腦學習其他的知識,多查閱寫資料,而是用來聊天,聽歌,看電影去了,我覺得這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現。所以叫不斷改變自己,如果這點意志力都沒有,那以後還能做成什麼大事。周圍同學有的開始沉迷於網絡,經常玩遊戲到很晚,我就因爲他們玩遊戲太吵而換了次寢室,其實我很不想。上課出勤率也明顯開始降低,那些不去上課的同學也不是不愛學習,只是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不想去聽,而且我感覺有的課程也確實是開設的不合理。比如計算機體系結構,老師說本來是應該學了操作系統等課程後再來學得,但大二就開設了,完全顛倒了順序,所以學起來很吃力。這樣,到了考試的時候,就不像大一那樣都認真複習了,因爲有時出的題改變很小,甚至原題目直接出出來,改都不改,所以只要弄到前兩屆的試卷把上面的題目都做會,那就能過了。至於一些概念性的東西,有的就開始做小抄。我想自己不能這樣,不然太對不起父母,於是依然認真複習,終於獲得了“十大學習之星”和“校優秀學生幹部”,並獲得了校一等獎學金。

進入大三,課程主要是專業課了,平時照樣還是去上課,但基本上是想學的就來上課,不想學的有的就放棄了,我知道他們並不是不愛學習,只是對專業不感興趣,又不知道怎麼辦而很迷茫所以靠上網來打發時間。看見學風日下,班委也作出過努力,但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很多時候不像小孩子那樣容易管,只能勸說,但這樣收效甚微。至於考試就基本沒什麼意義了,不是對所學知識的真正考驗,很讓人痛心,所以我也不那麼看重分數,而是平時到底學了多少。平時上課我最不想看到的就是老師沒有激情,對現實感覺很無奈的樣子。但我周圍還是有很多我值得學習的榜樣,學習上他們很努力,動手能力很強,經常拿獎學金,生活中熱情洋溢,工作中綜合素質很高。

現在,大三結束了,雖說大學還有一年,但實際大四都忙着找工作考研,大學的學習階段算是結束了,回想這三年所學的彷彿學了很多,彷彿又什麼也沒學。說起編程能力有時感覺還不如外面的培訓機構培訓的程序員,雖然“外面的培訓機構能培訓出程序員但大學卻連程序員都培訓不出來”這句話有些道理,但我相信優秀的程序員大部分還是要靠大學來培養的,我不能缺乏自信,同時我要知道自己與他人的差距,承認自己的不足。

回望已逝的三年大學光陰,不禁感慨萬千,高中時我知道我還未成年,父母還會保護我,但現在我就知道我長大了,不可能再有誰在你前面爲你遮擋那些風雨,自己要做自己心靈疲憊的港灣。風雨中,父母那一雙雙期望的眼神是我最大的動力!總之,大學生活可以很輕鬆,也可以很沉重,可以很單調,也可以很豐富,可以很舒暢,也可以很痛心……他就像一罈五味醋,我從中嚐出了酸甜苦辣鹹甚至更多,並獲得了很多感悟,這些所得將作爲我人生的寶貴財富,讓我以後的道路走得更加堅實有力。

透過這次基礎強化訓練,我學到了不少編程知識,但我感覺比這些最大的收穫事張老師您對我們的教導。您說的話很有道理,比如“天道酬勤”,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自己不付出就想有所獲得這是不可能的;還有對於“真”的崇尚,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能保持這份心境是很讓人敬佩的。

總之,以上是我對大學生活的一些總結,可能不是很全面,但全是自己的所感所悟,希望對張老師您瞭解我們有所幫助,謝謝!

大學生德育論文 篇2

我以納蘭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開篇的時候,偉哥坐在自己的案桌上依舊用“呵呵”的神情揶揄了我幾句,這樣的日子再這長達到四年的日子裏始終沒有間斷過,但是那些舊的時光現在卻被拿來緬懷,當成爲緬懷的回憶時我知道我們終將要別離了。

想起之前在伏在案桌上埋頭於那些試卷和習題的間隙裏,奮筆寫下的青春,換來的這四年時光,現在卻被我們耗之殆盡,而站在這個青黃不接的年紀,在命運的抉擇中我們徘徊不定時,卻轉眼已經慢慢的融合進現實的潮流裏,如此,便走向了成熟。

回想起之前的日子,當我們把諸如“夢想,奮進,幸福,愛戀,悲情和宿命“等一系列生活的姿態恰如其分的融入於自己的青春光陰裏的時候,就應該明白這樣的青春一開始就是不平凡的,因爲它的意義從一開始就帶着方向性,無論是光與影以及光影之下將陰影遠拋在身後的歡欣,霧與雪以及霧雪之中孤獨享受遠行的風霜,書與本以及書本之間海闊天空無盡的知識,歡與笑以及歡笑之後其樂融融的調侃,這些都是我們從一開始走向的生命的軸線,而正因爲這些的存在,才讓我們像是一顆半生不熟的雞蛋似的歲月以成熟的姿態展現,而這些時光慢慢的像落潮一樣慢慢的退去,這怎麼不讓我們悲嘆呢?當拖着那個灰色行李箱站在這所大學的門口時,那一瞬間我內心的爲之興奮與難過,前者是爲那些伏案與課桌前在應急燈下日日夜夜做試卷有所交付的結果而欣慰,後者卻是爲之前那些歲月緬懷與流逝的感嘆,一如我現在所做的事情一樣。回想之後的那些的日子,也無非與是我和這些小夥伴一起成長的歷程而已。

1.關於理想。

蘇格拉底說,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爲理想而奮鬥。

依稀記得在那些照明燈暗淡下去的時候,我們各自躺在牀上調侃,那時候我們各自懷揣夢想,每個人的熱情在驕陽似火的九月蠢蠢欲動,恨不得在這一片天空一展抱負,因而在大一的那些時光裏,我們每晚都待在自習室裏,時間隨着筆尖與紙張沙沙的摩擦中慢慢的流逝,但是那些日子其實很充實,因爲我們有自己的人生規劃,有自己的夢想,有自己目標,而現在所做的正好就是爲之奮筆疾書。記得林語堂說:“夢想無論怎麼樣模糊,總是潛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知道夢想成爲事實才止,像是種子在地下一樣,一定要萌芽滋長,伸出地面來,尋找陽光。”而當時的我們一如那種子一樣,帶着自己的夢想蟄伏,然後在白熾燈下埋頭於習題的間隙中,在別人的歡聲笑語中,慢慢的沉寂知識的海洋中遨遊,殊不知,那時候左手是深不可測的夜,右手邊是執手偕老的年華,現在都慢慢的被時光遺忘,但是我們依舊在努力,從來沒有放棄過心中的夢想,只是現在羽翼還爲豐滿,我們想要學會的不僅僅是飛的概念,更想的是高飛的節奏。

2.關於過去

普希金說,一切過去了的都會變成親切的懷念。

記得就在昨晚偉哥說其實我不想寫這個論文,這將要我回憶過去的事情,與我而言,這不是一個好事態,因爲有些事情不回憶最好。

寫下關於過去的時候,許多事情一下子在腦好裏浮現。

站在521門口和這幫傻子打招呼,然後一個定然的相識裏共渡四年時光,那些日子也無非與一起起牀,上課,吃飯,玩遊戲,調侃,然後在某個特殊的日子裏一起出去小酌幾杯,藉着小小醉意大談一下,然後在杜康清晰分析言論起步,之後在周世興侃侃而談的言辭裏進入好的軌跡,接下是偉哥對當下的歲月和之前的時光的差別分析,而後在盼的幽默風趣的中進入高潮,最後普普也說上幾句感言,那時候有爭論,有贊同,然後各持自己的觀點,活在小的世界裏,這樣的日子在以後每每出現,儘管在之後,我們再也沒有聽到過普普的感言,但是在那些言論中我們還是會不經意的提到他,儘管某些傷感的話題不提也罷,只是在記憶裏,這些無非與是我們做過的事情,現在拿出來說,僅僅只是想起來,然後寫在文字罷了。

大學,寶貴的一段時光,只是當它成爲過去的時候,緬懷下也無可厚非吧。

那時候我們課堂上有過專注聽課神、睡眼惺忪、快樂着的、憂鬱着的各種表情,但是如今課堂已經離我們遠去。那時候我們在圖書館中沉思,在自習室中苦讀,在操場上瘋狂的奔跑,在籃球場上揮汗,但是現在也慢慢離我們遠去。那時候我們在宿舍裏談天說地,在食堂裏喧鬧喜語,軍訓時的喜悅與苦難,現在這些日子也慢慢的被耗盡了。喜與悲的結合,將是個完整的青春片段,我們將用一生去紀念。

謝謝,過去留住了我的念想。

3.關於現在

法國小說家加繆說:對於未來真正的慷概,是一切都奉獻給現在。

說起奉獻的時候,之前我或許會嗤之以鼻,但是現在卻再也沒有那種理由了,不說奉獻與否,但是重要的青春卻被耗盡了。而現在未曾獲得任何的關於畢業喜慶,想想走過來的歲月,大學給予我的不僅僅是那些讓人緬懷的過去,更好的是教會我怎麼樣的活在當下,然後去承擔自己該有的責任,去勇敢的面對生活中的苦難。而這些我都是在我入學之前的幸喜與難過中,在之後奮筆學習中,在軍訓應有的剛毅中,在實習的歷練中,在考試前的忙碌中,在得到某種成功的喜悅中在獨自一人的寂寥中,在失意的彷徨中,以及在某些念想中慢慢的學會的,它使我明白一個人活着,不僅僅只是活着,應該在活之前加個生字,因爲真正屬於我們的不僅是活,還有生活,這不是一個悖論,這客觀上一個命題,而想要這個命題成真,我的得親自去辯證它,去自己求證,這便是人生的道理,現在大學教會我的僅僅是在這段路程裏應該屬於它的道理,而我還將要帶着這些道理,走今後的路程,可是,我大學卻招手已經和再見了,但是幸好的是,在屬於他的日子我們學到的東西還在。

謝謝,現在留住了我的奮鬥。

4.關於未來

當大學提起褲子從你身上起來,冷冷說,走吧,把青春留下!這時候你會覺得是大學上了你,而不是你上了大學。當看到這麼幽默帶着卻帶着悲情的短信的時候,我離畢業僅僅在60天,對於未來,這將是一個飄渺的字眼,因爲活在現在,卻想未知的未來,與我個人而言,這將不是一個好想法,未來太遙遠,這個世界上未知的事情太多,我們緬懷去過去,活在當下,再去想那些未曾到來的未來,這太累,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每一天的往後都是未來,有自己目標,理想,活在現在去做現在該做的事情,將它做好,纔是最重要的,像之前所寫對於未來真正的慷概,是一切都奉獻給現在。

謝謝,未來留住了我的目標。

5.青春

想了很多標題,最終還是沒有想出一個好的,最後覺只有這一個詞才能詮釋了我們走過的這些歲月,儘管悲與喜在這日子裏相加,但是想起來那也是屬於我們不可再來的日子,不免有些傷感,現在看來之前的那些矯情都是理所應當,因爲再往後的日子那些青春再也不可能回來了,因爲沒有人會用一次踏足於同一條河流,現在大學這條河已經帶着我們的喜怒哀樂遠遠流去,我們卻要站在原地帶着它給予我們豐富的資源,來緬懷它,來緬懷它和我們一起走過的歲月。記得《致青春》裏說,青春就是用來揮霍的,青春就是用來紀念的。只是,此時才明白,原來還有很多事情都沒有做,一如,很久之前想看的那本弗洛伊德的心理書到現在還沒有看完,那些課本里用紅筆劃下的重點依舊在課本里,之前想要獨自去的旅程依舊在心底裏藏着,暗戀了很久的女孩依舊還沒有做出任何表白方式,之後再也沒有機會了,即便有再也沒有之前那種心悸了,這一刻才發現成熟原來就在一瞬間,而我們卻要花很長的時間去尋找,但是這將是必經的路程,謝謝那些陪我走過青春的人們,因爲有你們我的青春才如此完整。

謝謝,青春留住了我所有帶不走的東西。

大學生德育論文 篇3

摘要:藝術類大學生作爲藝術家的儲備力量,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直接影響着高等教育藝術專業培養的成敗,也會對我國未來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大發展產生影響。加強藝術類大學生德育教育工作,把藝術類大學生培養成德藝雙修的藝術人才,是現代教育必須重視的問題。

一、藝術類大學生思想程度現狀剖析

當代藝術類大學生思想程度具有兩面性,特別是在閱歷過高等教育的薰陶後,大多數是非問題上都有着較強的是非觀,關於社會中呈現的醜陋現象有着明白的否認認識。而另一方面,也由於局部藝術類大學生也因性格、環境等要素在思想認識方面呈現單薄環節。以下對大學生思想方面較爲消極的一面進行剖析。

1、專業決議性格、理性的思想方式

藝術類大學生由於其本身所學專業的特殊性,請求其開闊思想、表現個性、因而養成其鮮明的個性。情感上,多以理性認識主導自我認識,在理性考慮方面略有缺乏。思想騰躍l生較強,可以以較爲直接的方式來表達本身情感。樂於與別人進行交流和溝通。在專業上,他們有着較強的自我表現願望,同時處事較爲張揚,喜歡展現本身共同的個性,和藝術品位。生活中,追求個性的服飾來烘托本身的個性,以與衆不同服飾搭配吸收別人眼球,展現自我。但是由於其自我認識側重於情感認識,所以在處事方面容易感情用事,在面對物質利益和情感誘惑方面,容易偏信偏聽,不可以全面的剖析事物,形成較爲狹隘的世界觀。同時易沉溺本身臆想當中去,對周邊事物不夠關懷,不關懷政治時勢。

2、自我認識較強,關於紀律較爲逆反

隨同着藝術類大學的不時擴招,越來越多的學生涌入藝術類學院。而獨生子女的比例越來越高。由於家庭環境的影響,有局部獨生子女個人認識較強,與人相處才能較差,難於在團隊中生存;有局部則自我管理才能較差,特別是分開家長,獨立生活後,根本的生存才能並不能完整具備;有局部則是紀律觀念較差,上課時經常隨意遲到、曠課,不能按時完成作業。

3、注重專業才能培育,輕視文化課程學習

依據藝術類專業高考錄取狀況剖析,藝術類學生普遍呈現文化課程分數常常低於其他專業,有許多藝術類專業學生是由於高中文化課成果不好,爲上大學而學習藝術專業的。所以許多學生較爲偏好專業課程學習,而關於文化課則表現的掉以輕心。特別是進入大學之後,關於英語、政治、歷史等文化課程則常常表現出一副事不關己的狀態。經常呈現缺課、逃課的狀況,成果也是一種六非常萬歲的態勢。而關於專業課的學習則抱有極大熱情,傾注了較大地精神。

4、意志力不夠剛強,缺乏抗波折才能和鍥而不捨的自信心

藝術類大學生大多數家庭環境較好,未在社會中閱歷過錘鍊,因而有局部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意志力不夠剛強,缺乏抗波折才能。有的學生固然有着較爲明白的鬥爭目的和遠大的理想,但在實踐的生活中卻由於意志力不夠剛強,缺乏吃苦耐勞的肉體。所以常常會做事虎頭蛇尾,事半功倍。

二、針對當代藝術類大學生性格特徵,進行德育教育

依據當代大學生思想認識程度做好藝術類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我們既要肯定其性格特性之中的優點,也要針對其弱點,指出缺乏,同時發揮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對其進行實在有效的思想教育。

1、注重正面引導教育,從實踐動身,激起其客觀能動性,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信心和自我培育的才能

大禹治水以“導”爲主,“高高低下,疏川導滯”最終水患消弭。大禹因勢治水而獲得勝利,其治水之道能夠看作育人之道,思政教育也應注重因勢利導。只要這樣才幹把學生引匯入最能激起他們認識和開展的情形中去,完成“利導”。在思政工作中需順應事務的開展規律,順應學生的心裏認識和趨向。發現學生的優點,擅長髮掘後進生身上的發光點,不能抓住缺陷不放。因而請求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時,要從理解狀況、把握規律着手,從大學生思想實踐情況動身,尋覓與之匹配的目的、內容、辦法、途徑,深化控制大學生的個性差別,家庭背景,所處社區環境等要素。同時也需求整個社會多種要素的諧和配合,產生一種綜合效應,而且要做到激起學生的主體性,一改正去強調灌輸的做法,尊重受教育者,讓其參與的教育中來,充沛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其自主開展。

2、進步教員本身德育程度,加強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身爲教育者,應時辰給於學生樹立典範作用,用本身的言行去感染學生。就如陶行知先生說過的一段話:“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工躬身共做,要學生學的學問,教職工躬身共學,要學生守的規矩,教職工要躬身共守。”因而作爲教員既要可以用本身的才能、學識去教育學生,又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道德質量去感染學生。做到以身作則,爲人師表。特別是藝術類學生有較爲理性,更需求教員注重構建本身道德情操,對學生髮揮薰陶、暗示的作用影響引導學生品的個性的良好開展。

3、以人爲本,注重藝術類大學生心理關心

在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時,即要處理大學生在思想上、生活上的艱難和困惑,以學生爲本、效勞學生,使其思想上可以得到一定的進步,還要表現人文關心,抓住道德情感。扮演好學生的知心朋友,其人生道路上的指導者、引路人的身份,做好大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同時做到尊重主體,瞭解置信學生,調動其客觀能動性。特別是藝術類學生,常常個性較強,有一定的自卑感,大多數有爲獨生子女,但抗波折才能較差。因而在大學的劇烈競爭中容易惹起思想偏向。我們更應進一步深化心理關心,貼近學生生活,增強心理安康方面的輔導,及時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

藝術類大學生固然注重個人價值的表現推崇較爲獨立的生活方式,但從總體上來看具有較爲積極上進的心態和較強的開闢認識。但在他們的生長過程中仍存在着多變性,心理特徵不是太穩定。因而在大學生積極展現自我個性追求自我開展的同時,由於理性認識較濃,有時易產生對事物較爲偏激的見地和個人主義顏色,需求進一步端正本身的治學態度。

因而,應在青年學生心理生長的過程中進行積極引導,同時明白其個人開展和社會進步相分離。引導學生在遠大理想的感化下,勤奮刻苦,努力學習,在進步本身專業技藝的同時,增強理論學問學習,提升個人綜合素質,爲社會進一步做出奉獻。

大學生德育論文 篇4

在新課程的改革中,德育教育含有一定的藝術氣息,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時,可以採用多種方式靈活運用,以期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在具體的工作中,要因人而異,實現多種方式和策略的轉化、並存。高中階段學生的身心都在逐漸發展的階段,德育教育也要隨着學生的身心發展改進德育教育的具體內容和策略,要符合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社會價值觀。

1德育教育中,堅持以學生爲主體

在新課程改革中,學生是一切教學工作的主體,教師是引導學生形成能力,學習知識的引導者。高中時期,班主任是學生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擔者。在新課程背景下,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要時刻注意以學生爲根本出發點。高中時期是學生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要最大限度地發現學生的特點,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整個德育教育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包容學生。德育教育是伴隨學生的學習生活開展的,班主任要了解學生各科目的學習進度、效果、課堂上的表現情況,從學生的態度和現狀出發,分析學生的性格特徵,在實際的學習生活中瞭解學生對事物的判斷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從而解決問題。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生也能接受班主任的教育方法,而不是單一地進行德育教育講解。學生在高中時期,已經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他們會對事情產生自己的想法並且付諸實踐。但是學生還沒有接觸社會生活,學生的環境比較單純,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佔很大比例。學生這種實際的情況使得他們會經常犯錯誤,班主任要有耐心和包容心。要理解學生犯錯的行爲,並且要採用認真的態度,與學生溝通問題發生的原因、過程和結果,再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在學生犯錯後,如果不問緣由武斷地下決定、指責,學生的負面情緒會非常大,對學生正確的人生觀的形成有很大的負面作用,並且會影響到班主任管理班級與整個班級的德育工作的展開。在瞭解學生問題的具體情況後,班主任要採用有效的多種方式和策略,使問題得到妥善的解決,使學生的態度向積極的方向改變。德育教育的過程不可操之過急,急功近利會適得其反。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具體內容執行者,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會留下很深的印記,學生積極參與和配合,德育教育工作才能更有效地開展。在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要因材施教。新課程標準中,強調學生都有其獨特且獨立的個性。學生在高中時期已經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行爲處事的方式,他們已經基本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但是學生在知識經驗、情感體驗、思維方式以及行爲方式等方面還需要提高和完善,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的同時,班主任要幫助學生在符合身心發展規律的前提下,修正思維和行爲方式。德育教育中學生的個性差異非常重要,班主任要尊重差異性的存在,不能按照統一固定模式和標準來要求學生。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個性採取不同的德育教育方式和策略或是多種方法的混合。下面以一個住宿學生的情況爲例。這個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表現正常。在某天上午一節課中缺課,最後在運動場上找了回來。幾天之內這種情況並未再次出現,但是幾天之後,學生再次缺課。這個時候不能再次直接把學生找回到班級,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心理因素。在運動場上學生結束活動後,班主任根據情況進行溝通,學生保證不會在上課時間缺課。高中時期的學生已經對是非對錯有了基本的認識,有些道理他們是明白的,班主任可以在適當的場合提醒,以合理的方式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2不斷地探索研究使德育價值充分實現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工作要摒棄傳統封閉式的德育方式。班主任對德育教育的工作方法和策略要與時俱進,時時創新,在實踐中探索更爲有效的方法,並且運用於實踐當中,再優化和完善。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都是不一樣的,開展德育工作的方法也不盡相同。班主任可以在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探究新方法。高中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工作要以身作則。單一的說服教育已經不能在德育教育中有明顯的效果,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班主任要以身作則,嚴於律己,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在學校環境中,學生會把自己佩服的老師當作自己模仿的對象,班主任要系統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德育素養,時刻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起到班主任的模範作用,做好學生的引路人。

3總結

新課程改革對學校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有新的要求和目標。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的工作中,要堅持學生爲主體是根本出發點,採用多種方式和策略。使得德育教育在良好的氛圍中開展,學生積極參與和配合,班主任以身作則,轉變傳統的封閉式的德育觀念,才能實現因材施教的'德育教育。

大學生德育論文 篇5

[摘要]研究性學習作爲一種教學理念與學習模式,完全可以引用到大學德育中來。爲了實現大學德育目標、增強德育有效性,開展研究性學習是一種新思路、新模式。

[關鍵詞]德育研究性學習創新教育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活動”,指在教育過程中以問題爲載體,創造一種類似於科學研究的情景和途徑,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透過自己收集、分析和處理資訊來實際感受和體驗知識的產生過程,進而瞭解社會,學會學習,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

研究性學習作爲一種教學理念與學習模式,完全可以引用到大學德育中來。爲了實現大學德育目標、增強德育有效性,開展研究性學習是一種新思路、新模式。

一、研究性學習――迴歸德育以人爲本的出發點

要增強德育的有效性,首先要認識到德育的本質是以育人爲核心,努力提高人的素質,讓德育工作迴歸自身的出發點。德育的最終的目標是把社會實際與道德轉化爲個體的思想品德,亦即培養、造就符合一定社會要求的道德行爲主體,它一方面反映了一定社會時代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從人的實際出發,而時代的要求則要透過個體表現出來,顯然德育的出發點是以人爲本,而現實中的德育往往偏離這一出發點,忽視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只管教“書”而不“育”人,缺乏針對性,不能因人、因時、因事而宜。

爲了實現德育目標,提高和保證德育的有效性,德育應迴歸以人爲本出發點,充分利用和激發學生的主體需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從他律到自律的轉變。

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習的內容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確定的。它強調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爲基礎。將這種具有自主性特徵的研究性學習方式注入德育過程中,學生真正被置於學習的主體地位,自主學習、積極探究就有了積極的內在動力,有利於學生的自我教育與發展,有利於落實德育“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同時有利於德育效果的提高。因此在德育過程中開展研究性學習,是使德育迴歸出發點和增強有效性的重要途徑。

二、研究性學習――構建德育的生態環境

在德育過程中,課堂教學自然是學校德育的基本組織形式,它是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系統學習人類豐富知識體系的一種比較經濟、有效的途徑。但是,並不是任何一種課堂環境都有利於德育任務的落實和保證德育的有效性。實踐證明,傳統的德育課堂環境以教材爲本,以教師爲中心,將學生視爲客體,注重德育知識的傳播和規範的灌輸。這種知識型、接受型的德育課堂環境,容易忽略人性,忽略人的情感需要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嚴重地影響大學德育的有效性。

如何優化德育課堂環境?開展研究性學習是一種有效措施。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要求教學諸要素之間始終處於一種和諧狀態,包括師生關係和諧、教師與學習內容和諧、學生與學習內容和諧。在這種課堂和諧中,學習成爲一種動態的、生長性的“生態環境”,課堂變成教學各要素相互之間持續互動的過程。在這種課堂“生態環境”中,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不再是教材的奴隸,課程也不再只是特定的知識載體,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知識、探索人的身心發展的中介。

同時,德育的過程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心靈接觸的動態過程,建立和諧的“德育生態環境”是實現德育任務重要保證。而“德育生態環境”的關鍵是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係。在這種人際關係中,師生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切磋,共同求知。

在德育過程中引入研究性學習模式,有利於形成師生和諧關係。由於研究性學習的新穎性、多變性和沒有“唯一答案”或“標準答案”的靈活性,促使德育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不得不脫掉權威的“外衣”,努力主動地指導而不是代替學生去捕捉研究性學習的課題或命題,而是虛心地與學生一道思考與探求問題的答案。即教師始終是一個與學生平等的積極參與者、研究者。在這樣和諧的“課堂生態”中,師生之間的心理和感情距離縮短。因此,教師(代表社會)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德育任務)比較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同,對德育的參與性與自律的能動性就會提高,這正是有效德育所期盼的局面。

三、研究性學習――落實德育創新教育的理念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大學生,是21世紀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務。德育的傳承與創新是相互統一的。在社會變革時期,社會思想體系、政治觀點和道德規範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不能單純地進行書本知識的灌輸,而應當面對社會變革的現實和大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更新德育內容,改進德育模式,培養能夠運用所學德育理論解決社會問題能力的現代大學生,這正是德育創新教育的價值取向。透過德育創新教育,更能有效的實現德育任務,增強德育的時代性和有效性。

德育創新教育可以有多種模式,“以問題爲中心的學習”是衆多模式中最爲有效的一種。

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特徵是“以問題爲中心的學習”,它是以認識和解決某問題爲主要目的探究性活動。由於研究的問題多來自學生的現實生活,因此必然會突破原有學科教育的封閉狀態,把學生置於一種動態、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這種開放性學習,改變的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地點和內容,更重要的是它爲學生提供更多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渠道,推動他們去關心現實、瞭解社會、體驗人生,並取得一定的感性知識和實踐經驗。研究性學習重視結果但更重視學習過程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

“以問題爲中心的學習”的德育過程,一般是圍繞現實生活中一些社會問題所展開的調查和尋求對策而組織的。這種新的德育模式能提供真實的道德體驗,這些道德體驗不但有助於德育知識應用,而且能夠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自然地把學校學得的德育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德育問題相聯繫,這種聯繫是德育教學內容創新的重要基礎。

“以問題爲中心的學習”的德育過程,是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體驗爲基礎而展開的,它是對德育學科邏輯體系的超越。在研究性學習中,鼓勵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究,將學生的需要、動機和興趣置於核心地位,爲其個性充分發展創造空間。學生自己選擇學習的目標、內容、方式,自己決定活動結果呈現的方式。教師的指導作用體現在幫助學生完善自主選擇意識和能力方向,而不是代替學生選擇。

“以問題爲中心的學習”的德育過程並不是放任自流,相反,它更注重活動前的精心設計,更注重發揮德育教育機制,捕捉活動中所產生的“德育創新目標”、“德育創新主題”的價值,所有的活動都是一個開創性的有機體系,隨着活動的不斷展開,新的德育主體不斷生成。經過“以問題爲中心的學習”,學生的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創造性的火花不斷迸發,道德水平得以提高,道德意識得到鍛鍊,思想品德得到完善,出現這種情況,則意味着大學德育創新教育取得了積極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德育過程中引入研究性學習模式,有利於更好地實現德育目標,增強德育的有效性,這也是我們多年所期盼的效果,相信經過努力一定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大學生德育論文 篇6

1.充分發揮家長在學生德育工作進程中的作用

家長要教育孩子如何爲人,如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首先,要正確的道德要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優秀的道德情操是應堅持倡導的。其次,在孩子的幼兒教育時期要加強家長與學校的雙向協調。學校與家長們在教育過程中建立、完善資訊溝通的途徑,透過家長座談會等交流方式來與家長們一同研究素質教育的方法,共同提高德育水平,加深對素質教育和德育的理解,使家長們能充分意識到德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

2.規範完善校園道德環境

“高校德育環境對大學生道德認知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對大學生的情感具有薰陶和感染作用,對大學生的行爲具有約束、規範作用。重視和加強高校德育環境建設,需要全面規劃、精心設計,創建品位高雅的校園物質環境,爲陶冶學生情操創造物質條件。”在此基礎上,高校道德環境應建立在正確的德育工作的準則上,認真制定、完善教育準則,將創建優質的校園道德環境與大學生健康成長德育水平相結合,爲更好地規範校園道德環境提供保障。

3.堅持道德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爲了培養大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大學生全面地接觸社會,瞭解社會的現狀,從而堅定大學生正確的道德品格和意志。同時,積極開展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與時俱進,不斷豐富社會實踐的方法和內容,加強社會實踐對大學生德育的作用和效果,讓大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鍛鍊自己,增加信心,增強對社會責任感的認識,不斷完善自我,更好地奉獻社會。

4.加強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的關注,爲大學生德育營造出優質的社會環境

現代社會資訊紛繁龐雜,有精華,亦有糟粕。爲了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來供大學生健康成長,就需要社會各個方面來宣傳和弘揚積極的社會行爲,對消極的、不健康的社會現象要予以嚴厲的抨擊,並分析其產生的原因以警示世人避免再次發生。這不但可以爲大學生在步入社會時起到一個良好的導向作用,同時也要求我們大學生要以身作則,起到一個模範的作用。

因此,全社會要共同努力,爲大學生德育創造一個健康和諧的網絡環境。“大學是大部分學生走向社會的最後一個階段,是給社會輸送人才的地方。如何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好學生是高校必須要研究的重要課題。”在對當代大學生道德教育的問題上,要做到“育德寓教”,這不僅要得到高校管理者的重視,更要求德育工作者在工作當中要嚴於律己、思行合一,同時還需要大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作用,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這樣,才能使大學生德育結出豐碩的成果。

大學生德育論文 篇7

時間就像是細沙,看似漫長,卻順着指尖的縫隙不停地悄然流逝。轉眼間又到了畢業的季節,依舊是離別的傷感和過往的留戀,惟一的不同在於現在的我屬於這個季節。從此,我將踏上人生新的征途,在回首自己的大學生涯時,沒有迷惘,沒有空虛,有的只是收穫的喜悅和成長的快樂。從此,我們告別一段純真的歲月,一段年少輕狂的時代,一個充滿活力的青春。

轉而回望大學的生活,歷經十二年寒窗苦讀,歷經多載夢想催化,走過了六月的衝刺、七月的等待,八月我們收穫了季節的果實,收穫了發自內心的更大的夢想與希望。四年前,那個開始獨立的時候,那個開始萌發的地點。20xx年的那個夏天,帶着那句“惟平爲準,近知近仁”的誓言,稚氣未脫的我們懷着自己的夢想、對新生活的憧憬踏入校園,和來自天南海北的同學一起走進一段新的人生旅程。不經歷大學的人可能不知道,大學與高中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正如魚兒入水、小鳥出籠一樣,我們從魔鬼式教育的地獄進入了自由自在的天堂。曾經的挑燈夜戰已經遙遠,曾經的題海泛舟已經遠去,再也沒有壓力的驅逐,沒有父母的嘮叨,那完全是遠離人間的仙境,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麼新鮮和美好。鬱樹蔥蔥的林蔭小道、書香濃郁的圖書館、整齊劃一的教學樓、現代化的學生宿舍。學校裏到處是熱熱鬧鬧的各項納新活動,到處是動員大會,到處是震耳欲聾的音響,學生會、各色社團和協會晃得新生眼花繚亂。新生軍訓、班級選舉、學生會競選,當這些一點點到來的時候,大學生活也隨之真正開始。大一是對大學生活無比新奇的一年,我們懷揣理想,充滿期待。我們還知道努力學習和認真聽講,還會爲了英語四級和計算機等級考試積極複習,還會去圖書館看看書,還會去聽聽講座,我們還有目標、還有理想。懵懂的大一就這樣在新鮮中一晃而過。

漸漸地,我們被這看似美好的假象所迷惑,突如其來的安逸生活讓人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有許多時間都不知所措,有許多時間都在宿舍的牀上度過,有許多時間都用在QQ上的閒聊,有許多時間都在網絡遊戲裏廝殺。一個學期過去了,突然發現自己沒有認真聽過幾節課,突然發現自己沒有認真讀過幾本書,突然發現自己沒有學到東西,完全忘記了自己上大學的真正目的。我的未來應該什麼樣?我希望過一種怎樣的生活?我如何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從對大學的憧憬變成現實生活中的迷茫,不知道下一個目標是什麼,不知道人生的下一站是哪裏。

我們開始抱怨着課程安排的稠密、專業課的繁雜,我們開始挑剔食堂的飯菜,我們開始沉迷於網絡中的虛幻世界。也許,某一天,我們告訴自己再也不能這樣碌碌無爲下去了,卻也清楚地知道這是自欺欺人,就像“我以後再也不吃泡麪”或者“明天我就開始好好學習”一個道理。時間就在庸庸碌碌中一點點流逝。迷茫的大二就這樣在徘徊中一閃而過。

成長是一個抵制誘惑的過程。

我們迷茫過,徘徊過,然而時間從不會停下它的腳步,正象朱自清寫的那樣“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時間猶如流水。走過迷茫的歲月,走過困惑,我們學會成長。考各種證、考研、考公務員,已經成爲大家必修的課題。我們不再爲偶爾的逃課而竊喜,不再爲課外的作業而心煩,不再爲食堂的飯菜而抱怨,不再爲網絡的自在而沉淪。當思考的方式發生改變,我們學會體諒,學會寬以待人,這也許就是成長的第一步。我們不再是高中生,不再未成年,不再有父母在你前面爲你遮擋所有的風雨。曾經稚嫩的臉龐如今已變的堅毅,曾經青澀的心態如今已變得淡然,心中的目標也日漸清晰和堅定。每個人都開始有自己的人生規劃和職業道路,或是步入職場,或是繼續深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大學生活可以很輕鬆,也可以很沉重,可以很單調,也可以很豐富,可以很平淡,也可以很震撼。我從中嚐出了酸甜苦辣甚至更多,並獲得了很多感悟,這些所得將作爲我人生的寶貴財富,讓我以後的道路走得更加堅實有力。首先就是要確立目標和計劃。古人有“志當存高遠”,毛澤東也有“風物長宜放眼量”。沒有目標便沒有前進的方向,也毫無動力可言。但是也不要隨波逐流,真正認真地規劃自己的生活和努力的方向,切忌盲目和急躁。同時要有足夠的毅力來執行這個計劃,不強制一成不變,但是變化要有個限度,不能抱着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態度。自己必須要清楚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其次,要學會學習。沒有了升學壓力的鞭策,沒有了老師和家長的督促,但學習仍然是我們的主要目的。不沉溺於上網遊戲等帶來的滿足感,不沉溺於暫時的情緒和心情,不要讓自己輕鬆生活的背後是莫大的空虛。現在的時代是知識經濟時代,縱觀國內,放眼全球,各個領域的新生代風雲人物,無不是用知識的槓桿撬動了財富的金球。從書本中學,從別人身上學,從生活中學,養成終生學習的好習慣。第三,要樹立就業危機感。我們總

是在怪自己自控力不強,沒有上進的動力。孰不知是自己的主觀意識上沒有清醒。其實,從直接意義上來說,就業危機感纔是也應該是我們上進的動力。常常想自己畢業以後究竟能幹什麼,多從報紙雜誌上看到目前就業形勢的異常嚴峻。所以,我們唯一的出路便是要有才能和技能。而這,就要問問自己:你學到了什麼,你掌握了什麼?最後,端正態度。不要畏懼前途的艱險,不要畏懼未知的困難,不要因爲路途艱辛就放棄了前進的腳步。我們困惑、思索,摔打後的教訓總是來得更加真切,一種嘗試,一份熱情,一段無悔的付出,這纔是這四年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大學是人生最寶貴的一段時光,在這裏我們留下了幾多夢想與渴望,更收穫了幾許自信與堅強。大學生活是人生不可磨滅的記憶,你的每一次嘗試,每一聲嘆息,每一次牽手,都在大學四年的日子裏沉澱爲永恆。站在畢業的門檻回顧自己的大學生活,驀然發現,曾經的一切是如此讓人留戀。課堂上的專注、圖書館中的沉思、自習室裏的苦讀、運動場上的狂放、競賽中的灑脫、晚會上的精彩,乃至食堂裏的喧鬧、寢室中的歡笑,能夠體會到同學們入學時的從容、學習中的自信、生活中的堅強、軍訓中的剛毅、實踐中的歷練、備考時的忙碌、成功後的喜悅,乃至選課時的煩惱、失意中的憂傷、挫折後的彷徨,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們最美好的記憶。它使我明白了責任,懂得了理解,學會了堅強。寢室中的笑聲依然存在,無憂無慮中有純真、有青澀,肆意地享受青春和生活;一教自習室的門依然開着,新一輪的考研大軍依舊在鏖戰,朝七晚十、埋頭苦讀的日子有辛酸和汗水、有苦澀和掙扎,但卻讓人學會忍受孤獨,學會堅持,學會成長。如果說人生是一本書,那麼大學生活便是書中最美麗的彩頁;如果說人生是一臺戲,那麼大學生活便是戲中最精彩的一幕。光陰荏苒,在這些瀰漫着理想與追求的蔥蘢歲月,在這些燃燒着熱情與活力的大學校園裏,我留下了自己的足跡,留下了自己的記憶,留下了我這幾年的美好時光,青春時代的大學生活就這樣過去了。畢業,是一場青春的盛宴。四年得失不盡相同,卻總有相同的溫馨觸動深存心底。多少歡笑和淚水,多少成功與失敗,屹立不變的校園見證了我們四年從青澀到成熟的蛻變。

大學生德育論文 篇8

[摘要]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是中華民族情感和心理的凝結,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紐帶和橋樑,文化底蘊深厚,包含許多對當今社會有價值的道德因素,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地推進,多渠道地開展德育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從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在高職學生德育中的作用、高職院校開展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措施兩個方面,闡述了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在高職院校德育中的實踐。

[關鍵詞]傳統節日;高職;德育;措施

德育是培養人的思想品德,塑造人的靈魂的教育活動。中國歷史上各朝代和國外的教育都很重視德育。我國古代教育中,禮(即德育)被認爲是“六藝”之首。孔子在《論語·學而》中闡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明確肯定“孝”、“悌”等道德修養應先於“學文”。國外也有類似的觀點,英國教育家洛克認爲,培養人的品性中,“德行是第一位,是最不可缺少的。”目前高職學生的生源部分來自第五批招收的普高畢業生,部分爲單招單考的“三職生”(中專、職高、技校),而且“三職生”的招生比例越來越高。不同文化基礎的生源,使得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參差不齊,勢必造成學生思想素質的多元化,這給德育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在具體的德育教育中,仍然存在着大談空談理論,理論脫離實際的現象,對學生多方面需求無法給予正確的引導和幫助,對學生思想中存在的具體問題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關於德育的方法和途徑,論述很多,在衆多的論述中,對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所蘊涵的道德因素涉及較少。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中國傳統節日“承載着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是民衆精神信仰、審美情趣、倫理關係與消費習慣的集中展示與傳承的文化空間”[1]。是中華民族情感和心理的凝結,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紐帶和橋樑,文化底蘊深厚,包含許多對當今社會有價值的道德因素,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地推進,多渠道地開展高職院校的德育有重要的作用。所以,科學有效地挖掘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將德育與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有機結合,是當前高職院校德育工作者應該積極思考的問題。

一、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在高職學生德育中的作用

1.可以樹立民族自信心,增強高職生的民族凝聚力,培養高職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民族自信心是維護民族尊嚴和文化本位的精神基礎,一個民族如果缺乏自信,就會在精神迷茫中失去自己的民族位置。”[1]黨的以來,提出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要重視建設民族凝聚力,這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內在動力。“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的心結。人們透過節日飲食、節日儀式、節日信仰與傳說、節日藝術等集中展示民族文化的精華。我們在民族節日活動中,紀念自己的先人,觸摸我們民族的魂靈,迴歸文化根本。傳統節日在當代社會的價值與意義,就在於我們不斷地給自己創造迴歸的機會。我們透過迴歸傳統來辨識、確認自己的文化身份,樹立我們的民族自信。”[1]中國傳統節日中比如春節、中秋等節日,海內外華人華僑,上至國家領導,下至黎民百姓,無不興高采烈,普天同慶。這些傳統節日成爲鼓舞民族精神、弘揚民族文化、增強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凝聚力以及強烈的歸屬感的載體和契機。例如,每年的春節除夕,無數的中華兒女共聚一堂,觀看春節聯歡晚會,遍佈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也透過電視及各種媒體感受節日快樂、祥和的氣氛,此時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認同感無疑得到強化。又如元宵節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元宵象徵家人團圓,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象徵着海峽兩岸能早日統一的美好願望。又如端午節,與春秋楚國愛國詩人屈原有關,端午節的各項慶祝活動無一不蘊含着屈原的愛國主義情懷。再如,與春秋晉國介子推有關的清明節,我國臺灣地區、東南亞和其他地區的炎黃子孫、華人華僑只要有條件,很多人回祖國省親、祭祖掃墓,無形之中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後人對屈原和介子推的懷念,正是延續了這種對國家的愛戀。還有,有些國家的領導人在華人過春節(也叫中國年)時慰問所在國的華僑;海峽兩岸的客運包機於2006年6月由原來的春節包機擴大到清明、端午、中秋、春節四個主要民族傳統節日期間的兩岸包機,這其中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些事實充分說明了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在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透過讓高職生了解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傳承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對樹立民族自信心,增強高職生的民族凝聚力,培養高職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同樣有着重要的作用。

2.有利於構建和諧社會。與時俱進的節日文化,能給社會增加和諧、溫馨的氛圍。

“而民族節日文化傳統是民衆最直接感知、最易於產生文化能量的文化傳統,它是構建當代和諧社會的重要精神動力。”[1]所有文化的傳承載體是多元化的,但載體的主體都是人,節日文化也不例外,人際交往是中國傳統節日的重要內容,而和諧社會的重要標誌,就是人際關係的和諧。在春節、中秋、端午、清明等重大節日的時候,親朋好友之間,同事、鄰里之間透過各種形式拜年、祝福、送禮,還有各種各樣的節日交往活動。在這樣的人際交往和節日氛圍中,增進親人、友情,增加了家庭成員之間、親戚之間、朋友之間、同事之間的團結和睦。在學校組織這樣的活動,透過師生之間的交流,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使師生之間有更多的理解、關愛和寬容,有利於調節學生人際關係,推進和諧校園的建設。中華民族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除了春節、中秋等漢族傳統節日外,各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重要組成部分,如藏族的雪頓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回族的開齋節、古爾邦節等。這些節日的活動內容和形式涉及宗教、歷史、天文、哲學、醫學、神話傳說故事和倫理道德,又聯繫社會,使參加活動的人瞭解很多知識並受教,在促進文化建設、道德建設,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作用巨大。所以,高職生在傳統節日活動中透過一起聚會、交流感情,可以拉近彼此的距離,讓自己和別人能夠融洽相處,形成一個和諧的宿舍、班級、校園環境。具備了能寬容、和諧和被人相處的能力,不管身處任何環境,都能夠融入進去,如果每個人都如此,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應該指日可待。

3.可以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隨着社會環境的寬鬆和社會物質文化生活的提高,一些西方節日,如聖誕節、情人節、萬聖節、愚人節等以各種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備受年輕人的喜歡,甚至把過洋節當作一種時尚,結果導致具有豐富內涵的中國傳統節日日益淡化,甚至被失傳、被異化。有專家指出,在全球化價值趨同的背景下,保持民族文化認同感的最後一道壁壘是傳統節日。因此,應加強對高職生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教育,讓學生清楚地意識到我國傳統節日的生存現狀,以及這種現狀對民族長遠發展的負面影響,從而喚起學生的民族憂患意識、文化自覺意識、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有意識地擔負起保護、傳承和創新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重任。

二、高職院校開展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措施

1.科學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學校應以傳承傳統文化和提升高職生人文素質爲目標,將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作爲人文素養教育的主要內容納入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體系中,讓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有選擇地走進校園、走進課堂,培養高職生熱愛和傳承傳統節日文化的興趣。授課老師在講授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底蘊,讓學生深切感受到中國傳統節日是傳承民族文化、寄託民族感情、體現民族認同感的載體,從而達到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的目的。我院綜合企業技術標準、崗位素質標準和職業資格標準制定了“231”(兩體三層一主線)課程體系,即平行構建了職業核心能力和崗位核心能力兩大課程體系,在職業核心能力課程體系中,注重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涉及多門相關課程,主要以《人文素養》課程爲載體。該課程總共24課時,其中學習項目六領悟民俗教學內容教學時數爲四學時,教學目標是掌握基本的民俗基礎知識;熟悉漢族和少數民族的主要節日及在衣食住行樂等方面的一些主要民俗風情;瞭解中西方主要節日;培養學生傳承優秀民俗文化的能力以及創新。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中有很多積極的民俗,而民俗在文化中最具穩定性和傳承性。在授課環節中,有兩課時是要求學生家鄉主要民情風俗展示,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大部分對傳統節日中的民俗更熟悉和感興趣,而這些民俗中包含着很多道德風尚、宗教觀念和傳統習慣,這對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有很大的作用。此外,高職院校還可以遴選現有有專長的教師,或者如有條件,邀請民俗專家、民間藝人等來校講授有關知識。

2.開展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主題活動。

開展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主題活動的目的,是透過親身實踐,讓傳統道德影響學生的思想,感受節日文化所隱含的積極健康的文化情結,培養和提升健康情感。並且主題教育的內容和形式要結合時代特徵,讓學生感興趣。比如清明節,主題可以是“慎終追遠,不忘根本”,活動形式可以考慮踏青;掃墓;放風箏;收集清明詩詞;清明詩詞書法作品展;清明詩詞朗誦會;緬懷先烈;收集英烈故事;開展主題班會等。端午節主題可以是“追求理想,愛國愛家”,活動形式可以透過各種渠道瞭解屈原以及他與端午的故事;開展主題班會;屈原作品朗誦會,感受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瞭解端午的習俗(製作香袋、包糉子,端午賽龍舟習俗等)。中秋節主題可以是“珍惜友情,關愛親情”,活動形式可以收集中秋詩詞,並進行朗誦比賽;瞭解中秋節的起源和相關習俗;賞月、吃月餅等。在學校層面上,可以考慮結合重大節日,如端午、清明、中秋(春節學生放假不在學校)舉辦全校的節日慶典、大型的節日文化展覽、知識競賽、徵文等。例如我院每年清明節,由學院團委組織學生到烈士陵園掃墓,緬懷先烈;重陽節組織學生到養老院打掃衛生,表演節目;端午節學生中做香包,有些班級包糉子等。在節日期間,學校可以利用各種媒體宣傳,教室、宿舍等學生的主要活動場所的佈置與裝飾要體現節日的特點和文化內蘊。同時,學校團委、學生處、各系部學生管理部門也要充分運用現代傳媒手段,如在本部門網站開設專欄等方式,宣傳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內容。如果學校條件允許,可以創建中國傳統文化展覽室等平臺,以文字、圖片、影像等形式展示其魅力。這些措施不僅使學校文化氛圍得到增強,而且對學生的言行產生潛移默化的情感影響,從而有意或無意調整自己的價值觀。

3.與時俱進,推陳出新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內容和形式。

西方節日在我國大受歡迎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形式新穎、娛樂性強,迎合了青年人喜歡新生事物的特點。在中國傳統節日裏,現在基本變成了放假,而在放假期間,親戚朋友之間、同學之間交流和活動的方式就是吃飯、去KTV、購物等,這些節日所蘊含的精神文化意義,很少有人去關注,或者根本就沒人去想這些問題。日積月累,傳統節日還有吸引力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此,學校作爲社會中一個重要的文化思想陣地,應該思考如何處理好對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係,在傳統節日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上要注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摒棄落後的節日文化習俗,與時俱進,推陳出新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內容和形式。當然,維護傳統節日,並不是簡單的排斥洋節,而是在尊重多元文化融合和交流的時候,也要讓我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在繼承中創新,利用各種渠道挖掘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底蘊,尋找切合時代特徵的新載體,以期把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精髓傳承下去。比如中秋節,我院有些班級在室外辦篝火晚會,或者自帶音響唱歌、跳舞,各種遊戲,同時,賞月、吃月餅,談論與中秋有關的民俗、故事,傳統與現代結合,學生很感興趣。有些班級邀請身着民族盛裝、能歌善舞地的少數民族學生一起過節,大家一起跳舞、唱歌,交流各自家鄉、民族的民俗民風,學生熱情高漲。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的社會環境下,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充分認識到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中蘊涵的道德教育資源,科學分析和掌握不同類型高職生的思想狀況,在德育中有效開展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不失爲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一種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蕭放.傳統節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遺產[J].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5).

[2]周衛民.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技諮詢導報.2007(22).

[3]李瑩.加強大學生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教育的意義[J].人力資源管理,2014(8).

[4]易永姣.用中國傳統文化提升高校德育的實踐性[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13(1).

[5]於春華,張繼財,高佔偉.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價值與傳承[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4(5).

[6]李林,張曉賓.論傳統節日文化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J].學理論,2013(23).

[7]李博豪.弘揚傳統節日文化,增強青少年學生德育實效[J].教學與管理,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