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大學生德育論文範文參考(通用7篇)

學問君 人氣:2.97W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透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你知道論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大學生德育論文範文參考(通用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德育論文範文參考(通用7篇)

大學生德育論文參考 篇1

摘要: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會發生各種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結果,有些人可能對他人或某些事物形成敵對的態度,表現爲攻擊性的行爲;而大多數人則形成對他人或事物的友好態度,表現出與人爲善、樂於助人的行爲,這後一種行爲便是通常所說的親社會行爲。

本文透過分析了幼兒親社會行爲的萌芽及早期發展、自我意識與親社會行爲的發展關係,提出了促進幼兒親社會行爲發展的幾點策略:首先從優化家庭、學校和社會的環境開始,強調良好的親子關係、同伴關係、師幼關係的人際互動對幼兒親社會行爲發展的影響。並透過積極的干預防治幼兒的不適當行爲來增強幼兒對人世間美好關係的理解和嚮往,促進幼兒的親社會行爲的發展。

關鍵詞:親社會行爲發展 策略研究

每個社會都有各自的社會規範,一種行爲是否符合規範要依其所處的文化背景而言。人類是進階的社會動物,一般在1歲前就發展了強有力的與他人的情緒關係,這種關係維繫終身。個體的關心、支援、幫助在決定社會關係中的作用相對於個體的攻擊性、自私和傷害行爲更加微妙,不太爲人所覺知。換言之,反社會行爲比親社會行爲更加醒目,更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因此,長期以來禁令取向成了我們行爲準則的標誌。以前我們對社會行爲研究的重點也多集中於攻擊性、撒謊等方面,這反映了在人類社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反社會行爲的重要性。對於親社會行爲的研究,長期以來受到了人們的忽視。但隨着物質文明的發展,社會對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道德品質的要求,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真正關注同情、分享、助人一類的親社會行爲。

親社會行爲是個體社會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促進幼兒親社會行爲發展,將有助於幼兒更好地適應社會,成爲身心俱健的社會棟樑,爲幼兒的終生髮展奠定紮實的情商基礎,也有利於學校素質教育實踐的深入發展。新《綱要》中社會領域的目標,內容與要求中也多處提到:培養幼兒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養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關係等,以促進幼兒的社會性學習。親社會行爲的形成和發展以及與之相關的一系列問題因此也受到了廣大幼教工作者的日益關注和不斷地深入研究,我園也進行了該方向的粗淺研究和探索。

一、親社會行爲的萌芽及早期發展

扎一瓦克斯勒(Carolm Zahn-Waxler)研究表明,在12個月—18個月之間,幼兒開始表現出一些親社會行爲。開始時,他們對別人的痛苦沒什麼反應,逐漸地他們對別人的痛苦表現出很關注,有時會用手指向對方,作出積極的反應,這種反應在這段時間發展得很快。因我個人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非常感興趣,又恰巧經歷了養育兒子的階段,回想兒子的成長過程中幾件事也總結了一些嬰幼兒親社會行爲早期發展的經驗。

例一:2002年8月7日,兒子滿週歲,家裏來了許多客人,兒子很開心。家中有兩個四五歲的小客人爲搶一個玩具打了起來,顯然,那個男孩佔了上風,小女孩急哭了。兒子一會兒看着小女孩,一會兒看着小男孩,再看看大人。可惜雙方大人很久沒見面了都在搶着說話。寶寶伸出小手,“嗯、嗯”地叫了幾聲。我忙說:“哦,姐姐哭了。來,寶寶叫姐姐不要哭。”兒子伸出胖胖的小手,摸了摸小女孩的臉,可是,他的注意力很快又被小女孩手上的花紙吸引了過去。

例二:大約過了半年,兒子18個月剛學會走路。一天,他看見一個小弟弟摔跤了,被人扶起後大哭不已。兒子走過去,把手上的棒棒糖遞了過去說:“不哭,吃糖糖”。我高興地說“寶寶真大方。”

例三:2003年8月,兒子兩週歲。一天我父親外出買菜,突然下起了雷陣雨,兒子急得直說:“外公還沒回來!”……

例四:2003年11月,兒子27個月。一天上午,我母親因糖尿病犯低血糖躺在牀上休息,家中沒有其他人,兒子摸摸我母親的臉說:“外婆不哭,囡囡陪你玩”。

從以上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低齡的嬰幼兒對別人的內部狀態有了相當的理解能力,雖然只限於身體上的感情的接觸,卻已有了親社會行爲的萌芽和早期發展。

二、自我意識與幼兒親社會行爲的發展

(一)自我評價的完善使幼兒對親社會行爲有了自覺、主動的體驗

2-3歲幼兒在成人的教育下,已出現了最初的愛與憎,產生了簡單的道德感。但依賴於成人的評價和情緒反應才能使他們產生相應的情緒,所產生的情緒反應又因成人的態度而轉移。因爲幼兒期的最初階段,兒童的自我評價是依從於別人的,比如:

問題:爲什麼說自己是好孩子?

年齡比例有無自我評價評價指向
3歲40%老師說我是好孩子”或“媽媽說我是好孩子”
4歲63.3%可以進行自我評價“我不打人”或“我幫老師收積木”
5歲80%可以進行自我評價並能舉例“星期天我幫媽媽掃地、抹桌子”

6歲

96.7%

不但能從個別行爲方面進行自我評價,還能同時從幾個方面進行評價“客人來了,我向客人問好。我上課積極動腦筋。我幫老師收本子”

又如對於一些親社會行爲的原因,3歲兒童的自我評價帶有濃厚的情緒色彩:“糖果要給媽媽多一點,媽媽對我好。”“我就是不想給亮亮吃糖果,他打我”。如果給幼兒這樣一個問題:“唐阿姨送平平到王奶奶家,給王奶奶掃地、提水。你願意做哪個人?”幼兒不能從行爲的社會意義上評價道德行爲,大多數孩子願意做“平平”或“奶奶”。5歲組有86、67%的幼兒願意做“唐阿姨”,6歲組有99.33%願意做“唐阿姨”,他們會說:“我願意做唐阿姨,她送平平回家,還幫奶奶幹活,做好事。”他們能模仿成人從行爲的社會意義上來評價行爲的好壞。

只有隨着幼兒自我評價的完善,當幼兒本身對自己的行動意義有了一定的理解並養成了一定的習慣後,才能對親社會行爲成爲自覺、主動的體驗。

(二)自我評價的道德性與幼兒親社會行爲很有關係

掌握了道德行爲規則的幼兒就能表現出親社會行爲。當我們問那些表現出分享行爲的孩子:“爲什麼要把我給你的糖果分給小朋友吃?”時,這些幼兒的回答是:“小朋友要謙讓”、“小朋友要團結友愛等。”而那些沒有分享行爲的孩子往往說:“這是你給我的,就不給別人”、“他自己問你要好了”。由此可見,如果自我評價的標準是符合親社會準則的,幼兒會表現出親社會行爲;如果自我評價的標準是利已的,兒童不會表現出親社會行爲。

到了5-6歲,幼兒隨着各種行爲規則的掌握,道德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我們會發現,在一些事件中,如果我們採用的是常規的處理方法得不到好的效果。如果我們尋找不同角度的突破口,採用非常規的方法,卻能較好地激發起幼兒自我評價的道德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一:在比賽中,教師“別有用心”地把“意外的獎勵”給了沒有完成任務的一個(或一組)幼兒,以示鼓勵。可這份獎勵似乎並沒有起到安慰幼兒的作用,幼兒並不領教師的情,他們爲自己沒有完成任務而感到傷心,彷彿這是“不勞而獲”,卻更激發起了他們下次完成任務的決心。

例二:在孩子的爭吵事件中,教師沒有一味責怪先犯錯幼兒或不分青紅皁白一棒子打翻一船人,而是肯定了雙方的有理之處,卻深深引起了幼兒內心深處的負疚心,強烈的激發了幼兒自我評價的道德感,結果爭相道歉,握手言和。

5-6歲的幼兒開始把行爲與道德規則相比較,而且開始能體驗到經比較而產生的相應的情緒反應,以後,這種狀態可以成爲幼兒行爲的動機,促進幼兒的親社會行爲發展。

(三)積極的自我情感體驗——自尊,有利於幼兒親社會行爲的發展

個體在社會比較過程中會獲得許許多多的情感體驗。幼兒形成的自己能夠認同的、欣賞的、喜愛的積極的自我評價,就是我們通常講的自尊。幼兒的這種自我認同很重要,自我認同與否會影響幼兒的親社會行爲。因爲自我認同能幫助幼兒認識到自己的責任,自己幫助別人的能力和外界環境對自己行爲的期望,使他們更注重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並激發幼兒的自我價值保護意識,進而可能表現出更多的親社會行爲。

很多幼兒期表現出的攻擊性行爲,是因爲幼兒的自尊心不能滿足,他們想用奇異的方式獲得成人和同齡羣體的關注和尊重,希望給別人留下深刻、特別的印象。因此,更好地滿足幼兒的自尊需要,幫助幼兒形成某種自我認同,如認爲自己具有愛心、助人,慷慨等特質,或者自認爲是一個利他主義者,那麼其親社會傾向就更強。因爲一個人一旦形成利他自我形象後,便努力保持這種自我形象,並且使自己的行爲與之保持一致。

三、促進幼兒親社會行爲的策略研究

(一)創建一個親社會的環境

創建一個良好的親社會的環境氛圍,讓幼兒在溫暖、友好的空間中發展和成長,可以促進親社會行爲的培養。那麼,如何創建這樣的環境呢?我認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1、優化家庭和校園環境

一般來說,幼兒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庭和學校中度過的,因而校園和家庭的環境對幼兒十分重要。這裏所指的環境不僅包括物質層面,也包括精神層面;不僅包括外在環境,也包括內在環境;不僅包括硬環境,也包括軟環境。優美的外在環境能夠讓人心情愉悅,心曠神怡。當一個人心情愉快的時候,更容易做出利他的行爲。而幼兒在情緒良好時也更樂於做出較多友好的舉動。從這個意義上講,爲使幼兒健康地成長,順利地完成社會化進程,家庭和學校應該給幼兒提供一個優美、清潔的環境,讓他們感受到舒適和愉悅,從而增加親社會性。

除了美化外在環境外,家庭和學校的內在環境也要得到淨化。這種隱性環境比外在的物質環境對幼兒的影響更爲深刻和持久,並且是在潛移默化中起作用的。這種內在環境主要指道德環境,包括家庭成員與教師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爲。教師和家長的言行是否具有親社會性將直接影響幼兒。俗話說:“孩子是家長的影子,是老師的鏡子。”因此,成人要樹立積極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加強自身品德修養,提高個人的素質,在幼兒面前保持良好的形象。而幼兒從小生活在謙讓,合作的環境中,也有利於親社會價值觀的獲取和親社會行爲的習得。

此外,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家長和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創設一些親社會場景,讓幼兒身臨其境,在真實的生活環境中體驗助人和被助、愛人和被愛、合作與分享的快樂。比如在家園互動欄和活動室內,設定親子樂園、支誼天地、愛心角,幫助角等,讓孩子在觀察或參與的過程中提高社會責任感,習得親社會行爲,這樣做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時,教室內各種材料的數量、種類、獲取方式、擺放位置等都會對幼兒的親社會行爲產生影響。因此,儘量創建開放式活動室,分區投放材料,且數量、種類豐富,這種方法有利於幼兒合作行爲的增加。戶外活動時,可以爲幼兒提供兩人、三人、多人合作的玩具,如兩人小網球,多人大腳板等,使幼兒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學會謙讓,培養合作意識。

2、建立和諧的人際氛圍

幼兒的各種人際關係構成了其生活和學習的人際環境,這種人際環境持久和深入地影響着他們的情緒,態度和行爲。對幼兒來說,最直接的影響來自家庭、學校和同伴。在幼兒的人際關係中,親子關係、師幼關係和同伴關係是影響其健康成長的三種最主要的人際關係。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氛圍,關鍵是要從這三種關係層面着手。

(1)良好親子關係的培養。

作爲父母,首先要愛孩子,能夠對幼兒表示關懷,給予幼兒必要的幫助。父母如果以溫暖,愛護和支援扶助的方式對待幼兒,將更容易使幼兒形成和發展利他和助人的傾向;其次加強親子溝通,及時瞭解孩子的感受、想法和需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做到體貼、寬容和理解,接納、信任幼兒,給予幼兒適當的獨立和自由,堅持民主平等的原則,改進不適當的教育方式,去除不合理的要求。對父母來說,鼓勵幼兒親社會行爲的最有力方式是運用微笑,讚揚和擁抱等手段來獎賞這類行爲。

多用引導的方式透過說理、表揚,闡明兒童行爲給別人帶來的後果,不僅告訴孩子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而且提供解釋,讓孩子明白行爲合理的地方及被期望的原因。讓孩子知道幫助他人是值得的,而自己之所以去幫助別人,並非是爲了獎賞,而是因爲自己是善良的人,也就是讓孩子把自己看作是真正的利他者。這些資訊一旦被幼兒內化後,不論在任何環境中,即使沒有成人在場監督,孩子們也會表現出被期望的良好行爲。同時,瞭解了自己的行爲可能給他人帶來的後果,幼兒會因此更多地顯示出同情,這也是親社會行爲發展必不可少的前提。

(2)良好同伴關係的培養。

同伴羣體是幼兒學習社會行爲的強化場。幼兒在最初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可能會表現出一些親社會的舉動,這種親社會的行爲嘗試是否得到同伴的積極響應,是影響幼兒以後能否作出相似行爲的關鍵因素。也就是說,同伴的反應對幼兒親社會行爲的學習、鞏固和發展非常重要。首先,強化交往意識,鼓勵幼兒主動與人交往,加強互動,同時向幼兒傳授一些必要的社會交往技能。這些人際交往的技能對幼兒非常重要,它可以促進人際吸引,贏得同伴的喜愛和團體的認同,是構建良好人際氛圍的要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