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傳統文化的大學德育論文

學問君 人氣:2.75W

一、大學德育的使命:厲行四“爲”

傳統文化的大學德育論文

德育使命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所承擔的具有方向性和戰略性的任務,是決定德育工作發展的核心指南,是國家和社會德育工作的總體要求和根本任務”。大學德育使命較之中小學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層次上,中小學主要以“灑掃、應對、進退”等禮儀規範爲基本內容,而大學之道,則“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中庸大學》);朱熹直截了當地指出了二者之區別,“小學者,學其事;大學者,學其小學所學之事之所以。”甚焉者,他在《小學輯說》中強調二者具有不同層次的要求,“小學之事,知之淺而行之小者也。大學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由此可見,小學重視形而下的行爲規範和日常操守,旨在品德的養成教育,而大學則偏向於形而上的意義生成和價值認同,以提升人的德行爲鵠的。不同於中小學德育的奠基任務,大學德育應高瞻遠矚,以一種“觀乎天文,以察時變;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經賁卦》)的姿態去肩挑偉大使命,秉承“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的英雄氣概,即引導社會建立一套以仁、義、禮等道德倫理爲內核的精神價值系統;教導民衆自覺選擇其命運方向從而確立生活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恪守篤實的學術理想,爲先賢往哲繼承和弘揚中斷學統;堅定爲天下後世開拓太平基業的政治理想。“橫渠四句”言簡意宏,不僅強化內容的經度,涵蓋了社會擔當、生命追求、學術願景、政治理想,還拓寬內容的緯度,遞進式地涉及個人、民衆、社會、國家、世界,這與“三不朽論”交相輝映,大學德育應當厲行四“爲”,直面“立德、立功、立言”的社會擔當,去完成亙古不變的歷史使命。

二、大學德育的信念:必有四“得”

目的性是人類活動的基本特徵。“教育作爲一種有目的的實踐活動,它的內在就包含了超越性。”人們在接受大學德育之前,心中往往有所期待,這種期待建立在對自身變化的'前瞻預測基礎之上,人們希望透過德育使現在的“實然的我”轉變爲將來的“應然的我”,從而實現自我超越與自我昇華。《易經蒙卦》中有“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揭示了心誠則靈的道理。因此,大學生要始終抱有“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道德經第七十九章》)的信念,心中常懷“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觀念;要始終堅信“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道德經第二十三章》)的哲理,心中常懷“我欲仁,斯仁至矣”的能動性期待;要始終恪守“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的至理,心中常懷“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堅毅願望。康德說過“,道德是配享幸福和自由的權力”。所以,“不應該把道德看成是目的的本身,而應看成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一種手段”。德福一致的認同是人們追求道德、踐行道德的重要推動力。得道,在某種意義上確實可以理解爲“得到”,誠所謂“德者,得也”。孔子在《中庸》裏說道:“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真正德行偉大的人必定得到高位,必定得到厚祿,必定得到名聲,必定得到長壽。中國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德得相通”或“德福一致”的思想,無形之中增強了“道德”的親和力與吸引力,自然也增加了人們遵守道德的心理傾向。故而,大學德育要讓學生深刻理解道德不僅僅是利他的,而且是“利己”與“利人”的統一,有大德必享“四得”,這樣才能讓學生親近道德,踐行道德。

三、大學德育的境界:持經達變

道德是有境界的。“沒有深度的教育,不會真正震撼人的靈魂”,大學德育因其對象、目的、內容等因素的特殊性更應該追求一定的高度,正如王國維所言,“有境界者自成高格”。因此,大學德育在境界定位上要明白“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的道理,只有篤信且領悟玄妙深邃的不變之經,方能智圓行方、旁通四達。“持經達變”是《易經》的核心思想之一,其內涵爲“持不變之經,達萬變之易”,時代更迭,“經”字也往往用“常”、“方”、“道”等字互訓,總體而言,“道”(即“經”)包括四個層次:本體論上的“道”———道者,萬物之奧;秩序、規律之“道”———陰陽、剛柔、仁義;政治主張與思想體系意義上的“道”———朝聞道,夕死可矣;規範意義上的“道”———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在這裏,我們主要探討社會體系語境之下的“經”。社會中的“不變之經”有兩套體系,一是以法律爲基礎的秩序法則和行爲規範,我們稱之爲“明線”;一是以道德爲基礎的價值觀念和倫理標準,我們稱之爲“暗線”,前者是確保安身立命的底線準繩,後者則是爲學進道的心中標尺。談及到境界問題,論述的重心自然放在秩序、規律之“道”上,“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中庸第一章》)說明了持續性是“道”的一大本質特徵,所以孔子才說“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老子則從反面警示不守“道”的後果,“不知常,妄作,兇”(《道德經第十六章》)。這啓示我們要從瞬息萬變的紛繁事物中洞悉深埋其後的內在規律,深諳“變易的是現象,不易的是本質”的恆久之道,做到既知權達變,又權不離經;既圓通四達,又恪守底線;既八面玲瓏,又曲中求直。以“處世樹爲模,本固任從枝葉動;立身錢作樣,內方還要外邊圓”爲人生格言,達到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愈矩”(《論語爲政》)的賢達境界。

四、大學德育的目標:得“道”之人

德育目標的制定要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出發,根據其認知能力在不同階段的發展水平與不同我點,提出相應的、具體的培養目標。大學階段,學生的“外在動機內化,道德理想、社會理想開始形成,理想的結構趨向完備、穩定”。因此,大學德育應當引導學生學會道德審美與精神享受,關注個體道德境界的提升,將“外適性”德育目標轉化爲“內生性”的德育目標,凸顯一定的超越性,即便是具有少許令人激動的烏托邦色彩。“離開理想主義的指引,人類將陷入不可避免的平庸和乏味。”魯潔教授也認爲,“德育發展到最後就是信仰教育”,大學德育不能脫離具有宗教性的私德基礎,“私德不同於公德的制度化和實體化,它更關注人的精神生命,強調個體自身透過體驗和內化來實現價值生成和思想涅槃。”中國古代強調“自修”、“悟道”,具有一定的“僧侶氣”,還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着宗教的作用,但因內心的虔誠與敬畏,中國歷史上涌現出成千上萬的“聖賢”“、君子”,德育實效着實不差。大學德育目標應當體現出一定的終極關懷,培養“君子不器”(《論語爲政》)的得“道”之人———具備“上善若水”的儒雅人格,具體包括以下七個方面:“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道德經第十六章》)。善於選擇合適的地方居住,心思善於沉靜,交往善於仁愛,言談善於誠信,爲政善於治理,做事善於達到既定的效果,行動善於選擇合宜的時機。大學德育目標要具有前瞻性,不能僅僅侷限於工具理性的眼下之思,更要登高望遠,培養“周於德者邪世不亂”(《孟子盡心章句下》)的寶貴人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民族心理、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是增強文化自信的基礎和前提。大學生作爲祖國未來的建設者與接班人,理應做一個具有文化基因、流淌文化血液的中國人,在文化傳承的基礎之上擁有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大學德育應有大視野,要積極主動挖掘傳統道德教育資源,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探究當前德育變革的新路向和提高德育實效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