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中數學分層設計作業分析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9.87K

首先,以分層佈置作業作爲契機,對學生進行分層施教。

高中數學分層設計作業分析的論文

隨着高中新課程的實施,廣大教師更加註重了課堂教學的創新,但作爲教學環節之一的作業設計卻往往被忽視,作業的功能還定位於“知識的鞏固”和“技能的強化”上,把作業當作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我在設計和佈置作業時堅持個性差異,找準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按照由易到難的原則,設計作業鏈,建立作業“超市”,把每天的作業分成A、B、C三個層次,A是基礎題,適合基礎較弱的學生完成,並要求做課本相應習題;B是中檔題,中等學生可以選擇做A和B;C是偏難題或開放題,有能力的學生可以在A檔和B檔中自己選擇適量的題目並完成C檔題。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對本章節的掌握情況和課餘時間進行自由選擇,教師只是規定必須完成的量。

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可以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不搞題海戰術。教師在精選習題時要保證每個習題具有代表性和針對性,學生做完後能從此題中總結一類題的通法,以達到以一代十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使學困生更加關注基礎,量力而行,不必爲每天完不成作業或花費大量的時間完成某科作業而煩惱;優秀的學生對於已經很熟悉的基礎題或中檔題完全可以放掉,只需要根據自己的水平完成A檔和B檔中不太熟悉的題目,並進行適當的拔高,思維能力大大增強;中檔學生也不甘落後,以前他們不敢冒尖,總是不自信,有了分層佈置作業後,對於C檔題也敢於嘗試了,主要是班內的交流和研究的氣氛更加熱烈了!

爲了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我還經常變換作業形式。A檔作業基礎題後可以讓學生思考:“本節知識都有哪些基礎題型?各類題型的解題方法有哪些?”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B檔作業經常設計一題多解、多題一解,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C檔作業多以開放題形式出現,或讓學生自己編題,提高層次。一章或一個單元結束後,讓學生以程序框圖的形式寫知識結構體系,培養整體思維,好的進行展覽交流。

分層佈置作業採用全批全改的形式,作業的'評價要結合作業的難度和學生的實際水平來定。基礎較弱的學生只要能做好A檔題,我也會給他打滿分,寫個“好”字;對中檔學生的要求要提高一個檔次,有個別學生如果我認爲他可以完成C檔題,我會在他作業本上寫到:“我認爲你可以試試C檔題,相信你能做出來!”即使他只做了一半,我也會對他給予肯定,並指出不足之處;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更加“苛刻”,如果他們基礎題出錯,我會狠批他們;如果他們的方法不好,我會讓他們“再想想,一定有更好的方法!”只有當他們的作業真的達到我的要求,纔會給他們滿分,對這類學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以防止他們過分驕傲。

分層次佈置作業不是教師把學生分成不同的等級,而是把作業設計成不同的檔次,便於學生更好地瞭解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水平。基礎弱的學生也不是總做基礎題,根據對各章節的掌握情況自由選擇,一旦做出高檔次的題會感到更加自信,學習興趣大大增強。個別C檔題有些學生不會做,我主要是在班內培養“小老師”,讓他們輔導基礎較弱的學生,在課上講解C檔題。

教師教的目的是爲了不教,只有當自己的學生超過自己時纔是真正的成功。我一直鼓勵學生之間的交流,凡講過的題絕不講第二遍,如果有學生問我同一個題目,我會告訴他你去找xxx,讓他給你講一遍。後者如果能把此題講明白,自己的能力一定會又提升一節。我認爲老師有時候也可以在學生面前“示弱”,有時我會告訴他們“這題我不會,你們想吧!”或者說:“我認爲我的方法笨了,你們有沒有更好的方法!”這樣會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並以超過我爲榮。高一學生剛入校,我就開始物色數學尖子生,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能力的搞數學競賽,聘任他們爲數學老師助理,給大家解決數學問題,輔導學困生。

其次,課堂是分層施教的主陣地。

課堂應該是“羣言堂”,教師必須要想盡一切辦法,調動全體學生共同參與。課堂不應是少數“高材生”的“才藝表演”,對優秀學生固然要讓他們的思維和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但同時我們也不應該忽視那些被遺望的角落——低層次的學生,也許他們在課堂中或默默不語,或注意力轉移,但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同樣有自己的需要。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採用“起點低,坡度緩,落點高”的原則,在設定教學目標和課堂提問等方面狠下功夫,讓低層次的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要點,掌握基本技能應用;對基本概念、基本定理教會學生抓關鍵字,並在此處設計判斷題、辨析題幫助理解,這樣也能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經常設計一些陷阱讓易馬虎的學生往裏跳,再讓其他同學把他撈上來,這樣他會記憶深刻,減少思維的盲目性;有些學生計算能力差,我就經常在課前五分鐘進行熱身訓練,嚇唬他們:30秒給我答案,趕快動起來!高層次的學生以分析、綜合、評價和拓展視野、發展特長爲主,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在實施分層施教的過程中,可遵循低層學生扶着走,中層學生小步走,高層學生主動走,各層學生都在走的原則。

課堂提問是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主要方式,精心備課,把每一個數學問題設計成不同的梯度,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不同層次的問題,夯實基礎,循序漸進,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滿足感。教師的課堂評價更重要,主要以鼓勵性評價爲主,讓每個學生真切地體驗到“我能行”。尤其是當一位基礎較弱的學生非常圓滿地回答了老師的問題,我們會立刻送上一句“這題你做的真漂亮!”學生的自信心會倍感提升。

最後,在《培養智慧的孩子》一書中還有一句話我想與大家一起分享:給猴子一棵樹,給老虎一座山,給駿馬一片草原,給魚兒一條河流;這樣你纔會得到一隻生機勃勃的猴子,一隻威風凜凜的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