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在語文教學中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

學問君 人氣:4.28K

 [內容提要]語文是有着豐富人文內涵的課程,語文教學具有強烈的人文色彩,透過語文教學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情感和個性,營造一種自由、平等、和諧的人文課堂氛圍,讓學生獲得生動、和諧的發展。人文環境是浸透着人性和人情的文化環境,創設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基礎,但它又不侷限於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還要將教材中蘊含的人文教育因素與和諧、融洽、歡快的人文心理氛圍合理、有機、巧妙地整合,讓學生“沉浸”其中,在人文素養的培育上要強化體驗學習、重視以情施教、營造平等和諧的人文課堂,把學生內心最美好的東西激發出來,使他們的語言豐富起來,讓課堂韻味十足。

淺談在語文教學中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

[關鍵詞]語文教學、培養學生、人文素養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也就是說語文課程的性質就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作爲一門人文學科,在培養人文素養和弘揚人文精神方面有着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現就我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談幾點淺薄的體會:

 一、語文學科的人文性

考察語文的涵義,它是“語言”與“文學”的結合體。不難理解,前者注重的是語言與技能,而後者所體現的是語文學科的人文價值。由此反思傳統視野中的語文教學,它是以傳承性學習爲基本特徵的,關注的是學生對語言知識或表達技能的獲得,而由此也恰恰忽視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確切地說,目前的中學語文教學理念還普遍停留於工具性的層面,而過少地去考慮或研究它“人文意義”的一面。語文是有着豐富的人文內涵的課程,語文教育具有強烈的人文色彩,因此必須關注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培養。

人文素養提升包括陶冶學生人格和發展學生個性兩方面。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包含語文教學中的文化知識和文化精神,它滲透在語文教學的方方面面。在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中對語文教育中的人文性有了明確的闡述:語文教育在促使學生學習語言知識、掌握語言運用規範的同時,要有意識地增加學生的文化積澱,充實文化底蘊,培養審美意識,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健全的人格。語文作爲一門人文學科,在培養人文素養

和弘揚人文精神方面有着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我將研究的視野由原來“語文素養的培養提高”深入到“對學生人文素養提升”的深度,以更高層次的追求和寬廣視野來探索新課標背景下的語文教學中三維目標的有效整合與落實,努力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從而在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二、重視語感的培養

夏丐尊先生曾指出:“在語感銳敏的人心中,‘赤’不但只解作紅色,‘夜’不但只解作晝的反對吧。見到‘新綠’二字,就會感到希望煥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氣概等等說不盡的情感。見了‘落葉’二字,就會感到無常、寂寞等說不盡的詩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學也在此。”多麼精僻的論述,一語道破“語文” 的內涵。培養學生語感的最佳辦法莫過於一個字——“讀”,“故書不厭百回讀,書讀深思子自知”,多讀是我國學習語文的傳統經驗,只有多讀,纔能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只有多讀,才能形成獨立閱讀的能力。”

1、在讀中品詞學句。“字·詞·句”是文章的細胞和血肉,一篇文章中不乏好詞好句,我注重讓學生邊讀邊畫出自己認爲用得好的詞句,邊讀邊品味好在哪裏,體會“兩句三年得,一吟淚雙流”的境界及如何才能讀好等等。久而久之,學生養成了習慣,在讀《日出》時,注意了大量擬人句、比喻句的閱讀與學習,將日出的美景表達得淋漓盡致。《飛奪瀘定橋》一課,在讀到“千鈞一髮”這個詞時,多數學生停下來想了一會兒,有的還在這個詞的旁邊寫出“十萬火急、迫在眉睫” 等表示情況緊急的詞語。這樣,學生邊讀邊品,由點到面,使語文教學紮實有序。

2、在讀中感悟文章豐富的人文內涵。《放棄射門》一課重在讚揚世界級著名球星福勒在足球比賽中所表現出來的團結、友愛、寧失一球、不傷隊友的高尚體育風範。我讓學生反覆誦讀第3自然段,抓住福勒動作、神態的描寫,利用多種形式的讀,以讀促講。在學生讀熟以後,組織辯論:福勒放棄射門對嗎?雙方展開激烈的辯論,從這場比賽的重要性、集體利益、體育真諦等諸多方面進行闡述,最終從文中悟出,福勒這種高尚的體育風範值得提倡,贏得公平,贏得光彩,讓我們看到了他背後的人性美,這是無法用金錢和名譽換來的。此時再指導學生懷着對福勒崇敬之情讀這一段,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營造平等和諧的人文課堂

語文是一門很感性的學科,許多時候需要一種感應,一種心靈上的溝通和交流,而這種交流特別需要一種其樂融融的心理環境。認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爲學習是外部環境與認知主體內部心理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教師要牢記學生也是一個“人”,尊重學生的情感和個性,營造一種自由、平等、和諧的人文課堂氛圍,讓學生獲得生動、和諧的發展。人文環境是浸透着人性和人情的文化環境,創設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基礎,但它又不局

限於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還要將教材中蘊含的人文教育因素與和諧、融洽、歡快的人文心理氛圍合理、有機、巧妙地整合,讓學生“沉浸”其中,在人文素養的培育上要強化體驗學習、重視以情施教、營造平等和諧的`人文課堂,把學生內心最美好的東西激發出來,使他們的語言豐妙起來,讓課堂韻味十足。

1、教師走下來。教師從神聖的三尺講臺上走下來,到學生中去,做學生的朋友,讓學生卸下心理上的包袱,迸發出創造的潛能。

2、教師退下來。教師從學生精神生命發展的主宰者的位置上退下來,改變自己無視學生人格,忽視學生個性差異的做法,容許學生自由活動,容許學生提問質疑,容許學生指出老師的錯誤,打破教師的“權威”,把學生精神生命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