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試論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學問君 人氣:4.92K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趣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作外在附加的任務。應該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顯然,這段話在指出培育人文素質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的同時,也強調指出了培育人文素質的基本途徑——“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基本方法——“薰陶感染,潛移默化”。課堂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不僅需要理性的啓發和誘導,更需要感性的點燃和薰陶。下面就談談語文教學中如何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試論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一) 拓展人文素養的寬度

我認爲,作爲一名教師,我們不能僅僅着眼於知識素養的提高,更要把握人的發展的深刻內涵,爲人的“終身發展”打好“精神基礎”。人文素養教育不是透過說教來實現的,不是透過灌輸來獲得的,而是讓人置身於情境中自我體驗、相互影響而豐盈起來的。身爲語文教師,我們的人文素養對學生有着重要的影響。素質教育說到底是以素質培養素質、以靈魂塑造靈魂的一種過程,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的那樣,“人只能由人來建樹”。這種影響力,不應該只是建立在教師身份所賦予的權威、權利的基礎上而應該依靠自身文化素養的積累、道德情操的高尚、審美氣質的顯揚、施教技藝的高超來贏得學生的認同和模仿。這種隱性的.潛在的影響超越了語文課堂本身。因而,語文教師就要發揮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用教師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潤、去涵養、去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品位。教學一篇文章,教師首先要鑽研教材,領會作者情感。只有當教師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熱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時候,學生才能受到真正的薰陶和感染。點點滴滴的積累,潛移默化的滲透使學生精神得到貫注,思想隨之淨化,行爲獲得矯正,文化得以薰陶,人文素養得以提高。從這個意義上講, 語文教師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

 (二)深化人文素養的深度

 作爲人類文化載體的語文,其語言文字、文學作品中飽含着豐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蘊藏着濃厚的文化積澱,閃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最佳材料。李白眼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瀑布是那樣壯美;精衛填海、愚公移山,彰顯的正是知其不可爲而爲之的不屈意志;赤壁之戰、草船借箭,閃耀的正是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驚人智慧;小珊迪展現的是“不寶金玉,而誠信以爲寶”的崇高境界;《地震中的父與子》表露的是父愛子,子信父的情感……

語文教學只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中的各種道德因素,傾心傾力,耳濡目染,感同身受地教,學生就會受到震憾、感染和薰陶,久而久之,潛移默化,就可以變爲自身道德進步的強大動力。並最終積澱成爲價值觀和人生觀。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從來不讀書的人是一個修養良好、內心豐富的人。

 1、 課堂人文環境。

優化人文環境就要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語文是兒童的,語文是爲了兒童的,語文只有融入兒童的精神世界纔是有意義的。因此,語文必須從成人霸權中走出來,還兒童以發展語文素養的自主權。在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學生應互爲對象,平等主動,所謂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故應激勵學生放膽而言,使其平等參與到教學中來,在觀點的碰撞中閃耀智慧的光芒,讓班上的每個成員都切實感到“展覽”思想的樂趣和榮耀。

2、 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

語文課要注重情感薰陶、價值引領,意識到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把時代和民族倡導、尊崇的主流價值觀貫穿於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所以,語文課程不能不重視薰陶感染、潛移默化的作用,不能不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語文課程應該從對人的終身發展、對民族未來負責的高度來選擇教學內容。

例如我在教學《一夜的工作》時,一開始先有感情朗讀《有的人》中的詩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以引導學生對周總理高尚品質和偉大人格的初步認識。接再來深入學習課文來領悟周總理的“工作的勞苦、生活的簡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