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

學問君 人氣:2.31W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下,我們該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去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

一、培養學生養成先預習再聽課,先理解再記憶,及時歸納總結的學習習慣

培養習慣要抓住開頭這個關鍵,學生學習物理是從初二開始的,學生剛學物理都感到很新鮮,最容易接受老師的正確引導,所以在第一節序言課裏教師就要對學生提出要求:

1.課前要求學生根據導學案認真預習,透過閱讀自學,初步瞭解所學知識的基本內容,並把自己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記錄下來,做到心中有數。

2.課堂上老師講解重點、難點時要做到認真聽,邊聽邊思考,盡力去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準確的記憶,更好地掌握,靈活地運用。

3.課後要求學生結合聽課情況,再次認真閱讀課本,及時進行梳理、複習和總結,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總結有多種方法,每節課總結、單元總結、縱向總結、橫向總結等,在學習過程中堅持下來,時間長了,所學知識就能聯繫起來,形成知識網絡,建立一定的知識結構。

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提問的習慣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要養成學生主動提問的習慣。初中學生受年齡和知識面所限,又受所學知識的難度所限,這就需要教師精心地去創設問題情境,誘發和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例如,我在講凸透鏡成像規律時,學生提不出“凸透鏡成像情況與物體到凸透鏡間距離有什麼關係”的問題時,我增加了凸透鏡在各種情況下成像情況的演示,讓學生觀察到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改變了,所成像的情況也隨之改變的現象,使學生順利地提出了我所期望的問題,再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順利地引出了本節課要學習的知識。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1.初中學生在根據物理概念與規律分析解答物理問題、認識物理現象時,往往是憑直覺,而不是講物理道理。例如:自行車上坡前,往往要加緊用力蹬幾下腳踏板,是爲了什麼?有相當數量的學生都會說爲了好上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此答案也無可非議。但沒能從物理學的'角度進行分析爲什麼好上坡。所以,在物理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用物理語言講道理的習慣。

2.初中學生在根據物理概念與規律分析和解答物理問題時,往往是直接下手作答,不做事先的分析,這樣的解答往往是不完整、甚至錯誤。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對物理過程的分析,以例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使學生逐步養成先分析再解答的思維習慣。

3.初中學生在根據物理概念與規律分析和解答物理問題時,不僅要有正確的分析思路,而且還要有完整、準確的表達習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做好示範,講例題時板書要規範,以實際行動影響和指導學生。在學生練習時,及時指出不足加以改正,還要表揚做得好的學生,發揮榜樣的帶頭作用。透過努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觀察和實驗既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又是學好物理的重要途徑。在初二年級的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儘量創造條件去開展大量的課堂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又可以培養學生觀察實驗和動手做實驗的習慣。在進行演示實驗時,要教會學生觀察物理實驗的一般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觀察,逐步學會觀察現象的主要特徵,觀察對象發生變化的條件等。實驗後,還要再組織學生對觀察前提出的問題逐個討論,得出結論,以防止學生把思維只停留在好奇新鮮、圖熱鬧上。時間長了,學生就會自動按要求觀察演示實驗了。對於分組實驗,在學生預習實驗內容、明確實驗目的、原理、步驟的基礎上,可以大膽放手讓學生去做,教師在旁指導。這樣才能養成學生想動手、敢動手、愛動手的實驗習慣。當然,實驗中可能會出現異常情況,這就要求學生尊重客觀事實,不弄虛作假,實事求是地記錄,師生共同分析解釋出現此現象的原因,這樣也可以培養學生尊重科學、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五、培養學生及時反思、整理錯題集的習慣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錯,如果能及時整理並反思就能大大減小在同一個問題上再次出錯的機率,提高學習成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把平時的疑問或做錯的地方隨手記在一個筆記本上,及時尋求老師或同學的幫助,及時解決疑難。對有特別價值的就用筆記本記下或建立錯題卡,並找些可以接受的類型題、同等程度的相關知識點研究它們的異同及解題的技巧和方法。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吃一塹長一智,不斷完善自己,不斷進步。

學習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師生共同配合,不懈努力。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將有意的教學指導作用融於無意的學習活動中,堅持以導爲主,引導和督促相結合的方法,使學生逐步養成學習物理的良好習慣,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習成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