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幼師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素養的培養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1.44W

淺談幼師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素養的培養。

淺談幼師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素養的培養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語文教學 中國傳統文化 文化素養

論文摘要:傳統文化是幾千年積澱下來的文化,它既是一個知識體系,也是一個價值體系,它是整個中華民族智慧和創造力的結晶。在對幼兒實施傳統文化教育的過程中,學前教師無疑擔負着最爲重要的責任。語文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語文教學要以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爲己任,在學生人格塑造、思想啓蒙、人生導向、精神修養方面都要有所作爲。

培養高素質人才是時代賦予教育工作者的神聖職責。高素質人才應該是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深厚的人文素養的結合嫩應當是知識全面、靈魂高尚、胸懷博大、全面發展的人。而我們偉大祖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爲造就既具有專業知識又具有內在人文素養的全面發展的人提供了無比豐富內容。但近年來,受外來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的衝擊,年輕—代對中國傳統文化學習和了解很少,自覺或不自覺的忽略甚至否定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對祖國的傳統文化產生了冷漠感。—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已的傳統文化,再怎麼發展,也只能淪爲別人的文化附庸;—個民族,如果沒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再怎麼粉飾,也只能是一盤散沙!那麼作爲語文教師理應讓學生明確認識傳統文化,積極學習傳統文化,提高傳統文化素養。讓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在我們教師身上得到傳承,得到發揚光大。

1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彙集形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它是中華民族在特定的地理環境、經濟形式、政治結構、意識形態的作用下世代形成、積澱,併爲大多數人所認同而流傳下來的中國古代文化,是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除了儒家文化這個核J內容外,還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態,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國傳統文化是包括中國語言文字、文學藝術、古代典籍、道德價值、人生理想和禮儀習俗等要素在內的文化概念。

2對幼師生傳統文化素養培養的意義

2.1幼師生對傳統文化認識不足

幼師生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缺乏足夠的認識,不能正確認識我國的傳統文化的價值,有的學生缺乏起碼的常識。對於流行文化、外來文化的興趣遠遠超過了對於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有着明顯的“去中國化”。許多學生不知道元宵節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糉子是爲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中秋節已不敵外來的情人節、聖誕節;傳統食品湯糰、糉子、水餃不如肯德基、麥當勞。她們追趕潮流,追求時尚,卻把漢字寫得東倒西歪,對漢語的名著經典一問三不知。

2.2幼師生傳統文化道德缺失

有調查還表明,幼師學生存在一定的傳統道德缺失,主要表現在:責任感缺失,過分看重個人利益,缺乏感恩意識,心靈脆弱、受不得挫折,出口成髒,厭學逃學、打架鬥毆。誠信缺失,惡意拖欠學費、考試作弊、曠課、學生求職簡歷弄虛作假的現象存在很多。

2.3傳統文化素養的培養有利於幼師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中國傳統文化基本內涵豐富,既包括愛國情感、民族精神、倫理觀念、包容意識、責任態度、道德標準,還包含仁愛、誠信、感恩、共處等傳統美德。豐富的民族文化結晶,是幼師教育的生動教材,它在培養學生“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厚德載物.和而不同”的包容意識;仁愛、誠信的民族品質;“正己”“修身”的道德標準;優秀傳統文化素養的提高,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2.4幼師生承擔着傳承傳統文化的重任

幼兒園教育是人的一生的“底色教育”。很多長大後成名成家的偉人。總結門一生的教育過程,都不約而同的說過,幼兒園的教育影響了他們的一生。

幼兒園的教育是幼兒形成對這個世界初步感知的黃金時期。

在對幼兒實施傳統文化教育的.過程中,學前教師無疑擔負着最爲重要的責任。作爲爲學前教育輸送師資的幼兒師範學校,對在校幼師生傳統文化素養的培養不容忽視。

3幼師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素養的培養

3.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因素

語文教材中蘊涵着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語文教材中文質兼美的選文是中華幾千年的文學中的精品,蘊涵的是最優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因此,幼師語文課要充分發掘語文教材中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因素。尤其要重視深刻反映歷史和社會現實生活中人們所密切關注的問題,表現真摯的思想感情、智慧理陛、感同身受地教,久而久之,潛移默化,並最終積澱成爲價值觀和人生觀。"

3.2提供傳統文化閱讀書籍與資料

提高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僅學習教材中的內容是不夠的。因此,幼師語文教師要根據幼師生的職業特點,引導她們閱讀一些傳統文化書籍與資料,如《三字經》、《酉家姓》、《千字文》《聲律啓蒙》、《龍文鞭影》、《幼學瓊林》、《千金裘》、《千家詩》、《增廣賢文》等。透過閱讀,—方面,增強幼師生的傳統文化素養;一方面,爲幼師生今後從業奠定基礎。

3.3營造傳統文化氛圍

3.3.1教師自身情緒感染

在學習每一篇古典文章時,教師必須要鑽研教材,領悟傳統文化的精髓。只有當教師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時候,學生才能受到真正傳統文化的薰陶和感染。點點滴滴的積累,潛移默化的滲透使學生精神得到貫注,人文素養才能提高。

3.3.2環境的創設

精心打造學校文化陣地。我校的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寢室等都以古典詩詞命名,經典古詩詞上牆、上櫥窗、上樓梯、上草坪、上校車。擡頭是唐詩,低頭是宋詞。詩仙、詩聖、詩傑、詩怪、詩鬼等名家逸事、名家作品在我校文化長廊裏隨處可見。走進校園,陣陣詩意撲面而來。從而讓學生在書香的環境中受到薰陶,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教室裏,有各班精心開闢的“古詩角”,精美的設計,尚雅的插圖,更顯得詩意盎然。

3.3.3利用多媒體營造氣氛

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配樂朗誦古詩文,或製作精美畫面配合古典名著的講解,品味語言的意蘊美,文章的意境美,思想的崇高美,以此來感染學生的心靈。

3.4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採取多種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課外活動,提高幼師生的傳統文化素養。

3.4.l課內練講

利用語文課課前的三五分鐘時間,讓學生輪流介紹有關傳統文化知識,如—句古典名言警句、—個成語、古代名人故事等。

3.4.2古詩同摘抄、誦讀比賽

中國古典詩詞博大精深,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我國民族語言運用的典範。進行古詩詞摘抄、誦讀比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祖國優秀文化遺產的積極性,使他們喜愛這些經典的語言文字。而學生不斷接觸古詩詞,自然而然的可以慢慢內化爲自己的東西。表現出成熟、知書達理、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這對他們的一生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燦爛的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也因此而得到傳承、發揚。

3.4.3舉辦傳統優秀文化講座

每學期可以舉辦兩次講座。以講座爲平臺,擴大學生的視野,而且增長了歷史文化知識,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瞭解,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

3.4.4開展“尋訪家鄉優秀傳統文化”實踐活動,繼承和弘揚鄉土文化

引導學生調查瞭解家鄉特有節慶、傳統習俗;廣泛閱讀有關家鄉的文選典籍;考察家鄉的名勝古蹟與由來;考察家鄉的歷史名人和遺蹟;考察家鄉的飲食文化特點等。

3.4.5精讀傳統經典,寫讀後感

名著的閱讀使學生的生活豐富多彩,也使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不斷加深。利用寒暑假讓學生精讀一至兩部傳統經典名著,並寫出2000字的讀書筆記,能有效地提高學生文化品位,增強傳統文化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