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小學數學論文

學問君 人氣:6.01K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論文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數學論文

小學數學論文 篇1

論文摘要:淺談數學教學中的養成教育

論文關鍵詞:數學教學 養成教育

葉聖陶曾說過:“教育就是培養行爲習慣。”小學階段尤其是小學低年級階段是行爲習慣培養的重要時期,也是最佳時期,兒童的行爲習慣在這一時期基本成型。要使兒童把班集體的行爲準則內化成自己的行爲準則,主要依靠兩種力量:一是關愛,二是習慣。教學過程不僅是師生間知識的傳遞過程,也是師生間情感的交流互動過程。如果在教學過程中能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心,他們往往會欣然接受教師的建議,並自覺遵守教師提出的各項規定。下面談談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習慣的幾點做法。

一、 尊重學生的情感需要,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學生是情緒化的學習者,任何一位學生(不管他的學習成績多麼糟糕)都有被別人關愛和尊重的需要。這種情感需要的滿足,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提高,良好的學習習慣得以養成。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我會透過自己的言行傳遞這樣的資訊給他們:老師是喜歡你們的,老師渴望見到每一個人的進步。他們學習中一點小小的進步,我都會給以認真而誠懇的肯定並加以鼓勵。提起學生王佰祥,教過他的老師都直搖頭,說他作業拖拉,字跡潦草,成績落後,喜歡打鬧,“朽木不可雕也”。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他的作業一反常態,字跡認真工整。問他原因,他低聲說:“我也想得個大拇指。”原來是我最近實行的獎勵方式(測驗中滿分獎勵一個大拇指,基礎知識沒疏漏獎兩朵小紅花,出錯不嚴重的獎一朵小紅花)激發了他的上進心。於是我及時抓住這一閃光點,在班上大加表揚。幾周後,奇蹟出現了,他不僅作業認真按時完成,而且也不和同學打鬧了,數學單元小測驗得到了兩朵小紅花,之後我不失時機地連續表揚鼓勵,並親自向家長打電話報喜,從此,王伯祥變了。

二、 提高學生自制能力,培養會聽課的習慣。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是:有意注意力還比較薄弱,情緒穩定性較差,行爲的自我約束能力差,缺乏意志的堅定性。他們在課堂上最常犯的錯誤是:思想開小差,精力不集中;上課亂說話,不善於傾聽其他同學發言,有時還譏笑挖苦同學的錯誤;有小動作,聽課時手中也不停下,玩鉛筆,橡皮,紙團等。針對學生的這些行爲我採取了下列做法:

①建立正確的班級輿論。召開了主題爲“應該怎樣上好數學課”的班會,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踊躍出謀獻策,熱情很高。以後誰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講,亂說話,都會遭到同學們的責備。學生的聽課效率提高了很多。

②建立友好互助小組。將學生按座次每四人分一組,每四人中選出一位品學兼優的人擔任小組長。課堂上以小組爲單位進行練習題的批閱和糾錯。

③建立適合本班班情的班級規則,賞罰分明。這需要教師拋開成見,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處理問題時要做到公平公正。教育論文

④放手課堂,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在學觀察物體時,有這樣一道題:星期天,小明,小東,小芳到小麗家做客,小麗用茶來招待客人,(圖中小明在左,小芳在右,小麗在前,小東在後環方桌而坐,茶壺在桌中間。)請你指出四幅茶壺圖分別是哪位同學看到的?其中前後兩個方位的辨別是個難點,因爲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很差。課堂上我將一個帶把的杯子放在講桌上,找兩個學生分別趴在講桌的前後兩邊,根據自己看到的先畫了兩幅圖,然後把自己畫的圖貼在黑板上,圖中杯子把一個在左一個在右,一個抽象的問題隨着這兩幅圖迎刃而解了,而且在整個過程中,全班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學釐米和米時,我讓他們用學生尺量書的長、寬、高,量手掌寬,兩人合作用米尺量身高、伸開兩臂量兩手指間距離,量黑板等。在動手操作中同學之間的感情增進了,互相譏笑的現象少了,動手能力也提高了。

三、 培養學生仔細計算,認真檢查的習慣。

提高計算能力是學好數學的基礎,做題時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計算方法,還要培養他們認真檢查的習慣。在教二年級學生學習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筆算時,計算過程講解很透徹,學生也已經掌握計算的方法,並且做了大量的練習,但出錯率仍很高。該如何幫助學生避免計算中的失誤呢?

小學數學論文 篇2

摘要: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技能,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保證。小學低年級是基礎教育的起始階段,是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應讓學生養成聽、說、讀、寫的`好習慣。

關鍵詞:小學數學;低年級;學習習慣

透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瞭解數學的價值,激發好奇心,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技能,提高學習效率的保證。小學低年級是基礎教育起始階段,更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我們經常聽到一些教師埋怨學生“不會說”、“不會聽”、“不會想”,沒有想到如何使學生“會說“”會聽”“會想”。還有的教師認爲學生說得不完整,“浪費時間”,“不如我說給他們聽”,剝奪了學生說、聽、想的權利。課標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爲學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教師要選擇適當的方式,因勢利導、適時調控,努力營造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形成有效的學習活動。”已有許多教師寫文章指出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重要性,也列舉出培養哪幾方面的良好習慣,值得借鑑。在小學數學低年級的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哪些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怎樣培養呢?具體到課堂教學又應怎樣操作呢?

一、會聽

聽是學生首要任務。聽什麼,怎麼聽?剛入學的小學生在這方面是不瞭解的,教師要注意培養。1.聽老師在講什麼?讓學生學說一遍。聽老師講錯什麼?讓學生指出來(說出來),這樣培養他們專心聽講的好習慣。2.聽小朋友們在說什麼?讓學生學說一遍。聽小朋友哪裏講錯了,你有什麼不同意見?你想怎樣說?這樣養成專心聽講的好習慣。3.在聽的培養訓練中,教師切記:教師說話的語速要慢,使學生感到親切;語句要短,學生容易掌握;學生回答問題,教師認真聽,認真記憶,不打斷學生的說話。對學生的語言,要有明確的要求,並及時給予評價。“聽”的習慣培養要貫徹到教學的每個環節、每一堂課中。

一、 會說

“說”在課程總體目標中有明確的闡述“: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對低年級的具體要求:“提出一些簡單的猜想”“,表達自己的想法”,“體驗與他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說”“、想”“、聽”不是互相獨立和割裂的,而是一個密切聯繫、相互交融的有機整體。總之,“說”功的訓練,由學生不知從何說起、不會說、不完整、不準確地說,透過教師的輔導、引導,使學生逐步地會“說”,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 會寫

低年級的寫字很重要。教室的板書和範例是楷模,教師寫得怎樣,學生就寫什麼樣。寫字要認真,不是一句空話,這要教師一筆一畫地教,不但要工整清楚,而且要正確無誤。一個數字、一個符號都不能馬虎。不能隨隨便便找一張紙來寫,有的學生寫完就扔掉,這種習慣很不好,不但浪費了紙張,也忽略了在草稿紙上計算也應養成的良好習慣。

三、 會做

“做”指的是操作。1.操作不僅有利於動作思維、形象思維,也有助於抽象邏輯思維,促進大腦兩半球的和諧發展。透過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操作不是可有可無的,有的教師認爲學生操作浪費時間,不好組織等,這就需要教師更新觀念。學生的操作就是動手活動,學生觀察某物體或操作某學具,認真思考,透過討論和交流,從活動的過程中,學習有關數學知識,使之不斷提高,增進理解力。3. 操作要注意方法的指導。操作前,教師要講清操作的目的、操作的方法,操作要選擇恰當的內容,操作要和語言相結合,操作中可以互相交流,透過有序的操作後,要啓發引導學生對操作的結果進行抽象概括,得出結論。操作要適時、適量和適度,使學生在豐富的表象基礎上,及時抽象概括,使感性認識逐步上升爲理性認識。

總之,小學低年級是基礎教育的起始階段,是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應讓學生養成聽、說、讀、寫的好習慣。

小結:只有給學生更多讀書、動腦、動手、實踐、探索的機會,才能培養出更多有思維能力的創造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