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小學有關數學小論文

學問君 人氣:1.39W

導語: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印象深遠而有意義。以下是小編爲大家分享的小學有關數學小論文,歡迎借鑑!

小學有關數學小論文

篇一數學小論文

“照相啦!照相啦!”熊爸爸扯開嗓門叫了起來。聽到爸爸的叫聲小熊們立馬聞聲飛奔過來。小熊們排好隊伍準備照相,有5只小熊排成一排,分別是:熊大、熊二、熊三、熊四和熊五。但是熊大不願站兩邊,熊三也不想站中間,這時熊爸爸提了個問題,請小熊們想想有多少種排法。小熊們都陷入了沉思……

熊二很認真地開始考慮爸爸的提問,它想先考慮熊大不站兩邊的情況,應該有:(4×3×2×1)×3=72種,再考慮熊三不站中間的情況,這下熊二納悶了,熊三在考慮熊大時排列過了,分不清熊三還有多少種排法,只好重新考慮。熊二又陷入了沉思:那我先算剩下的三隻小熊,再去考慮熊大和熊三,應該是:3×2×1=6種,然後熊大還有5-2=3種選擇,加上熊三還有5-1=4種選擇,還是不對,如果當熊大站在第二或第四位置的時候,熊三隻有3種選擇,也就是說不能直接用上述的這些方法來排列小熊拍照的順序。熊二思考了許久,能否把這兩種情況分開計算再相加。因爲熊大不能站在兩邊,所以有三種可能即第2個位置、第3個位置和第4個位置,熊大站在第2個位置時熊三有3種排法,其它小熊有3×2×1=6種變化,計算得3×3×2×1=18種;當第4個位置與第2個位置情況一致所以也是18種排法;當熊大站在第3個位置時熊三有4種排法。其它小熊同樣有3×2×1=6種排法,計算得4×3×2×1=24,把這三種情況相加可得24+18+18=60,熊二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熊爸爸,熊爸爸認真地考慮了一下,猛地點了點頭,根據熊二的方法,小熊們排好隊美美地拍了一張合影。

篇二數學小論文

上海世博盛會在上海舉行,截止8月14上午10點12分左右世博會參觀人數已經突破4000萬人次,有望創下世博會歷史的最高紀錄

自8月12日至8月14日,上海市最高氣溫已連續三天超過39℃,截至今天10時,世博園區溫度達37℃。由於天氣炎熱,這周的人數明顯下降。

在世博會參觀,紀念品和餐飲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參加世博會預計人數7000萬人中有60%在會場內用餐一次,如果以平均每人消費30元計,則餐飲收入爲7.8億元人民幣;估計參觀者90%會在會場內飲用飲料,以平均每人消費10元計算,飲料費收入爲3.9億元人民幣。估計30%的參觀者會在會場內購買旅遊紀念品,以平均每人消費30元計,紀念品銷售額達3.9億元。綜合各項,餐飲、旅遊紀念品等的直接銷售收入將接近15億元。

啊!真沒有想到這次上海世博會能吸引這麼多遊客!

篇三數學小論文

今天數學課上,老師出了一道例題,題目是:

學校組織老師和同學參觀科技館。有100名學生和50名老師。科技館的門票是成人10元,兒童半價。問:需要多少元?

小紅舉手,老師點小紅上黑板解答,小紅的算式是這樣的:

10/2=5(元)

100*5=500(元)

50*10=500(元)

500+500=1000(元)

答:需要1000元。

老師說:“好的,有沒有別的方法?”小月舉手,老師點小月上黑板解答,小月的算式是這樣的:

(100/2)+50

=50+50

=100(名)

100*10=1000(元)

答:需要1000元。

老師說:“非常好,請小月上臺講解。”

“我的是先用100/2=50(名),它的意思是:因爲成人票價是兒童票價的'2倍,有100名兒童,所需要的票價就等於50名成人。再用50+50=100(名),也就是加上老師,一共有100名“成人”,最後用100*10=1000(元),就可以算出一共要多少元。”小月解說道。

“很好,謝謝小月,你的解說很全面。我們今天學的就是‘巧算門票’,好,下課。”老師說。

篇四數學小論文

數學的知識海洋是無窮盡的,學習數學的過程也韻味無窮。今天,一道有趣的數學題引起了我的注意,於是,我叫媽媽來一起思考這道題。

題目如下:某區舉行小學生春季運動會,其中某校參加的人數佔運動員總人數的十五分之一;若這個學校再去10名運動員,則該校人數佔運動員總人數的二十三分之二。問這次運動會共有運動員多少人?這個學校有多少人蔘加運動會?

媽媽看到這道題後,二話不說,立馬用方程來解。設原來共有運動員X人蔘加,那麼現參賽總人數爲(X + 10),根據“原來參賽總人數 × 1/15 + 10 = 現在參賽總人數 × 2/23”的關係式得出X = 450,那麼最終的答案就是:這次運動會共有460人蔘加,這個學校有40人蔘加。

我承認,在解方程的熟練程度方面,我還不如媽媽;但是,難道這道題就只能用解方程這一種方法來求解嗎?數學老師在課堂上說過:掌握了比例法,可以使問題簡單化,甚至可以把六年級的數學題變爲二年級的那麼簡單!這道題目中有變量,也有不變量。哈哈,這時候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以不變量或者中間量做單位1”而用比例法求解。對於這道題,不變量是其他學校的參賽人數。所以,用1 - 1/15 = 14/15算出原來這個學校和其他學校的人數比例是1:14。然而這個學校增加10人後,那總人數也就增加10人,所以用1 - 2/23 = 21/23算出現在這個學校和其他學校的人數比例是2:21。列出算式如下:

(原)某校:其他 = 1:14 = 3:42

(現)某校:其他 = 2:21 = 4:42

因爲其他學校參賽人數不變,這樣就可以算出這個學校增加10人是增加了4 - 3 = 1份,那麼,比的單位就是10 ÷ 1 = 10人。用4 × 10 = 40就算出這個學校現在的參賽人數;(4 + 42)× 10 = 460算出這次運動會參賽的總人數。

一道題就這樣被迎刃而解了。看到我不列方程直接算出答案,媽媽先是有些驚訝,繼而拍拍自己腦門,連聲說着:“我怎麼沒想到呢?”接着,當我說出:“數學王老師說了,如果看到應用題只知道列方程的話,是沒有前途的”這句話後,媽媽來了句:“太傷自尊了!”就假裝不理我了。

透過這道有趣的數學題,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遇到難題不要怕,積極思考各個數之間的關係,進而找到解題的鑰匙,這樣,任何題都能被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