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小學數學體會論文

學問君 人氣:2.44W

有人說,數學枯燥乏味,我想他只是看到了數學的嚴謹性,沒有體會到數學的內在美。華羅庚就曾說過:“就數學本身而言,是壯麗多彩,千姿百態,引人入勝的……”不僅繽紛的生活中存在數學,多彩的文學中也暗含有數學。而且在文學中,更能體會出數學的.妙趣橫生。

小學數學體會論文

有這樣的一首小詩: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飛入草叢都不見。在文學中,平淡無味的數數,也能如此的詩意起來。

如果,數學老師在教學中,從文學的角度來鞏固數學知識,我想這樣的課一定是很有意思的。我聽過一節《百分數的意義》一課,教者很精彩地借用了文學知識。教者讓學生從成語中找出其表示的百分數。例如:十拿九穩表示百分之多少呢?百裏挑一,百發百中,大海撈針等成語呢?對於從數學的角度研究成語,學生們都感到非常的新鮮有趣,一下子就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他們時而皺眉思考,時而激動歡呼……從中,不僅進一步瞭解了百分數,而且更深刻地理解了這些成語的含義。學科交融,讓知識融會貫通。最後,老師又用百分數送給學生一句名言:“天才等於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如此這樣一堂課真是令人回味無窮呀!

不僅在成語中有數學,在壽聯中也隱藏着有趣的數學題。例如:上聯是,花甲重開又加三七歲月;下聯是,古稀雙慶多一度春秋。要知道這幅對聯中所賀老壽星有多少歲,可以用兩道乘法混合計算題來解決。上聯中的“花甲”是指六十歲,“花甲重開”就是兩個六十歲,三七歲月是二十一歲,即602+37=141(歲);下聯中的“古稀”是七十歲,“古稀雙慶”就是兩個七十歲,“一度春秋”就是一年,即702+1=141(歲)。如果用這樣的對聯來爲乘加這一類混合運算的課堂做結尾,這樣的課堂豈會枯燥乏味?

文學的世界浩瀚無邊,只要教師細心挖掘,巧妙運用於數學課堂,就能讓學生從另一個角度,體會到數學的妙趣橫生,真正感受到數學的內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