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職院校大學語文人文素質教育的施教策略論文

學問君 人氣:2.3W

摘要:高職院校注重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同時,要強化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在實踐中努力尋求高職院校大學語文人文素質教育的施教策略:選擇和整合教學內容;喚醒學生學習人文知識的內在需求;營造詩化和思辯的課堂氛圍。

高職院校大學語文人文素質教育的施教策略論文

關鍵詞:大學語文,人文素質,思辯

高等職業教育,主要是培養生產、經營、服務、管理第一線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強調職業技能教育,強調職業專項技術的學習和動手能力的培養。那是不是僅僅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就夠了呢?事實上,隨着時代的發展,技術的進步要求勞動者具備多種能力。如果說傳統的職業教育只是着眼於個人終身從事一種固定職業的就業準備的話,那麼,隨着社會變遷,職業的流動性大大加強,一些邊際崗位和崗位羣不斷涌現,要求勞動者不僅要具備跨崗位的能力,還要求具備跨職業的能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職業教育“應該幫助青年人在謀求職業時有最適度的流動性,便於他從一個職業轉換到另一個職業和或從一個職業的一部分轉到另一部分”。[①]

這就需要我們高職教育爲學生提供牢固的技能基礎的同時,還應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社會能力和終身持續發展的能力。社會能力強調在職業活動中對社會的適應性,重視從業者應具有積極的人生態度,社會能力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和人文素養。而大學語文作爲高職教育教學中的一門文化基礎課,在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養方面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因爲,大學語文不同於其他學科,她植根於漢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語文不僅是一種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種文化構成;從語文的功能看,語文作爲交際工具和文化載體,傳達的是思想與情感,承載的是文化精神、價值觀念和人類的文化成果。”[②]那麼,在大學語文的教學中,我們應如何對學生實施人文素質的培養:

一、選擇和整合教學內容

目前我們使用的大學語文教材主要是按照文學史的線索,選取的多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和少量的現代作品。一本書教學內容繁多,如何利用有限的課時作講解,就需要我們對教學內容有所選擇。一直以來,我們把注意力和着力點過多地放在“怎麼教”這一層面上,而較少去思考“教什麼”這個問題。

我認爲大學語文應是一種文化的載體,應該從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世界文化中,精選佳作。側重於選用最有文化意味,並且集中體現語言活力的經典文章,着眼於對學生心靈的滋養,對能力的培養,對文化精神的傳承。所選內容要能夠吸引學生,所謂吸引,就是要讓學生有一見如故之感,讓學生覺得文中所說的東西正是自己在生活中所尋找的東西,想看、想聽、想讀、想這樣說,使學生從課文當中看到自己所願、所需的人格行爲。教材的內容不僅僅是聽、說、讀、寫訓練的範例,更是學生與之進行情感交流、心靈溝通、生命對話的精神和思想。

我們可採用以特定主題劃分編排教學內容,這些主題應涉及人生、情感、生活、自然、社會、藝術、科教、文化等諸多領域,緊密聯繫學生的現實生活、思維與情感發展。

二、喚醒學生學習人文知識的內在需求

在高職院校,我們特別注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學生對實用技術和技能的學習熱情也強於文化基礎課。因此,喚醒學生學習人文知識的內在需求並不是一件易事。

雖然說,高職生大多是由於高考分數低而被迫上高職校,但他們也有對人生的思考,這是人的本性。康德在他的《實踐理性批判》裏談到:“有兩樣東西,我們愈經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們就愈使心靈充滿始終新鮮、不斷增長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則。”人對生命和生活意義的追求常常會成爲人前進的內在驅動力。所以,在教學中,我嘗試着編制不同的話題。如:“如何與人交往”,“我的職業生涯規劃”,“大一,你平時想的最多的問題是什麼”等等,讓學生們思考,討論,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

同時在大學語文的教學方式上,可以更加靈活,要充分使用多媒體教學,精心設計教學課件,把語文和音樂、美術結合起來;必要時還可以觀看相關的電影和紀錄片。用多樣的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讓他們“走進來”,用豐富的人文知識啓發學生思考,喚醒他們的內在需求。

三、營造詩化和思辯的課堂氛圍

學生的人文素質不是靠說教和強加灌輸就能培養的,而只能潛移默化,並且還需要學生個體的主動自覺去領會、感受和頓悟,雖說不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對人的精神面貌、價值觀卻會產生深遠變化,在漸漸地過程中發展。因此在大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營造詩化和思辯的課堂氛圍。

課堂教學氛圍主要指班集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情緒、情感狀態。其中包括了師生的心境、精神體驗和情緒波動,反映了課堂教學情境與學生集體之間的關係。

大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師應努力創設一種民主、平等、寬鬆、愉快的課堂氛圍。有時需要創設生活情境,讓情感走進課堂,以教師的“情”去撥動學生的“心絃”,使學生體會到一種濃厚的人文陶冶。

首先,語文教師上課要有激情。走進高職語文課堂,不少教師上課表情冷漠,爲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這樣的課堂波瀾不驚,也不會打動學生的心靈。想起前人教書的情形狀態,梁啓超先生上課“說講到精彩處,梁啓超‘有時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太息’,‘悲從中來,竟痛苦流涕而不能自已’,情緒轉好又‘涕泗交流之中張口大笑了’,‘每當講過,先生大汗淋漓,狀極愉快’。”這樣的課,這樣的教師學生一輩子也忘不了。教育其實是需要激情的,需要我們教師全身心的投入和無私奉獻。只有教師自身充滿對事業生活的熱愛,纔會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其次,我們要營造詩化的課堂氛圍。語文教師要善於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如我在講周作人的《烏篷船》時,我讓學生傾聽馬思聰1937年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思鄉曲》,樂曲的離愁別緒之感深深地打動了學生,因爲他們不少人都是第一次離開家鄉和父母出外讀書。相同的感受使他們沉浸在對自己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中,讓學生帶着這樣的情感體驗再去理解文章就會容易得多、深刻得多。

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閱讀作品時,能夠聯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所處的社會或自己正經歷的時代,進而與作者產生心靈的共鳴。因爲文學作品的意義是由讀者參與創造的。用接受美學的觀點看,作品只有在讀者閱讀的過程中才真正創作完畢。由於讀者個性的滲入,作品的意義就會呈現出差異,而且只有讀者個性的滲入,作品纔是活的、有生命的。教師純粹的講解絕不能代替學生個性化的體驗,要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引導他們從作品中讀出自己、認識自己。俄羅斯作家邦達列夫說:“一個人開啟一本書,就是在仔細觀察第二生活,就像在鏡子深處,尋找着自己的主角,尋找着自己思想的答案,不由自主地把別人的命運、別人的勇敢精神與自己個人的性格特點相比較,感到遺憾、懷疑、懊惱,他會笑、會哭、會同情和參與”。[③]這樣,在長期的閱讀濡染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和美感,觸發學生的靈感,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久而久之,學生的語文能力、語文素養和文化品味、健全人格層次都得到了提升。

再次,在大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創造思辯的課堂氛圍。弗萊雷認爲,“只有透過交流,人的生活才具有意義。只有透過學生思考的真實性,才能證明教師思考的真實性。”[④]人文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它不像自然科學知識那樣可以簡單、直接的方式傳遞給學生。因此,我們可以抓住核心的、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開展口頭討論和書面討論,讓學生敢於思考,樂於思考,引發他們對生命、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生活意義等問題的沉思和追問,即使沒有答案,在對話中思想和思想交流,智慧與智慧碰撞,他們也會在精神上充實和成長起來。

[註釋]

[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委員會編著.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239.

[②]曹海明.語文:文化的構成[J].語文教學通訊,2004(7-8)

[③]傅傑選編.大學活頁文庫(第7輯)[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15

[④]保羅·弗萊雷著.顧建新等譯.被壓迫者教育學[M].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20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