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論高職院校的人文素質教育教育論文

學問君 人氣:1.78W

摘要:現代社會的不斷進步對人才的要求不僅僅停留在知識技能方面,更需要的是較高的文化素質,而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把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在職業技能方面,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重視程度不夠,這勢必影響高職院校人才的質量。本文針對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質培養工作中產生的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對策。

淺論高職院校的人文素質教育教育論文

 關鍵詞:高職院校;人文素質;人文素質教育

近些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獲得了蓬勃發展,培養出了大批專門人才,成爲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重要保障。而作爲高等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高等職業教育也充分適應社會需求,培養了一大批專門的技術人才,取得了較爲可喜的成績。但是,在取得成績的背後我們也應該看到,高職院校對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視度遠不及專業知識教育,造成學生人文素養偏低。

一、加強高職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素質是指人們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綜合品質或達到的發展程度,包括人文知識、民族文化、人文精神三個層次。就在校學生而言,人文素質指的是學生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在人文科學、傳統道德以及藝術修養等方面還應具備的基本素養。

1 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趨勢。我國當前進行的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素質教育與傳統應試教育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它更側重於人的思想道德、個人修養等人文素質的培養。作爲高等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高職院校也不例外。放眼世界來看,人文素質教育的廣泛深入開展也是現代教育事業發展的潮流。由於歷史原因,我國的教育理念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由此造成了我國的學生的綜合素質低於發達國家的學生。因此,在我國高校特別是在高職院校,更要轉變思想結合本校實際,加強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

2 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符合當前的社會需求。社會對學生的要求不僅僅是停留在專業知識技能上的,更爲重要的就是看學生的綜合素質,而綜合素質的基礎恰恰是人文素質,高職院校作爲教育機構,也希望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充滿競爭力的優秀畢業生,因此加強人文素質教育也就顯得重要而迫切了。

二、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現狀

雖然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衆所周知,而且不少高職院校已經開始開展了這方面的教育活動,然而當前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狀況卻不容樂觀。

(一)職業技能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失衡

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着巨大的影響。由於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因而以掌握科學技術爲目的職業技能教育便成爲了高職院校人才教育最主要的內容。而反觀人文素質教育,則是要透過人才的全面塑造來培養人才,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短期效果並不顯著,使得“人文素質教育無用論”大行其道。而觀人文素質教育自身,也受到職業技能教育思路的影響,出現了知識化傾向,即重視人文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人文精神的培養。

(二)學生自身重視程度不夠

平心而論,現階段高職院校招收的學生大多數是高考成績較低者,其基礎知識本來就不紮實,又缺乏自我約束力,容易受到外來誘惑,沉迷於言情小說、流行歌曲和網絡,對人文知識興趣不高甚至牴觸,缺乏學習主動性,因而造成現代高職學生知識面狹窄,人文知識貧乏,人文修養膚淺等現象。

三、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缺失的成因分析

(一)經濟環境對高職教育的.衝擊

現階段我國正處於市場經濟環境中,而經濟利益的誘惑和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往往使人們做任何事情都帶着功利的眼光,講究“速成”、只看結果不顧過程,比較典型的就是就業率。就業率是衡量一所院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學校就業率的高低直接影響着學校的聲譽和招生規模,是學校的生存基礎。而此時的高等教育包括高職教育,爲了提高學生在專業知識方面的競爭力而帶來的短期內高就業率,不斷拓展與經濟活動關係密切的學科知識教育,而相比之下與經濟活動聯繫不甚緊密的傳統基礎學科則備受冷落。   (二)現行教育體制、教育理念的影響

1 現行教育體制是首要因素

計劃經濟時代的蘇聯教育模式曾在我國長期占主導地位,即使進入了市場經濟時代,由於長期的思維慣性,造成我國應試教育的體制至今仍未得到根本轉變。以考代察、標準單一的選拔人才方式大行其道,導致學生長期習慣於應付升學的壓力,而這種壓力一旦消失,長期被壓制的個性陡然反彈膨脹。作爲人才培養場所的高校受到市場經濟浪潮的衝擊,盲目迎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使得專業設定繁雜,學科劃分單一;高職教育的學制僅爲3年,無形中加大了專業知識教育的教學密度,在功利思想的帶動下,課程設定裏現實用爲先的現象,本該需要大量時間的人文素質課程被刪減:教學內容也以實用性爲核心,即使是專業知識,只要是認爲對學生將來沒有用處的就不再講解。專業知識尚且如此,何況人文知識乎?總的來說,應試教育體制是造成高等教育中的人文素質教育被冷落和忽視的首要因素。

2 教育理念存在的誤區是直接影響

長期以來,不少人包括不少教育工作者對職業教育的內涵普遍存在認識誤區,把職業技能教育當作職業教育本身,認爲只要使學生能掌握“一技之長”,擁有一定的專業技能就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在這一理念的直接影響下,很多高職院校認爲能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的基本素質已能適應社會需要,不必花力氣再教育,因而普遍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輕視人文素質教育,甚至把人文素質教育責任推向家庭和社會。

即使在一定程度上重視人文素質教育並得以開展的高職院校中,對人文素質教育的內涵也存在認識不足,重“知識”輕“精神”、重“廣度”輕“深度”,認爲加強對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就是要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在開設的人文素質教育課程中,大多數是人文知識方面的,而對於作爲人文素質精髓的人文精神方面卻很少涉及。透過這樣的教育,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但距離學生應具備的人文素質的要求卻遠遠不夠。因此,教育成效不明顯也就在所難免了。

(三)教師本人人文素質的缺乏

任何教育活動的核心在於人。作爲教育活動的組織者,教師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人文素質教育活動中,教師自身的人文素質是極爲重要、不可或缺的。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思維方式、爲人處事方式、審美觀念等,都會直接影響到學生。而當前我國高職教育師資隊伍的狀況卻是,不少教師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學理論學習甚至是透過種種方式從其他行業直接轉入教師隊伍,對教育理念領悟不深,知識結構不合理,綜合素質不高甚至有極個別的教師道德敗壞。在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注重“授業”,輕視甚至忽視“傳道”,這對學生的素質培養不利甚至是起到反作用的,因而直接影響到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與提高。

四、加強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對策

(一)思想重視,端正心態

1 扭轉急功近利的辦學心態,擺正人文素質教育的位置

高職院校首先要擺正心態,不能受功利思想的誘導,要對職業技能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之間的關係有正確認識,職業技能教育是職業教育之基礎,而人文素質則是職業教育之本。人身處社會大家庭,會做人強過會做事,加強人文素質教育使得高職學生不僅具備職業技能和人文知識,更具備人文精神,這對學生本人的發展有極大的益處。

(二)確保職業技能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和諧發展

目前我國的高職院校在職業技能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二者有機結合的問題上還缺乏深刻的理解和系統的規劃。針對這一情況,各個高職院校應詳細瞭解高職學生的人文素質到底應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水平才能滿足當前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同時思索職業教育和人文素質的內涵究竟包括哪些,如何把握好職業技能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的平衡點,當前本校做了些什麼,哪些方面還有欠缺,今後如何彌補提高,這樣一來,職業技能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便可以齊頭並進,和諧發展。

(三)重視師資隊伍建設

任何教育活動都要依靠教師來組織完成,人文素質教育也不例外,而且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是直接面對學生,對學生素質的影響而且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是直接面對學生,對學生素質的影響也是直接而長久的,因此,提高教師的人文素質也顯得十分重要。高職院校一方面可以適當引進人文素質教育人才,透過他們來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另一方面,專業課程教師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在教學活動中,也要力爭把人文素質教育滲入課堂,與專業技能教育相結合,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加上教師自身素質對學生的影響,逐漸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一所學校沒有校園文化如同一個人失去靈魂,文化本就是人文素質的組成部分,校園文化是人文素質的種子發芽成長的土壤,要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就不能不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高職院校可以透過實施人性化的學生管理制度、建設優雅的校園環境、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來構建對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的文化氛圍。

總之,爲社會培養出一大批綜合素質高、專業技術過硬的人才,不僅是普通高等教育也是高等職業教育的肩頭重任。因此,高職院校透過人文知識的傳授、人文精神的薰陶,全面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本來人文素質相對貧乏的高職學生透過接受人文素質教育,成爲真正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人才。爲此,高職院校要進一步加快教學改革步伐,端正思想、勤于思考,客觀公正對待人文學科,努力提高師資隊伍的人文素質,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人文素質教育氛圍。相信高職院校能做到這幾點的話,我國的高職院校的教育水平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那也是包括筆者在內的廣大社會公衆所樂於和希望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