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談在網絡環境下語文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問君 人氣:3.22W

摘要: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思想。在網絡教學中,中學語文教師應是語文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應搭建各種評價平臺,創設新穎多樣的情景,激發學生主體的參與意識和實踐興趣。
關鍵詞:網絡環境;中學語文教學;教師;主導作用
        建構主義理論的內容很豐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以學生爲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而不是像傳統教學那樣,只是把知識從教師頭腦中傳送到學生的筆記本上)。以學生爲中心,強調的是“學”;以教師爲中心,強調的是“教”。這是近20年來語文教學的改革方向,在時下的網絡環境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加突顯,而教師更應順應時勢,利用網絡這個平臺,爲學生搭建學習的平臺,成爲語文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激發衆多主體的參與意識和實踐興趣。
        一、利用網絡資源,打好預習前戰
        語文課堂上可能很多教師都會遇到一個無可奈何的現象,學生的積累非常有限,當教師請同學們介紹某個作者、就某個話題列舉一些名言警句或成語時、列舉自己所知道的具有某種特點的人物時,凡此種種,許多學生第一時間去翻課文配套的參考書,然後照本宣科來應答教師,那些參考書如同不需努力就能得到的“桃子”一般,隨時立取,有的乾脆就坐等教師的標準答案,於是造就了許多課堂“懶漢”。網絡的海量資源本身就是一本大的參考書,引導學生在課前合理地利用網絡對課文某些需要積累的內容進行預習,既讓學生養成自己動手的習慣,也讓學生將“網絡”變爲自己的學習“夥伴”,而不僅僅是娛樂夥伴。這時,教師所應做的,就是精心設計一些需學生從網上查找的預習作業,如現代文教學,主要包括:瞭解作者,閱讀作者的其它代表文章,與課文關聯的文體常識知識,積累與文章話題有關的名言警句或名人事蹟等。對於堂上作文課,也可以事先讓學生在網上閱讀與堂上作文內容有關聯的優秀範文,或學習小組課餘時間利用網絡對寫作的要求、方法等進行探討,諸如此類。同時,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優秀的網站或網頁,並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
        二、利用網絡,舞動課堂翩躚
        如果說課前,網絡就如同學生的資料倉庫,那麼課堂上,網絡更像是教師爲學生搭建的一個展示個性思考的舞臺。網絡進課堂的前提條件是課堂網絡設備,從現狀來看,絕大多數學校一人一機的網絡教室還沒普及到一般教堂,電腦房往往是電腦課的專用室,所以,因地制宜地利用現有教室的電腦設備,考驗着語文教師們的智慧,但也正因此,才使得網絡進課堂的教學變得百花齊放、別樹一幟。
        先說說因地制宜,一般教室都配有多媒體設備,很多學生家裏都配有上網本或手提電腦,即使沒有,教師也可以建議某些家庭條件較好的家長爲子女配製手提電腦及無線上網卡,如此,當部分學生將電腦帶到教室,那麼圍繞一臺電腦就可以組成一個學習單位,透過上網,將電腦構築成一個局域網,所有的預習成果可以在這裏展示,所有的'討論都可以在這裏發出,所有評價都可以在這裏進行,網絡探討問題的優點有很多,筆者感觸較深的是幾乎杜絕了學生碰到問題就翻參考書的習慣,因爲當大家都佔有參考書的時候,任何一個人的“標準答案”放在網上共享時,都會被“好事者”揭發出來而顏面掃地。
        還有一個改變是集體參與導致熱情高漲,因爲每個人都希望享有話語權,都想展現個性思考,如果是傳統的教師提問,某生起來應答的話,那麼學生表現的優缺點都在那一瞬間放大,回答得“對”還是“錯”關乎學生顏面,所以沒有把握,很多學生寧願縮在教室一角,少數學生也常因爲同情教師提問時無人問津的尷尬,而挺身而出進行“解圍”。那麼這一時空長期都被小數人佔據着,而較懶惰的學生就爲自己遊離於課堂以外找了很好的掩護,而在網絡上的發言,則避免了傳統提問對學生回答準確性的苛求,當所有學生都能同一時間在網上暢所欲言的時候,網絡就像一個大舞臺,所有的“表演”都融爲一爐,資源共享,互爲參照,大大提升了課堂效率,教師在其中僅是一個引導者,問題的參與者、建議者,是“導演”,而不是“主角”。

談談在網絡環境下語文教師的主導作用
       三、網絡課堂,也可極大改變對作文的寫作指導和評價方法
        現階段,作文的批改觀念及手段已百花齊放,作文課時,如果能借助網絡這個媒介,能進一步提升寫作指導和作文課批改的質量和效率。教師可先佈置學生將作文轉化爲電子文檔並進行編號,然後教師將風格或題材相同的習作適當歸類,編入一個組,這樣就爲課堂上學生網上互評、教師抽評提供了更大的選擇空間,而不是以往的只能選一些相鄰同學習作來互評,它的效果等同面批,卻又比面批更具時效性。網絡空間也爲習作者提供了質疑評語的空間,當小組及習作者對習作形成批改共識時,那麼習作者可以即時地進行局部修改,而避免了傳統的重新謄抄的痛苦。而優秀習作也爲他們修改提供了很好的借鑑,當兩位習作者題材、風格類似,而效果迥異時,更爲習作不太成功者提供了最好的修改參考。這樣的課堂中,教師的身影在網絡上時隱時現,一方面對習作進行抽評,一方面適時地對學生的批改提出建議、有效指導。
        四、利用網絡,整合勝利果實
        如果說課堂教學是主戰場,是中心舞臺,那麼課後的網絡更像是勝利後急待打掃的戰場。養成課後對知識的重新歸結整理是一種良好的學習養成。通常來說,一學期下來,學生的知識點儲備散見於紙質的語文筆記本、課本原文裏、學案、紙質作業本里、草稿本上。所以,習作則存在於一至二本作文字裏。知識成點狀分佈,結構主義認爲:學生頭腦中認知結構形成的關鍵,是透過一個一個知識點形成之後,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形成知識關係圖。如果要讓學生的零散知識點形成知識關係圖,那麼網絡就是一個極好的平臺。教師可以將每節課的學習成果放入班級Q羣中共享,學生可以建立個人QQ空間或博客,然後根據需要下載所需的內容,並適當歸類,存入相應的欄目裏。如同打掃戰場有一定的原則外,如何進行知識點的歸類整合,也有一定的講究。一個總的原則是,學生個人網頁既是展示學生個性的一個平臺,又是學生的精神家園,而不僅是一個收納倉庫。在版面設計和欄目選擇上,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設計,而實踐證明,學生的對電腦的熟練運用和許多的奇思妙想也的確讓教師們驚喜。但不可否認的是,教師必須要給學生一些原則性的指導,並提供一些具體的欄目以供參考。具體欄目示例如下:常用網站(頁)連結、課文素材、各類文體的鑑賞要點、習作集錦、寫作方法探詢、心情物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