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開題報告>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論文範文

學問君 人氣:7.69K

論文題目: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自主化的思考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論文範文

【摘 要】 課堂教學自主化是素質教育對教學的基本要求,其實質是教師、學生在教學中充分自主,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爲的是爲學生自主學習、學會學習提供服務。課堂教學自然需要自主,提倡以發展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爲根本目的的開放型、自主化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自主化

素質教育是注重開發人的智慧和潛能,重視人個性發展的教育。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主動精神,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成長是素質教育的靈魂,集中體現了自主的教育思想。因此,課堂教學自然需要自主,提倡以發展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爲根本目的的開放型、自主化的教學模式。筆者談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如何實現自主化。

一、注重學生思維訓練,體現課堂教學自主化

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首先需要教師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設計合理的過程和選擇適合學生認知發展的思維訓練材料,在教學中要加強直觀教學和動手操作,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多方感知獲得較爲豐富的感性認識;其次要教給學生基本的思維方法與策略;第三要提供創設些數學問題,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方法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發展思維,並逐步培養學生具有問題的意識;第四要不斷鼓勵學生標新立異,發表獨立見解,給學生提供發揮創造力的情境,發展培養他們的思維品質與方法,特別是創造思維的培養。比如在教學“分數除以整數”時,教師可這樣安排:出示例題3/5÷3,讓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解決這一問題(小組討論)教師作適當的提示(如轉化成已經學過的整數除法計算)。經過小組討論、探究,學生想出好多方法:

1/5÷3=3/15÷3=1/15

1/5÷3=(1/5×5)÷(3×5)=1÷15=1/15

1/5÷3=(1/5×1/3)÷(3×1/3)=1/15÷1=1/5

1/5÷3=0.2÷3=2÷30=1/15

然後,老師再讓學生觀察並研究每種方法有着哪些侷限性?哪種方法最方便?透過這樣教學,學生弄清了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並得到很好的思維訓練。如在教學梯形面積公式推導時,先讓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認識其推導方法的共同點是將新學習的圖形轉化爲已知的圖形,誘導學生自覺遷移,爲新知順利的學習作好準備。然後談話激情,小組合作,動手剪一剪、拼一拼,學生情緒高漲思維活躍,探究出好多創造性的方法。接着,讓學生思考:(1)拼成圖形的面積與原梯形面積的'大小怎麼樣?(2)拼成圖形的形狀與原梯形有什麼關係?(3)從上述幾種不同方法中,你發現了什麼?不管你用什麼方法,採用‘分’還是‘合’的策略,最後都能推匯出s=(a+b)×h÷2。整個過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真正當了一次小發明家,展示學生的學習過程,突出學習方法的指導,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中要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滲透在學生探求知識的嘗試活動中,滲透在思維過程的展示中,滲透在課堂練習的設計,滲透在小結評價中。因爲不管學生將來從事什麼工作,唯有深深銘刻於其頭腦中的數學觀念、思維方法才能隨時隨地地發生作用,使他們終身受用。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能力,是現代教育發展的趨勢,也是課堂教學自主化的靈魂。

二、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實現課堂教學自主化

教師必須用全面的素質教育思想,統帥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靈活地選用教法,把教材知識固有的邏輯順序與學生的認知順序有機的統一起來,設計合理的科學的過程。在教材使用上要自主,做到以教材爲依據但不侷限於教材。教材是我們對學生素質教育的根據,所展現的是知識的邏輯發展的順序,與學生認知順序有一定程度的差距。同時教材本身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憾,如果僅僅侷限於教材、照本宣讀,甚至被束縛住手腳,勢必會造成因教材提供感性材料有限,而使學生對知識難以理解、掌握;或因知識跨度過大,形成空檔而造成遷移困難,增大學習的難度。因此教師更應深入鑽研教材,結合學生實際水平,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巧妙地將教材的知識思路轉化爲學生易於接納的教學思路,並注意處處爲學生的提高與發展創造條件。教學過程設計的自主化是課堂教學自主的基礎,是教師主導作用充分發揮的標誌之一。

教師自主還表現在課堂教學的組織調控是否最佳。應充分調動學生注意力與積極性,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面向全體學生,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與媒體,讓學生主動觀察、討論、探索知識,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口、腦、眼、手)參與教學,堅持啓發教學,在知識銜接處、轉折處巧妙設疑,顯示出高超的課堂調控水平。在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三、分層教學,實現課堂教學自主化

我們在注重學生學會學習同時,必須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即根據各個學生的實際水平,設定幾個不同層次的學習組,對他們提出不同的要求,同進抓好“兩頭“,對學有困難的學生,要分析產生困難的原因,有針對性地補差,對學有餘力的學生,要積極創造條件,使他們脫穎而出。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中都有成功的機會,真正使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實現教學的自主化。分層教學就形式而言一般可分兩類,一類可歸納爲顯性分層設計,指教師預先將內容與學生劃分不同的學習組,明確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規定哪些必修內容?哪些爲選修內容?使學生達到不同的水平。如在計算教學中,教師可讓基礎較好的學生,直接做較難,靈活性的習題,而讓大部分學生在完成基本題時可選做帶星號的習題,個別學有困難的學生乾脆只做基本題。這樣既減少學生無效的學習,節省了教學時間,又滿足了不同學生的需要,並且獲得相應的成功。特別增強了學有困難學生的學習信心,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自卑感,促使他們的身心健康的發展。另一類可稱作隱性分層設計,即教師不明確劃分小組也不提出不同要求,採用開放式彈性的教學,同樣可使各個層次的學生得到發展,多用在同一內容的探索活動中。比如,第十一冊分數應用題教學中可出示探究題:修一條400米長的公路,修了4天,正好完成全長的2/5,照這樣計算,修完這條公路共需多少天?可怎樣解答?小組討論並將自己思路說給同學聽,然後小組彙報,集中交流,現取幾種說明:⑴400÷(400×2/5÷4);⑵4×[400÷(400×2/5)];⑶4÷(400×2/5÷400);⑷設共需X天完成X·(400×2/5÷4)=400;⑸400÷X=400×2/5÷4;⑹1÷(2/5÷4);⑺4÷2/5;⑻4×(1÷2/5)。

分層教學在講究層次性同時,更要注重開放性,(即彈性),不侷限於一種方法、思路、結論的探索,充分體現了教學的自主性,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每一位學生在自己水平基礎上得到充分的發展。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確實做到了學生個性、潛能的發展,是實現課堂教學自主化的有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