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小學數學教育課堂教學分析論文6篇

學問君 人氣:1.08W

第一篇:小學數學教育與資訊技術研究

一、小學數學教育與資訊技術的整合方法

小學數學教育課堂教學分析論文6篇

1.利用資訊技術創設教學情境

利用資訊技術可以使得教學情境擁有更多的形式,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小學生愛玩,喜歡新奇的東西,並調動小學生的好奇,將這些總和到教學活動中,做一些小學生喜歡的課件,將小學數學教育與資訊技術相互融合滲透,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成果。例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字數較大、計算方法較繁瑣的數學計算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資訊技術在課程進行許多編排,可以設定一些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內容豐富有趣、種類多樣的小遊戲。既能激起小學生的上課熱情,也能調動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讓小學生玩樂中不知不覺的領悟了新的知識,突破了原本不能突破的心理障礙。同時也可以採用情景匯入,問題懸念法,依託於教學過程中的相關內容,創建情景,設計聯繫現實的懸念問題,激發小學生求知慾望,強化小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達到優化課程的目的。

2.利用資訊技術製作直觀的畫面

在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傳統的教具模型展示或示範性操作,通常會佔據教師的大量備課時間和精力,運用資訊技術與小學數學教育相整合不但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也可以爲學生提供更爲直觀的畫面。有一些是人們長期以來的認知規律,對於能力和經驗有限的小學生而言,學習抽象的數學知識就尤爲艱難。正因如此資訊技術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作用就越發重要,教師將這些生硬抽象的知識更爲生動形象的展現在小學生的面前,化抽象爲簡便,也可以增加學生的立體感,如:圓柱、圓錐、長方體和正方體等幾何模型,透過資訊技術展現出來,也可以採用動靜結合的方式,在揭示規律的同時更爲直觀的將生硬抽象的東西展現在小學生的面前,讓小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不斷的掌握知識。

3.利用資訊技術建立有效的反饋機制

利用資訊技術建立的反饋機制可以很好的幫助教師調整教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不斷的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對課程進行修改,不能光按着自己的想法進行。在以往的教學中只有透過考試才能使教師瞭解小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但透過一些教學軟件,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做一些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所反映的情況,觀察每位學生的知識漏洞並適時的做出調整,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吸收能力,優化了小學數學教育的方法。

二、結束語

傳統的教學模式不但枯燥乏味,效率低下。將小學數學教育同資訊技術相整合有效的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之處,使小學數學課堂變得更有趣味性、生動性,讓小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去接受知識,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使原本抽象生硬的數學知識不在晦澀難懂,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透過小學數學教育與資訊技術的相整合,不但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也帶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整合過程中不斷優化教育方法,去探索更爲有效的教學方法,結合教育目標和內容,使小學數學教育和資訊技術相互滲透,不斷完善,使小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不斷提升。

第二篇:小學數學教育人文色彩淺議

一、開放教材領空,挖掘人文底蘊

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以課本爲本,以教學大綱爲綱,這種死板教條式的教學方式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指引下,我們的數學教材改革過分強調學科體系的嚴密性,過分注重經典內容的傾向,更多地考慮學生的生活、學生的興趣、學生的年齡特徵,使教材更具趣味性和美感。例如,三年級年月日這部分知識。教材中有這麼一句話:你自己的生日是幾月幾日?請你用鉛筆把它圈出來。多麼親切,多麼富有人情味。教學軸對稱圖形,同學們用彩色紙透過畫、剪得到了各種軸對稱圖形,不僅滿足了視覺對美的要求,還愉悅了精神。這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無疑是大有益處的。此外,教材還加大了學科與學科知識間的相互交融,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教學是傳播人類文明成果的過程,數學語言、思想、方法和內容都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改進評價方式,追求人文評價

傳統的小學數學學習評價存在諸多問題:教師的評價片面而且單一,只把課堂知識、解題技能作爲評價的主要內容,忽視了對學生態度和情感的評價,往往只看重結果不重視過程。這種陳舊的評價方式不利於學生建立自信,否定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利於和諧師生關係的建立和學生的全面發展。《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對小學生的評價應該本着以人爲本的目標進行,把過程評價作爲教學評價的重點,透過教師的評價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關注學習結果和水平。充分了解學生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的態度和情感,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信心和能力。我相信在教學過程中充滿人文精神的評價,就一定能夠給我們的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促使學生全面、健康、和諧發展。例如: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講解有一次我在聽一位教師教學20以內進位加法時,出示9+6後,老師問:9+6等於多少?一個學生趕緊舉手,老師請他站起來回答,他的答案竟然是16,這個時候大部分同學都鬨然大笑。作爲一名老教師,他並沒有對這名積極舉手的學生進行批評,反而用非常溫和的態度對他說:離正確答案只差一點,下次繼續努力!並安慰他坐下來再認真想一想。我想,這樣做是爲了提高這位學生的積極性,使他更加認真思考。最後做練習的時候,我湊在那個學生旁邊看,他居然都寫對了。課堂上,教師把對學生的深情厚愛融入坦誠的交流之中,充分尊重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形成和諧的人文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在探索和學習過程中產生豐富的情感體驗,最終獲得成功的喜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點滴進步給予鼓勵,促使其提高自信心。每一個教師都應該在教學中善於發現學生的個性,加以培養、鼓勵,使學生的個性在教師的評價中得到張揚和發展。老師進行的教育評價其實就是和學生之間進行的一種形式的溝通和理解,其中包含諸多含義。有時候老師的評價是對學生的肯定和信任,有時候是一種引導和激勵,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攻堅克難的信心,促使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

三、數學實踐活動,延伸人文精神

新課標的數學教材中,每一冊都編排了1~2次實踐與綜合應用。以往的數學教學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力求提高每一節課的教學效率,對學生的數學實踐活動缺乏必要的組織與指導。殊不知,教材中的數學實踐活動能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繫,滲透着人文精神與德育價值,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觀,是培養學生科學人文素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達到培養學生科學人文素質的目的。在學習了比和比例後,安排了美麗的校園這一數學實踐活動。學生需要實地測量,小組協作,確定比例尺,畫出校園平面圖,設計方案。這一系列的活動,學生要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要互相合作,要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整個過程學生是積極投入的,不僅充分地享受到應用知識的快樂,而且經過不斷地調整思維,克服困難,可以激發學生敢於挑戰的科學精神和成功體驗。總之,我們倡導的人文精神和傳授的數學知識不是對立的,它們之間是一種相互滲透、相互依存的關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我們的數學教學中不斷滲透人文精神,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我們數學教學的明天會更輝煌、更燦爛!

三篇:小學數學教育微課探索

1微課教學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一些問題和優點

1.1重形式輕內容

隨着微課這種新興教學形式鋪天蓋地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機構、組織、學校及各階層的領導,都對這種新的授課方式給予了很大的關注和支援,各種形式的比賽也層出不窮,爲了適應這種需求,很多老師是爲了錄製微課而錄製,或者是爲了獲獎而錄製,本應在授課內容上深思熟慮更多的運用在了授課的形式上。視頻做出來很炫,很吸引人,但內容卻很空洞,有的教師甚至在2+3=?的問題上運用了大量的動畫、特效;有的微課將本應學生動手操作的步驟也一股腦的做成了微課,而本應作爲主體的學生卻變成了觀看者,這些僅僅停留在形式上的微課起到的教學效果也微乎其微,得不償失。因此,教師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微課內容的選擇、表現形式中,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及時收集學生反饋的各類資訊,及時調整授課內容和方式,始終牢記我們的授課目的是爲了讓學生掌握知識,而不是爲了吸引眼球,博關注。

1.2教學過程不等同於微課

爲了在微課錄製同體現與學生的互動,有的教師將一堂課中的十來分鐘錄製下來做成視頻,放到網上讓學生進行課後的學習,這種單純的課程記錄也僅僅是上課視頻而不能稱其爲微課,每一個微課都是一個知識點的完整教學,十幾分鐘的時間講述的是一個完整的主題,包含課程匯入,授課過程和總結。微課製作應該是一名教師實際授課水平的濃縮體現,因此每一小節的微課都應該是各位教師認真思考,反覆驗證過才得出的授課菁華,不能將微課同幾分鐘的授課過程劃等號。

1.3爲了推廣微課而推廣

微課是基於網絡和多媒體的教學,在課堂上我們往往需要應用多媒體將精心錄製的微課展示給學生,課後也會要求學生透過網絡進行課後的自學和鞏固,在有些地區計算機和網絡資源非常有限,我們不能爲了推廣微課而要求每位家長都給學生配備電腦和網絡,另外,網絡也是一把雙刃劍,我們能夠保證學生在課後上網的時候都是在交流學習而不是玩遊戲,或者網絡衝浪呢?因此,微課的推廣也需要對學生的自學水平和學習的目的進行提高和明確,千萬不能顧此失彼。

1.4本末倒置,忽視主要的課堂教學

微課的有點有很多,但它僅僅是我們輔助教學,提高授課效果的一種手段,傳統的課堂教學纔是我們授課的根本。首先,製作微課是一項耗時耗力的工作,我們不能將每一節課程都錄製成微課,其次,有些基礎教學不適用於微課這種變現形式,因此我們不能一篇蓋全,再次,在傳統授課模式下,教師和學生面對面的溝通,交流,教師能夠透過捕捉學生的面部表情,學生回答問題的程度等多方面瞭解教學成果。因此,傳統的課堂授課仍然是我們授課過程的主要的組成部分,爲微課知識針對一些比較枯燥的和不易理解的點進行生動化的輔助教學,完全不能用微課去取代傳統教學。

2總結

總的來說,微課這種新興的教學有段尤其固有的有點和存在的意義,以及未來擁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如何透過這種形式引導學生學習知識,提高自學水平,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長期探索的課題,不管是傳統的教學形式還是新興的教學手段,我們都要始終牢記我們教學的最終目標是爲了傳授知識,培養能力,而不能忽略本質。在微課的發展過程中我們要慎之又慎,考慮教學的`實際和作爲主體的學生的實際接收能力,不能本末倒置,流於形式。

第四篇:微課程下的小學數學教育

一、利用微課程,做好良好的課前預習工作

學生若是要能夠更好地掌握教師教學中所教授的知識,就一定要做好課前的預習工作。良好的預習工作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聽課的效率,同時透過預習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自學能力。尤其是類似數學這樣的需要邏輯思考的學科,課前預習就顯得更加重要。新課標對數學的教學要求中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由於新的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數學教學中我們發現,教材對培養數學性思維越來越重視,存在的抽象概念越來越多,而學生若沒有課前預習的話,在課堂教學中不一定能夠很好地理解某些抽象概念的意義。微課程是一種可以在家裏利用電腦和智能手機觀看的教學內容。教師透過利用智能手機,相關主題的教案和視頻編輯器軟件可以製作簡單的微課程。然後透過共享到班級學習的羣,或者上傳至雲端,讓學生在家長的幫忙指導下下載下來,在家中提前觀看預習。例如在六年級上冊的長方體和正方體一課的微課程我們可以這樣製作,第一步:利用智能手機的攝像功能選取幾種生活中常見的長方體的物品,例如冰箱、抽紙盒子等等。第二步:以一個長方體的物品爲例,教師可以透過實物像學生展示一下長方體共有幾個面,幾個點,幾條邊,透過對比邊長的關係,得出長寬高的概念。第三步:提出問題,讓學生準備一個小的長方體的物品,並且測出長寬高的長度,準備課上提問所用。整個微視頻的拍攝過程可以在他人或者藉助輔助器具的方法下清晰地拍攝下來,要保證畫面清晰,教師在教授的過程中吐字清晰。第四步:利用視頻編輯軟件,對該視頻進行編輯,相應的添加字幕進行一定的美化,將視頻編輯得更加富有趣味性,讓學生在歡笑中預習課程並且學習到知識。

二、利用微課程,抓住良好的切入點

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點就在於能夠使教學過程更加直觀,更加富有多樣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可是在課堂中如何恰當地利用微課程就顯得尤爲重要。應該在不影響整體教學過程的基礎上,依據學生理解問題的連貫性和思維的整體遞進性爲原則,創設相應的情境,然後利用微視頻抓住切入的重點。這樣可以將枯燥的數學教學融入生動有趣的情境中,讓整個課堂更加生動化。利用微課程,可以圖文並茂地描繪出一種多維的教學課程,尤其在幾何方面應用比較廣泛。例如在四年級上冊的三角形一課中,學生可以透過剪紙剪出一個三角形,然後透過直尺和量角器測量出三角形的邊長和內角的度數。在學生動手操作得出一個結論以後,可以透過播放提前錄製的用幾何畫板隨意畫出的一個三角形,然後拖動三角形的頂點任意改變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狀的視頻。透過播放這一段微視頻,我們可以輕易地得出,不管我們怎麼變化,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不變的。這樣就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來探究這是爲什麼那?。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可以讓學生更加專心地聽從教師講解原因,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和學習。最後可以透過播放提前錄製的關於銳角、直角、鈍角三角形的測量過程,引發學生思考銳角、直角和鈍角三角形的判別方法。爲了節約時間,增加課堂上的練習量,從而更好地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我們需要播放相應的幻燈片,向學生展示多種不同形狀的三角形,讓學生利用剛剛所學的判別方法判斷出這些三角形是什麼類型的三角形。這樣,透過直觀的觀察,讓學生產生了感性的認識,從而加深學生對三角形相關性質和定義的理解。爲以後的幾何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這種讓學生動手操作,然後直觀觀察和深入探究的教學方法,也爲新課程的創新思維的設計奠定基礎。

三、利用微課程,讓學生複習鞏固

在我們做好了預習和課堂教學工作以後,讓學生課後做好複習鞏固的工作也是整個教學過程不可或缺的一個步驟。讓學生及時地做好複習工作,不僅能夠加深和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而且透過複習可以做到溫故而知新。專家建議在課後複習的時候要抓住黃金5分鐘,即讓學生在大腦中像過電影的方法,將所學的知識過一遍。由於小學生,尤其是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讓他們課後自己在大腦中過一遍所學的課程有一定難度,這時候就要藉助微課程了。教師可以將教學的主要內容簡單地利用幾種彩色的筆,在白紙上將課堂上的知識點羅列出來,並且透過畫圖,標記和清晰的演算過程將重點講解出來。然後利用軟件將這一過程錄製下來。該視頻中的教學過程和實際的教學過程是一樣的,並將該段視頻利用視頻編輯軟件美化以後,同樣上傳到羣中或者是雲端。讓學生在回家以後,在家長的指導下下載下來,我們推薦該視頻可以在家長的陪同下一塊觀看。這樣可以讓家長在家中能夠更好地輔導學生的課後練習,同時增進學生和家長的情感交流,從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並且教師可以透過微視頻,留下一些學生和家長共同完成的有關數學邏輯能力養成的拓展性的訓練,讓家長和學生共同完成。這樣可以讓家長督促和培養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讓孩子在父母的知道下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爲高年級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微課程在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1.微課程的製作過程相對複雜。

傳統的教學只需要備課和準備教具即可。而微課程就要求教師首先進行詳細的教學設計以後,形成完整的教案以後,然後透過多媒體的方式變現出來。這樣就要求教師在資訊技術水平方面的加強。

2.微課程的實際操作問題。

由於現階段主要是主張教師講授爲主,利用多媒體教學操作爲輔的教學手段。如何正確的利用微課程,才能在課堂教學中正確的引入微課程,力求做到在吸引學生積極興趣,拓展他們的思維空間的同時做到不影響學生的注意力。這是現階段將微課程引入實際教學中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只有在解決了這個問題,才能更好地利用微課程營造一個不一樣的數學課堂。

3.微課程要求家長的配合。

由於微課程經常需要在電腦上或者智能手機上操作,而小學生大多沒有智能手機,且小學生的控制能力差,需要家長從旁進行監督和輔導,並且需要家長也積極地參與到其中。可是有的家長因爲工作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這樣就違背了微課程最初的想法,有可能對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只有家長與學校形成互動與互補,微課程才能夠真正用好、用活。

五、總結

微課程是當前資訊技術條件與社會媒介潮流態勢下涌現出的一種新生事物,也是教學活動與時俱進的產物之一。用好用活這一新興的教學手段,對於發揮教學活力,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具有較好的效果。因此,在多媒體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今社會,微課程的實現在國內基礎教育領域受到了師生與家長的普遍歡迎。較於傳統的教學來看,微視頻教學讓學生擁有了更大的自主選擇權,滿足了其個性化的需求。同時微課程的開發也爲數學教學的實際應用方面帶來一定的靈活性。隨着數碼產品的更新換代和無線網絡的普及,基於微課程的移動學習和在線學習將會越來越普及,微課程必定會成爲未來的一種主流的教學模式。

第五篇: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有效探究

1全面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

教師只是學習的引導者,學習的主體永遠都是學習自己,學習的過程只有親力親爲方能有所收穫和進步,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瞭解學生的各方面問題和實際情況。學生的數學學習不是學生簡單接受知識的過程,而是學生這個學習的主體在自身原有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上主動建構的過程。作爲教師,要正確認識和全面把握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這是實現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和必備條件。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非常的不容易。學生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不盡相同,要準確把握確非易事。但是,相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有着大致相同的年齡特徵,他們的認知能力,個性特質、情感傾向、心理特徵大致相同。教師把握這些共同點,是能夠做到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一種現象值得引起教師的重視,那就是對學生的知識背景把握的較準,而對他們的生活經驗卻難以準確的把握。尤其是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心理、學習品質、認知風格難以把握。這個問題已經成爲制約教學有效開展的重要因素。但是,一個熱愛教育熱愛學生的教師,總能夠深入學生的心靈世界,擁抱一顆顆童心。所以,教師就要透過有效的途徑和方法,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增進教師對學生全方位的瞭解。透過一對一的交談溝通,使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地增進對學生的瞭解。

2正確創設教學情境

所謂教學情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感氛圍。教學情境是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創設教學情境是教師的一項常規教學工作,創設有價值的教學情境則是教學改革的重要追求。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要求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沒各種情境,爲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點及教學內容創沒良好的學習情境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產生對新知識探究的需要。因此,這個學習情境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有挑戰性的。情境創沒是聯繫數學與生活的紐帶、橋樑,創設情境已成爲教學活動中的一種潮流和時尚,越來越得到老師的重視。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圓的周長時,可以讓學生沿着自己的學具圓的邊緣摸一摸,邊摸邊用自己的話說說什麼是圓的周長,然後用電腦課件演示圓周軌跡並閃爍這個圓的周長。這樣,教師運用這個情境一下子就使學生興趣盎然地進入了自己的角色,這不失爲一個實效性較高的情境設計。但是在課堂上創設情境的同時要注意情境設計的正確性,不可佔據一堂課的過多時間,更不能偏離了課堂教學內容。所以,創設正確的教學情境是尤爲重要的。

3培養學生髮散思維

小學生年齡小,精力不集中,思維十分活躍。但培養小學生的思維尤其重要。思維的積極性、求異性、廣闊性、聯想性等發散思維的特徵,在數學教學中有意識地抓住這些特性進行訓練宇培養,既可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又是提高小學數學質量的重要環節。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認爲:發散思維與創造力有直接關係,它可以使學生思維靈活,能讓學生豐富想象,積極探索求異,堅持自己的獨立見解。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善於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創造性因素。常言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不斷變換角度,充分利用學生的舊知識,創設思維,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會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以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的能力,發揮個性創造能力。然後教師的點撥儘可能將已知資訊沿着不同的途徑向各種可能的方向擴散,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由於受傳統環境影響,我國的教師和家長在表揚和鼓勵學生上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爲此我國的很多學生往往因爲缺乏鼓勵和關注而喪志信心,尤其是一些成績稍差的學生,更得不到教師應有的關注,爲此,在新課改下,我們一定要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培養學生髮散思維,提高教學質量。我們這些小學教師要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聯繫生活實際學數學,善於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要善於變換題型,變式練習促進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去思、去說、去做,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生纔會越來越聰明,會思考、會做事、會生活。

4總結

總之,有效課堂作爲一種理念,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中已經根深蒂固,我們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堅持正確的教學方法全面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正確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生髮散思維,以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從而極大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性。

第六篇:小學數學教育課堂有效教學分析

一、意識到備課的重要性

備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實施課堂有效教學的重要前提。在備課時,就要好好設計一下課堂中應該如何教學,如何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正確引導每個學生,增加學生自身參與性,讓知識在傳授給學生的過程中,學生以一個積極的心態去接受,老師要提煉備課內容,脫離教材執教,在大腦中形成清晰的教學框架,並抓住教學目標與要點。因此,要明確自己要傳授的內容以及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儘量多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想問題,不是要學生去適應老師,而是老師要去適應學生。力求擺脫那種只見教材,不見學生的方式,站在平等的角度,纔會設計出比較好的教學方案。纔會在後面的課堂教學提高有效教學率。在備課時就要充分考慮,針對學生心理設計教學內容,爲學生找準學習起點,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精心設計課堂內容,這樣才能駕馭課堂,才能使學生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全面提高,提高教學有效率。另外還需要注重課後備課,因爲相對於課前備課,課後備課更利於教師的教後反思。課後備課能夠及時反饋教學實踐的資訊,運用得當,能夠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課後備課是很好的思維體操,有助於養成老師思考的習慣,是教師最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在日常教學中上應十分重視並急需加強。

二、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良好的課堂氛圍十分必要,因爲課堂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提高數學能力,培養數學思維的場所,在一個舒適、快樂、和諧、自由的課堂上學習,能夠更好的激發他們探索各種科學技術問題的興趣,有利於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動手動腦能力。而教師在課堂中營造何種課堂氛圍就是關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不僅僅要作爲知識的傳授者,還要爲每一個學生創造屬於自己的舞臺,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能動性,營造一種師生之間和諧、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愉快地學習數學,激發學生對數學問題肯想、敢想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要營造融洽的氣氛,和學生處理好關係,讓學生接受你、喜歡你,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學生纔會聽你的話,願意去聽你講什麼,才願意學你傳授的知識。如果能夠一直在融洽的教學氛圍中學習,學生就能帶着輕鬆愉悅的心情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而不是被動地學習,課堂中讓小主人主動參與觀察、發現、提問、思考、朗讀、評價、交流、積累、總結等學習活動。這樣學生在學習中會親歷發現知識的過程,能夠讓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思索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獲得學習的成功感,在平時的教學中多鼓勵學生,要經常說你很棒、你的想法很好等讚美、鼓勵之詞,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更加增加了學習數學的興趣。有效教學的課堂上,老師要學會按照不同的學生來營造不同的課堂環境,有的學生本身比較活躍、愛動,老師就適合用比較生動形象的例子來引導這樣的學生,而有的學生畢竟靜、更加願意自己思考,老師對這樣的學生就要設計一個好的環境讓學生肚子思考。適當分類別的引導不同類型學生從自己現有基礎、心理特點、性格特徵及智力發展等多種因素出發,透過積極營造一種有利於學生心智培育、啓發和喚醒的特殊學習情境,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課堂學習、實驗、探究等活動,追求學習的有效知識量的增長和學生的靈性與智慧的發展爲正相關,真正實現促進學生心智自由發展的學習目標。

三、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

有效授課是課堂有效教學的核心部分。課堂教學能否達到良好效果,主要看教師在這節課上採用了什麼樣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傳授了什麼樣的知識。不同的科目需要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因爲小學生特定的特點,千篇一律的黑板、粉筆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多利用多媒體、圖片展示、情景模擬等形式,讓學生樂於參與。學生樂學,便能實現有效教學。現代學習心理學認爲:興趣和成功是相輔相成的。增強學生對數學的情意,是全面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小學生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充滿想象力和自信心。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聯繫教學內容,經常有選擇地介紹一些生動形象的數學典故。數學家傳記,軼聞趣事,或介紹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巧妙的解法,美的形式,結構,以及生動形象的演示實驗等等,給學生提供了思考的智力背景,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實踐活動和情感體驗的空間,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求知慾,提高對數學的情意。老師在課堂授課時,要合理地安排教學環節,使各個教學環節緊緊相扣。要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給學生,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要設定互動環節,有效設計師生、生生之間的對話互動,精心組織合作學習,激發學生在實現學習目標過程中相互幫助。例如作者在上課時,就會根據教學的內容將學生分爲幾個小組進行討論或者是情景演示,讓學生可以在互相討論或者相互協作表演的過程中對教學內容印象深刻,分享互動成果,實現共同發展。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是提高課堂有效教學的保障,善於藉助學生的主體力量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源泉。在課堂上老師應努力創造讓學生感到舒服、自由的學習氛圍,這些都是是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前提。當老師真正把學生當成課堂的主角,一切以學生爲中心,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做到態度和藹、語言親切、富有激情,那麼學生將會被老師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將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之中,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在自主學習中享受學習的快樂,課堂效果會非常理想。

四、小結

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要時時牢記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服務者、啓發者、促進者。在教學工作中,老師要從開始到最後都要提高自身素質,從備課開始,備課時就要認真鑽研教材,結合課堂中不同的學生類型制定出恰當的學習目標,精心設計教學的每個環節,細心指導學生預習;課堂上把學生真正作爲學習的小主人,心中飽含着對每個學生的愛,以飽滿的熱情組織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活動,相信在老師的細心教導和人格魅力影響下,每個學生都會主動參與學習,提高學習熱情,教學效果會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是廣大教師的共同追求。有效課堂是一種理念,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課堂有效教學是一個長期工程,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和摸索,不斷改進和提高。爲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以教學理論爲指導,不斷實踐、探索,不斷完善課堂教學,切實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