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初中數學教學如何滲透德育探討論文

學問君 人氣:5.06K

【摘要】數學對人的思維方式、動手能力、價值取向等具有重要影響,在數學教學中往往能更好地滲透德育.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依靠數學素材、依託數學探究、依附數學過程,充分發揮德育的真、善、美,使德育在數學教學中得到有效的內化,從而潤澤數學課堂,提高數學課堂上教與學的質量,充分彰顯數學學科的獨特德育魅力.本文結合教學實踐,探討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滲透德育的幾種方法.

初中數學教學如何滲透德育探討論文

【關鍵詞】初中數學小論文

數學知識與我們平時的生活息息相關,在很多方面都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比如我們出門購物需要計算,在家看錶和時鐘時需要讀數,吃飯時擺對碗筷,喝藥時分準劑量等等日常生活細節都要運用到數學.同時數學課也是我們對學生進行德育的載體,常常把它作爲一個重要渠道對學生實施思想品德教育.數學課堂上透過數字、符號、公式、規則、程序的簡單組合,讓學生親身去感受數學豐富的內容、靈活的方法、嚴謹的思維、有趣的規律.透過這方面的數學教學,引導學生去體驗一代代數學家在世界數學發展進程中,他們是如何憑着堅強的毅力和對科學的嚴謹精神,創造了許多數學成果.從中瞭解到數學家一代代的傳承與突破,最重要的是讓同學們從這些數學家身上領略到更多的高貴品格和數學精神.這樣的數學課堂是我們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最好的途徑,如何在數學課中對學生進行有的放矢的思想品德教育,並進行紮實有效的德育滲透呢?下面是筆者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的一些做法.

一、充分利用教學內容,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是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也是數學教學大綱提出的教學要求.爲了有效地實現這個教學目標,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向學生講解教學內容時要常常運用到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透過生動、形象的講解,讓學生明白書本上的數學理論知識都是一代代數學家們從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而這些科學理論又指導我們的實踐,教師經過課堂上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的啓發,學生就會了解數學中的辯證關係,從而受到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數學是生活化的數學,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離不開數學知識的運用.比如,在學習負數的概念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去想象現實生活中的大量的實例,如天氣預報中的零上度數與零下度數,倉庫運進20噸糧食與運出50噸糧食等,這些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是現實中客觀存在的,由此就有反映其意義的正數和負數了,學生了解了這個概念,我們也由此可以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了,讓學生懂得數學來源於實踐,只有掌握好了數學知識,才能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再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認識.

二、把數學知識的傳授與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

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標,如何有效地把愛國主義教育與教學活動融合起來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的責任,也是教育教學的重要目標,要實現這個目標首先要教會學生愛自己的國家與民族,這就要求教師科學利用各種教學資源,而數學教材就有許多愛國主義教育的資源,作爲數學老師要充分利用這方面的素材,在平時的教學中要結合數學的知識,預先在備課中就選取相應的實例來爲學生們講解,這樣的實例是十分豐富的.比如,古今中外那些偉大數學家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材,透過講解這些在世界數學史上閃閃發光的不可磨滅的成就,無不激發起初中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產生沿着先輩的足跡繼往開來,學好數學爲祖國的壯大而拼搏的信心.

三、充分挖掘教材,對學生實施個性教育

(一)數學學科相對其他學科的獨特個性

1.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它爲其他學科提供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它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透過利用數學的這種特性來讓教學更貼近生活,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又從數學中感受生活,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時,我創設了以下情境:請你幫學校的總務主任算一下,學校計劃花5400元錢買籃球和排球,共準備購買138個,其中每個排球30元,每個籃球50元,問兩種球各買多少個?題目以發生在身邊的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吸引學生,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感受數學就在生活中.2.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方面有着獨特的作用.利用數學這種獨特性,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應重視滲透和揭示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注重內容的開放性和多元性,使學生經歷實驗、探索過程,體驗如何用數學思想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學習和應用數學能力,分享成功的喜悅.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合作交流,使他們經歷觀察、實驗、比較、歸納、猜想、推理、反思等理性思維活動的基本過程,優化思維品質,提高數學思維能力,鍛鍊獨立克服困難的毅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培養及發展學生個性

個性教育就是實現學生的主體性特徵、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及積極探索精神.而在傳統數學教育中學生總是處於被動地位,填鴨式教學是教學的主要方法,導致的結果是學生只是接受了知識,而沒有掌握知識,也就是學生沒有成爲學習的主體.在個性教育中,學生是主體,老師是引導者、組織者.例如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學障礙的設計就充分體現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原則,教學雙邊活動相結合,其基本教學結構,如以下程序組織活動:1.創設教學“障礙”.其基本內容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從學生現有知識出發,在教學過程中設定具有有效性和啓發性的障礙,讓學生有意識進入探索問題的情境,明確探索的方向,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喚起學生學習熱情,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爲下一環節探索排障做好心理準備.如在教學“二次函數y=ax2+bx+c圖像與x軸的交點”的知識時,可以讓學生先畫出如下函數的圖像:(1)y=x2+2x-3;(2)y=x2+2x+3;(3)y=x2-2x+1.然後提出問題:“爲什麼拋物線與x軸的交點有些是一個?有些是兩個?而有些又沒有?”透過設疑巧妙地設定了教學“障礙”.2.引導探索排障.在這個環節中,學生的主體作用被推到高點,教師依據教學目標,預先設計好一系列的探索步驟,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回憶,多角度、多方位考慮,從易到難,有效遷移,指引已初步激發探索心態的學生,根據客觀條件,尋找最佳方案,快速、獨特設計排障途徑.在上述問題中,當學生出現疑惑時,教師提出“金點子”,引導學生探索排障途徑,先讓學生動手解如下方程:(1)x2+2x-3=0;(2)x2+2x+3=0;(3)x2-2x+1=0.再根據上述方程根的情況,結合每個方程“Δ=b2-4ac”的運算,組織學生進行綜合對比,討論“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根的判別式Δ=b2-4ac的值與二次函數y=ax2+bx+c圖像與x軸的交點的個數的關係是怎樣?”3.培養創造意識.這是教學“障礙”設計的第三個環節,這實際上是前兩個環節的延續、發展和昇華.學生透過動機、心智訓練,已由被“他人激發”轉向“自我開發”,進而躍遷到感知和領悟層次中,利用現有條件,已知的資訊,對已有的設想方案進行集中、篩選、歸納、模擬,設計出一種新穎的、獨特的、相對於學生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新方法.

(三)發揮現代教育技術作用,提供個性發展的永久平臺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資訊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把現代資訊技術作爲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進教與學的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可能投入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利用電腦輔助教學,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衆多資訊引進課堂,同時也可以利用各種教學軟件的資訊資源,來豐富教學內容,實施“動態教學”和“趣味教學”,大大開闊學生視野,增進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數學教學軟件能爲學生創造一個“做數學”和“實驗”的環境,有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教學理念.如在人教版八年級的一次數學活動———順次連接四邊形各邊中點所得的四邊形叫中點四邊形,它是什麼圖形呢?我利用“幾何畫板”把它變成一道開放題,動態展示了四邊形變化的多種情況,學生在各種情況下觀察原四邊形的變化情況對其結論產生的影響,並加以證明.現代教育技術在數學教育中的應用,可以極大地開闊學生的視野,給學生更多“發現”的機會,爲學生今後的終身學習、主動探索和合作交流提供永久平臺.立德樹人,不僅是語文學科的事,也不僅是數學學科的事,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不管是哪一門學科、哪一種手段、哪一類方法,主要我們本着“既教書又育人”的責任感做好學生的引路人,其他學科也可以像此文中關於數學教學滲透德育一樣進行嘗試,使德育滲透在課堂上發揮巨大的作用,讓我們的學生德才兼備、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