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如何實施快樂教學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問君 人氣:2.62W

【摘 要】開展“快樂體育”,有利於培養終生教育思想。本文筆者進行了四個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一、轉變角色激發興趣;二、因才施教,培養興趣;三、改變教法,引發興趣;四、激發信心,保持興趣。
【關鍵詞】快樂體育;激發興趣;培養興趣;引發興趣;保持興趣

如何實施快樂教學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前言
        積極開展“快樂體育”,不僅能調節人們在生活上方方面面的壓力,換之以樂觀進取情緒來應對,增強他們的心理承受力,而且能調節思維,促進智力發展,還能使他們產生體育鍛煉後的愉悅感和快樂感,還有利於培養終生教育思想。由此看來,開展“快樂體育”教學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需要。經過多年教學和學習,我對“快樂體育”教學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一、轉變角色激發興趣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主導作用的發揮,首先應體現在能否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全過程。其次,同一班級學生的性格特徵、興趣、愛好、個人能力、知識基礎都有所不同,不要以單純的學習情況和遵守紀律的情況爲標準來對待學生。只要讓學生懷着一份自信、一份上進心,運用其自身的條件去努力,那麼就達到了體育教學的目的。並不是要求每個學生都達到完善,只要他們在一定的範圍內能努力去做,讓其有一個轉變的過程。對待學生要細心,在活動中和學生打成一片,課餘時間和學生談心,聊天甚至開玩笑,瞭解學生的心理狀態,這樣拉近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感到老師是一個平易近人、樂於和我相處,達到愛上你的課,喜歡體育課。再次,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手段實施愉快教學。要使學生愉快地學習,必須使課堂中的教與學這個過程是一個愉快的過程。使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中獲得快樂,使學生有更大的優勢從中得到樂趣,同時,也獲得參與的'滿足感,學生將文化課的壓力在體育課中釋放,是我們體育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中必需加強的一方面。由此,就必須在這個過程中挖掘其快樂的潛力。
    二、因才施教,培養興趣
    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切實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學目標上,可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在教學內容上,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掌握不同數量的教學內容,在完成練習的次數、距離、時間和質量上,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也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中長跑單元教學中,先讓學生對中長跑技術有初步的瞭解,進行練習時強度上不做要求,不給壓力,只要求每個人儘可能跟上集體,跟不上的就是走也要走到終點。從心理上消除過去中長跑枯燥、厭煩情緒,學生在好強和自尊驅使下調動了最大的積極性。在中長跑教學中,採用啓發式教學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在練習之前,透過教師的講解,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在練習中從中悟出中長跑的各項技術要領練習,中長跑技術和成績就會明顯有所提高。在教學中儘可能爲各類學生提供更多的表現機會,使其在表現中增強對體育的興趣,從而激發全體學生的積極性,使所有欣賞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進步和發展。

  三、改變教法,引發興趣
    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是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濃厚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只有靈活運用教學手段,不斷改革創新教法,尋求更適合學生心理和生理特徵的教法進行教學,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積極性,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教學方法的選擇,既要符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又要新穎有趣、難易適度、富於變化,使教學氣氛輕鬆愉快,使學生樂學、活學、要學。如在準備運動中,運用簡單輕鬆的遊戲或器械操作等作爲課的開始,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從而使學生儘快進入到運動狀態之中。
    其次,教學方法和練習手段要多變,才能提高學生的興趣,推遲疲勞的出現。如走步練習比較枯燥,可採用拍手走、兩臂加動作地走、前腳掌着地走、聽音樂走等多種形式,來完成走步的教學任務。如在跳繩、拍球等活動中,當學生拿到繩子或球時,多麼想自由地活動。教師可以在完成規定的任務後,給學生1~2分鐘時間去發揮各自的才能(各種各樣的跳法或拍法)。學生正當的慾望得到滿足,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學習下一項內容。如在上短跑課時,蹲踞式起跑動作預備時爲什麼後腿不能蹬直?50米跑你是否清楚自己跑多少步才能跑完?步幅與跑的速度快慢有什麼關係?在中長跑中,擺臂和步幅、步頻的關係,以及對速度的影響等一系列教師有目的的提問,引發學生的思考,使學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進行練習,激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鑰匙去解決問題,從而激發學生主動鍛鍊的積極性,比只單獨強調學生怎樣做效果要好的多。
四、激發信心,保持興趣
    每一個學生都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陽光、雨露一樣。學生嘗試做一件事沒有成功,這並不表示這個學生無能,只不過是他還沒有掌握技巧而已。在鼓勵環境下成長的學生,他們會懂得接受挫折和失敗,他們會相信自己的能力並繼續努力。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所以鼓勵的方法也應有所不同。鼓勵的目的是讓學生相信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結果,由此發現自己的能力。如“繼續下去,你會成功的”等激勵性語言可以使學生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同時教師也應該告訴學生。只要他們肯嘗試、肯努力,就會成功。在體育活動中,教師應創造機會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當活動器具展示在學生面前時,教師應讓學生自己想出玩的辦法,如“大家動腦想一想可以怎樣玩”、“你想出了幾種玩的方法?”等。在探索的過程中,讓學生一次次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對自己的認識也會不斷加深,自信心也隨之增強。如果學生的動作做得很好,教師應預測學生的需要和情境的性質,作出適當的表揚,使表揚產生真正的激勵作用。例如,教師可以說:“大家來看×××同學的表演”“我們都爲你感到驕傲”等。事實上,教師可以用無數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態度和情感。這樣既可以增強教師和學生間的關係,也有利於學生自信心的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