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論文

學問君 人氣:3.2W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許多學生不願意學習英語,關鍵是對英語不感興趣。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烏申斯基也曾指出:“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地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的學習意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輕鬆、愉快、主動、有效地學習,關鍵條件是必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幾年來,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圍繞這一課題,與教研組的教師一起做了相關的探討和嘗試。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論文

一、上好第一堂英語課

第一節課十分重要,學生的注意力最爲集中,任何一個細節都有可能引起他們的興趣。作爲一名教師,要注意用生動、親切的語言和表情去吸引每一個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是課程的“代言人”,得當的舉止能夠讓英語在學生心中留下好印象。可以從給學生起英文名字爲課程的開始。爲了使大家相互瞭解,同時記住每個人的名字,教師在講課時儘量用他們的英文名字稱呼,在全班示範後,以同桌對話的形式練習,然後再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擴大認識的範圍,最後請學生站起來在全班採訪,這樣同學之間一下子就消除了生疏感。同時,由原本上課都是“教師講,學生聽,全班圍着教師轉”的教學模式改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方式,既有個人發言,又有小組合作,這樣的方式會讓學生覺得新鮮、好奇,不再覺得45分鐘難熬,甚至在課程結束時會有意猶未盡的感覺,使他們期待下節英語課的來臨。

二、讓學生動手操作

對於初學者,直觀教學尤其顯得重要。每一個學生都愛上勞動課,因爲他們可以自己發揮自己的才能,製作有意思的東西。在英語教學中,不妨發動學生自己動手。以學習單詞爲例,可以讓學生自己製作單詞卡片。首先,教師要提前佈置任務,將製作好的統一規模的白色硬紙片發給學生,要求學生用彩筆把單詞所指的事物畫在紙片的'一面,再在背面寫上圖畫所表達的單詞及其音標。一週後一些“作品”被運用在課堂上。這樣,學生在課外都興趣盎然地製作圖片,課上他們都期待着自己“作品”的出現。()這樣做意義已經超出畫圖本身,它讓學生體會到成功,這種成功的喜悅大大激發了學英語的興趣,使學生願意上英語課。

三、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1.儘量使用英語來組織課堂教學

英語能力的培養並不能在一朝一夕中完成,學生只有在大量接觸英語,並主動使用的情況下才能較快地培養起來。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可以將英語學習貫穿到教學交流中,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英語的用法,使學生宛如置身於一種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這樣學生就能自然而然地養成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的習慣,增強學生的求知慾,並在無意中強化學生的聽說能力,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興趣也就由此而產生。

2.直觀情景教學法

多媒體等教學工具的應用把教學內容變得有聲有色,視頻、音頻、圖像、教具都可以輔助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在教新單詞的時候,可以透過事物或模型形象直觀教學,也可用簡筆畫、圖片、掛圖或幻燈片等各種直觀手段來教學。這種教學法,使原來枯燥乏味的英語學習變得有聲、有形、活潑有趣,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英語學習的熱情與興趣。

3.注重中西文化的滲透

全球化的不斷深入,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因此,未來學生用英語交流的能力有賴於教師的培養。教師在適當的時候要有意識地把西方國家的政治、文化、風土人情等知識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來,這樣就培養了學生的世界意識與跨文化意識,使他們具有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際的能力。由於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將中西方文化進行對比時,常常會引發學生的關注。

四、注重“以人爲本”,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母語習得研究及外語學習研究均證實:外語教學中的重點不再應該是“我們該教些什麼”,而應是“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創造哪些條件”.新課標強調的是學生“能幹什麼”,因此,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比如,在課堂上爲學生留下充足的思考空間,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問題,而不是限制學生的思維,被動地跟着教師走。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常進行“換位思考”,把學生置於主人地位,使學生很自然地用英語思考、很積極地進行英語語言輸出。

五、構建師生平等和諧的情感氛圍

平等、民主、融洽的師生關係往往能夠讓師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獲得雙贏。教師要不斷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質,與學生爲友,放下教師的架子,透過情感因素的培養,儘可能排除學生學習英語的各種心理障礙,創造良好、輕鬆、民主的氣氛,使學生在學習時有愉快感,沒有精神壓力和負擔,這樣纔可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如,在閱讀Higher,Faster,stronger時,鼓勵學生談他們所知道的中外著名運動員,儘管有時候學生在講話中有些錯誤,教師也要用友好平等的態度加以指正,或透過啓發引導由其自行糾正,讓學生感到自己真正是學習的主人。

以上是筆者在幾年的英語教學中就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以及興趣在教學中的作用的一些體會,供廣大英語教師參考和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