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策略方法論文

學問君 人氣:6.67K

摘要: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特點,遵循適當的原則,生動匯入新課,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加強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的訓練,並引導學生深入生活,發現數學,激發興趣,學習數學、運用數學,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推動數學課程向縱深發展。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策略方法論文

關鍵詞:小學數學;培養興趣;保持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它引導和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就會態度積極、行爲主動地去學習,就會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甚至是沒有興趣,就會採取消極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行爲,學習效果就不好。那麼,小數數學教師應該怎樣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呢?

一、尊重學生的特點,遵循適當的原則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尊重學生自身的特點和發展規律,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知識結構達到協調和一致,只有如此,才能培養和保持學生的興趣所在。首先,必須遵循適應性原則。所謂適用性原則是指,小學數學教學的內容要與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和能力發展特點規律相適應,以此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如今,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出現了一種錯誤的趨向,教師總認爲課本中的內容過於簡單,學生單純學習課本無法適應激烈的競爭,因此,把奧數水平的題作爲日常練習之用,使大部分學生的數學學習與自身實際相脫離。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學生基本知識學得不紮實、不牢固,在練習中得不到鞏固,而做難度大的習題又使得他們感覺力不從心,產生挫折感,甚至喪失自信心。久而久之,不但培養不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相反他們越來越不喜歡學習數學。其次,必須遵循發展性原則。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既要與學生的能力水平相適應,又要使學生有所發展,不然只會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止步不前。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遵循發展性原則,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這一原則,教師在問題設定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結構,難度適中,與現實生活相聯繫,使學生在學習中有所收穫,有所發展,日積月累就會取得長足的全面發展。

二、科學施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興趣需要教師幫助培養和保持。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師的各個階段和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行爲,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1.生動引入,激發興趣。成功的匯入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進行“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的教學時,我向學生神祕地說:“同學們,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在我們的周圍呀,它的兄弟姐妹有很多,猜猜看,它是誰呢?”我的話引起了學生們的極大興趣,紛紛環視四周,好奇地猜測起來。在學生極度渴望知道這位新“朋友”是誰時,我拿出了一個用若干長方體和正方體拼成的“變形金剛”。這一舉動引爆了整個課堂。在我的解釋和引導下,學生們帶着探究的濃厚慾望,深入到學習情境中,去認識、學習這位新“朋友”。2.創設情境,強化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識到教材的作用和使用方法,運用教材進行相關數學知識的`教學,而不“爲教材是瞻”,敢於“跳”出教材的條條框框,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易長期集中的特點,創設多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如動手實際、開展小組比賽、觀看動畫演示等等,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快樂地投身到數學學習過程中。3.加強訓練,發展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因勢利導,爲學生提供動手操作機會,使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加強訓練,學習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技能。例如,在進行“圓柱的側面積”教學時,我找來了幾個大小不同的易拉罐,並在罐體粘貼了五顏六色的包裝紙,然後要求學生把包裝紙剪開,觀察能夠得到什麼形狀。學生或沿着豎線剪開,或按着斜線剪開,分別得到了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之後我引導學生分別研究得到長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邊形的長、寬,進而引導學生認識到圓柱的側面積的求法。透過學生的動手實踐,不僅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了圓柱側面積的概念和計算方法,而且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4.實踐引導,保持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使學生認識到數學是具體的,是可感知的。例如,在進行“軸對稱圖形”的教學時,在學生對“對稱”的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後,讓學生的思想脫離開課本,用心去觀察周圍的一切,找出具有對稱性質的事物。從學生的鉛筆盒、圓規,到教室的黑板、課桌,再到街上的樓房設計、天上飛的飛機,甚至人的身體等都存在着對稱性質,都可以稱之爲對稱圖形。學生透過對各種實際事物的比較,對“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認識得更加深刻。這樣一來,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得到了有效激發,學習興趣得到了發展。

總之,小學數學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特點,遵循適當的原則,生動匯入新課,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加強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的訓練,並引導學生深入生活,發現數學,激發興趣,學習數學、運用數學,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