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在物理課堂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體會論文

學問君 人氣:8.19K

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爲基礎的科學。觀察和實驗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因此,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十分重要。在此,筆者就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方法淺談幾點體會。

在物理課堂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體會論文

一、講物理學史激發觀察興趣,培養觀察習慣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首先要讓學生知道物理現象的觀察在發現、發明上的重要意義。在教學實踐中我曾給學生講過一些物理學史這方面的小故事,如:伽利略在比薩教堂裏發現吊燈擺動有一定規律,經過認真觀察,發現了鐘錶原理──等時定律;再如瓦特小的時候觀察到壺裏的水沸騰後壺蓋會跳動而深受啓發,長大後發明了蒸氣機。透過這樣一個個有趣生動的觀察小故事,學生充分認識到認真觀察、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重要意義,在潛移默化中逐步有了觀察的興趣,養成了勤觀察的良好習慣。

二、帶着疑問做實驗,培養觀察能力

做物理實驗時,讓學生明確實驗目的,與學生探討、器材、裝置、結構的基礎上,應有意讓學生明白觀察什麼,如何觀察。如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要問學生爲什麼燭焰、光屏、凸透鏡的中心要在同一高度上?否則,可能有什麼結果。學生透過認真的觀察、實驗,會發現上述三者不在同一高度上時,燭焰的像有時不能成在光屏上。這樣,帶着問題做實驗,不僅達到了預期目的,而且激發了學生的觀察興趣,提高了觀察能力,養成了認真、嚴謹的觀察習慣。

三、對比觀察法的訓練

對比觀察,既可讓學生學會用控制量變法研究問題,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可謂一箭雙鵰。如在研究蒸發快慢與溫度高低的關係時,我要求學生做了兩次實驗,第一次,在兩塊玻璃上分別滴上質量相等的同種液體,並且讓兩塊玻璃上液體的表面積相同,一個放在陽光下,另一個放在陰涼處;第二次,在一塊玻璃上滴一滴水,另一塊玻璃上滴一滴酒精,並且水和酒精的質量相等,表面積相同,把滴水的玻璃和滴酒精的玻璃都放在陰涼處,觀察發現,同種液體的溫度越高,蒸發越快。不同液體在質量、表面積、溫度相同時,蒸發快慢確不同。同學們也懂得了物理概念的成立是有一定條件的,透過這種對比會給學生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加深了對概念的理解和應用,觀察能力得以提高。

四、分步觀察法的訓練

對複雜的現象,要注意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方法、步驟,一步一步的觀察。比如在探究“水的沸騰”實驗時,首先要觀察溫度計的量程、分度值。其次,水溫達到90℃時,每隔1min讀一次溫度計的示數,並且一邊給水加熱,一邊還必須不停地觀察水中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有什麼變化。然後還要觀察水在沸騰時,溫度是否變化,氣泡的`變化情況。最後,還要觀察水在沸騰後,停止加熱時的現象,觀察後讓學生討論,水沸騰時的特徵是什麼?把討論的結果用一句話描述出來。這樣分步觀察後,學生的認識逐步深化,對複雜現象的認識能力和觀察能力得以提高。

五、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重視觀察

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這是新課標準重要要求之一,也是一個難題,更是我們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如何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呢?首先教師要循循善誘,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比如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後,學生可能提出:照相時,一隻蒼蠅飛到了鏡頭上,底片上能否成完整的像,是不是凸透鏡被打破一部分仍能成像?如能,所成像與原來的像有什麼區別?再如,學習摩擦力後,學生可能提出: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間的接觸面積是否有關?學習慣性後,學生可能提出:物體的慣性與物體的運動速度是否有關?學生提出問題後,教師要鼓勵學生自己動手找材料做實驗後回答,如有困難教師可與學生共同研究,邊實驗、邊觀察、邊探究。這樣做既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又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還有利於加強學生對物理概念、規律的理解,加深和拓寬。同時還要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觀察:雲、霧、露、雨、雪、霜的形成原因;大氣中的各種光現象。對於這些現象學生樂於知道、瞭解它們,教師如能正確引導更會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這樣做不僅加強了對學生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有助於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綜上所述,觀察能力是提高學生素質和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激發興趣、多方引導、在教學中要引起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