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數學課堂教學中 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

學問君 人氣:3.17W

教育是否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是當今素質教育的核心所在。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談幾點在小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體會。

數學課堂教學中 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

1 轉變教育觀念,加強創新教育

對從事教育教學的教師來講,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要更新教育觀念,同時要樹立創新意識。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就是強調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精神,培養學生健康的個性,使學生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傳統的應試教育,人們片面追求升學率和高分數。兒童從入學開始,就要處處聽從老師的安排,爭做一個聽話老實的好孩子,一天到晚都在老師劃的圈圈中打轉。繁重的練習和作業使學生沒有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沒有時間去實驗和創新,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求知慾、想象力和創造力潛能被扼殺殆盡。在當前實施以創新教育爲重點的素質教育過程中,我們必須解放思想,轉變教育觀念,尊重學生的個性、興趣和愛好。把學生看成是學習的主角,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使每節課都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

2 結合數學教學,培養創新意識

心裏學家皮亞傑說過:“教育的首要目標在於培養有創新能力的人,而不是重複前人所做的事情。”創新,其實質是創造性,並不是高不可攀。然而,創新的靈感只有在寬鬆的教學環境中才能誕生,只有在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中,學生才能心情舒暢,思維活躍,才能敢想、敢說、敢問,纔能有所創新。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民主型教師的學生創造性發揮的程度最佳。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建立起一種民主平等、尊師愛生、情感交觸、協力合作的新型師生關係,創設師生合作、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引導學生開啓創新思維,激發創新意識,尤其對後進生更加“偏愛”,對他們回答的問題,極力尋找思維的“亮點”加以讚揚。使每一位學生從教師身上感受信任和期望,體驗成功和自信,汲取到智慧和力量,從而產生強烈的創新願望,迸發出創造的火花。

如:在教學“梯形的面積公式”時,引導學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行,這個平行四邊行的底等於梯形的上底加下底,平行四邊形的高等於梯形的高,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底乘高就得到梯形的面積=(上底十下底)×高÷2。這樣既發展了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又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3 讓學生髮現問題,培養創新精神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隨着課堂教學的不斷改革和創新,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學習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意識地培養創新問題,進行探索、發現並解決問題。

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題,在數學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體驗自已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學生特有的對知識感興趣的重要條件。”例如:在教學五年級“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一課時,36人住賓館,有3人間和2人間,怎樣安排比較合理,先讓學生從2人想起,再從3人間想起,最後讓他們比較哪一種方法更簡便,這樣讓學生自已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充滿着學生的智慧和創新能力,還用着教師去多講嗎?

4 注重開放探究,引導發現創新

恩格思早就說過:“科學的教育任務是教學生去探新、創新。”在教學中要努力創設問題情境,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深層次地參與教學過程。透過觀察、聯想、試驗、類比、歸納、猜想出結論。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根據學生實際,設計一些探索性和開放性題目,如:自行車的車輪爲什麼要設計成圓形?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接着出示圓形實物,引導學生自己概括出圓的概念。然後教學生用圓規畫圓,再把畫出的圓對摺,找出圓的直徑、半徑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透過探索,使學生領悟到數學中的辯證關係,也使創新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總之,在新的教育理念過程中,教師要儘可能地爲學生提供探索環境,指導並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充分利用學科的持點,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使學生學會自主創新,展開思維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