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觀察能力

學問君 人氣:6.47K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力是心靈的雷達,張開它,才能將知識的資訊一一捕捉。要想寫好作文,不深入生活認真觀察,那是絕對不行的。沒有對自然景物的仔細觀察,就不會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沒有對江邊景色的仔細觀察,就不可能有“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而在觀察活動中,意識是最活躍的因素,積極、正確的意識活動有助於學生把握觀察對象的特徵、獲取知識、增強觀察力,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察意識。
        一、樹立典型意識,使表達抓住事物特徵
        所謂典型意識就是在觀察活動中,抓住諸事物中有代表意義的事物或是一事物中有某個特徵的方面進行細緻觀察,同時進行分析、思考、比較,進而抓住事物的獨特之處。在作文中寫好這個“獨特之處”,併合理地將“點”和“面”結合起來,文章就能中心突出。如果面對事物將目之所及的部分盡收眼底,寫出來的文章就成了面面俱到的“大雜燴”。
        比如寫一個人的外貌時,如果教師不指導學生抓住人物特徵進行觀察描寫的話,那麼寫出來的人物外形就會相差不大,甚至會出現描寫這個人或那個人都可以使用的詞句,可謂千人一面。寫到人物就會這樣:一頭烏黑的頭髮,濃濃的眉毛,高高的鼻子,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同樣是眉毛、眼睛、鼻子,人與人卻長得不一樣。只有讓學生樹立典型意識,抓住被觀察者的與衆不同之處,才能把人物描繪得栩栩如生。
        每年的清明時節,是我校所在地趕集的日子。一到這一天,我總忘不了交給學生一項特殊的作業——利用中午的時間去逛街,在逛街的時候注意觀察各種人,然後選擇其中的一兩個人把他們的特徵寫下來。學生往往能注意選取典型的人物,把他們的特徵表現出來。有個學生這樣寫道:“前面花花綠綠的衣攤上高高地站着一個男人,黝黑的臉龐,身披一件鑲着金邊的女式汗衫,腰間斜斜地挎着個黑色的錢袋,一手拿着小擴音喇叭,一手舉着一件粉色的女式襯衫,聲嘶力竭地叫賣着:虧本賣啦,十元一件,走過路過,不可錯過……”把一個賣服裝的刻畫得惟妙惟肖。
        二、樹立聯繫意識,使表達井然有序
        教學中,常常見到有些學生在觀察時能抓住事物的特徵,但是敘述時卻七零八落,沒有中心。究其原因,是他們在觀察時對事物的整體沒有一個全面的瞭解和認識,更沒有把觀察到的事物聯繫起來集中表達一箇中心。因此,培養學生正確的觀察意識,應該培養學生學會用聯繫的、全面的眼光觀察事物,切忌只看到事物的一個局部就貿然下結論、以偏概全。
        在指導學生觀察時,首先要明確觀察目的,其次要做到觀察有序。靜止觀察時要注意遠近、上下、裏外、左右、前後、南北、高低等。如觀察一種植物,教師在指導觀察時,首先就應該讓學生明確:植物由哪幾部分組成?這幾部分是怎樣聯繫在一起的?按什麼順序去觀察?最引人注目的是哪些部分?透過這些問題來引導,使學生既注意了全面觀察,又不忽視植物有特點的部分。移動觀察時要做到景隨步移,記敘時把觀察點交代清楚。如“我走進這條大街……”、“我來到了大街最熱鬧的地段……”、“我到了大街的盡頭……”,把觀察點一一交代清楚,景物隨步子的移動而變化,讀者就不會感到突然和凌亂了。當然,觀察時的順序並不拘泥於一種形式,我們還可以用時間順序、由此及彼的順序……但是一定要給人以完整的印象,這樣,寫出來的作文自然也會層次清晰、條理分明瞭。
        三、樹立細節意識,使表達生動具體
        細節,就是生活中的細微末節,包括萬事萬物的瞬息變化。細流之匯,可成大海。指導學生觀察和描寫時,不可忽視細節。小學生在觀察時,往往喜大求全,導致提筆難言,甚至有題材也寫不具體,如蜻蜓點水,淺嘗輒止。要知道,生活中哪能天天有大事發生呢?然而,細節卻無時不有、無處不有。因此在指導學生觀察時,要樹立細節意識,要學會捕捉生活中的`細節,別讓那些千差萬別、多姿多彩的細節悄悄地從眼皮下溜走了。
        班裏一位從外地轉來的女生是這樣寫她的奶奶的:窗外閃過一個熟悉的背影,“奶奶!”我趕緊跑了出去,寒風中的奶奶是那麼蒼老,幾縷花白的頭髮被吹到額前,臉上的面板就像一片即將乾枯的樹葉。她用老樹皮般的手顫顫地解開胸前層層的扣子,從貼身的衣兜裏掏出一個小手帕“包裹”,然後小心翼翼地一層一層開啟,捻給我兩張帶着奶奶體溫的一元紙幣……正是這個小小的細節描寫,表現了一位貧窮的老人對孫女真摯的愛,也使得我在讀了這段文字後潸然淚下。如果不注意細節的觀察,寫出來的作文就不會如此的具體生動。
        四、樹立想象意識,使表達更富感染力
        觀察離不開思考,離不開想象。觀察是有思維活動參與的知覺過程,它總是與想象聯繫在一起的。想象是對觀察到的事物在頭腦中進行處理、昇華,可以加深觀察的印象,牢記不忘。只有邊觀察邊想象,才能更全面而深刻地認識事物;也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真正有所發現、有所收穫。
        如詩人李白看到廬山瀑布,就想到了“銀河”,寫出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觀景象。老舍先生看到林海萬古長青的美景,想到了興國安邦,才萌生了對興安嶺、對祖國山河的讚美和熱愛的感情。如果只看不想,作家們就不會發現事物的本質、產生獨特的感受,自然也寫不出傳誦千秋的佳作了。所以,培養學生的想象意識,在寫作文時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是至關重要的。
        五、樹立情感意識,使表達聲情並茂
        讀過《草原》的人,大都會被文中的“景色美、語言美、情感美”所感染。文章爲什麼會有這種藝術效果呢?從課文中,我們領悟到:作者一到草原,就被那裏明朗的天空、清鮮的空氣、綠毯般的平地和小丘、大花般的羊羣所陶醉,被好客的蒙古同胞所感動,正是對於草原的熱愛、對蒙古同胞的熱愛,使他寫下了聲情並茂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