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析如何培養中醫思維能力

學問君 人氣:2.91W

醫學知識始終沒有脫離傳統文化、哲學的母體,始終帶有直覺、體悟和實踐經驗的特點,因此中醫學知識是並以隱性知識爲主的。中醫臨牀知識體系從四診、病因、診斷、治療等多個方面的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表現意會隱性。

淺析如何培養中醫思維能力

1、中醫思維的內容

比象思維是中醫思維的核心。也是中醫思維與現代科學思維在表現形式上呈現差異的根本原因。

2、如何培養中醫思維

中醫學中蘊含着豐富隱性知識,因此在知識的傳承和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就需要尊重中醫學的隱性知識特徵,採用非編碼的、非實證的方式來延續其韻味和真諦。很多管理學家、心理學家對隱性知識的分享和轉化進行了研究,如採用深度談話、類比、故事隱喻的方式將隱性知識顯性化,日本學者野中鬱次郎提出的社會化、顯性化、結合化和內隱化的'SECI模型8,行動學習(actionlearning)和技術創新中人們之間的非正式交流及師徒制等方式都是隱性知識內化和社會化的有效方式。

2.1加大臨牀觀摩、實踐,在實踐中學習

中醫學是一門實踐的學科,中醫知識在臨牀的運用也不僅僅是照本宣科、一一對應,很多學生在進入臨牀後經常感嘆,課本上學的條例性的知識無法運用,這亦體現了隱性知識的獲得、遷移的困難,很多臨牀技能和診斷技能並非顯性的編碼知識,多數要透過反覆的臨牀觀摩、實踐獲得。在臨牀觀摩和實踐過程中,要完成知識昇華爲獲得知識的方法,逐步摸索掌握臨牀診治和技術操作方法,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要完成知識向能力轉化,逐步積累臨牀或技術工作經驗,掌握技術操作技能,這是自我形成隱性知識的重要過程之一;完成創新能力構建的轉化,將書本上學習的顯性知識內化,完善自我知識結構,最終形成新的、具備個人特徵的隱性知識結構的過程。學習中醫最終要獲得中醫思維,只有靈活、全面、系統、完善、不斷實踐、與時俱進的、辨證的中醫思維才能對中醫科學進行很好的闡釋、運用、繼承和創新,只有不斷、深入地學習和研究,理論結合實踐,才能最終擁有良好的中醫思維[9]。正如前文所述“隱性知識的獲取、轉移和分享,必須與一定的情景相匹配才能產生獨特的效果”。中醫思維尤其是臨牀思維必須要在臨牀長期的磨合碰觸中逐漸建立起來。臨牀的時間和觀摩也促使了中醫學生完成個人角色的初步轉化。

2.2多組織非正式羣體活動、促進交流

隱性知識形成過程中,被打上了獲得者個體特點的烙印,同樣是學習某一理論知識或技能,可能因個體的教育背景、動手能力或思維特點不同而不同,但這一特點往往無法透過講解或者編碼知識的形式表達出來,這就需要多組織羣體活動、促進相互交流學習來進行彌補。自古以來,中國有學術爭鳴的傳統,也就是在爭鳴的時代背景下,才形成了文化最爲輝煌燦爛、羣星閃爍的時代,形成了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

2.3重視直覺體悟、迴歸傳統思維方式

中醫思維的特點對學習和從事中醫的主體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學習者具有內視反觀的能力。這種能力也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是非邏輯的,直覺式的。它是內證實驗的必要條件。

總之,中醫學知識體系中含有大量的隱性知識特點內容,其知識的傳承方式比起可編碼的符號化的顯性知識要困難的多,其在實踐中所形成的思維模式也必然帶有着直覺的、關照、感悟的特點,爲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中醫思維,就要針對中醫學的特點進行有策略的引導和教育,才能更好的效果,纔不會漸漸失去中醫學原有的特徵和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