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高等學校工商管理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初探

學問君 人氣:6.75K

[ 摘要] 工商管理是一門理論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本文在探討工商管理培養目標的基礎上, 針對現行的教育方法,提出構建創新管理學教育方法和內容的具體建議。

關於高等學校工商管理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初探

[ 關鍵詞] 企業管理; 培養目標; 管理創新人才

一、工商管理創新教育的培養目標

筆者認爲, 工商管理教育的培養目標可分爲宏觀目標和微觀目標兩個層次。從宏觀上而言, 工商管理的教育目標就是培養應用類管理人才。此處的教育不僅僅指本科教育, 而是指包括管理的學科教育、管理者的職業教育、管理的職業技能培訓等教育體系。

從微觀上而言, 主要是指工商管理的學科教育, 其學科教育也分兩個層次,一是本科及其以下學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一種素質教育, 學生不僅需要了解管理過程中的規律, 更要加強自身的心理素質, 培養和塑造自己健康的人格。管理專業的錄取生和其他專業的錄取生並沒有區別, 絕大多數都是剛剛完成高中學歷教育的學生, 透過四年的本科學習只能掌握基本的管理概念和原則, 在現行的教育模式下, 雖然加強了實踐教育的環節, 但距實務中所要求的實踐能力還有一段距離。

二是管理碩士及其以上學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一種管理精英型教育或學術教育。

二、現行工商管理專業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設定不盡合理, 實踐課的比重偏少且效果不佳實踐教學大多包括軍訓、社會實踐、專業課程實習等環節。以我校的實際情況來看, 專業課程實習一方面是透過授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參觀、感受, 或者聽企業家介紹等簡單層面上。這種傳統實訓方式只能給學生感性的認識和直觀的瞭解, 無法讓他們切身感受企業的運營。另一方面是安排在第四學年的'專業課程實習, 實際情況是有的學生並沒有真正去實習, 即使實習了也是做一些事務性的工作, 和專業聯繫並不緊密, 實習效果達不到預期目標。其次, 對學生職業情商教育的重視度不夠。長期以來, 忽視了管理專業的多學科交叉性、實踐性和應用性。未能充分了解企業人才市場的需求狀況, 只專注於按學科要求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 提升學生理論素養和研究能力。沒有從根本上轉變純理論教育的培育模式。因此, 應透過實踐環節、情景模擬環節、心理引導強化等方面培養學生的自我控制、協調溝通、自我調節、自我適應和敏捷應變能力。

(二)缺乏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培養1.課堂教學以教師爲中心, 不利於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教師講, 學生聽, 以教師爲中心的“灌輸式”課堂教學是長期以來的主要模式。在課堂教學中得知學生具有以下傾向: (1) 強調學習的實用性和所學知識的實用價值, 擴充教學中的典型案例分析, 培養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大部分人希望增加實例減少理論。(2)要求增加實踐活動, 引進“企業診所”教學方法。約有80% 的學生反映出僅憑課堂教育, 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社會組織能力、學生的創造性的才能得不到提高。這些能力的培養除依靠各種教學活動外, 還可透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予以補充。

(3)學生對課堂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要求十分明顯, 而完全由教師主宰的課堂,不利於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創造型人才的成長。

2.考覈辦法單一, 不利於反映學生綜合素質。

目前, 在大多數高校, 評價學生能力的手段單一, 仍然採用單純以考試成績評定學生能力的評估模式。如我校採取的是, 期末考試成績(閉卷或開卷)佔70% , 平時成績佔30% , 二者按比例綜合後所得出的分數作爲該門課程的成績。這比單純以期末考試成績作爲評定標準要優越一些, 但是, 實踐證明這種考試形式有弊端: 解釋概念死記硬背, 缺乏對全部知識的綜合運用和系統掌握, 忽視歸納思維, 而且實際上平時成績也不能完整地反映學生的實際情況。因爲平時成績並沒有客觀標準, 只能是老師的印象分。而在上大課的情況下, 學生幾乎沒有多少可展示自己個性和才能的機會, 因此, 印象分也不可靠。培養學生的目的不只是要他們掌握很多知識, 更重要的是提高他們的能力和綜合素質。因此, 課程在考覈上可採用形式多樣的考覈模式。

三、工商管理創新培養模式構建

所謂管理創新人才, 是指具有紮實寬厚的專業知識功底, 多元的知識結構和複合型的全面能力, 較強的開拓精神, 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的專門人才。深厚專業素質是管理人才的基礎, 很強的實踐能力是管理創新人才的必備條件, 也是一般管理人才的基本要求。開拓和創新精神正是管理創新人才和一般管理人才的區別之處。要培養管理創新人才, 教學過程中, 對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構建與本科學歷教育的培養目標相吻合的課程設定體系工商管理培養目標是一種素質教育, 一是要加強工商管理專業知識的培養, 二是要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情緒控制、自我激勵、人際溝通、承受挫折的能力, 爲滿足社會所需要的複合型人才打好基礎。

具體而言, 一是在課程設定中要注重工商管理專業中各課程之間的邏輯關係, 符合管理學內在規律要求排列各課程。二是擴大跨專業課程的學分點, 鼓勵學生選擇其它人文社科甚至自然科學的不同課程。三是重視工商業人士的課外輔導, 能夠創造性地、靈活性地有效實施情商培育。四是增加實踐性課程在整個教學計劃中的比重和實踐效果。如廣東省番禺職業技術學院開辦的“工商模擬市場”實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學校創辦的一個仿真市場上學生透過創辦各類企業、經營各種商品、綜合實踐所學各門知識, 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活學活用, 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創新能力以及商品經營和企業管理能力。

(二)改變現行的教學方法

1. 採用案例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案例教學是一種參與面寬且參與度深的教學方式, 案例教學目的是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概念、原理、方法分析案例, 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以工商管理專業課中的組織行爲學爲例, 案例討論可以採取以下步驟:

第一步, 課前將案例發給學生閱讀準備。第二步, 7—8 人爲一組分小組, 先進行小組討論, 小組充分討論後, 提出備選方案。第三步, 在分組討論基礎上, 全班討論, 每一組選一名代表發言。第四步, 全班同學提問, 小組成員回答。參加全班討論, 學生有機會當衆談出自己的見解, 並吸取大家對這些見解所做的建設性批評, 最後變成了全班共同認識的一部分。第五步, 老師歸納總結。在討論過程中既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又訓練學生的人際交往技能, 這兩種能力的培養是對未來擔任領導者和管理者的學生非常重要的。

2. 採用自治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自治能力。

爲了讓學生體驗到自治的快樂, 把部分教學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主完成。該方法的實施過程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第一, 將學生分幾個小組, 根據教學內容, 給每個小組分配一章內容, 作爲本小組的學習和研究任務。第二, 小組成員根據本小組的任務, 透過圖書館、網絡等方式查詢各種資料, 進行討論, 並列出將要講述的提綱, 提交給教師, 教師提出反饋意見。第三, 學生在提綱的指導下, 分頭準備, 進行討論使內容和形式做到完美和諧。第四, 由學生按照小組順序, 分別進行講述。第五, 其他學生在聽完每個小組的講述後, 提出問題和反饋意見。第六, 教師最後就內容和講述中的問題給以評價和指正, 並根據表現打分。

經過初步的嘗試筆者認爲, 實施過程中教師不僅在結構上爲學生把關, 也幫助學生對所講內容深入地理解, 以使其講解的內容更容易被同學掌握。該方法加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幫助學生學會了收集、整理和歸納材料的能力; 在講解中增強了信心和勇氣, 提高了表達能力。

3. 邀請企業領導參與教學環節保證教學與實際結合。

在講授到各個篇章時邀請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國內外資深人士, 特別是成功企業老總作專題講座, 可以使同學們瞭解一下他們的感受。企業管理者被邀請到學校, 可以向學生們介紹他們所面對的實際管理問題、他們的經驗與教訓、成績與困擾。學生們在聽完這種介紹後, 要求學生從企業管理者角度對這些問題各自寫出書面分析, 並提出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行動方案。學生們還可以和企業家到現場共同討論那些實際問題、討論學生提出的分析與建議, 這樣不僅使學生親臨現場接觸實際, 而且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大大提高學生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由於各方面的原因,這種方法操作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支援才能實現。

四、改進現行教學的評價方法

針對評價學生手段單一的情況,綜合許多教師的經驗及自身的實踐體會, 筆者認爲可建立多種評價體系。期末採用綜合閉卷形式, 主要考覈基本理論知識及應用。平時作業情況, 主要是佈置寫小論文和調查報告, 要求立意新, 選材新, 觀念新, 有個性特徵, 有實用價值。案例討論情況, 主要考覈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般根據討論課上學生的課堂表現、發言的踊躍程度、對問題回答的是否正確、是否有獨立見解等情況而定。大體情況由教師掌握, 小組情況由小組長記錄, 然後, 由老師進行綜合評定。

總之, 構建工商管理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是一個系統工程。首先要改變傳統教育觀念, 建立一種創新教育爲根本的教育理念, 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 確立工商管理教育的培養目標, 使教學活動、社會實踐等圍繞培養目標進行。其次, 在教學管理、師資培訓、教工待遇以及教學環境等方面與教學和實踐活動相配套, 最終形成一個工商管理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 1] 週三多。管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 2] 高雪芹。組織行爲學教學方法研究。邊疆經濟與文化, 2005, (5)。

[ 3] 李瑞芬。大學本科經濟管理類課程教學方法改革。北京農學院學報, 200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