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創新人才培養與高校教學管理體制創新研究

學問君 人氣:3.23W
創新人才培養與高校教學管理體制創新研究

論文關鍵詞: 創新人才 高校教學 管理體制
  論文摘要: 本文從構建體科生研究性學習課程體系,優化課程結構;完善實踐數學管理制度;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生創新活動;建立嚴格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方面論述了高校教學管理體制創新。
  
  一、構建本科生研究性學習課程體系,優化課程結構
  1.建立和完善學分制下的高校課程管理體系。
  要建立課程管理委員會[1]。課程管理委員會由各個學科中的教授、教學管理人員、學生、用人單位組成,主要負責課程的設定、審覈和管理。課程管理委員會主要分兩級設立,一個是學校層面,另一個是院(系)層面。學校層面設立的課程管理委員會主要負責全校性的公共必修課和公共選修課;院(系)層面設立的課程管理委員會主要負責全院性的學科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課程管理委員會中既有懂管理方面知識的人,又有懂高深專門知識的專家,既根據市場需求,又根據學生需求,使管理委員會發揮組織、指導、評估、協調、宣傳的功能。
  2.課程體系應設定一定比例的本科生科研學分。
  將本科生科研納入本科生培養計劃,參加科研是本科生教學計劃的一部分,凡達到一定要求,參加科研的本科生便可得到科研學分。科研學分的設立,使本科生儘早接觸“真刀真槍”的科研,對加快提高本科生的創新能力及日後更高水平上的科研將大有裨益。
  3.構建研究性學習課程體系,優化本科生課程結構。
  全面科學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可以透過設定三個課程模組組構建完善的研究性學習課程體系[2]。(1)新課程模組:按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和要求建立起新的課程,從課程目標、課程實施到課程形式等都應圍繞“研究”這一核心詞彙進行;(2)專業課程模組:專門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而設定的課程,培養學習者進行研究性學習所必須的研究方法,訓練研究能力,端正研究態度,提高研究意識,提升研究素養;(3)研究性課題模組:爲學習者開設研究性課題,圍繞某個主題建設綜合課程,讓學習者有機會運用他們的研究性能力去研究真正的專題。
  4.適當開設綜合性課程。
  綜合化是當今課程發展的一個新的趨勢,日本、加拿大、德國、法國等國家都開設了不同形式、不同數量的綜合課程[3]。當代許多重大科學問題即全球性社會問題,如人口增長、環境污染、生態保護、能源消耗等爲題都需要綜合治理,要求課程內容必須具有跨學科的綜合性質。只有重視課程的`綜合化,才能向學生提供一個合理的知識結構,使學生的認識不僅符合科學綜合化的要求,而且富有創造能力和綜合思維能力,更好地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
  5.開設一定數量的創新理論、技能的課程。
  創新理論與技能是構成大學生創新素質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大學生透過創新技能的訓練,可以提高創新思維速度,拓寬創新思維廣度,擴大創新思維深度。美國麻省理工學az院早在1948年就開設了“創新力開發”課程。日本自上世紀50年代中期,各縣都創辦了“星期天發明學校”,1974年又創辦了“少男少女發明俱樂部”,開展了創新思維的訓練。學生經過學習培訓以後,發明創新的效率提高10倍。
  二、完善實踐教學管理制度,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1.完善實踐教學管理制度,提高學生科研實踐能力。
  根據專業教學特點,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應安排一定時間的專業野外實習、生產實習、課程見習、專業考察等,鞏固和強化學生的專業知識,拓展專業視野;根據課程需要設計實驗內容,實驗教學成爲學生驗證、鞏固所學知識和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增加社會實踐項目,加深學生對社會的認識,密切學生與社會的聯繫,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研究社會的能力。
  2.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創建新型的教學網絡。
  社會經濟發展是教學內容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大學教學與社會經濟實踐相聯繫,使教學內容具有活水之源,而且可以形成一個完備、開放的教學過程,彌補學校培養人才的不足之處。將課堂教學和完成科研、生產任務統一於一個過程之中,充分發揮學校與科研單位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各自優勢,形成一個適合人才培養的開放的教學網絡。
  3.建立雙向教師流通機制,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搭建平臺。
  高校可以聘請研究機構、產業部門的科研人員擔任教師,產業部門可聘請高校、科研機構的教師擔任生產項目負責人。建立這種雙向教師流通機制,可以很好地整合產、學、研各部門的人才資源,爲教師隊伍的成長提供一個更廣闊的平臺。
  三、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生創新活動,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
  1.教學管理體制的創新。
  學校管理者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儘可能地爲學生提供科研機會,在科研中使學生體味科學道路的艱辛與快樂,吸引學生參與學術研究,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學資源、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和雄厚的科研實力,爲學生提供科研訓練平臺,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許多高校規定學生參加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項目應給予相應的學分;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可參與課題研究,參加國內、國際學術會議等各種學術活動。例如湖南大學的大學生創新計劃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學好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透過參與創新研究,接觸工程實際,鍛鍊實踐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2.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生創新活動。
  舉辦豐富多彩的創新活動,把創新實踐寓於活動之中,在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能,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如國內外有的高校舉辦的“創新俱樂部”、“創新社團”“各種學術沙龍”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學校還可以委託這些創新團體完成一些科研項目。
  四、建立嚴格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1.加快考試改革,完善評價體系。
  加快考試改革,使考試製度規範化、考試內容多元化、考試形式和題型多樣化、成績構成多樣化、成績評定科學化,注重考察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考試形式應根據課程的特點多樣化,除傳統的筆試外,還應增加開卷、半閉半開卷、口試、討論、撰寫論文、產品設計、產品製作及實驗操作或製作等,並根據專業特點和課程性質,提倡多元化的考試評價方法,探索科學評判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體系,嚴格平時考查,成績構成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