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大學英語教學中英美文化意識的滲透

學問君 人氣:4.45K

    [論文關鍵詞〕英美意識 文化滲透 教學

淺談大學英語教學中英美文化意識的滲透

    [論文摘要」隨着全球一體化的發展趨勢,英語教師除了是大學生掌握英語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更有必要把英美文化滲透到教學中。本文透過考察幾種主要的英美文化滲透策略優勢,就有效實施文化教學做了探討和分析,旨在有效增強學生文化意識,豐富文化底蘊。

    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符號,而文化是語言的內容。兩者之間的關係就要求學生在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不僅要廣泛地瞭解英語,而且還應培養一種強烈的文化習得意識(consciousness of culture acquisition ),因爲英語所表達的英語的文化價值觀、生活方式、思維習慣、行爲模式、風俗民情等必然貫穿於英語教學過程的始終。在大學生英語教學中英美文化意識的滲透就顯得尤爲重要。

        一、英美文化意識滲透的重要性及其意義

    首先,這是由語言本身的特點及語言和文化之間的關係決定的。把文化導人大學英語教學中以提高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因爲語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掌握了語言符號系統,而不學習其底蘊文化,就會造成說着一口流利的英語,卻犯下嚴重語用錯誤的現象。所以,要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必須在進行語言教學的同時,進行目的語的文化滲透,培養學生的文化能力。

    其次,隨着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深人,我國的跨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因不同文化之間存在差異,在交往中引發的誤解時有發生。這些事實使更多的人認識到“社會文化能力”的培養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再次,文化的導人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滿足他們語言學習的要求,從而促進大學英語教學對語言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在滲透文化知識時,在教語言的同時結合語境的文化背景、文化內涵,一方面要經常給學生灌輸一些英美文化習俗,另一方面還要不斷糾正一些不適合英美文化習俗的語言。大學英語課文選材豐富,內容涉及英語國家、、社會、人文、價值取向和社會觀念等。如在講課文“Big Bucksthe Easy way”時,可以介紹美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觀,他們的家庭關係及父母子女自立性格的培養等文化觀念,這樣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加深印象。而且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譯,哪一個方面都離不了文化背景知識的掌握,只有這樣才能更全面、準確地理解目的語。

        二、英美文化意識滲透的三個方面

    (一)注重滲透英美民族文化意識

    衆所周知,英語承載了英美民族文化,英語學習理解應強調英美文化的滲透。在大學裏,不少學校已經爲英語專業的學生開設有《英美國家概況》、《美國社會與文化》和《選讀》等課程,促進學生對英美文化的理解,同時能幫助學生更有效地使用語言。學習者在自學過程中也應主動發現,逐步積累,慢慢去熟悉瞭解一種不同的文化,用所學語言傳承文化和表達文化,讓文化融解於語言之中。教師在大學英語課教學中積極的引導也是必不可少的。英美民族文化中多數與宗教信仰有關,它們多數信奉基督教,有很多典故,理語,諺語和俗語都源於宗教。例如:在《現代大學英語精讀》第一冊第四課中有個短語raise Cain,只要讀過《聖經》瞭解基督教的人就知道(Cain )該隱是亞當和夏娃的第一個兒子殺死了他的兄弟亞伯(Abel),所以此短語的意思是大鬧一場,沒有這方面的知識意識是不知道此含義的。由此可見,正確的運用一門語言必須要有良好的.英美文化意識,多瞭解與英美國家文化密切相關的宗教文化。

    在平時上課時,教師可逐步向學生介紹一些日常交際中的習慣,比如在英美國家,每日與熟人見面爲了減少不必要的寒暄,通常點頭打招呼、告別等,這被認爲是最簡便、禮貌的致意動作。在聽報告時,中國人喜歡低頭傾聽,而英美人士會注視對方鼻子以上的部分,這是在表示禮貌和傾聽。人們常說“出國問禁,人鄉隨俗”,這都是跨文化意識的體現,瞭解了這些有助於人們在跨文化交際中輕鬆應對,做到禮貌得體。

    (二)滲透英美風俗習慣意識

    風俗習慣是指被廣泛接受的滲透在日常生活活動的各個方面的習慣,包括衣食住行各個方面所要遵循的規範。風俗習慣一般都是傳統的、長期存在的。中國注重相互關心,因此見面打招呼時常用“吃了嗎?”“你上哪裏去?”“你在幹什麼”,甚至還問及對方的工資、是否結婚、有幾個孩子等,以示友好,表示關心。而英美人士往往對這些招呼用語和社交方式難以理解,認爲這是自己的私生活,你是在干預他們的“隱私權”( privacy )。在英美國家,干涉他人私事會被視爲沒有知識,缺乏教養的行爲。英美人士在交際中使用恭維話的頻率很高,尤其是讚美女士的長相、衣着等認爲是有禮貌的表現。而在中國“男女授受不親”的傳統文化影響下,男性當衆讚賞女性的容貌被看成是“不懷好意”的表現。英美人無論在什麼場合,總是把please 、Thank you掛在嘴邊,即使是一家人坐在一起,父親叫兒子拿個東西,妻子要丈夫倒杯開水," Please 、 Thank you”也不離口。但如果中國人在這種場合下,會感到“對方是不是有病”。

    (三)滲透詞彙的文化內涵意識

    詞彙是語言的基本單位。同一詞語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帶有不同的文化內涵及外延。詞彙的文化內涵一般指一個詞的基本意義之外的含義。由於中英文化背景不同導致社會觀念不同,對同一事物會有不同的認識。比如說,教師在講解時遇到“窮困潦倒”這樣的話語,老師可以首先讓學生自己試着去做,相信很多同學會翻譯成“af poor as  abeggar”而事實上應譯成“as poor as。church mouse"。從字面看,我們很難理解,因爲church mouse在中國人心中是最肥的,因爲中國人信奉佛教,寺廟佛完面前總是供奉着各種瓜果點心,廟裏的老鼠總是長得很肥大,而且人們都認爲廟裏的老鼠多少也沾點靈氣,一般不會殺它們,簡直是無優無慮呀怎麼會窮困呢?這就源於詞彙內涵的宗教文化,事實上英美國家多數人信奉的是基督教,教堂裏沒有供果,教堂的老鼠就會無食可覓了。在漢文化中“狗”總是用於貶義,如“走狗”、“狗嘴裏吐不出象牙”、“狗咬狗”等,狗是“爲人效犬馬之勞”,但好狗沒有好報,狗常被用來罵人,就連小孩賭咒都會說:“如果??我就是小狗”。而在英美文化中,“狗”是一種最爲人鍾愛的動物,甚至還有親切、可愛的味道。所以英語中有諸如a gay dog(快樂的人),a lucky dog(幸運兒)等表達方式。英美人士怎麼也理解不了中國人爲什麼會毫不留情地“痛打落水狗”;也難怪當“走狗”一詞譯成“runningdog”時,不但沒有能激起西方人的憤慨,反而使他們覺得這樣的狗又蹦又跳,可愛極了。

           三、結語

    學習英語是一個需要付出艱苦努力的歷程,也是一個可以不斷開闊視野充實知識的過程,大學生不僅要打好語言基礎,而且應該培養優良的文化素質,做到學以致用,用得恰當。因此,目的語的文化背景學習以及英美文化意識的滲透培養是英語教學與學習中不可忽視的側重點。

    學習一種語言,必須掌握這種語言背後所體現的文化內涵,單純學習語言是不能保證有效、無誤的溝通和理解的。大學英語不僅是語言教學,更應是文化教學。而目前我們所用的教材中並沒有明顯的文化教學內容,所以,教師應採取各種手段,巧妙的、無形的、有機地把英美文化融人英語教學過程中,滲透到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容裏面,成爲學生學習語言和語言習得的強大的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