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滲透論文

學問君 人氣:6.4K

美國教育學家布盧姆說過“一個帶着積極情感學習課程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感情、樂趣或愛好的學生,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習得更加輕鬆,更加迅速。”學生積極學習英語的過程就是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的協調發展,假如把學生的“智商”和“情商”作一個比喻,“智商”是露出水面的一部分,而“情商”是沉在水下的大部分。《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將情感態度作爲教學目標之一,反映了以人爲本的教育思想。情感是影響學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情感能激發出濃厚的愛好,進而轉化爲學習的動力和內驅力。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不僅是知識的傳授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學生智能發展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情商”的培養,想法挖掘出學生的“情商”,使學生的認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得到***同一,就能進一步增強英語教學效果,真正進步學生的英語水平。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滲透論文

一、藉助情感媒介,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愛好

孔子在《論語》中早已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教育應儘量激勵兒童的學習愛好,使他們帶着快樂的情緒往學習知識,變求知爲一種快樂事,從而獲得情感的滿足。在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英語的愛好,使學生敢於大膽開口,獲得一些英語感性知識,打下較好的語音基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心理學家以爲,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所持的態度和體驗。教師在教學中假如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效應,充分利用情感的積極作用,必將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

教師親切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適當的手勢等,一經化爲活生生的情感體驗,學生就會產生相應的情感共叫。師生間情感交融,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有助於啓迪學生的聰明和開發學生的潛能。教師透過聲情並茂的語言表現教材中的喜怒哀樂,引導學生往體驗情景、感知形象,讓學生的思維隨着教師講課思路愉快地跌宕起伏,從而促使學生對所教內容的吸收和把握。另外,及時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情感起着調控作用,小學生特別需要教師的評價。在課堂教學中,正確、恰當、鼓勵性的評價能增強學生的信心,培養英語學習愛好。

2、精心把握每個“每一次”

小學生對初次看到的、聽到的事物經常留下深刻的印象,新奇有趣的就更讓人難以忘懷,教師要善於利用“第一次”,要使之成爲學生學習的有效動力。想一想,英語教師第一次走進課堂,就對孩子們說:“同學們,今天我們開始學英語。”這給孩子們的印象是多麼平淡。假如換一種方式,在黑板上用優美的英語字型寫上“Welcome to English!”錄音機裏播放歡快的英語歌曲,再來一段教師的英語自我先容,請學生談談英語在我們生活中的用處(如有各種英語說明書,長大後可以出國留學等)。這些會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裏,使他們感受到英語離我們的'生活很近,學英語是一件多麼有趣而有益的事。當學生開口說第一句英語,第一次羞澀的用英語和老師打招呼,第一次和同學表演對話,第一次唱英文歌曲,第一次做英文遊戲……這些新奇、喜悅、自豪、快樂的情感培養了學生濃厚的學習愛好,無數個培養愛好的機會會隨着這一個個“第一次”悄然而至。

3.採用多種教學手段,巧妙設計每堂英語課,讓學生體驗成功。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是培養學生英語愛好的重要途徑,但居於重要地位的則是成功的英語課堂教學。我們應使學生於主人自居,積極、主動、大膽、愉快地參與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在各種操練和交流中進步聽、說、讀、寫能力,激發積極學習的情感。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怎樣讓他們動起來,使“動中學,學中動”有機結合,在課中適當設計些動手做的內容不失爲一種好方法。學生邊動邊學,使枯燥的句型操練變得生動活潑,趣味無窮,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進步學習效率。在牛津英語教材中就安排了很多讓學生動手做的內容,教師對學生小製作的完美程度要求不要過高,重要的是過程和語言,將聽、說、讀、寫練習穿插其間。如在教打電話用語這一課時,要求學生自制電話機,在製作過程中,學生首先就學習了two *** cups, string這些所需材料,然後邊做邊學Make two holes;Join the cups;It’s a telephone.一個電話機制作成功了,而學生也初步把握了所要學習的句型。接着,再讓學生用自己製作的電話機來進行模擬電話交談,學生的愛好不問可知。

教師在教學中應運用各種方法培養學生積極參加語言活動的意識,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進步他們的學習愛好。透過玩、摸、演、唱、畫等形式,不僅能刺激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還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成就感。成就感是激勵學生學習動機的因素,學生一旦形成了成就感,就會產生更強的進取精神。

二、創設語言情境,培養學生熟悉世界和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

1.充分利用現代資訊技術,幫助學生感知、理解語言,瞭解文化。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異域文化包含在我們英語教學中的各個方面。在教學中,我們根據教材需要和學生的特點,從不同渠道剪輯、下載並製作了生動活潑、聲像結合的課件,爲學生提供了真實的語言情況。現階段使用的教材有很多版本,但都有很多關於文化知識的先容。我們教師要善於利用這些材料使其成爲學生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渠道。

2.創設說話環境,培養學生用英語交際的習慣。

情景能使抽象的語言具體化、形象化,在生動、形象的情景中講解操練英語知識,能促進學習理解,記憶所學英語和進步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使英語課堂教學趣味化、形象化。常用以下幾種方法:

(1)實物巧設情景;實物是最常用的直觀道具,教師應當利用那些易於預備和攜帶的實物,如在教What can you smell?時,可讓學生帶上自己喜歡的水果和食品,有了具體的東西,整節課也就有血有肉了。

(2)生活景觀情景;教師可結合貼近日常生活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現場實況轉播”、“答記者問”等活動。如在教授Family時,我以“Happy Family”快樂的一家爲主題,請學生帶上家人的照片,或自己畫好的家人的圖片來先容家庭成員,然後再讓其他同學以的形式來提問,如:Who’ she? Who’s he? What’s your father? What’s your mother doing? What does your aunt like? 來評選出歡樂家庭。

很多學生學英語時只注重語言形式,而忽略語義及內容,導致在說英語時精神緊張,輕易用錯。只有增加“說”的經驗的積累、說話環境的適應和開口習慣的養成,才能改變這種狀況。在高年級教學中,我們可利用每節課的前2-3分鐘,讓學生用英語進行free talk。這樣既創造了一個良好的英語交際氛圍,也幫助學生鞏固了已學的英語知識。在學完課文對話後,教師再根據所學內容創設一個對話情景,讓學生在交際過程中熟悉所學語言。創設情景能讓學生大膽參與,進行大量的語言實踐,以達到學以致用,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

三、營造良好的交際氛圍,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1、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教師在教學中通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它爲學生提供了自我表現,自我發揮和團結協作的機會,還培養了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教學實踐證實,小學生對角色扮演非常感愛好,這項活動需要學生之間密切配合,積極參與,其中任何一個配合不協調都會導致表演的失敗。因此,他們在活動中不僅能積極參加語言實踐,還能留意協調相互的關係並主動幫助較差的同學,以使活動取得成功。透過這樣的合作學習增進了組員間友誼,增強了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

2.小組競賽

競賽爲學生提供了獲得成功的重要機會。針對小學生集體榮譽感強這一特點,我們在教學中利用小組競賽的形式,來調動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小組競賽中,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勝利。例如,在學完數字1-10後,將學生分組進行報數比賽,說得又快又準的組爲優越組。各組學生都能認真預備,積極配合。

此外,以小組爲單位開展小製作活動,以小組爲單位學唱歌曲等也是小學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形式。實踐證實,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會學、樂學,而且透過小組成員間相互協作,共同參與學習活動,可以使學生在佈滿合作機會的個體和羣體間的交往中,學會溝通、學會互助、學會分享,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都得到***發展。

四、教師轉變傳統觀念,在教學中積極 “以情施教”。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的留意中心集中在教學內容的傳遞上,卻沒有意識到傳遞知識過程中的情感滲透。教學活動應該是一個知情交流的過程,教師在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應自覺地滲透積極的情感,達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效果。

1、教師以積極的情感鼓舞感染學生。

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情緒應是快樂的,能透過情感所具有的感染功能,來影響和引發學生的快樂情緒。試想一下,假如當教師繃着臉或表情冷漠,或怒氣衝衝地走進教室時,學生定會感到情緒壓抑,氣氛緊張。而當教師帶着微笑,懷着喜悅的心情走進教室裏,學生會倍感親切、熱和,快樂之情油然而生,能使他們敞開心扉,更好的接受新的資訊。在教學中,我深有體會,每節課前,我都會讓學生唱一首英語歌曲或朗誦一段英語童謠,假如教師神情漠然地站在一邊,即使歌曲是輕鬆優美的,孩子們的演唱卻是死氣沉沉,毫無歡快之感;相反,假如老師和學生一起盡情歡唱,並帶着學生做動作,學生的情緒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老師也會被他們所感染。可見,快樂的情緒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活動有促進作用,對教師的教學活動也有相應的促進效果,快樂的教學氣氛是師生共同創設、共同調節的。

2、教師以豐富的身勢語言吸引學生的情感留意。

美國心理學家艾帕爾.柏拉別恩做了很多實驗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資訊的總效果=7%文字+38%音調+55%面部表情和動作。有了融洽的氣氛,再配上恰當的動作和麪部表情,的確是錦上添花。在我的課堂教學中,“微笑”是貫串始終的表情,同時自然地運用身體語言來配合教學,透過面部表情往吸引學生,用點頭或幽默動作給學生以鼓勵、勇氣或提示。在教hungry、full、 tired 、sleep這類單詞時,教師先用誇張的動作引出,使學生很快就能理解,然後再讓學生在邊學邊動中操練;而在學happy、 sad、cry時,我則充分利用了誇張的面部表情和動作,既加深了學生的記憶,又創造了輕鬆的課堂氣氛。一節課40分鐘難免有走神的學生,我則用我的眼神提醒他或不動聲色的走到他的身旁,微笑着朝他輕輕搖搖頭,這樣既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又增加師生之間的情感默契,起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3、教師應充分展示教學內容的情感因素。

在英語教學中,爲了培養學生的實際交際能力,往往有很多的小對話、小故事供學生表演,而這些對話中也總是含有一定的情感因素,教師應把這些內容的情感透過自己巧妙的加工、提煉而展示出來,給學生以情感上的感染,使學生在接受熟悉資訊的同時,接受相應的情感因素的影響,達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的效果。如在My pet一課中,首先要求學生課前觀察、蒐集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資料,增加對動物的瞭解,在課中以What’s its name? It’s name’s…的句型要求學生給動物起名字;以It has got…的句型來簡單先容動物的特徵,激發起學生熱愛動物的情感,最後透過Animal friends的三個小對話的表演,讓學生體會到動物之間的相互幫助。而在自編小對話中,學生更是昇華到了人與動物的情感,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幫助,在有主題、有情感的表演中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以及語言語調更生動、貼合實際。

五、教師重視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反應,達到情感交融

教師應重視師生交往中的情感因素,以自己對學生的良好情感往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反應,促成師生感情交融,發展***的師生關係。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堅信,經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敗而告終的學校內許很多多的衝突,其根源都在於教師不善於和學生交往。”教師如何透過教學活動將愛滲透學生心田,觸動學生的情感呢?

1、施愛於細微之處

學生對教師舉動的觀察具有獨特的敏感性,他們能從教師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中感受到不同的意味。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更多更大量的交往是發生在極平凡、細瑣的接觸中。如天天的作業,不僅是學生鞏固知識的途徑,更是我和他們交流的重要渠道,有進步了我會寫上Go! Go! Go! 表現優秀的寫上Very good! Excellent! 退步的或錯誤較多的寫上Can I help you?只寫片語卻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是關心他、留意他的,他們也會在作業本上寫上Thank you!等和我交流。

2、施愛於批評之時

批評易使學生產生不悅、反感甚至惱怒的情緒,因而在批評教育過程中,仍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一片拳拳之心,是一件不輕易的事。首先,要使批評依然充溢情和愛。批評本身已經就帶給學生一定的刺激,假如再加上一絲譏諷和譏笑,會“雪上加霜”,因此批評時應以鼓勵、正面引導爲主,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給予的熱情和熱和;其次,要把握批評時機。當學生出現題目時,並不總是及時批評教育爲宜,應把握批評時間和場合上的藝術題目,把握得好,不僅進步教育效果,而且有利於增進師生情感;最後要留意批評的形式。只要是有利於以情動人的一切批評方式都可靈活運用,甚至只是一道責備的目光,一種惋惜的語氣,也能引起批評的效果。如在課堂上,爲了活躍氣氛、鞏固所學知識,我往往會設計一些讓學生動一動、演一演的遊戲,此時學生處於興奮狀態,不能控制自己而隨意講話,大部分學生只要老師眼睛盯着他或靜靜走近他就會停下來,而有的學生我則先請他加進遊戲,課後再告訴他,假如在你做遊戲時其他同學不遵守紀律,不但影響了遊戲的效果也是不尊重你的表現。正面的引導,會使學生慢慢地改正自身所存在的缺點。

3、施愛於教學之餘

學校生活中師生之間的交往並不僅僅限於教學活動中,課餘生活中所建立的良好師生關係往往有力於促進教學中師生情感交流。“交談”是我所用的一個主要方式,談愛好愛好,談理想,談家人,還不時插上幾句英語,如問愛好愛好 “What do you like?”問家庭情況的“What’s your father?”等,而學生也會感愛好地問:“老師,我喜歡打乒乓怎麼說?”“我爸爸是經理怎麼說?”。此外,我還把課堂遊戲帶到課外,和學生一起做Quick Response(快速反應)Large Feet (巨人的腳步)等。這些拉近了我和學生的間隔,學生們都親熱地稱呼我的英語名字,還主動用學過的英語和我打招呼,而且鞏固了所學知識,拓展了知識範圍。

情感是教師和學生之間互相作用的橋樑和潤滑劑,情感是感動心靈的祕訣,是開啟人的心靈的一把金鑰匙。“教貴情深”,有感情就會增加教學的魅力,學生往往由於愛你而愛上了英語這門學科。在濃濃的情感氛圍中,不僅可以進步教學效率,還能幫助學生填補情感和社會技能的不足,使學生勇於面對社會的壓力,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競爭、勇於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