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策略論文

學問君 人氣:7.25K

【摘要】語言是交際的工具,是文化的載體。由於各個國家的歷史發展和價值觀念的不同,其文化也存在着差異。在英語教學中,讓學生了解這些文化差異,豐富文化背景知識,對於語言的學習和進行跨文化交際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策略論文

【關鍵詞】文化滲透;課程標準;詞彙滲透;語法句法滲透;研究性學習

一、 英語教學中文化滲透的必要性

文化是一種複雜的社會現象,各個社會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傳播工具。文化因素是影響語言理解的重要因素,英漢文化差異直接影響中國學生對英語語言的理解。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益於對英語的理解和運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逐步滲透文化知識的內容和範圍,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理解與把握。

教育部頒佈的《中學英語新課程標準》已把“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鑑別能力,進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列入中學英語課程的內容和目標之中。如何提高學生對英漢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鑑別能力,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擬對中學英語教學中文化的滲透談幾點看法。

二、文化滲透的內容和目標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文化主要指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爲規範和價值觀念等。所以教師要在課內外着重上述文化內容的滲透。《標準》也列出了在高中英語學習階段要達到的七、八級目標,其中七級爲必須達到的目標。以下是七級目標描述:

1、理解英語中的常用成語和俗語極其文化內涵;

2、理解英語交際中的常用典故和傳說;

3、瞭解英語國家主要的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政治家的成就、貢獻等。

4、初步瞭解主要英語國家的政治和經濟等方面的情況;

5、瞭解英語國家中主要大衆傳播媒體的情況;

6、瞭解主要英語國家人們與中國人生活方式的異同;

7、瞭解英語國家人們在行爲舉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與中國人的異同;

8、瞭解英語國家的主要宗教傳統;

9、透過學習英語瞭解世界文化,培養世界意識;

10、透過中外文化對比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

三、英語教學中文化滲透的策略

要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理解能力,要想使學生比較充分地瞭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採用多樣的方式,勇於創新,不斷嘗試,適時地持續地進行文化滲透。

(一)充分挖掘教材,在課堂教學中適時地滲透文化因素。

1. 詞彙滲透

詞彙是語言中最活潑、最具生命力的成分;它最能體現社會的和時代的變化。由於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有些英語詞彙與漢語詞彙並不能一一對應。想要恰當地運用這些詞彙,先要很好地理解它們的文化意義。例如,英語中的“dog”並不是都要譯成“狗”。 lucky dog (幸運的人),big dog(大亨,要人),clever dog(聰明的小孩,伶俐的小夥子),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時)。而在一些漢語詞彙中狗卻帶有貶義,如走狗、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勢等。另外,顏色詞在中西方文化中代表的含義也不盡相同。我們說的“紅茶”是英語中的black tea 而不是red tea,紅糖是brown sugar,不是red sugar, black coffee 是“不加牛奶的咖啡”,green hand指的是“新手”,He looks blue.(他看上去情緒低落。) 我們在學習時切不可望詞生義,引起交際誤會。

2. 語法、句法的滲透

漢語句子注重意合,英語句子重形合,比較注重句子結構上的完整和邏輯上的合理。我們看一看下面的例子: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built 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譯文:兒童將與裝有個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個性內置的計算機將被視爲工作夥伴而不是工具,人們將在氣味電視前休閒,到這時數字時代就來到了。這句英語是由四個獨立句構成的並列句,前三個句子都用簡單將來時,最後一個句子用的是將來完成時,句子之間的關係透過時態、逗號和並列連詞 and 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漢語譯文明顯就是簡單的敘述,至於句子之間的關係完全透過句子的語義表現出來:前三個句子可以看成是並列關係,最後一個句子則表示結果。我們在理解英語長句時就要分析出句子的結構,找出句子的主謂賓核心,把長而複雜的句子拆分爲幾個短句。

(二)創設交際情景,滲透口語文化

英語教師要設法營造英語學習環境,隨時隨地儘可能多地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使用英語的條件。簡單的英語問候如:“How are you?” 可以用“I’m fine.”“Thank you/ Fine, Thanks.”來答,教師可引導學生還可用:“I’m OK.”“I’m all right.” “I’m not very well.” “I feel terrible.”等。在分發作業時,教師可說“Here you go!” (你自己來拿) 代替 “Here you are!” 還有“No way! ”(沒門) ,I did it./ Got it.(我得到了/我做到了/我成功了),Told you that so.(早就告訴過你 ),Just kidding. (只是開玩笑),You can make it.(你能行)等常用的口語教師要經常性地引導學生說,久而久之,潛移默化,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最終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

(三)結合多媒體,拓寬滲透途徑

多媒體教學已是日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學形式。教師可以結合教材,指導學生透過聽英語廣播,觀看原版英語電影等形式,直觀地快速有效地理解和領會相關的文化知識,並提英語聽力水平。在學習外研版第六冊Module2 Fantasy Literature 時,我組織學生觀看了Star Wars 影片第一部,讓他們瞭解科幻片,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的科學興趣,促進了英語學習。在學習第八冊Module1 Antarctica 時,爲了讓同學們更好地瞭解南極惡劣的氣候條件和地理風貌,我給學生放映了大型紀錄片《帝企鵝日記》,真實、地道、新穎的語言材料不僅拓寬了他們的文化視野,而且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佈置研究性任務,開展合作學習

新課標倡導研究性學習,使學生在“做事”的過程中習得語言知識和技能。因此,教師在單元教學中適時地佈置一些實踐探究性任務,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外國文化。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選擇感興趣的內容,確定課題,制定計劃,進行研究、分析和討論,最終呈現研究結果。在學習外研版第五冊Module1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時,讓學生以4、5個人爲一組,分析比較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的異同。在完成此任務過程中,學生不僅加深了對英美兩種英語的瞭解,並且透過小組合作,培養了動手能力。

四、結束語

語言和文化是相互作用,互相影響的。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語言,也不可能學好語言。在語言教學中教師要持之以恆,把握文化滲透的時機,注意文化的差異性,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提高對英語國家文化的敏感性。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外研版教材,第五冊、六冊、八冊.

[3]戴凡.《文化碰撞》.上海外教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