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問題情境設定在小學數學教育的應用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2.26W

在小學數學課堂當中,教師不僅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者,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引導者。問題情境的創建在小學數學課堂當中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有效的問題情境能夠快速幫助教師調動班級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透過自主學習能力的發揮,解決數學問題。雖然在當前的情勢下,重點提倡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在傳統教學模式的深入影響下,這一目標很難達成。這不僅對教師的教學經驗提出更高的要求,也給教師教學觀念、教學手段的轉變施加了壓力。總結來說,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學對教師理論素養有如下幾個要求:首先,教師要具有紮實的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基礎;其次,教師要具有深厚的數學學科知識基礎;最後,教師要具有現代化的教育理念,熟練掌握現代化的教學工具。

問題情境設定在小學數學教育的應用研究論文

1小學數學教師的理論素養要求

現在,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的發展過程中,“創建有效問題情境”已經成爲教育界共同提倡的教學方式。許多教育工作者都在積極思考,如何將創建問題情境運用在教學當中。作爲小學數學教師,要在紮實理論基礎、豐厚教學經驗的基礎之上,不斷尋求問題情境的重要價值。將其充分運用在教學當中,幫助提升班級教學效率。

2問題情境的創建要從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

出發在構建主義的理論當中,認爲學生學習某一門學科,獲得該學科學習的能力,實際上就是意義構建的過程。小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佔據十分重要的核心地位,也是建構主義理論認爲的知識建構的主體。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我們要充分關注學生主體的認知狀況,遵循其認知發展的基本規律。強調學生個體對數學知識的感悟,正面面對問題,尋求有效的“意義建構”方式。教師在構建問題情境時,要從數學學習的視角出發,對學生學習狀態,現在面臨的學習困境做出分析,注重生活化數學知識的加入。爲學生提供必要的數學知識儲備,把握設定問題情境的時機,深入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

2.1有效引出小學數學學習話題。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創建一些生活化的數學學習情境,從學生的認知背景出發,讓學生在情境當中感受數學知識與自我認識之間的強烈碰撞。將數學知識的話題集中在課堂當中,運用數學教學情境來表達教師的教學思路。針對一些抽象性較強的數學知識,創設問題情境是最爲直接有效的辦法,能夠將抽象性、邏輯性強的知識點轉化爲具體的、生活化的話題。話題的引入是引導學生分析問題的基礎。

2.2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心理需求。對於小學數學教學來說,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是實現高效教學的重要手段。教師要深入分析學生的已有知識基礎,順着學生思考問題的邏輯習慣,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問題,運用邏輯思維的習慣找出問題中數量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各個空間位置的變化。瞭解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繫。例如,教師在進行長方體表面積計算教學時。可以運用面巾紙盒來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問學生需要用到多少紙張,才能作出這樣的一個紙盒。創建這樣一個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就是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將數學問題變成可視的、具體的問題。

2.3採取有效辦法祛除小學生數學課堂學習的障礙。總結來說,學生在進行課堂學習時,面臨的障礙主要有認知障礙和心理障礙。針對不同的學習障礙,教師要採用不同的解決辦法。問題情境的創設對消除這兩種障礙都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問題意識,學會尋求問題的根源所在,提出正確的問題,快速尋求正確的解決辦法。教師要運用更加敏銳的觀察力,發現學生面臨的學習困難。鼓勵學生養成自由開放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學生進行自由式的、開放式的思維。

3問題情境的創設要堅持以人爲本的教學理念

教師在創建小學數學問題情境時,要堅持以學生爲主體的基本原則。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問題的選擇和情境的創設都要認真思考學生的知識基礎水平,以及學生的心理結構特點。對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分層,教學時要做好分層處理,引導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生成和發展。3.1以人爲本要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在傳統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單一地從教學大綱的要求、教材內容出發設計教案。而學生作爲課堂的主體,卻成爲被動接受學習的對象。在新課程標準要求的引導下,我們要從學生的認知能力出發,一切教學手段的使用都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情況,注重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反饋。以小學數學小數內容教學爲例,教師可以藉助基本的教具,以及學生在超市買菜等生活化的場景,來引導學生了解小數概念,並學會進行小數的加減運算。

3.2以人爲本的小學數學教學要面向班級的每。位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當中,教師要切實掌握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行爲習慣。採取適合班級學生的教學手段。教學上的以人爲本,就是要尊重每一位學生的認知習慣、尊重學生現有的學習基礎。對後進生表示理解和尊重,對尖子生表示尊重和有效引導。不強求學生嚴格按照教師的思路學習數學,而且儘可能適應學生理解問題的方式。在教學考評當中,也要面向全體學生,尊重每位學生給出的反饋資訊,對自己的教學計劃進行適當調整。

3.3以人爲本的教學要實現分層教學。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發展情況有較大的差異,有些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不強,有些學生空間想象能力較差,班級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理解能力參差不齊。教師首先要認清這一情況。並接受這一事實。深入分析班級每位學生的學習習慣,瞭解他們數學學習的優勢和弱點,對班級學生進行分層。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也要各自的心理特徵。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教案,做到因材施教。

3.4以人爲本要激發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能力。問題情境的設計是以引導學生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手段。不同的學生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解決問題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每位學生都有個性化的學習習慣。首先,教師要表達尊重。其次,要順應學生個性化學習能力,採用正確的問題,有效引導學生認清問題、解決問題。維護學生的認知行爲習慣,深入挖掘每位學習主體的學習潛力。

4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踐過程中,問題情境的創造能夠發揮不可替代的價值。我們要堅持以學生爲主體的基本原則,教師的教學安排、問題情境的創建都要遵從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爲此,要想充分挖掘問題情境的價值,教師就要深入瞭解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況,重視學生的反饋資訊,對班級學生進行分層,採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于波,朱文平,朱劍英.中加小學數學課堂問題情境創設方式比較研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6,(08):113-116.

[2]季勝男.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研究[D].渤海大學,2015.

[3]呂敏.中美小學數學教材中問題情境的比較研究[D].貴州師範大學,2014.

[4]阿衣提拉買買提,張海軍.小學低年級數學問題情境創設原則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3,(24):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