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小學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對策論文

學問君 人氣:2.61W

摘要:時代的發展,要求教育也要隨之改革,尤其小學教育的發展與改革更爲重要。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而小學教育不僅關乎到小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小學階段還是塑造品格的重要階段,所以小學生的品格教育也非常重要。目前,小學教育還不完善,小學數學教育中還存在着諸多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使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適應時代的召喚,這是目前需要共同探討的問題,本文針對小學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有效的對策,希望對今後的小學數學教育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對策論文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 ;問題; 對策

隨着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向前不斷進步。但是,在我國的小學數學教育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可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着許多問題。教育事業是一個崇高的事業,也是全民素質整體提高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小學教育。小學是一個人初入社會的初始階段,一個人的性格培養、文化基礎、品格的塑造都將在小學階段打下基礎,所以,在人的一生中,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在未來的日子裏,小學教育也是最爲深刻的,而小學教育的實施也是比較難的,這就使小學教育問題成爲一個更爲嚴肅的問題。可是,目前小學教育中的數學教育還有很多問題等待解決,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使我們吸取了國外的一些先進經驗,但是,我們要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建立起具有本國特色的教育模式,這種小學數學教育模式,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充分融入先進的科學教育方式。

一、小學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1.對小學生的特質認識不全面。小學生是剛剛離開家長的呵護,走入到社會羣體中的一羣孩子。從某種意義上講,小學教育將伴隨着孩子的一生,每一個孩子將從小學階段邁出人生關鍵的一步。小學階段的孩子受到怎樣的教育,他便將反饋給社會,從而影響這未來社會發生的變化。它啓示我們:小學教育的工作者要正確認識小學教育的特殊性,知識和技能教育對於小學生的.教育來講是不全面的,要在傳授給小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小學生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

2.傳統教育模式與素質教育有差距。由於傳統教育中,應試教育的長期存在,把分數的高低作爲評價學生的標準。爲了使學生達到高分,常運用題海戰術,而學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質等方面的培養卻被忽略。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要求教育推陳出新,而我國的小學數學教育在內容、方法、創造力上,都較傳統。教學內容不寬泛、少生動、缺新穎,與素質教育存在一定差距。

3.課堂教學模式化、缺乏趣味性。小學的數學課堂上,教師常運用小組合作法教學,但是,有些時候,這種教學還只是模式化,學生並沒有真正的“合作”、獨立思考、相互探討,使教學結果不佳。一般教學中,教師提前把教案備好,在上課時,按照教案進行教學。這種模式,缺乏趣味性,學生不易消化理解,而在學生理解錯誤,或並未完全掌握這個知識點,教師卻教授下一個知識點了,此方法缺少循序漸進的過程,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模式化教學,教學氛圍呆板,教師沒及時引導,學生不參與、不思考,所以不理解不吸收,教學效果不太理想。

二、小學數學教育問題的對策

1.注重小學生的全面教育。現代化教育,教和學同樣很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因勢利導,逐漸引導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從而主動去學習,而不只是被動接受。注重小學生的可塑性,培養榮譽感。培養小學生具有美感,吸引小學生主動認識世界和了解世界,從而在心理上產生了對知識的渴望,這種動力一旦形成且具有長久性,小學生就會愛上學習,主動尋找未知。從中培養小學生具有道德思想中的責任感,這也是人性道德教育的任務之一,責任感的構建完成,爲其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具備責任感的孩子不論誰交給他的任務都能積極主動想盡辦法去完成,這一良好心態和習慣的養成,使他能夠成爲對家庭、對朋友、對工作、對社會敢於承擔責任的人打下堅石,從而完成小學生的素質教育目的。

2.縮短與素質教育的差距。要縮短與素質教育的距離,就要減少小學生的數學習題,減少學習壓力,課上鼓勵學生多動手、多動腦,開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重視小學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鼓勵學生積極發展個性,加強對小學生身體健康教育,培養小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3.加強課堂引導、互動和趣味性。教師提前準備教案沒有錯,但是教師還要根據課堂的情況,對教案的內容進行調整和補充。教師要從實際教學內容出發,找出學生的興趣愛好,再從實際生活出發,找到與之交流的方法。比如在教授“平均數”這個知識點中,教師首先提出引導性的問題,詢問學生喜歡什麼運動,可能有些學生會喜歡足球,有些會喜歡籃球,而有些學生會喜歡排球。總之,學生大多喜歡的是球類運動。這個問題找到了學生的興趣愛好。教師再根據教學環境的實際情況,即教室的大小,給學生解釋爲何這些運動暫時不能用到這節課上,然後選擇適合課堂教學的運動方式,將分組教學與互動教學相結合,提出讓學生們以座位順序自然地分爲兩組進行一場球類運動比賽,從中讓學生充分理解“平均數”這個概念。

假如教室內有四排座位,那麼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從左到右的順序,每兩排座位的學生爲一組,把全班學生平均分爲兩組。然後再根據場地的限制告訴學生,喜歡的運動暫時不能完全進行,但可以換一種方式進行球類運動,即拍球比賽。教師讓學生找來球類中的任何一種均可,然後讓學生們推舉出各組的組長,再集思廣益,給各自的小組取個名字。教師提出一個時間限定,可以讓學生們指定一名學生專門記錄時間。接下來,教師讓學生們動腦,商量比賽的規則。之後教師總結比賽規則,即在有限時間內,哪個組別拍球較多,哪個組即爲勝者。在教師發出號令後,兩組學生開始拍球,爲了鼓勵學生,最後教師還要對取勝的一組給予非物質獎勵。比如組長給兩組分別起名爲藍隊和紅隊,時間限定爲十分鐘內。如果藍隊拍球爲30個,紅隊拍球爲29個,教師可引導學生說出兩個組的拍球個數比是多少。當教師宣佈藍隊爲勝者時,紅隊的學生提出異議說,兩個組拍球的機會雖然一樣多,可是他們的組裏只有六個人拍球了,而藍隊卻有十個人拍球,這種比分不公平,要求在人數相等的情況下,拍球數量多的才能爲勝者。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學生好好想一想,在拍球機會相等,可拍球的人數不等的情況下,是否能評出哪一組獲勝呢?透過教師的不斷提問,學生的不斷思考、回答,既開闊了學生的思維,鍛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引導學生相互交流,主動探討,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加了數學課的趣味性。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到深度思考中,自主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問題,時間一久,學生就養成了主動思考的習慣,對完成數學教育起到了促進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着諸多問題,使教學質量和效果受到影響。小學數學教育要跟上時代步伐,改變教學模式,把握教學策略,使小學生愛上數學、主動學習數學、探究數學問題,培養小學生的發現、分析和獨立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使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得到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王玉平.淺析小學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4;10(17):27~29.

[2]包永紅.探究小學數學教育中若干問題的缺失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小學教育;2015,9:19.

[3]王玉河.淺析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現代農村科技,2015;2(17):57.

[4]徐麗娟.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科學,2011;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