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人教版小學數學新教材問題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3.25W

【摘要】近年來,新課標的改革工作仍在繼續,小學教材的種類日益增多,數學也不例外。人教版的數學教材受到很多學生和老師的歡迎,它也在實踐中起到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然而,人教版本的小學數學教材也存在一些缺陷,如一些知識與概念不是非常明確,有些問題闡述不清。對人教版小學數學新教材的一些問題做簡要的分析,並提出一些有效的意見。

人教版小學數學新教材問題研究論文

【關鍵詞】小學數學;人教版;新教材;問題方法

一、小學數學教材的數學文化分析

說到數學文化,它是進行數學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元素,數學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透過數學文化來豐富學生的文化積累,數學的課程、數學的教育等都與數學文化息息相關。數學文化貫穿了數學學科與其他文化學科,針對數學的本質,數學文化間接的促進着數學思想、數學方法以及數學語言的形成和發展。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心智還不成熟,年齡尚小,學生們透過數學教材與課堂這個平臺來了解數學文化,也就要求數學文化必須透過一種獨特的方式被展現出來。數學其實存在於現實生活的各個角落,數學文化的薰陶尤其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數學素養,專門培養學生們的數學文化素養。在教育改革中,新課標對數學文化進行了概述。同時,新課標提出:“數學是人類社會的一種文化,數學的思想、內容以及方法語言都應該是現代文明的組成之一。”新課標要求,每個學校的數學課程都必須結合數學文化進行,使學生對數學的產生、數學的價值所在和數學對人類的作用都有明確的認識。

二、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存在的問題

(一)長方體與正方體問題

小學人教版數學教材有一節專門針對正方體與長方體進行了對比,指出他們的相同與不同之處。教材中詳細講述了正方體和長方體的主要不同在於正方體具有六個面積完全相等的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共有12條邊,且每一條邊的長度都是相等的;長方體就不同了,它的六個面都是長方形,每兩個對面的面積完全相同,平行的四條邊具有相等的長度。但是,這樣對長方體與正方體進行解釋,具有一定的不清晰性,對於長方體與正方體的不同還是概述不清,如長方體的對面具有相等的面積,用同樣的道理套進正方體也符合情況,學生還是不能真正理解不同之處在哪裏,很容易是學生對知識點產生誤導,使學生對於數學的概念含糊不清。

(二)正方體與長度單位問題

小學人教版數學的教材中,一般都是把1cm的正方體作爲統一的計量單位,依據這個概念對小學生舉辦相對一個的實踐活動。在教材中,要求學生採用正方體揮着三角形來測量書本的邊長,還可以測量玉米或者小刀等物品的長度,透過這樣的指導過程,學生們最後得出書邊的長度,書邊長度大約是正方體單位的14倍或者三角形長度的5倍。也就是說,教材的編寫者將正方體或者三角形甚至是硬幣當成一種長度的計量單位,然而因爲這種思維的引導,一些靈活性不高的老師照搬教材內容進行授課,使學生不能真正理解長度的含義,學習的效率也就受到了不良影響。理論上講,正方體、三角形以及硬幣等這些東西都不能被作爲長度的計量單位,如果用其計量別的物品的長度,很容易造成計量錯誤或者計量不準確,不利於學生提高自己的數學知識水準。

(三)小數與名數問題

小學人教版本的數學教材中還講述了小數與名數以及他們之間的轉化問題,並解釋了小數與名數的概念。教材中會出現一些例題,例如將一些單位數據轉換爲以米爲單位的數,那他就會在例題中指出50cm=0.5m,60cm=0.6m,並對0.5米進行解釋,叫做以米爲單位的小數。然而實際生活中,小數和名數之間還是存在一定差異的,名數例如0.5m,它是由數據與單位結合起來的,與小數並不能直接互相轉換,所以上述的例題就不成立。在教學實踐中,小學生們學習到的數學知識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的,對小學生的正常參與學習還是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三、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材中的體現

(一)推動數學發展的巨人

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材中開始出現了一些著名數學家的故事,透過這些故事激發了學生們對數學的興趣,也同時讓學生們有了求知的榜樣,使書本中的內容更加豐富,學生的知識框架更加完整。透過數學家研究數學的過程使學生們感受到數學對一個人的重要作用,從而也使自己的'數學思維得到了擴展。人教版小學數學的教材中穿插的住過著名的數學家有祖沖之、劉徽等。例如,在六年級上冊的教材中,講到圓的面積這一節時,就插入了劉徽的故事,先透過劉徽的割圓術的典故引出圓的面積的求法,就是將一個圓平均分割成幾個部分,把分割出的部分拼接成一個長方形,然後透過求長方形的面積來得出圓形的面積,也就是說,透過對劉徽的簡要介紹,來引出研究數學的過程,讓學生們感受到數學文化的真正含義。當然,僅僅在教材中插入中國數學家的故事是遠遠不夠的,學生會片面的認爲只有中國的數學文化偉大,所以,教材中也插入了西方著名數學家的故事,如奧特雷特的故事、拉恩的故事。拉恩是一位瑞士的數學家,他的故事在人教版二年級的數學教材中被提到,他主要就是研究了除法,第一次在代數中用“十”來表示除法,把“十”的豎槓變成兩個圓點,就形象的變成了除號。這樣,在學習數學教材的同時也給學生滲入了西方的數學知識,使學生了解外國的數學文化,胸懷變得更加寬廣。

(二)數學知識的發展歷程

學習數學,主要是培養學生們對數字的認知與敏感度,所以學習教材,首先要從認識數字開始,讓學生們瞭解數字的發展歷史。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教材中,就講到了在中國的古時候,人們透過數籌來表示數字,學生透過瞭解數籌也漸漸地瞭解中國古代的數學文化。在古埃及,人們採用象形數字技術,在不同的國家都有不同的表示數量的方法。人教版二年級的數學教材有一節講到數字技術的發展歷程,即開始於石子計數,後來出現了算籌計數,逐漸演變爲擺珠子技術,最後出現了算盤。透過對數字的歷史描述,瞭解到數學的發展歷程,這也成爲學生們感知數學文化的一種方式。

四、完善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的方法

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響,我國當前人教版的小學數學教材還存在着諸多問題,不僅僅存在知識框架的不清晰,並且有些數學中的概念與定義也存在一定的誤解。加之有些小學老師本身的素質水準不達標,不能靈活的運用教材進行授課,造成學生們對知識的誤導,也使學生的數學生涯受到了不良的影響。針對上述的一些問題,我國的教育部門應該採取一定的措施對現在數學教育的實際情況進行詳細科學的分析,儘量完善人教版小學教材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把教材彙總相關的數學概念與定義進行明確。在完善教材的過程中,相關人員需要制定一套統一的標準來完善數學知識框架,對教材中的內容有重複的,要酌情刪減,使得教材的知識準確且有效。對於老師本身來說,要定期的接受課堂教學培訓,逐漸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們數學知識水平的提高。

五、結語

數學教材對於小學生的數學生涯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爲老師們的教學工作提供了理論依據,也幫助了學生們進行數學學科的學習。儘管在教學過程中,受到多方面的影響使得教材還存在一些問題,對老師和學生造成了不良的影響,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透過教育部門、老師以及學生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克服困難,解決難題,使學生們更好的學習數學,從而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賈啓英.探究人教版小學數學新教材中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刊,2013,(03):12.

[2]齊鑫.淺談人教版小學數學新教材中幾點問題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4,(35):76.

[3]方紹權.有關小學數學教材之文化特性研究[J].才智,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