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合作學習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學問君 人氣:2.7W


   論文摘要:合作學習是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學生有效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新課標指出,在教學中,教師應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把英語教學和情感有機的結合起來,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情景,促使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由此可見,將合作、競爭和個人行爲融爲一體,使學生之間和諧合作。快樂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1.理解合作學習的內涵,正確實施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在教師下,依照學生的不同特點、不同的學習能力,進行彈性分組,讓他們爲完成同一個目標,分工合作,相互幫助,並以集體的成功爲評價依據,最終促進個體健康發展的一種策略。當前的課堂教學改革中,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轉變學生學習行爲的重要方式。但在操作過程中,還存在種種的問題。?
  1.1 糾正合作形式過於單一現象,注意合作形式的多樣化。
  在教學中,採用前後桌同學組合成爲一個學習小組的形式,因其簡單、省時被教師廣爲使用。但部分教師把合作形式單純解爲兩三個人一個小組,以爲加上這種形式就進行了課堂改革,以爲這樣的形式用得越多就越能體現現代教育的新理念。其實,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有的小組因爲都是優等生,討論時氣氛熱烈,而有的小組卻由於基本上都是學困生,只好沉默無言。教學規律告訴我們,任何教學手段的運用都要講究方法。因此,我們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等因素,注意合作形式的多樣化。?
  1.2 克服合作學習的形式化,提高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新課程標準倡導:“合作、交流”的學習理念,而課堂教學中的“合作、交流”主要是透過“小組合作”的途徑來實現的。在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時,教師應該進行指導,否則就容易流於形式。在一些課堂上,我們不難發現,不少教師僵化的地理解合作學習的內涵,片面的追求所謂小組學習的形式,先是組織小組討論,然後就是小組彙報學習結果,每個小組選派一名代表發言,而被選派的代表往往是優等生,最後其他學生的發言就被某個優等生取代了。學習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學生頻頻發言,課堂成了優等生髮揮自己才能的舞臺,而其他人則成爲“多餘人”,坐在那裏靜聽。小組彙報時,真正發言的仍是那一兩名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參與合作學習的只是少數幾名學生,大多生則遊離於學習過程之外,達不到共同發展的要求,因此也是失敗的合作學習。這樣一種流於形式的合作學習,學生不僅沒有了獨立思考的過程,也沒有了思維火花的碰撞,而且容易忽略英語基礎不太好的學生,結果是兩極分化愈加嚴重,這談不上是充分的合作。?
  1.3 正確把握教學內容的難易度,給學生以充分合作學習的機會。
  在課堂中開展合作學習時,內容的選擇非常重要,教師應該佈置一些具有一定難度的、富有挑戰性的任務給學生。但有時候教師爲了營造合作的氣氛,不管知識難易,一律給學生同樣的時間去準備。在短暫的時間內,若是內容簡單還行,但要有一定難度時,學生正在思考或還沒思考,更談不上合作學習。教師要把有一定探究和討論價值的問題作爲合作學習的內容,保證充足的時間來合作,才能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
  1.4 摒棄放任自流的錯誤做法,實行合作學習的有效監控。
   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由於教師分工不勻,學生出現爭當角色或相互推讓的現象,有的教師站在講臺前耐心的等待,有的`教師在各小組間走動,對學生聽之任之,不做指點。時間一到,個小組依次彙報,彙報完畢教學活動結束。這樣的課堂教師顯得可有可無合作學習缺乏監控,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實踐證明,只有分工明確,職責到位,學生才能藉助集體智慧,真正做到合作學習,學習中合作。?

  2.科學運用合作學習的具體形式,讓合作學習貫穿教學全過程
  要真正體現合作學習,教師要讓學生透過合作,主動參與學習,探究知識,發揮集體智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1 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激起合作學習的興趣。
  2.1.1 改變舊的座位制度,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意識。
  教師要開動腦筋,改變傳統的課桌擺放形式,讓學生有新鮮感。座位的改變,給學生的合作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不受座位的約束下,暢所欲言,充分交流。學習自主性得到發揮,合作意識得到培養。?
  2.2.2 合理安排各組成員,增強學生合作信心。
   在課堂中,教師運用彈性分組策略,分組前要考慮學生的差異,根據知識基礎、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搭配分工,設組長、記分員、檢查員等。組長要讓能力強、學習好、樂於助人的人擔當。培養組長的組織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學習,輪流讓每一個組員當一當組長,展示他們的領導和組織能力體驗一下成功的喜悅。既可以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願望,也可以增加學生合作學習的信心。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就是要讓人人蔘與學習過程,人人都能嘗試成功的喜悅。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發言,即使說錯了也要說出來;其次,在組內儘可能安排學困生髮言,讓他們體會成功的快樂。並且應重點指導學困生的學習,瞭解他們的思維狀況,解決實際困難。彈性分組體現了對所有學生的尊重,對個體差異、合作學習與成功學習體驗的重視。?
  2.2 教師要善於創設合作學習的時機,促進學生的發展。
  2.2.1 在教學重點處開設合作學習,圍繞教學重點組織討論,對知識掌握會更加牢固。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把蘊藏在教材中的知識點挖掘出來,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培養探究能力。
  2.2.2 在知識的關鍵處開展合作學習。
  教學中的新知識,常常是舊知識的延伸。新舊知識的連接點是教學的關鍵。組織合作學習,能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使問題得到順利的解決。?
  2.3 教師要參與活動適時指導。
  在教學中,教師要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加強對合作學習的指導與監控。教學活動中,要深入到各個學習小組活動中,參與學習活動,對學習中的問題進行適時、適當和適度的指導,注意合作學習的進程和質量。?
  2.4 合理評價,建立較完善的獎勵制度。
  激勵性評價機制的建立,是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學生成績的關鍵因素之一。爲更好的促進小組合作意識,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制定合理的獎勵制度是非常重要的。獎勵的目的在於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師應要求學生,注意傾聽同學的見解,注意學生間的相互評價,讓小組長按活動中的表現給每位同學打分,評出最佳合作伙伴,給予表揚。這樣成績好的學生會感到自己的能力還不夠,成績不好的學生,會感到來自小組的壓力,促使其相互合作,提高學習效率,強化合作意識。?
  2.5 精心設計作業,讓學生在課外學會合作。
  在設計課外作業時,教師應該儘可能的避免某些傳統的家庭作業,例如:抄寫單詞、默寫句型、背誦課文等。這些都容易使學生感到厭倦,也不利於學生的健康發展。教師要有意識的佈置一些有利於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的作業,並且注意不要拘泥於教材,而要根據教材拓展延伸,內容要豐富多彩,形式要靈活多樣,特別要重視小組的集體學習,這樣才能使學生去思考、運用和展示所學的知識。例如:當學生學習了有關動物的內容之後,我精心的設計了一張表,讓學生在課外調查自己的父母以及朋友喜歡或不喜歡的動物,從而讓學生獲得了運用知識進行交際的能力。?
  把作業延伸到課外,不僅能鞏固所學的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在活動中,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也讓更多的學生品嚐到了成功的喜悅。?
   總而言之,在英語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能夠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形成開放、民主、互助、活躍的課堂氣氛。它不僅僅是再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探究意識和合作能力的重要形式,也是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交往的有效途徑。

關於合作學習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