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小學數學教育論文十篇

學問君 人氣:2.86W

第一篇:小學數學教育中語言教育的滲透

摘要:小學數學對於小學生創造性以及邏輯性思維的培養與提升作用重大。小學數學教師深入瞭解數學語言的方法、種類及特徵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小學數學教師藝術性、形象性以及幽默性的語言對於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提升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小學數學教育論文十篇

關鍵詞:小學數學;語言教育;滲透

一、小學數學教育滲透語言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可以促進小學生對於數學知識的理解

在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不難發現在同一個年級的數學教材中有一些語言類的知識在語文課本中是不曾教授的,這就表明了小學數學與語文教學是相互補充、相互依存的。例如前一個三聲的動詞讀音,後一個四聲名詞讀音的“數數”練習在語文教材中是不曾出現的,或者多音字“奇數”這一詞,絕大部分小學生都瞭解“奇怪”這個詞,然而透過數學教育,他們才瞭解到了不同的字音等。而最爲典型的就是循環小數的定義,即“假如一個小數,從小數部分的任何一位起,如果是幾個或者一個數字依次重複出現,那這個小數被稱作循環小數”。如果小學生不明白這些語言文字,那麼他們也難以理解定理。因此,將語言教育滲入到小學數學教育中對於數學定理或者其他部分的理解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對於數學情景的創設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小學數學教師採用情景創設性的語言教育,可以使得小學數學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促使小學生掌握圓柱體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問小學生:“幾個小朋友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看到路邊有棵被暴雨衝倒的樹木,有同學提出說要算這棵樹主幹部分的體積,因此他們測量出樹幹長a米,大頭直徑b釐米,而小頭直徑c釐米,那同學們可以幫他們算一算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告訴學生,雖然樹幹不規則,但它近似圓柱體,可以用圓柱體的計算公式來進行計算。樹幹的高當然是肯定的,但其中樹幹兩頭直徑不一樣,不管採取那個作爲面積,都會出現誤差,那如果用樹幹中段的截面作爲底,是不是就可以減少誤差呢?而這個截面的半徑可以採用樹幹兩頭半徑的平均數來計算。這樣採用語言情景教學的方式,學生就可以加深印象,從而使得所學知識得以鞏固。

二、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滲透語言教育的策略

(一)注重數學語言教育的規範性與藝術性的有效提升

小學數學語言教育在數學教學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對於小學生理解、創新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提升有着較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注重自身言談的精煉性、簡潔性、邏輯性、藝術性等,如此才能引導小學生對於數學知識更深層次、更全面地理解。例如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這樣提問:“同學們,大家看看這張圖像中與數字有關的資訊有哪些?”這不僅可以讓小學生帶着目的性對圖像進行觀察,而且可以使得小學生的答案具有針對性。透過這種明瞭、簡短問題的引導,快速轉變小學生的思維,培養小學生的表達能力。

(二)採用鼓勵性的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採用鼓勵性的語言可以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慾,亦可以提升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可以採用“你真棒”“沒關係,下次繼續努力,老師相信你”等表揚或者鼓勵性的語言。但這種表揚或者鼓勵性語言也要適度,否則會使得小學生忽略掉數學學習的過程,對於結果較爲注重。

(三)注重數學語言的趣味性

小學數學課堂的邏輯性比較強。因此,在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數學教師應採用有趣的授課方式,激發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邏輯性思維。例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小花昨天釣了四條半截魚,三條無頭魚和兩條無尾魚,那麼小花共釣了了幾條魚?這時就有小學生可能將魚拼接爲一條條完整性的魚,從而將魚的完整性給忽視掉了。此時教師就可以給小學打比喻,問小學生是否見過釣上的魚不是完整的,然後讓小學生再次思考,給出正確答案。

三、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滲透語言教育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必須確保語言的形象性、生動性、幽默性、藝術性以及規範性。此外,教師應該在言談上給予小學生協助與鼓勵,不斷提升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充分調動小學生對於數學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興趣性,從而使得小學數學課堂效率及質量得以最大化地提升。

作者:柏銀山 單位:甘肅省玉門市柳河學校

參考文獻:

[1]趙寶榮.新課程標準下小學數學語言教與學的研究[D].濟南:山東師範大學,2013(5).

[2]王海燕.語言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運用[J].科技視界,2014(10):78-79.

[3]劉娜琴.小學數學教育中語言教育的風暴來臨[J].新課程(小學),2015(12):113.

第二篇:小學數學教育中美育問題思考

摘要:現如今,美育已經成爲小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項教育內容,它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而且可以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滲透美育教學已經成爲了廣大小學數學教師亟需深入研究的問題。基於此,對美育教學滲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進行分析,並探討了將美育教育滲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美育教育;問題

小學生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初級階段,爲了實現小學生更好地發展,強化美育教育就顯得尤爲重要。小學教育中的每一門學科都有其獨特的美,學生在獲得相關知識的同時,也應不斷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小學數學課程相較與其他學科,知識更爲抽象化、複雜化,容易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失去興趣,而美育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對於數學理論知識的認知與理解,豐富數學課堂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將美育教學與數學教學相融合已經成爲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必然趨勢。

一、美育教學滲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興趣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前提條件,也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由於小學生的生理、心理髮育不成熟,在這一階段,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活潑好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利用美育的特點,將美育教育滲透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從多個方面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透過這種富有感染力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同時,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美育教育以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羅克韋爾肯特曾經說過:“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們對於生活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從而更加熱愛生活。”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需要不斷引導學生髮現和感知數學中的美。例如,在學習圖形認識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親手製作一些圖形,讓學生在體會圖形排列規律的同時,培養學生對圖形美的感知。此外,教師也可以製作一個複雜圖形,將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以及圓等簡單圖形進行組合,讓學生數一數有多少個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等,也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漂亮的圖案,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將美育教育滲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策略

(一)將美育教育滲透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

教學過程是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知識理解以及自我發展的重要實踐活動。將美育教育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學習“軸對稱圖形”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透過畫圖、找圖形或者折圖形等方式,使學生在軸對稱圖形美的感知中提升自身對知識的理性認識。上課前,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圖形,如卡片、獎盃、樹葉等,讓學生仔細觀察,找出這些圖形的特點。當學生髮現圖形兩邊相同時,可以讓學生將圖片進行對摺,這樣學生對於對稱圖形概念以及對稱軸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此外,還可以讓學生在數字、漢字、字母或者一些平面圖形當中找出軸對稱圖形,並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軸對稱知識的理解,在作業本上畫出軸對稱圖形,對軸對稱知識進行鞏固。

(二)將美育教育滲透在小學數學解題過程中

小學數學的解題過程也是美育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狄德羅認爲:“所謂美的解答是對一個複雜問題的簡單回答。”小學數學中有很多簡便的計算方法,教師可以從多個角度發散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並快速找出準確的答案。在小學數學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採用簡便運算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知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對數字特點進行觀察,再結合相關的數學運算法則,將複雜的筆算問題化簡爲口算題,有效縮短學生計算的時間。

(三)將美育教育滲透在小學數學情境創設過程中

透過情境教學的方式,可以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添加一些色彩,將數學知識與學生思想相統一,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小學數學“三角形的認識”時,爲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原理,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前收集一些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三角形實物,比如風箏、晾衣架、雨傘、紅領巾以及小紅旗等,透過這些生活案例將小學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繫起來,使小學數學知識靈活化、生活化,從而促使學生在生活化的教學情景中,感知數學的美,這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數學的使用價值,而且還可以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三、結語

將美育教育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革新教育理念。教師要將美育教育滲透到數學教學的各個環節當中,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發現美,並對美有所感知,從而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育效果最大化,使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

作者:代明儉 單位:甘肅省慶城縣翟家河學區

參考文獻:

[1]張麗傑.對小學數學教育中的美育問題的思考[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範大學,2002.

[2]劉慧.對小學數學教育幾個問題的思考[J].新課程學習(中),2013(9):126.

三篇:沉浸理論下小學數學教育遊戲設計研究

一、沉浸理論的定義

沉浸理論即Flowtheory,是指當人們在參與一項具有挑戰性但自己又有能力解決的問題時,會自覺過濾所有不相關的因素,完全地投入到情境當中,並能夠完成自我鼓勵的心理狀態。伴隨着資訊技術的發展,與電腦相關的活動也把沉浸理論沿用進來,隨後沉浸理論被推廣到網絡環境當中。青少年在玩遊戲時能夠全神貫注,全力針對目標,反應迅速,毫無時間感,並且腦電波處於極度活躍狀態。於是,青少年網絡遊戲成癮被總結爲是具有沉浸理論性質的自我迷失和自我鼓勵。若能夠將青少年玩遊戲時獲得的沉浸體驗應用到遊戲教學中,能夠促進青少年發現與探討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二、教育遊戲

教育遊戲是指將傳統教育和遊戲的優點結合起來,在實際教學中以娛樂形式實現教學目的。遊戲性和教育性是教育遊戲的兩個特徵。遊戲性是指從大範圍上講教育遊戲是屬於遊戲的,具有遊戲的特徵;教育性是指教育遊戲是爲了教育,不是爲了娛樂。教育遊戲是將“玩”和“學”結爲一體的遊戲方式。

三、沉浸理論下小學數學教育遊戲設計

(一)設計要求

在沉浸體驗中,把握平衡狀態是非常有必要的。即技能低的人在初次玩遊戲時遊戲難度須與他的技能相配,他纔會處於沉浸狀態,他的技能便會隨着時間提升,如果仍然讓遊戲者挑戰初級遊戲,他會產生厭煩情緒。因此,需要給遊戲者提供更高難度的遊戲。所以,在小學數學教育遊戲的設計上也應把握人與遊戲的平衡狀態。小學數學教育遊戲設計應注意到學生的特點,一方面,小學生年紀小,智力發育有限,數學教育遊戲設計應該在結合課本知識的同時採用簡單的原則,要根據學生的表現隨時調整遊戲難度,將重點放在遊戲的啓發性和教育性上。另一方面,應注意沉浸體驗的感知性和時間性。小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差,在課堂上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因此在設計遊戲時應符合小學生的特點和學習心理。

(二)遊戲設計類型

基於沉浸理論下的小學數學教育遊戲設計的要求,大體可將小學數學教育遊戲設計爲挑戰型和交互性兩大類。結合小學數學教材,挑戰型遊戲有連線遊戲、迷宮遊戲、推理遊戲等。交互性遊戲大多是電腦遊戲、競賽類遊戲。挑戰型數學遊戲一般是任務性的,比如:一筆連九點遊戲,將九個點排成三行三列,學生用四條連續的直線將所有點連接起來,不能交叉,這一類型的遊戲有利於提升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的遊戲能夠鍛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推算能力,比如一到九這九個數字,橫豎斜相加都等於十五,讓學生進行排列。這樣的遊戲有助於讓學生沉浸在遊戲中時激發學生的挑戰力和興趣。交互性遊戲主要是以互動爲特點,利用學生的空間和結構思維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撲克牌湊十遊戲,將撲克牌中的“10、J、Q、K、大王、小王”除去,小學生兩個人一組,每人分發1-9的9張撲克牌,讓其中一個小孩拿出一張牌,另一個小孩根據出牌的小孩給出的數字計算自己需要拿出的數字,兩個數字相加等於10則爲成功。再比如七巧板遊戲,學生要利用不同的形狀結構將七張形狀不一的卡片拼成一個正方型,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

(三)遊戲教學方案

對於小學數學教學遊戲設計,每個教師都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總結一套教學流程,大體上的順序是:教師講解概念、介紹遊戲內容和規則、教師向學生示範、學生參與遊戲、展示結果並交流經驗、教師總結。以“數三角形遊戲”爲例:教師向學生介紹認識完三角形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向學生展示上圖,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向學生介紹簡單的三角型組合方式,讓學生自己發散思維,在圖中尋找更多的三角形。圖中共有78個三角形,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三角形的層數進行刪減。以上圖爲例,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可以進行小組活動,教師在巡視指導時,鼓勵找到數量較多的三角形的學生尋找更多的三角形,指導找的數量較少的學生擴大思考範圍,考慮更多的組合形式。最後教師讓尋找到三角形最多的同學展示自己的尋找方式和結果,與大家交流自己的經驗。最後教師利用多媒體將不同的組合形式用不同的顏色分解出來,讓學生能夠一目瞭然地看到自己在進行遊戲時沒有考慮到的組合形式。這種遊戲教學方式很容易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鍛鍊學生的思維方式。教師可以藉助網絡資源,根據實際向學生教授的知識,爲學生設計不同的遊戲類型,例如:數獨遊戲、綿羊、狼、草的過河順序等。小學數學教育遊戲設計主要是依靠老師將學生帶到遊戲中,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沉浸在遊戲中時還能學到知識。以沉浸理論爲依據進行的小學數學教育遊戲設計,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教育與遊戲的平衡。讓學生體會到不同於傳統模式的課堂樂趣,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及教師的教育水平都有極大的幫助。

作者:李繼平 單位:長春市雙陽區第二實驗小學

第四篇:小學數學教育與資訊技術的整合

摘要:資訊化背景下的小學數學課堂中,網絡資訊系統爲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資源,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爲學生的交流提供了平臺。但是,資訊化在促進學生學習效率提高方面並沒有充分發揮作用。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缺乏創新性,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降低。只有不斷對數學教育進行改革,小學數學教學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發展,才能夠爲我國的教育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本文在研究資訊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使用現狀的基礎上,探究資訊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整合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資訊技術;課堂;策略

一、資訊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應用中出現的問題

當代小學數學教育存在的根本問題是缺乏現代的教學手段,小學數學教學需要有現代教學手段的融入。教學手段如果落後,會嚴重影響教學質量。數學的學習需要有創新的手段,如果數學的教學缺乏這些因素,那麼數學的教學將會是失敗的,也不利於教育的發展。

1.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忽略了教學內容

當前,數學的教學手段比較單一,沒有吸引學生學習的亮點。在教學中,教師只會給大家講解一些基本知識,學生很少有上機操作的機會。這樣呆板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厭煩的情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沒有了學習興趣,就會影響學習效果。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可以增加小學數學的趣味性,如用一些視頻來展示數學內容,會取得較好效果。但是,在教學中真正融合多媒體技術時,教師卻往往只注重形式而忽視了內容。例如,教學中,教師看到了多媒體技術的包容性,利用其來設計內容豐富的教學課件。雖然,教師的課件豐富了,但是,卻讓學生難以消化。這時的數學課堂只是教師展示課件的地方,全然沒有起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作用。

2.資訊技術的資源沒有充分利用

多媒體是資訊技術發展後的一個重要展示平臺,對數學教學有利也有弊。部分教師爲了吸引學生的注意,會在課堂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一些視頻,學生只關注視頻,而忽略了學習的重要性。因此,在多媒體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是需要教師的監督和正確指導的,要讓學生認識到,多媒體技術不是單純娛樂的工具,其主要的功能是學習。

3.教師的資訊技術使用能力差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部分教師的多媒體技術使用能力較差。有些教師的文化水平低,有的年齡偏大,都會影響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水平。再加上學校對教師多媒體技術使用的不重視態度,都會影響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工作。一些學校認爲,教師多媒體技術的使用能力並不是那麼的重要,因此導致很多教師的多媒體技術使用能力比較差,有的甚至無法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這些,對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都有着很大的影響。

二、小學數學教育與資訊技術的整合策略

1.將網絡學習與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有機結合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尤爲重要。小學教學不僅僅是教給學生怎樣去解答問題,還是教給學生一種解決問題的思想。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較難,一些教師爲了趕進度,保證教學的效率,忽略了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有了多媒體技術的融入,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利用網絡平臺,學生就可以對數學課程提前預習,在課下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網絡平臺除了能方便學生的預習和複習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學生可以透過網絡平臺把自己不理解的數學問題反饋給老師,老師再根據問題一對一的去解決。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對教學模式有着重要的影響,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現代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有了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數學的學習纔會充滿樂趣,數學課堂纔會有活力。學生如果有了這樣的學習條件,就能不斷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並學習到很多有價值的數學知識。如此,小學數學教育也會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並會促進我國教育的發展。例如,在學習乘法時需要回顧加法的內容。如果是在傳統的課堂上,爲了使學生回憶加法的計算,教師就需要透過板書來展示,但是如果使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教師就可以直接播放加法計算過程的視頻,這樣不僅節約了課堂時間,而且使課程內容更加形象,更加具體。在播放視頻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複習鞏固加法的運算規則,並且可以藉助記憶中的知識構建連結相關知識點。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透過列舉一些案例,透過實物展示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這種網絡的教學模式可以使傳統的課堂變得具有創新性,使複雜的計算模式變得更加具體,是一個提高學生成績、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手段。

2.使學生成爲多媒體應用的主體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經常面臨的問題是學生過於依賴老師,把老師當成學習的柺杖,沒有老師的指導就不知道怎樣進行學習。學生纔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應該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學生的自主展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展示自己對課程的理解以及一些疑難問題。透過這種方式,教師能夠很好地瞭解每一個學生的難點和疑點。同時,學生也能夠培養自己的邏輯能力和資訊的整合能力。例如,教師在教給學生一個新知識的時候,可以給學生進行分組,然後提出問題。學生在討論過程中解決問題,從而自主學習了新知識。然後學生可以把學習結果以小組的形式做成課件,在課堂上展示。透過小組合作方式,可以使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能夠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也是十分重要的。這種互動方式,可以透過學生對老師提問來實現。這樣,老師就能夠及時地瞭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制定出合理的課程方案。互動式學習是一種科學的學習方法,能夠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裏學到新的知識。因此,小學數學與資訊技術的整合,是一個很有效率的教學手段,多媒體的使用,已經由教師主體向學生主體轉變,這對提高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和總結能力有極大的幫助。3.培養教師的多媒體技術使用能力師資力量是學校教學發展的基礎,只有擁有了強大的師資力量,學校的教學質量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因此,學校應該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爲一項重要的工作來完成。學校可以對教師進行多媒體技術使用的培訓,爲教師提供學習機會。教師把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來,才能真正地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

三、結束語

多媒體教學技術對小學數學教育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應得到學校的重視,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我國的教育水平,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只有使數學教學具備一定的創新性,小學數學教學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發展,才能夠促進我國的教育發展。

作者:曲立奎 王惠平 單位:山東省臨沂市書院小學 山東省臨沂市青年路小學

參考文獻:

[1]孫煥昭.新課改視野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J].2011:4

[2]錢金宏.關於初中數學創新思維教學的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6.

[3]史可卿.現代資訊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研究[M].北京:中央廣播大學出版社,2011:40.

第五篇:小學數學教育問題與對策

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教育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隨着基礎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和進步,小學數學教育在不斷的課程改革和發展中越來越受到關注,但是在小學數學的教育教學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教學缺陷,影響了小學數學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不利於小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一、小學數學的教育理念

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教育教學的對象主要集中在6-12歲的學生,這些孩子透過所學的數學知識能夠解決生活中常見的數學小問題是我們現在所關注的重點,但小學數學的教育目的,不能侷限於此,還要同時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培養孩子的數學興趣。

(一)以學生髮展爲本

在中國的小學教育教學中,要全面發展小學生的整體教育,讓每一個小學生都能和教學課程一同學習。也就是說“以學生髮展爲本”,不僅要注重學生的整體發展,更不能忽視每個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小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按照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盡其所能地爲每一個小學生提供與之相適應的教育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關注學生身心發展的同時,學生的個性發展同樣不能忽視,要積極發展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愛好。

(二)師生互動,促進教學

在新課程的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不能是傳統的、簡單的、師生之間的知識教授,必須開放教學模式,實現老師和學生兩者之間的學習互動,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學習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而能夠及時發現、解決課程中的教學問題,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正是因爲這樣的教學優勢,在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師生互動教學的方法也越來越受到追捧。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三維目標不明確

三維目標是數學教育中的新型教育理念,三維目標就是指規定教學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三者之間的教學和評價建議。目前我國的小學教育,仍然存在着教學效率低、教學耗時多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由於在小學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沒有明確三維目標,也就是缺乏教學之中的知識技能、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的三維度,造成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課堂混亂的不良教學現象。

(二)教學主體混淆,缺乏明確性

在實際的小學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處於一個被動學習的狀態,而老師只注重自己傳教了多少數學知識,卻忽視了課堂中學生所收穫了多少知識。小學生處於人生學習的初級階段,在學習的發展道路上有着廣闊的發展前景,小學生有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更容易接觸新鮮事物,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往往忽視了小學生的主體性,老師在課堂授課過程中往往會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教學活動,把自己作爲課堂的主體,忽視了小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體驗,使得教學主體混淆,缺乏教學明確性。

(三)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多樣性

在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教學主要停留在簡單的知識傳授,總是覺得小學數學就是簡單的數學基礎知識。在現在的教學當中,小學老師缺乏對小學數學內容的深刻分析和研究,課堂教學中只是簡單地呈現課本上的基礎知識點,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也就僅僅是侷限在課本之中,不能夠貼近實際生活中的數學應用。這就使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數學缺乏興趣,不能開發學生對數學的求知慾和創造欲。

三、小學數學教學的優化策略

(一)落實三維目標,確保備課具有方向性

所謂“三維目標”,是我國在教育教學中的改革新方向。“三維目標”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方面的教學目標。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深刻理解、落實、實現“三維目標”的真正教學含義及教學理念,是要求教師在每一節的課程備課中都必須圍繞“三維目標”爲課程中心教學。教師可以透過各種教學資源和自身的文化素養薰陶學生,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全方位發展,在學習中品嚐數學的樂趣。

(二)加強師生互動教學,確保備課具有實效性

在目前的小學課程教育中,小學數學教學要重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學,才能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交流和課堂對話,以學生的發展爲課堂重點。讓小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收穫更多的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的數學問題當中,確保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髙學生學習興趣

摒棄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手段,營造一個新型的、積極的、有感染力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教學氣氛。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課堂知識,讓學生願意接觸和學習數學。透過多媒體教學的應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隨着教育教學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具備教育創新的新認識,不斷地更新教學方法,從學生自身發展出發,以學生爲課堂的主體,運用多媒體地教學設備,透過新型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對數學教學的內容掌握,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的。

作者:陳培植 單位:安溪縣劍鬥中心學校

第六篇:小學數學教育“因材施教”探討

學校作爲培育人才的教學場所,面向的是全體學生,而學校的而教學責任是儘可能的幫助所有學生達到本身能達到的最高的學習水準。數學是一門講究邏輯思維的課程,每個學生之間理解與學習的差異會較大,如何儘可能的幫助不同的學生儘可能的達到最佳學習效果,是教師的重要任務,只有在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才能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達到最佳教學成效。

1.因材施教的理論基礎

早在六十年代,有關教育學家就學生學習差異展開過“學習的好壞並不是因爲智力或者遺傳”的假設,後來,布魯姆經過試驗得出的結論表明:雖然學習速度慢的學生需要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達到學習速度快學生一樣的學習效果,但最終的學習結果水平相差不大。從布魯姆理論可知,在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可得出幾點理論參考,首先,學生之間的能力差異確實存在,但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主要是學習速度上的差異,而非智商或遺傳;其次,學生在學習某一學科的關鍵在於知識儲備的數量與質量,對感到學習困難的學生要加強背景知識的補充;最後,教學時,根據不同學生學習速度不同應採用適合個體差異的學習時間和情感關懷,提高學習效果。

2.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因材施教的有效方法

傳統教學模式主張照顧全面,不強調差異性,但往往是這種統一的教學法方讓不同的學生的學習成效具有了較大差異。“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主張教師強調個體,至少在不同層面上做到進行個性化教育,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成果,達到差生減少,優等生增加的教學效果。

2.1瞭解學生基本情況,設定分層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對實施“因材施教”起着導向作用。老師在日常教學中應努力瞭解學生的思維模式,透過溝通,確定其知識背景,在學習能力、學習成績、學習態度的基礎上制定教學目標。在課堂上,對數學基礎較好,思維能力較好的學生要創造條件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才智,對數學基礎和思維能力一般的學生要在任務佈置上加強技巧的練習,對數學基礎和思維模式較差的學生要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同時,還要加強不同層次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習,例如:將不同層次的學生交叉編入互助小組,在作業、課外輔導、評價等都能依據分組情況佈置。

2.2依據學習情況,豐富課堂教學層次

課堂教學是進行教學活動的主要內容,依據不同學生在學習數學實際情況,進行有層次的課堂教學是因材施教的關鍵所在,也是教師較難操作的部分。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爲了能讓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提升學習氛圍,可以將教學內容進行低起點、緩坡度、立體化、多層次的彈性設定。例如:在進行一道數學題的解答時,思維難度較大問題讓優等生回答,適中問題的回答機會給一般學生,基礎簡單的問題主要考察學習困難的學生。同時,在學生解答遇見困難時,教師應耐心的進行引導解答,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和困難要進行深入解讀,關注他們的學習態度,及時鼓勵,激發學習熱情,達到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的教學效果。

2.3活躍學習氛圍,鼓勵學生積極主動性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數學教育針對的是十四歲以下的學生,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極大的影響學習效果,教師作爲教學的實施者,在課堂上,要營造輕鬆活躍的學習氛圍,課下,要多與學生進行學習與生活的交流,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較爲擅長數學的學生,要在課下進行進一步的啓發與引導,可以幫助設定一些較難的題目;對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課堂上要多提問、多關注,課下要多交流、多鼓勵,透過不同的交流方式,讓不同的學生都能提高對的數學的學習興趣,自主的領悟、適合自己的學習數學的思維方式。

2.4分化課後作業練習層次,適應學習進度

教師佈置的作業是檢驗學生掌握數學程度和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爲達到不同學生都能鞏固知識的練習目的,老師在佈置課後作業時應依據不同的層次的學習情況,設計不同題量與難度的課後數學練習,在題型上應設定爲由易到難的階梯分佈。學習速度較慢的學生要側重基礎練習,一般水平學生要在基礎練習上適當增加略難的題目,掌握良好的學生要練習綜合、靈活的題,在批改作業上,對掌握較慢的學生要儘可能當面改,對成績較好的學生的作業可以採用抽查、互改的方式。

3.結束語

小學數學對學生培養思維方式,尋找學習方法有着重要意義,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習速度有差異的學生的學習效果差距明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用“因材施教”的概念,透過課前、課中、課後的分層教學引導,讓小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減少與其他學生的差距,在教學效果上,達到減小差異,提高總體學習效果,達到最佳教學成果的目的。

作者:姜曉娜 單位:瑞安市塘下鎮鮑田中心小學

參考文獻:

[1]臧緒江.小學數學如何體現因材施教原則[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2(05):126-128

[2]蔣衛梅.小學數學教育要尊重個性,因材施教[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2(06):111-112

[3]樑正海.尊重個性,開展小學數學因材施教[J].新課程導學,2015(34):2-3

[4]鄭俊波.小學數學教學因材施教理念的貫徹[J].新課程學習(上),2012(12):21-22

第七篇:小學數學教育效率提升策略

摘要:隨着新課改的頒佈和實施,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有效的措施來提升教育教學的效率。小學數學教育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關鍵,同時也是提升他們綜合素養的關鍵。因此本文對小學數學教育的作用及意義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並對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育效率的措施做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效率;提高措施

1小學數學教育的作用及意義

小學數學教育在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它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提升,達到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和素養的目的,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爲以後的學習創造堅實的基礎條件。而在小學數學教育的過程中,提高數學教育的效率能夠極大的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因爲數學能力是評價學生對書本知識掌握程度的重要標準,也是學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體現。因此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採取有效的措施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並引導學生們充分發揮其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從而使得數學教育能夠得到較高的效率和成果。小學數學教育的大部分內容都與學生們的日常生活有關,因此老師在進行教學時,還要善於聯繫生活來進行講解和指導,從而讓學生們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結合生活實際,獲得更多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外在小學數學教育的過程中,老師要善於突破傳統,並運用創新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數學教學,從而使得小學數學教育的效率能夠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2提高小學數學教育效率的措施

2.1加強素質教育:在小學數學教育的過程中,要想提高其效率,首先就要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的培養,而課堂教學又是增強學生素質教育的核心途徑。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不僅能夠極大的提高小學數學教育的效率,還能夠極大的提高數學老師的責任意識。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必須不斷的.突破以往的教學模式,加強對現有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革,這樣才能使數學教育能夠有質的飛躍。由於國內教育長期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的限制和束縛,再加上應試教育的長期主導,因此使得大部分的人都沒有對素質教育給予足夠的重視。以往的教學模式中,老師在課堂上是佔據主導作用的,學生們只能跟着老師規定的步驟來進行學習以及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這使得學生們在學習中長期處於被動狀態,因而其學習的主導作用也沒能充分的發揮出來。並在且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的學習步驟和任務本該由學生來加以完成,卻在不知不覺中被替代完成了,從而使得教學行變得非常的扭曲和不合理。而隨着新課改的實施,在所有的課堂教學中,老師除了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以外,還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地位及作用,從而使得學生能在學習的過程中發揮出良好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樣才能充分保證課堂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時學生們的素質教育能夠得到發展和落實。另外老師在發揮引導作用的同時,還要善於激發出他們的學習興趣,並運用有效的措施來引導他們積極思考,從而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良好的觀察和表達的能力。

2.2加強數學運用:小學數學教育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們能夠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合理的引導學生們加強對數學的實際應用,並將數學教材上的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有關的部分提出來進行重點的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也要緊密的聯繫生活現象,從而引導學生們能夠從實際出發,進而增強學生們對數學的認識和理解。另外將數學中的某些問題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繫起來,還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並進一步強化對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這樣一來,學生們不僅學到了數學知識,同時也能夠對數學學習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從而促使小學數學教育的效率能夠得到極大的提高。另外這樣的教學方式還能增強學生們對日常生活的感性認識,從而使得他們能夠對數學產生由衷的熱愛。

2.3學會觀察生活:新課標的教育理念認爲,在小學數學教育的過程中,其針對的對象是學生,因此要想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實現教育的真正目的,學生就必須掌握足夠的數學知識和運用的能力。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們學會觀察生活,讓他們能夠日常的生活中認識和了解數學的意義和作用,從而使得他們能夠自發的去學習數學並掌握一定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4完善教學內容:小學數學教育的核心意義就是要幫助學生們學會理性看待社會,理性分析自然規律以及自然現象,從而使得他們能夠對自然有一個準確的認識和理解,並逐漸掌握改變和創造自然的能力。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完善教學內容,並儘量將生活中的某些情景和素材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從而促使學生們能夠真實的感知生活,感知自然。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小學數學教育的效率,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育是所有教育學科中的重要基礎教育,因此必須採取有效措施來提高小學數學教育的效率,這樣才能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的進步和提升。

作者:楊序池 單位:海南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

參考文獻:

[1]楊建平.淺談提高小學數學教育效率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3,14:55.

八篇:小學數學教育中語言教育策略探討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和方法性較強的學科,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由於學生的智力尚未發育完全,因此對於數學老師來說,如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數學知識是很重要的,這就需要加強對小學生的語言教育,透過一定的方式讓學生理解抽象化的數學語言。

1.注意生動形象的語言教育

小學生階段是學習知識的啓蒙階段,同時學生也缺乏一定的自制能力,因此老師需要加強自身對語言的運用,透過生動形象的語言表述吸引學生,引起學生對於數學學習的注意,激發學習熱情,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更有利於接受新知識,掌握重點。在學習過程中,老師可以將晦澀的數學定義透過擬人、比喻等方式使其生動和具體化,以迎合學生的興趣,消除對數學學習的隔閡。

2.提高語言教育的規範化和藝術性

數學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都是透過語言進行的,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學生,因此老師對於語言的應用是非常關鍵而又重要的。這裏對老師對於語言的運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的語言運用必須精確到位,精練簡短,正確表達其含義,這樣才能傳遞正確的知識給學生,才能讓學生真正領悟書本中的思想,並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增強自身學習的熱情和能力,從而達到培養其學習興趣的能力;增強與小學生溝通的語言的藝術性,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與學生進行交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豐富多彩的詞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主動性,促進教學活動進一步展開。例如,在一組連線題目當中,老師可以這樣進行提問:左邊這些蟲子怎樣才能找到他們的媽媽呢?同學們幫幫忙。這樣既能向學生解釋這個題目本身的意思,還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帶着目的搜尋題目發出的資訊,有針對性地去認真做題。

3.有效的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課堂更是如此。面對自制能力較弱的學生,老師必須透過各種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跟老師語言的運用能力也是分不開的。不管學生回答問題正確與否,作業對錯,透過一定的語言鼓勵都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這也是師生之間交流的一種方法。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穩定性的知識的時候,老師可以透過觀看帶有三角建築的簡單故事的視頻,問學生:同學們,小熊和小虎的房子上方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啊?爲什麼呢?小學生最感興趣的就是動畫、動物這一類的東西,所以要抓住這一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儘可能多地給學生們一些鼓勵,學生們做得很好,就要多多表揚,在表揚的過程中學生會更加的有信心,也是給學生和老師更多的交流感情的平臺,增進彼此之間的瞭解。學生們做得不好或是做錯了,老師在糾正其錯誤的同時也要進行鼓勵,給學生打打氣加加油,幫助學生看清自身的優點,克服缺點,這樣,也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學習動力。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也能很好地與學生之間培養了感情,使得在課堂上可以有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師生互動中來,以此活躍課堂的氛圍,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4.注意批判語言的幽默性

小學生出現自制力方面表現得不夠好、注意力難以集中等問題都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學生要是做錯了或是做得不好,老師採用的措施不是對其進行炮轟式的批判,而是要像前面提到的一樣對其進行批判式的鼓勵和幽默式的批判,在不知不覺中點出學生的錯誤之處,又不明確地說出來,既不會傷害學生的自尊,讓他覺得不好意思;又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進行思考後下次做得更好。因此對學生的批判也是需要語言藝術的,透過委婉的方式直接或間接地改善學生的不良習慣。例如,小長假一放,學生回到學校,還不能完全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課堂上有很多學生會表現得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思想神遊等,這樣的狀態極大地影響了課堂的效率和質量,但如果老師當着全班的麪點學生的名,指責學生不認真聽講,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影響其他學生的學習。爲避免這種局面的出現,老師可以採用幽默批判的方式,說一些戲謔的話,達到教育目的。

作者:趙勤 單位:江蘇南通海門市正餘小學

九篇:小學數學教育差異化教學研究

摘要:近幾年,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差異化教學在小學數學學科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並且取得突出的教學成果。爲此,本文以小學數學爲分析對象,探討差異化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意義及實施的方法與策略。

關鍵詞:差異化教學;小學數學;教學意義

所謂差異化教學,實質上是“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貫徹。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背景、能力等,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任務、方式、方法、練習等,充分尊重和體現學生的差異性和主體性,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與之相適應的發展與進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差異化教學作爲創新教法之一,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方面有着不可比擬的突出作用。以下筆者將結合自身教學實際經歷,深入淺出地探討差異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及實施策略。

一、差異化教學法在小學數學的應用意義

不同的學生有着不同的個性、特點,在學習上也有不同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數學作爲小學基礎教學的重要學科之一,對學生智力開發、邏輯思維及其他方面等能力的培養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由於學生數學基礎和自身學習能力各異,致使在同一個班集體中,仍然會有優等生、中等生和後進生的差異。這爲差異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的實施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從筆者自身教學實際經驗看,開展差異化教學之於小學數學學科而言,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促進作用。

(一)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經歷時間和實踐檢驗出來的真理。任何知識的學習,都需要具有足夠的興趣,數學也同樣如此。考慮到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年齡較小,學習數學的動力主要源自於興趣。而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又恰恰遮蓋數學學科本身趣味性的特點,最終的教學成效自然不盡如人意。而採用差異化教學方式則不然。差異化教學透過將學生分層、分組,並輔之以適合的教學目標、方式、方法,讓每個學生都找到與其能力、水平相適應的學習點,這對提振學生的學習信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大有助益。

(二)有利於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數學新課程改革實施的主要目標之一。與傳統數學教學課堂相比,差異化教學更注重學生個體性和差異性,強調的是每一位學生都能有一定的收穫,這與現代數學教育均衡發展的要求不謀而合,與新課標對數學教學有效性的要求一脈相承。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實施差異化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全面瞭解和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動態發展,並在動態瞭解中不斷轉變教學策略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三)有利於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以人爲本”教學理念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核心理念。新課改之前,小學數學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統治”已久,教學方法偏重單向灌輸,而忽略學生纔是課堂的主體。差異化教學模式的“亮點”之一就在於充分尊重學生的身心特點及需求,符合新課程改革“以人爲本”教學理念,有助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彰顯學生課堂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不同的學生實施區別化、差異化的教學,既有助於調動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又有效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彰顯學生主體地位。

二、小學數學開展差異化教學的實施策略

在小學數學實際教學中,應當如何操作,才能更好地發揮差異化教學的效用,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呢?作者認爲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一)關注個體,合理分層。對學生進行分層是小學數學開展差異化教學的前提,也是關鍵。教師可以透過日常測試、階段考試等,摸清楚學生的數學水平,再結合課堂觀察、與學生交流等方式,全面掌握學生個體的學習情況,再據掌握的學生智力、個性、特點及技能等因素對學生進行分層。值得注意的是,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時,要尤其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因爲現代小學生大多從小受父母偏愛,心理普遍較敏感、脆弱。對此,教師應當採用隱形分層的方式。完成分層後,還需要對各個層級進行動態管理,鼓勵低層級的學生向高層級躍進。並非一定要相等,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

(二)設定差異化的教學目標和學習計劃。教學目標是教師教學的行動“綱領”,而學習計劃則是學生有序學習的“指南”。在開展差異化教學之前,首要任務就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差異化的教學目標和學習計劃,指導教師開展差異化教學,並促進學生依據教師設定的目標及制訂的學習計劃,循序漸進地學習、進步。比如在教學小學數學“運算律”這一內容時,考慮到班級學生不同的數學基礎和能力,若採用統一教學,則勢必會造成不同層次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和理解上的偏差。針對此,筆者就將差異化教學確定爲本課教學的主要模式,並結合大綱要求,設定靈活的教學目標。如學習基礎好、能力強的學生要求他們熟練掌握運算律,並具備將運算律運用到生活實際的能力。基礎差、能力弱的學生,則要求掌握最基礎的數學運算就行。透過教學目標和學習計劃的設定差異,建立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信心,達到有效“激趣”的目的。

(三)設定差異化教學內容和學習材料。與其他學科相比,數學內容比較難懂,學生不易理解。新形勢下,數學教師要具有創新精神,透過採用差異化教學突破數學教材在內容上的限制,培養起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比如針對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就可以結合案例教學、多媒體教學等方式、方法,提高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直觀性。此外,在學習資料的選擇上,也要遵循差異化原則,讓學生根據自身需要自主選擇學習材料,從而找尋到最適合自己的。總而言之,差異化教學既是新課程改革下的創新教法之一,又是對傳統數學教學模式的發展與完善,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不可比擬的突出作用。教師應當多加嘗試與實踐,以期發揮該模式最大的效用。

作者:趙樹鬆 單位:黃驊市渤海路小學

參考文獻:

[1]姜汝亮.關注個性差異,促進學生髮展———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差異教學新課程.小學,2014(10).

[2]郭進紅.差異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14).

第十篇: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理性精神啓蒙探討

隨着我國新課改的不斷髮展與深化,小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越來越受到了廣大教育者及家長的關注與重視,作爲教育基礎階段的小學教育在學生的整個教育過程中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而小學數學作爲小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課程之一,其具有較強的理性思維,因此,小學數學教育應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與途徑,不斷加強小學生理性精神的啓蒙與培養,從而使得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得以最大化提升[1]。

一、小學數學教育中小學生理性精神啓蒙的必要性

目前,理性精神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應用普遍較爲缺乏,不僅導致了小學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更使他們失去了主動學習的慾望。傳統教育模式下,數學教師在課堂上佔主動,學生只能被動接受,不利於小學生理性思維的形成。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講,一般情況下,數學考試成績較好的小學生基本都不喜歡學習數學,而數學成績一般或者較差的小學生對小學數學學習樂趣也並沒有被髮掘,從而慢慢地對於數學有了牴觸情緒。而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不斷培養學生的理性精神,不僅可以提升小學生對於數學學習的興趣性、主動性以及積極性,更是對於小學生綜合素養及能力的提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將理性精神啓蒙教育滲入到小學數學教育中是非常有必要且重要的。

二、小學生理性精神得以啓蒙的有效路徑

(一)運用數學史料,引導小學生對於理性精神的認知

數學家對於數學研究的動力與靈魂是數學家的理性精神,它同時也是數學家們在對世界認識過程中的理智能力的表現[2]。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數學史料對於小學生理性精神的認知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陳景潤在一間破舊的小屋裏,在用完無數張草稿紙後,證明了離哥德巴赫猜想最接近1+2的是1+1。而高斯在讀小學時,他的老師不怎麼對學生負責,有一天,老師讓他們計算出從1加到100的答案,高斯用“100加1是101,99加2也是101,一共有50對,只要101乘以50”的方法完成了此次計算,答案爲5050。這種活躍的思維模式對於小學數學的教育極具價值,是小學生對於理性精神認識的一個豐富的教學資源。

(二)提高小學數學教師對於理性精神的認知

假如小學數學教師沒有深刻地理解與認知理性精神,那麼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就會出現一定的偏差,從而使得小學生在理性思維的形成過程中也會存在誤區。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實際生活,引導小學生合理的、科學的、嚴謹的理性精神的形成。當前小學數學教育中,小學生在理性精神形成的過程中還存在着諸如數學學習主動性不強或自我約束力缺乏等多種不良現象。這就要求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採取多樣化的手段,引導小學生認知數學學習的價值,不斷提升小學生演算與想象能力,從而使得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得以最大化的提升,不斷啓蒙小學生的理性精神,促使小學生形成積極、科學、自主、嚴謹的終身學習態度,進而促進我國小學數學教育的發展。比如,在教小學生認識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讓他們想象數字和生活中哪些物體較爲相似,最後歸納出譬如2像小鴨的規律,引導小學生加深對於數的記憶,也可以讓他們對於數字所相像的物體來畫一畫,比一比,算一算,提升小學生對於小學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三)提升小學生數學思維模式

相對來講,在小學階段理性精神的啓蒙方式較多,比如,小學數學教學自由性的提升或民主課堂的營造等。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爲小學生創建一個“猜想—驗證—質疑”的教學模式,透過討論及啓發促使小學生理性思維的形成,從而使得理性思維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發揮重要的積極作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應注重小學生思維模式及方式的培養[3]。比如,在小學統計學課程的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透過組織去歷史圖書館或者動物園等各種課外活動,讓小學生各抒己見,並告訴小學生,因爲我們是一個班集體,只能去一個地方,然後讓小學生對於各種活動進行投票,然後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選舉出此次小學生參加的課外活動。我們可以將這個過程看作是一次統計,小學數學教師透過具體的事例讓小學生加深了對於統計這個概念的理解與認知,不但對於小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有較大的促進作用,也使得小學數學課堂的效率有了較大的提升。

三、結語

小學數學教育與理性精神緊密相連。將理性精神啓蒙滲入小學數學教育,不但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還可以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同時在批判懷疑精神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促使小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啓發小學生的理性思維,以便快速實現我國素質教育教學目標。

作者:柏銀山 單位:甘肅省玉門市柳河學校

參考文獻:

[1]趙冬臣.小學數學優質課堂的特徵分析[D].長春:東北師範大學,2012.

[2]王維花,王永紅.對小學數學教育幾個問題的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02(7):5-9.

[3]邱學華,張良朋.2010年小學數學教育熱點問題探討[J].小學教學(數學版),201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