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數學教育教學論文

學問君 人氣:2.59W

導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已引起廣大數學教師的高度重視。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數學教育教學論文,歡迎閱讀。

數學教育教學論文

論文關鍵詞:數學應用意識 能力培養 數學應用能力

論文摘要:數學是現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思想方法向一切領域滲透,數學的應用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具備應用數學的能力,這是把數學教育轉到提高公民素質教育軌道的一項重要措施。

目前,大部分學生動手能力差,應用意識弱。長此以往,必將學而無用,適應不了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數學教育中尤爲重要。

一、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重要性

時代的發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他們除了要學好豐富的理論知識之外,還必須學以致用,這樣才能推動時代的發展,我們學數學的目的是爲了應用它去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增強數學應用意識,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數學教學的任務之一,因此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刻不容緩。

二、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基本途徑

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更多的強調定義的解釋,定理的證明和命題的推導,卻忽略了從生活經驗去理解數學的需要,因而學生對數學的作用產生疑惑也就不難理解。事實上,我們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和修養,恐怕不能單單地強調“數學是思維的體操”,而應該從更廣闊的範圍上去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點來做:

 1.在生活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數學知識的應用是廣泛的,大至宏觀的天體運動,小至微觀的質子、中子的研究,都離不開數學知識,甚至某些學科的生命力也取決於對數學知識的應用程度。馬克思曾指出:“一門科學只有成功地應用了數學時,纔算真正達到了完善的地步。”生活中充滿着數學,人們的吃、穿、住、行都與數學有關。例如,透過人們吃的糕點可認識到豐富的幾何圖形;在商場買衣買鞋時經常會遇到打折的問題;住房轉讓和新房購買時的收入和支出;行程中的路程、速度和時間的關係等,數學教師要善於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數學問題,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2.用實際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大量的研究表明,如果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那麼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就越快,接受的程度也越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儘可能地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背景結合起來,概念從實際引入,公式、法則結合實例抽象提出,公理、定理從實際需要提出,從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問題引入新課,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3.理論聯繫實際,使實際問題數學模型化

數學模型就是根據研究的目的,對所研究的過程和現象的主要特徵、主要關係採用形式化的語言,概括地、近似地表達出來的一種結構。要突出數學應用,就應站在構建數學模型的高度來認識並實施應用教學,要更加強調如何從實際問題中發現並抽象出數學問題(這是數學應用教育中最爲重要的一點),然後試圖用已有的數學模型(如式、方程、不等式、函數、統計量等)來解決問題,最後用其結果來闡釋這個實際問題,這是教學中一種“實際——理論——實際”的策略。透過實際問題構建數學模型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培養學生把實際問題轉化爲數學問題、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學問題的能力。

 4.精心編制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當前我國數學教材中的問題和考題多半是脫離了實際背景的純數學問題,或者是看不見背景的應用數學問題。這樣的訓練,久而久之,使學生求解現成數學題的能力很強,而把實際問題抽象化爲數學問題的能力卻很弱。因此,教師可在遵循教學要求的前提下,精心編制一些與生活、科學有關的問題,可以使學生感到自己的周圍處處有數學,從而使其萌發學好數學去解決實際問題的願望,把學和用結合起來,達到提高學生應用能力的效果。

5.加強課外實踐,帶着數學知識走進生活

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解決實際問題,單純依賴課堂是不行的。課內還需結合課外,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應用能力的提高。可以是教師佈置些課外實踐活動要求,或是教師將學生帶出校門,讓他們面對實際問題,學會解決方法,增強能力。

總之,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創造性地運用教材、使用教材,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周圍的事物;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體驗、探究;留有更多的空間去交流;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數學的能力,達到應用中學、學中應用,讓學生親身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離不開數學。應有意識地收集、整理一些適應本地生活、生產需要的實際應用性問題,增加實習作業和探究性活動,找到向實際問題過渡的滲透點,使學生領悟數學的應用價值,達到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爲培養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創新型人才提供可能。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數學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