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小學生德育教育論文(通用10篇)

學問君 人氣:3.23W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論文吧,論文對於所有教育工作者,對於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義。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論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生德育教育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生德育教育論文(通用10篇)

小學生德育教育論文 篇1

小學是孩子們人生中必要的一個學習階段,對人的一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教師在承擔教學任務的同時,更應該做好育人工作。記得一位教育專家說過:人們在同一年齡對同一知識的學習能力是不一樣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從而形成自己的學習曲線,一個人如果在短時間內提高成績,並不是件難事,但要想改變一個人的行爲習慣,改變一個人的思想則是難上加難。所以在我們對學生的啓蒙教育階段,在學生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過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並且方方面面、時時刻刻的貫穿在每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讓德育工作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讓我們的孩子邁好人生第一步,讓未來的社會多一份安定和諧。

1、讓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1自主讀書的習慣

閱讀是文化積累和文化建構的重要途徑,對人的發展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要在小學階段就養成邊讀邊想、圈點勾畫、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注重知識的積累。要樂於讀書,願意和書交朋友,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杜絕閱讀不健康書籍、看不健康光盤、瀏覽不健康網站。

1.2認真書寫的習慣

認真書寫不僅能提高作業的準確率,而且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養成認真負責的習慣有積極的意義。小學生讀寫姿勢要端正,會正確執筆,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頭,執筆處離筆尖一寸。書寫時要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潔淨,不亂用塗改液和修正紙。

1.3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認真、獨立、按時完成作業,是進一步理解、鞏固深化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環節。認真、獨立、按時地完成作業,對於培養學生的意志、學習態度乃至成人以後的勞動態度都具有一定的潛在影響。要堅持複習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認真完成並細心檢查作業:注意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自己的各種能力。

2、教育學生要有正確的行爲習慣

2.1舉止文明的習慣

舉止是指一個人在活動中的姿態。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座、手勢和表情等。文明的舉止是一種修養。是一種財富。對小學生來講,要養成熱愛祖國,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的習慣: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自覺使用“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禮貌用語。

2.2誠實守信的習慣

對一個人來說,“誠實守信”既是一種道德品質和道德信念,也是每個公民的道德責任,更是一種崇高的“人格力量”。對小學生來講,誠實守信,就是要他們明白說了就要努力去做:答應的事確實難完成的,應向對方說明緣由,用誠摯的態度向對方表示歉意:借了別人的東西要按期歸還,說話要算話。

2.3尊重他人的習慣

要想贏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與受人尊重一樣,尊重他人是我們的需要。從小學階段起,應該培養學生耐心聽他人說話,不隨便打斷他人說話:聽到別人的批評時,不要激動,平靜地聽他把話說完: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自己的家庭情況不能隨便告訴別人等方面的意識和素養。

2.4守時惜時的習慣

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從小懂得“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效率”,從而養成守時惜時的良好習慣。這就要小學生明白晚上按時睡覺,早上按時起牀:放學後按時回家,不在馬路上溜達玩耍。

2.5勤儉節約的習慣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目前培養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刻不容緩。小學生要養成愛惜學習用品,不在課本上亂寫亂畫,不隨便撕扯作業本。不隨便向家長要錢,不亂花錢買零食、玩具等;珍惜糧食,不挑食,不浪費飯菜;節約用電、用水,做到人走燈滅,水龍頭用後隨時關緊開關;對自己、他人、集體的財物要愛護,輕開關門窗,輕拿輕放物品;不

在桌子上凳子上亂寫、亂畫、亂貼等好習慣。

3、學會感恩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感恩優良傳統的國家。“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歷史上流傳的許多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都是感恩文化的體現。孝敬長輩是一個人應有的良好品質。然而,如今的孩子徜徉在幸福裏,不懂得體恤長輩的辛苦。《我從哪裏來》、《家庭的親情》等課,激活了學生心底曾經被忽視或漠視的美好情感,懂得父母對自己的悉心撫育體現了真摯的感情。作爲晚輩要以純真的感情和實際行動尊敬和熱愛長輩,如進出家門主動招呼,結合“母親節”、“父親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給他們寫一封信、爲他們過個節等,以此報答家人對自己的辛勤付出。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都離不開老師的教誨,在教學《我們敬愛的老師》一課時,我們可以透過一組組鏡頭,讓學生了解教師工作的繁忙,從心裏感激老師爲他們付出的勞動。引導學生用不同的形式,學習表達自己對教師的感激之情。

4、嚴格管理,用心管理

應經常在班裏講解遵守校規校紀的重要性,不能放縱學生,要下一定力量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對生病的學生要從生活上給予關心,讓他感到溫暖。實踐證明:這樣做效果往往較好。此外,要知人,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教師瞭解學生、熟悉學生,學生也瞭解、熟悉教師,二者之間就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如此,也就能爲班級各項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德育是整個教育的靈魂,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爲一線教師,我明白:教育的真諦是愛,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最優化發展。我們必須遵循教育規律,認真教育好每一個學生,爲社會主義建設培養更多的合格人材。

5、總結

小學生正處在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開始逐步形成的階段,因此,學會做人是小學德育的首要任務。德育課堂應當透過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啓蒙教育,教給學生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方法,培養他們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實際生存能力,爲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打下基礎。

小學生德育教育論文 篇2

一、學校德育教育的改進

1、設定情境,學會反省

我們的德育教育會教給學生們基本的做人道理以及良好品質形成的基本條件,但是,德育教育不僅僅是傳授德育的基本知識,其本身還是需要社會行爲實踐的。學生們獲得的德育教育大多是來自學校的理論教育,其基本產生因素還會受到其他學校課程以外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需要結合家庭、學校、社會因素來幫助我們少年兒童的德育教育的開展,並且由低到高逐步的成長。我們可以向學生們講述一些很難判斷正誤、是非不明確、不好判斷的故事,可以從學生們的分析中瞭解他們內心的想法,並且幫助他們來提高道德的判斷能力。有些故事會發生在我們身邊,其情景真實,源於生活。我們可以安排學生們進行換位思考,去體驗這種道德兩難的感受,在不同的道德層面上發表自己的看法。可以透過各種道德觀點的比較和交流,提升學生道德的深度,使得學生們學會反省。

2、聯繫實際生活,進行情感教育

助人爲樂,爲他人服務,是小學生德育教育實踐的直接經驗積累。我們可以安排學生們互幫互助,在學業上相互輔導、監督;分組進行勞動體驗;維護學校安全衛生;爲低年級的學生做好榜樣等等。學生們透過親身的體驗幫助別人,從中收穫快樂、經驗,我們的德育教育得以完善的實施。

二、小學生德育教育的教學方法

從小學生心理髮展特徵來看,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都是從無到有,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進階,逐漸生成到發展成長的。事實上,思想道德是源於我們的現實生活的,精神世界是在體驗實際的生活中得到豐富、擴展和昇華的。

1、在社會實踐中進行德育教育

我們高年級的學生即將進入到初中去學習、生活,學生們的思想逐漸走向成熟,然而,他們的生活實踐、生活經驗還是很欠缺的。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帶領高年級的學生走出學校,安排適當的社會實踐。在我們教師的帶領下,進入到社區,去發展實踐能力、獲取直接的社會經驗、增強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學生們在自身的實踐中,思想品質會得到完善,德育意識會有所提升。我們安排學生們進入社區“清理小廣告貼”,在清理的過程中,不僅美化了社區的環境,我們還可以給學生們講解小廣告的危害,使學生們有社會公德的意識。我們還可以組織學生們到社區去慰問老人,打掃社區衛生等等,使得學生們在這些社會實踐活動中體會到助人爲樂的樂趣,逐步培養成心中有他人的良好品質。

2、在活動中融入德育教育

高年級的學生也是喜歡玩的,喜歡參加活動的。我們把德育教育與活動結合起來,就會受到德育教育的良好效果。我們可以在高年級的學生中開設講座,講述有關博愛、責任心等富有教育意義的主題,可以組織辯論賽、徵文活動,可以組織社會公德調查活動。總之,我們作爲高年級的班主任,應當針對每個孩子的不同性格特點,對學生們的狀況進行全面的掌握、分析,找到合適的教育方法,對孩子們的思想品德加以關注。我們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要適應時代的發展,積極改進教學方法,爭取全面的提高學生的德育教育。

小學生德育教育論文 篇3

作爲班主任和語文教師,我在班級管理以及語文教學中,對德育教育有一點膚淺的體會和認識,在這裏願意與各位老師探討。

首先,配合學校、班級開展的各項活動,不失時機地進行德育教育。本學期初,學校開展培養學生至少一種好習慣的活動,活動主題結合本班情況,自己確定。我和同學們結合我班衛生區有一棵老梧桐樹,九月份開學時間不長,老樹就開始陸續落葉,如果單憑值日生的力量來保持衛生區的潔淨是遠遠不夠的,於是我們就此確定“撿儉檢”習慣目標。“撿”即人人隨手撿起衛生區的一片垃圾,讓校園更潔淨。“儉”即不亂花一分錢人人爭做節儉小衛士。“檢”即作業認真檢查,提高學習成績。半年來師生互相勉勵,互相督促,互相監督。我班被評爲優秀班集體,學生養成了三種好習慣,當然,還需要以後不斷鞏固、強化,讓行爲習慣成爲經常。

其次,我利用語文課文固有的思想性較強的特點,在授課過程中有機的滲透德育教育。透過語言文字的教學,加深學生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使學生在認識上有所提高。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我在教學《我選我》這一課時,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給學生提出兩個問題:

1、王寧爲什麼選自己當勞動委員?

2、王寧選自己說明王寧是一個什麼樣的同學?

同學在老師問題引導下,主動去讀課文。進而讓學生明白勞動委員就應該像王寧那樣熱愛勞動,關心集體。王寧爲什麼選自己?學生們就能說出王寧很勇敢,有的同學還說其實我也想當班幹部卻不能勇敢的選自己。我說那也是一種責任,願意爲大家服務,爲大家做更多的事情。又如,在教學《假如》這一課時,透過學習課文讓學生理解到文中的“我”是一個有愛心的小朋友,假如你有一支馬良的神筆你會做些什麼?大家和老師一起繼續寫寫這首詩歌,同學們一下陷入僵局,那我們就從身邊說起,老師先來:我的媽媽年紀大了眼睛不好,每天都要上眼藥。我就說,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給年邁的媽媽,畫一雙明亮的眼睛,讓她把什麼都看清楚。我用鼓勵的眼神掃視了一下每位學生,同學們立刻來了靈感,“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給奶奶畫一個老伴來陪伴奶奶,讓奶奶不再孤單。(學生的爺爺己經去世好幾年了)”“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給媽媽畫一個多功能機器,讓媽媽不再爲做家務勞累”“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要畫很多很多恐龍,讓恐龍重新回到這個世界,讓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學生的情感被激起,這些發自學生心靈深處的情感,沒被點燃時是沉睡的,同學在構思的同時情感也得到的昇華。啓發學生心中要充滿愛。這些遠比簡單的說教更容易紮根在學生心靈深處。更勝過學生犯錯後老師對學生單調的批評。總之,在語文課堂上,德育教育可謂無處不在。

第三,本學期學校少先隊大隊部舉辦“向英雄先烈學習故事會”活動,我爲學生準備了《小英雄雨來》《王二小》《高玉寶》等幾個故事,讓大家都來準備人人講故事,先把故事講給家長聽,再講給同學們聽,最後在班上評出優秀的故事大王,參加學校的故事大賽。我班的唐利潤同學講的《雨來的故事》獲得了一等獎,還爲班裏得來一張獎狀,同學們都非常高興。同學們不僅從故事中得到了教育,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都應該倍加珍惜,又增加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有的同學還私下跟我說,“老師我也想到大會上去講故事,老師你也幫我選一個,我也給咱班得一個大獎狀來!”我說“好!”聽着孩子們稚嫩的話語,我感覺到同學們的進步,也感覺到了責任。不是孩子們沒有靈感和智慧,那是老師的啓發不到位呀!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德育教育在學生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不容忽視,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大處着眼,小處着手,抓住一切有利時機,適時、及時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塑造他們美好的心靈,良好的情操,使他們成爲知識豐富、道德高尚、德才兼備的新時期的有用人才。

小學生德育教育論文 篇4

德育工作在學校開展的各項教育工作中處於優先和核心地位。尤其是在小學教育中,小學生的身理和心理髮展尚不完善,如果不能進行良好的道德教育,很有可能給學生的未來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現階段我國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嚴重製約了學生健康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科學規範的開展德育教育工作,使小學生在人生的初級階段打下良好的基礎,成爲了擺在廣大小學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現階段我國小學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德育教育手段單一,教學成果不盡理想

傳統的小學德育課堂教學,教師像教授其他理論科目一樣,照本宣科的進行教材內容講解,品德課成了“說教課”,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沒有與學生進行有效的資訊交流和相互溝通,難以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也就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思想教育。

在進行典型事例講解時,過多的採用說理教育法和道德評價法,對於感情陶冶法和品德實踐法應用較少,使得課堂教學氣氛沉悶,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些學校雖然開展了校園文化建設和德育教育實踐課程,但是存在缺乏有效組織管理、教師教育手段單一等問題,導致德育教育很難取得預想中的效果。

2、德育教育環境較差,教育理念偏離實際

小學生具有好奇心強、渴望求知和自制能力差的特點,在小學生的生活環境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暴力現象、垃圾資訊等危害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小學生的道德認知。家長作爲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方面在言行舉止中沒有做好示範作用,家長吵架、語言不文明等現象深刻的影響着孩子的行爲和認知觀念。另一方面,部分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導致小學生以自我爲中心,存在自私自利的心理,缺乏對其他同學和老師的尊重。除此之外,父母“望子成龍”的教育心理使得他們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對於德育教育視而不見。

3、教師專業能力不足,師資力量相對缺乏

教師的道德素質不高、缺乏德育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道德教育能力低下是教師進行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障礙,大多老師把教書與育人對立起來。有些教師不能正確認識自己肩負的神聖使命,只管教書,不管育人。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部分小學錄用的應屆畢業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教獨生子女,在教學及管理班級方面存在着許多弊端,如:以自我爲核心、自以爲是、不樂於接受他人的意見等,除了教書,完成教學任務外,談不上與學生交朋友,做學生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

二、加強小學德育教育的策略

1、強化德育教育途徑,寓德育於學校活動

小學德育教育作爲一門特殊的學科,其教育途徑並不單純的以課本內容講解、理論知識教育來實現,而是需要透過對學生的日常生活以及校園學習進行綜合的強化教育。首先,以德育理論爲基礎,進行德育滲透。教師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例如“角色扮演”或“經驗分享”等方式。透過創設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進行情境角色扮演,讓學生融入到活動之中,讓學生在模擬情境中學會爲人處事的方法,強化德育記憶。其次,把德育教育融入到校園活動當中,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娛樂活動、知識比賽等。讓學生在課堂之外的集體活動中增強獨立能力和辨別能力,同時,教師要做好活動監督和引導工作,對於小學生在集體活動中表現出不合道德規範的舉動要進行說理教育,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透過學習教育掌握正確的活動方法。

2、美化德育教育環境,創建文明德育校園

環境對於小學生的教育和個人成長有重要影響,因此,教師要重視教學環境給學生學習帶來的影響,透過創建文明德育校園環境,讓學生時刻感受到環境的薰陶,以此提升德育教學效果。首先,學校領導要從思想上和行動上切實爲校園德育環境的創建提供支援,加大相關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在校園內部營造出濃厚的德育環境。從教育內容上來說,校園德育環境的創建分爲兩大部分:文化環境的創建和自然環境的創建。就文化環境而言,可以透過開展德育文化課堂教育、舉辦班級講座、開展社會德育實踐等,爲學生的實際行動數量模範教育作用。

自然環境的創建離不開學校領導和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例如可以在校園張貼德育海報、宣傳標語等。其次,除了重視校園德育環境對學生的影響外,還要做到校園、社會、家庭等多個環境的融合教育。第一,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要從自身做起,在日常生活中爲學生樹立榜樣,指導學生應該怎樣做,爲什麼這樣做,讓學生從生活中學會基本的道德規範。第二,社會各界也要注重加強自身的道德行爲,從不亂扔垃圾、不闖紅燈等基本的小事做起,爲小學生學習正確的道德認知,營造出良好的社會環境。

3、發揮教師能動作用,強化教師榜樣形象

在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受到學生的關注和模仿學習,因此,教師首先要具有豐富的德育教育經驗,能夠時刻關注學生的動態變化,從學生的言行舉止、神情變化等細微方面,掌握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在面對不斷變化的事物環境,教師要做到強化自身教學經驗,時刻保持爲人師表的模範形象。

其次,要提高教師進行德育的工作能力。教師不僅要爲人師表,還應具備科學育人的能力。爲了使教師能夠掌握更加科學和有效的德育教學方法,各地教育部門應定期開展有針對性的德育教育培訓工作,以此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豐富教師的專業教學知識。再次,建立起完善的培訓考覈機制,對於接受培訓的教師要進行相關知識考覈,並將考覈結果與教師的績效薪資相掛鉤,激發教師的學習積極性,使培訓工作真正起到應有的作用。

三、結語

小學德育教學是一項基礎而又必須的教育工作,它對於學生德育觀念的培養和今後價值觀的樹立有重要影響。爲了落實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同時也是爲了學生個人成長着想,學校、家庭和社會必須做到多方聯合,營造優良環境,爲學生道德觀念的樹立和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條件。

小學生德育教育論文 篇5

1、利用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教師的教學在課堂,課堂就是我們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主戰場,但我們往往抱着狹隘的課堂教育觀,把傳授教學內容簡單片面地理解爲教育行爲的全部,忽略了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適當思想教育。其實各學科都可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實際對學生進行適當思想教育。

語文課教育的資源是最豐富的,每一篇課文都含有很多的、不同的思想教育,如一年級課文《看電視》講的是明明的`爸爸喜歡看足球賽卻把電視讓給奶奶看京劇,後來奶奶又讓給爸爸看足球賽,等媽媽從書房寫作出來,大家又把電視讓給媽媽聽歌,讓媽媽減輕疲老,體現了明明一家人的互相關心,互相尊重,和諧、溫暖的一家。透過此課的學習,可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在家裏也學會謙讓、關心別人。

而《兩隻小獅子》透過獅子媽媽對懶獅子說的:“孩子,將來我們老了,不在了,你靠誰呢?你也應該學會生活的本領,做一隻真正的獅子”!讓學生認真領會獅媽媽的這幾句話,順便舉例講(古代脖子掛大餅還餓死)的故事,使學生明白我們每個人從小也要自己學會本領,掌握知識,長大才能立足於社會,對社會有所貢獻。而不能依靠父母一輩子。在數學課,可結合一些情景圖進行思想教育,如在教到幾和第幾個的內容時,有一道小朋友排隊上車的練習,讓生指出誰是第幾個。

講到這道練習,教師可結合實際教育學生,坐車要養成按順序文明上車,給老人讓座的良好行爲,而一些練習題同樣可以進行教育,如一些改錯題,透過改錯,教育學生做事要養成認真、仔細的良好行爲,切不可馬虎。元角分的學習,除了讓學生掌握該掌握的知識,還要教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要亂浪費錢,要節約用錢。因爲爸爸媽媽掙錢很辛苦。而且還要愛護人民幣,不能在人民幣上亂寫亂畫等。體育課可透過跑步、跳繩、接力比賽等等活動,培養學生不怕苦、不怕累、頑強、拼搏的信心和勇氣。

另外,思想品德課是最好的教育機會,教師要好好利用此機會,把課的內容和實際聯繫,畢竟小學生對道德知識的理解上是從比較膚淺的、表面的理解逐步過渡到比較精確的、本質的理解的。低年級小學生的理解常常是膚淺的、表面的、具體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因此聯繫生活實際進行行爲指導,引導學生實踐,這樣既明理,又導行,才能使學生既知道爲什麼去做,還知道怎樣去做。

比如,思想品德課文中有《哪間教室最美》課文中有兩副插圖,一副是教室很凌亂、地上滿是廢紙、蒼蠅到處亂飛。而另一間教室課桌擺得很整齊,地上一張廢紙也沒有,窗臺還有幾盆開着鮮豔花朵的花盆。學習時讓學生說說你喜歡在哪間教室學習,爲什麼?再讓學生結合我們的教室乾淨、整齊了嗎?不乾淨、整齊那我們該怎麼做?平時多讓學生結合自身進行比較,確立明確的導行目標,在課堂上構建多維交往結構,採用小組討論等方式,可以滿足低年級小學生交流的慾望,透過學生的自我教育、學生之間的相互教育從而產生德育效能。也可以讓學生拿現在和以前比看是否有進步,或者和別的小朋友作對比,看別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麼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別人做得一樣好,在比較中,逐步提高學生的道德意識。

2、樹立班集體榮譽感

低年級學生一般很喜歡集體活動,老師要從小在他們心目中確立“集體”這一概念,讓他們懂得集體的利益高於一切,不要因爲個人原因損害集體利益,讓他們從小就有集體榮譽感,我們可以透過各種行爲規範的比賽,如學校裏舉行的校運動會,校廣播操比賽、朗誦比賽、各種知識竟賽等,學生在參加比賽的過程中逐步培養起了集體榮譽感,知道個人要爲班級爭光,而班級獲得的榮譽也是個人的榮譽的體現,讓他們在努力爲班級爭得榮譽的過程中規範自己的行爲活動,更體會爲班爭光的自豪感。其實這種集體榮譽感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透過日常行爲規範教育,將與小學生年齡特點相適應的德育規範放入其中,如課堂中學習、紀律上組與組之間的小紅花、小紅旗、笑臉等的評比。當每一位同學爲本組爭得一朵紅花、紅旗或笑臉時,同學們會向他投去羨慕的眼光。相反哪位同學給本組丟紅花時,其他同學都會向他投去埋怨、責備的眼光和話語,使該同學心裏感到自責而自覺做好。

實踐證明,在互相評比中把德育的要求化爲一條條班級的組級的具體的奮鬥目標,可以激勵全班全組學生向着目標奮進,使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體同呼吸、共甘苦的,透過集體的力量培養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使學生受到德育教育,這無疑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3、家庭學校相結合進行德育教育

學生的第一生長環境是家庭,學生的第一個教師也是父母,所以學生道德品質的好壞和家庭教育也有很大的聯繫,如果作爲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能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潛移默化的去教育去感染自己的小孩,想必這樣的小孩道德不會差到哪去。如你和小孩上街,小孩叫你買冰淇淋買水果吃,作爲父母就應該告訴小孩,把剝下的冰淇淋紙、果皮仍到垃圾桶去,並告訴他這樣做既保持了街道的衛生又減輕了環衛工人的工作量,自己生活在乾淨、整潔的環境才舒適、建康。在家裏也要時刻注意培養小孩講究爲生的習慣,養成認真聽父母講話,別人講話要注意傾聽,不要插話等等,還比如過馬路,碰到紅綠燈要告訴小孩基本的交通知識,要遵守交通規則,這樣才能保證交通的暢通,才能保證每個人的安全。

長此以往,他就會養成了對與錯、是與非的感性認識。這樣的小孩來到學校就會是一個有禮貌、守紀律的學生。此外,學校還可以透過開展一系列活動,以活動爲紐帶,形成學校德育合力。建立學校定期對話制、教師家長共評制、優秀家長及學習型家庭評選制等一系列制度,廣泛開展家長開放周,組織家長隨堂聽課、評教風學風、議學校、班級管理、談家教體會,讓其他家長得到一些啓示。還可以透過請一些有名的教育專家來給家長進行一些有關家庭教育的講座,使家長能有更好的教育方法,以便更好的配合學校、老師的工作。還透過召開家長會、家長代表座談會,建立家庭、學校教育等雙邊活動,拉近學校距離,密切了學校關係,形成了德育合力。以家長學校爲依託,提高家長綜合素質。

小學生德育教育論文 篇6

1、充分利用語文課堂進行德育教育

1.1小學生性格發展趨勢

小學生羣體性格特徵是發展速度參差不齊,有的快有的慢。在小學生當中,高年級的學生的性格發展的速度比較快,是一個人社會性格發展的核心時期,一個人成年以後的觀念和處世態度受其孩提時期的影響非常大。所以說,對於小學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各項教學活動的實施對於孩子的成長的深遠影響,充分利用語文課堂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1.2語文課堂與德育教育

所以如何引導學生自我成長是教育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內容,從一定程度上說對於小學生品性的培養要比知識教育更爲重要。反過來說,語文學科本就是一個主觀性很強的學科,對於小學高段的學生來說,除了基礎知識以外,閱讀理解和作文等的能力的提高與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很大的關係。所以說在語文課堂上開展德育教育,有利於小學生自我健康成長,有利於語文學習成績的提高,當學生自我發現語文課是他的人生導師的時候,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會隨之增長。另外,透過語文課程的學習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會顯著提高,這對於其他學科的學習也非常有利。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對於小學生思想的正向引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學校德育教育要與家庭教育相結合

2.1由5+2=0引發的思考

Y同學的媽媽打電話給我說,孩子,整天捧着電視看,也不學習,以前學會的也都忘了。我非常吃驚,吃驚後是仔細地分析與思考,爲什麼孩子在家、在校判若兩人。我想這種結果要歸咎教育方式,在學校有小競賽競爭,孩子生性好勝,像小狼一樣所向披靡。但是回到家裏,有寵愛自己的姥姥姥爺,有疼愛自己的爸爸媽媽,還有比他大很多又很愛她的長姐,哇,家裏都供着他,沒有競爭了,沒有了鬥志的“小狼”就變成了“慵懶的狗狗”。另外,孩子總想在老師面前留下好印象,這也是他在家、在校判若兩人的原因之一。對此,我在班級,把他的表現真實地講給大家,要他跟大家保證:“在教室認真聽講不搗蛋,週末回家認真做作業,只看半個小時的動畫片。”我告訴他,我會和媽媽通電話,如果做不到,就取消小組長的職位。(他非常在乎這個職位)週一班會課上,我當着他和其他同學的面,撥通了Y媽媽的電話,詢問了他在家的表現,媽媽說,“還是看電視,確實沒以前那麼厲害了,我還奇怪呢,咋一回家就說今天不看電視了呢。老師,你再給他個機會吧。”結合家長意見,我把他降爲副組織,考察一週。第二次通話,Y媽媽說那個週末表現不錯。學校5天的教育和學習成果,週末放假2天,一切努力就都付諸東流了。這個結果歸因兩點:①家長把教育基本完全推向學校,自身缺少教育孩子的觀念或者缺少有效的教育方法。②學校和家庭的溝通不夠多,不夠有效。

2.2加強家校溝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孩子的品德形成。因此,德育教育應該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結合,在家長的配合下,使思想品德教育貫徹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學校需要及時通家長溝通交流,使家長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也瞭解到自己子女在學校的品德表現情況。另一方面,透過組織家長和學生一起參加教育活動,讓家長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孩子,發現孩子的優缺點。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三種形態之間的關係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該課題的研究,有助於充分利用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教育資源,有助於發揮每一種教育形態的優勢與長處,從而形成“教育合力”;有利於解決當前學校教育所面臨的許多棘手問題,促使青少年一代更好的發展。

2.3加強綜合實踐活動

進行德育教育,單純地靠外界的說服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學校還要不斷地開拓創新,努力尋找德育的新方法,讓大家在實踐活動中提高道德修養。只有透過綜合實踐活動,才能讓學生們真正領會到品德教育帶來的益處。小學生的生活環境比較簡單,而他們卻憧憬比較豐富多彩的生活,希望能更多的同這個社會和大自然接觸,因此,學校老師應該多安排適當的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滿足孩子們的意願;另一方面,可以把品德教育滲透到實實在在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學校應該定期地組織安排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如帶領學生去養老院探望老年人,這樣既可以給老年人帶來溫暖,又能讓學生們在同老年人的接觸中得到思想品德的提升。再就是帶領大家到大自然中,進行環境觀察記錄活動。讓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切身體會到亂扔垃圾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從而學生們會自然而然地形成正確的環境保護觀念。

2.4學校要抓住“幼—小”銜接

小一的學生,在剛入學的時候,呈現出很濃重的幼兒園小朋友的特徵:東西要搶,解決問題靠打,我是最棒的,不能說別人比我好,非常粘人,分不清你的我的,所以理直氣壯地拿別人的東西給大家分享,結果氣得玩具主人直哭。這些行爲是不符合《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的》。解決這些問題不能僅靠思想道德教育,從某種程度上說孩子的思想沒問題,是思維的問題,他們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大人解決問題的方法來源於經驗,孩子是張白紙,他沒有經驗。所以,我們要耐心地給孩子具體的做事的指導。由於本人未曾涉及幼兒教育,不敢妄言。認同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張向葵教授的在《二十一世紀兒童品格的培養》中的教育觀點。

小學生德育教育論文 篇7

一、結合學科特點,明確德育目標

小學體育學科落實德育教育的要求,必須要結合小學體育學科的特點來進行。小學體育學科教學的任務是透過教給學生一些體育運動項目的基本的技能和技巧,使學生學會科學鍛鍊、合理鍛鍊,同時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培養和磨練學生的意志品質、紀律觀念、團隊意識等。這裏更爲關鍵的是根據新頒佈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要求,新時期小學體育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目標是使學生們樹立健康第一的體育鍛煉理念,要求學生從小就能夠掌握一定的健康衛生方面的相關知識,以及科學的鍛鍊身體的方法,重視體育鍛煉,並且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磨練自己的意志品質。這裏需要指出的是,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要關注學生對體育鍛煉認識的提升,而不是僅僅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就可以了,這樣纔有利於學生的成長需求,有利於學生使體育鍛煉成爲自我成長和發展的需求,從而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認識。

二、注重德育在教學內容、教學形式上的體現

德育教育作爲小學體育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是要把德育教育工作落實到體育課堂教學的每一部分,所以,在體育課上,教師要注意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把德育教育工作滲透進來。在教學內容中,如一些長跑項目的練習中,要注意培養學生養成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在團隊項目中引導學生們意識到集體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而在教學形式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安排來落實德育教育,如上課整隊要迅速,隊列紀律要嚴格,培養學生遵規守紀的意識;在學生在進行運動項目的練習過程中要注意安全,相互保護,心中有他人;在利用器材進行活動時,要注意對於器材的合理使用,養成愛護集體公物的品質。總之,小學體育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從細節着手,對小學生進行反覆、細緻的引導,這樣非常有利於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無形之中也就能夠落實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學目標。

三、針對學生年齡特徵,因材施教

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強調要以生爲本,即教師的教學活動和教學行爲一定要結合學生們的實際,這樣才能夠最大化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更好的落實教學目標。小學階段的教學歷時六年,學生的學習時間跨度大,也意味着學生們會有不同的變化,所以,在小學體育課上的德育教育也要客觀上尊重這種變化,從學情出發來因材施教。總體來看,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因爲學生們的行爲習慣和思想認識方面還未成形,這時教師要注意循序善誘,耐心的、反覆地予以引導,這樣他們纔可能把一種行爲上升到一種好的習慣;對於高年級的學生,要發揮其喜歡錶現自己的優點,教師一方面要對其行爲認識予以引導,同時也要利用好“表揚”這一有利武器,對於學生的進步及時的予以肯定,這樣既能夠鼓勵一部分學生,同時也能夠樹立榜樣的作用,起到示範的效果。

四、緊抓課堂常規,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馬卡連柯認爲:“制度越明確,就越能形成內部的動力定型,這是形成技巧與行爲習慣的基礎。”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不同時期的思想表現和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一系列嚴格的要求與措施,並有步驟、有重點地把課堂常規的內容與講文明、講禮貌、講道德、守紀律的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作爲學生的行爲準繩。如:按指定地點準時集合上課,不得隨意缺席或擅自離隊;分組做練習時,必須按規定排好隊等。這樣就使學生明確了行爲是非的界限,逐步形成遵守紀律、團結同學、熱愛集體等良好思想。

五、利用課的組織和教法措施實施德育滲透

教師在實施課的組織和教法措施時,如果能有意識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其中,既能提高課的教學質量,又能增強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如進行課前的動員和課後的總結能提高學生學習目的性的認識,進行隊列隊形的調動能訓練學生一切行動聽指揮的組織紀律性,整齊優美的動作陶冶學生美感;在教法上採用遊戲或競賽形式進行,從而培養學生團結友愛、協作進取的精神;在準備、放鬆活動或練習時要求學生相互保護、幫助,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助精神,也培養了他們的責任心。總之,新課改下的小學體育教學,要在落實學科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成長需求,特別要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真正做到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爲學生們未來的成長和進步打下堅實的基礎,真正使學生最終成人成才。

小學生德育教育論文 篇8

我國中小學教育目標是要培養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德育教學作爲培養學生整體素質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萬萬不可忽視德育教學,要從觀念上、行動上重視並搞好德育工作。

一、目前中小學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教條化。

在目前的中小學德育教學中,存在着教育內容教條化、書本化的缺陷。在一些學校裏,德育教師簡單地以德育課本爲教學內容,照本宣科,讀過了事,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再去拓展選擇更多更好的教學內容,從而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學校甚至沒有專門的德育教師,而是由主課教師兼任,德育課上成了語文數學課,連最基本的教學內容都保證不了。 2.教學方法形式化。

在不少學校的實際教學中,還存在着德育教育方法形式化的問題,即不注重實際收效,單純注重形式,今天這樣的活動,明天那樣的活動,不強調活動的內容和目的,只看重活動的形式。這樣做就是空擺花架子,對學生德育素質的提高並沒有多大的幫助。

二、如何搞好德育教育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認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搞好德育教學工作。

1.正確分析目前德育教育環境的變化。

學校是一片淨土,學生走進來,獲得了良好的教育,但當他在校門之外接觸到了老師沒有講過的社會現象時,他就可能

會迷失方向。幫助他們撥開雲霧的就是我們德育工作者。學校教育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我們的學生最終是要走向社會並在社會中生存的。

正如我們每天所體會到的,我們正生活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整個國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邁進使得整個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的德育教學也要時刻注意社會環境的變化,結合環境的變化來調整德育課的教學重點。我們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社會上新出現的種種現象,不論的好的現象還是不良現象都要及時與學生溝通交流,使得學生們在這樣一個多變的社會裏能明確是與非,能堅定自己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如果我們脫離社會環境來搞德育教育,學生們就會對很多社會現象認識不清,甚至不能判斷它們的對與錯,這樣的德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實際意義,無疑是很失敗的。

2.德育教育內容要深入並細化。

學生的品德修養不是每週幾節的德育課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天一天,日積月累,慢慢形成的。德育教育應該遵循養成教育的原則,不求急求快,而是從點點滴滴開始,從細節入手,逐步深入地培養學生的優秀品德。 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要注意將德育內容分解開來,將它們滲透到學生每日的學習生活中,從“小”處着眼,告訴學生“勿以善小而不爲”,使優秀的品德轉化成良好的行動,真正成爲學生自身素質的一部分。另外,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我們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德育教學的重點就應該不同。在解決共性問題的基礎上注意解決個性問題,真正做到差異教學,這樣纔能有效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德育素質。尤其是對一些比較調皮的愛惹事的學生,耐心而細緻的德育教育尤其顯得重要。我們不能從心裏忽視或鄙視那些所謂的“壞”學生,而是要相信,良好的德育教育完全可以幫助他們成爲一個好學生。

3.注重方法的實效性。

形式是爲內容服務的。我們德育教學的方法要緊密結合其內容進行,不能貪圖形式上的漂亮而忽視其實際效果。

德育教學可以有很多方法,比如課堂教學、德育基地教學、電化教學、學校與家庭協同教育等等。在引導學生對事物明確認知時,我們可以透過課堂教學來完成;在強化學生某一項品德時,我們可以帶學生去德育基地,透過感性認識來加強學生的品質修養;對於比較抽象的內容,我們可以藉助於電化教學的手段;而對於需要學生日常養成的部分,則可以與家庭教育協同進行。總之,採取適當的方法可以使教學效果大大優化,這是我們應該注意的問題。

4.注重德育目標的長效性。

中小學是學生成長中最爲重要的階段,學生人格的養成、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都會在這一階段完成。我們今天培養的品德將會伴隨學生們的一生,將會爲他們日後的做人做事打下品格修養的基礎。因此,我們在制定德育教學目標時,一定要注意目標的長效性,萬萬不可有短視傾向、功利傾向。短視化的德育教學會對學生的言行產生誤導,會混淆學生的是非觀,會使學生的價值取向和行爲模式相背離,對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有害無利。惟有長效性的教學目標才能真正顯現出德育教學的價值來,才能保證學生身心的長久健康發展。

所以,在德育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抱着“對學生一生負責”的態度來完成其教學。這就要求德育教師要有強烈的責任感,認真負責地對待日常教學工作,以學生可持續發展爲目標,眼光放得遠一點,基礎教學做得紮實一點,多想想學生的未來,這樣的德育教學才能收到實實在在的效果。

綜上所述,中小學德育教學是很重要的,是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盡心盡力去完成的。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我們要善於分析環境的變化,及時更新教學理念 ,努力優化教學內容,妥善選擇教學方法,爲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學生德育教育論文 篇9

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我們的教育綱領。因此,在小學階段,學校設定了語文、數學、美術、音樂、勞動、體育等課程,各科之間相互獨立又互相關聯。我們教師應在各科教學中充分滲透素質教育思想,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從自己的教學實踐中,筆者深深地感悟到,加強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尤爲重要。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國家的未來,他們的發展直接關係到我們國家將來的前途和命運。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學生的啓蒙教育,不可忽視,小學德育教育直接影響初中和高中的德育工作。近年,中學生的犯罪率呈上升趨勢,這與小學生德育教育是有很大關係的,因此,加強小學生德育教育工作刻不容緩。下面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的體會,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學校領導要重視德育教育

“五育並舉、德育領先”德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也是教育方針的組成部分。重視思想品德素質教育,也是我國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學校領導首先要從思想認識上重視德育教育。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不能走過場,更不能把德育教育看成是“軟指標”,只重視分數,而忽視德育,要有計劃、有組織、有目標地對學生實施思想品德教育。

把德育教育作爲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多開展一些以德育爲主線的活動,從而促進小學生思想素質全面、健康、協調地發展。

二、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目前在小學,特別是小學教師的整體素質並不樂觀,有些小學還有代課教師。基於以上各種原因,有些教師教學態度不端正,在教育教法上還是一些傳統的教育模式,學生犯了錯誤,教師依舊採用體罰、打罵,甚至停課等。這些都是有損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這不但沒有使學生受到德育教育,而且嚴重挫傷了他們的自尊心。古代思想家楊雄說:“師者,人之模範也。”教師是導師,是長者,是學生的引路人。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有熱愛學生、誨人不倦的高尚師德。教師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一言一行無不對學生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一個好教師就是一羣好學生。

因此筆者呼籲有關教育行政部門要儘早對教師,特別是對小學教師進行師德教育,定期培訓、考覈,儘快提高小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三、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結合

家庭教育在小學德育教育中佔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小學生大部分時間在家庭裏度過,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其子女有着極大的影響。家庭教育對小學生學習的促進、思想品德的形成、行爲習慣的訓練要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學校多開一些形式多樣的家長會,學校領導及班主任首先要對家長進行德育教育,家長接受教育後,教師再和家長配合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師對幾十名學生教育,力量分散,而如今有家長和教師共同對一個學生進行教育,好似一個學生增加了一個德育教師,這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自然是一個大跨躍。只有教師與家長配合得當,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四、品德課中如何滲透素質教育

首先,教師的一言一行,就是學生的直觀教材。這就要求教師平常注意自身修養,做到談吐文明,教育學生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粗暴、不蠻橫,行動自然,動作不誇張、不造作,還要言行一致,言出有據,言出必行。其次,以事實感化人,教材要生動。例如,在講《用科學破除迷信》這一課時,我和同學們討論了這樣一件發生在身邊的事:一位老婆婆與兒媳住在一起,平常關係挺和睦。當地有一種迷信說法,正月初三不串親戚,串門會給親人帶來災禍。這明顯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可這個兒媳婦就堅信這種做法。恰恰老婆婆的大女兒正月初三來看望媽來了,這個兒媳婦萬分惱火,指着鼻子罵自己的大姑沒安好心,老婆婆看不過,竟轉頭服藥自盡了。老婆婆的兒子回來又氣又憤,當衆給自己媳婦幾巴掌並踢了幾腳,這位兒媳婦也服毒了,幸運的是都搶救及時,沒有生命危險了。分析起來,還是由於兒媳婦迷信導致的後果。透過這件事,我教育學生要相信科學,要有正確的認識觀。

五、政府和社會應支援小學德育教育

加強小學德育教育是主陣地是學校,但是政府和社會都應支援。特別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應端正辦學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克服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應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不應向學校下達升學指標,更不應把升學率和學生統考成績作爲考覈學校成績的惟一標準。相反,應加強對學校德育工作的考覈和強化德育的考覈指標。只有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學校纔會扭轉重分數輕德育的思想,端正辦學態度,把德育教育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其結果是學生也會自然而然地重新考慮德與才的關係。在21世紀的今天,學校重視德育,學生認真接受德育教育是改革開放的需要。因此各級政府和學校一定要爲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德育環境,進一步促進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總之,要徹底全面地加強小學德育工作,首先,學校領導要重視,端正辦學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克服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把德育工作放在學校的重要地位。其次,政府和社會應支援學校德育工作,轉變考覈學校標準,教師要積極配合家長教育學生。這樣學校、家庭、社會形成一個整體,共同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形成一定的、良好的德育環境,必然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促進小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

小學生德育教育論文 篇10

德育工作在各個學科中都是一項不可忽視的工作。以前我對老師的認識只停留在老師上好課,學生學會知識。以爲這樣老師就做到盡心盡責了。但當我步入教師這個行業以後才明白,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徵、個性、愛好、優點、缺點等。這些都是我們做教師應該去研究的。因爲這些要比逼着孩子都背一個單詞,多會做一道題更有長遠的意義。只有真正解決孩子的心結,這纔是老師的成功。

孩子是教育的主體,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數不勝數。有時,即便是一件小事,對他們也會起潛移默化的作用。當然,這其中是少不了教師地正確引導的。那麼,作爲教師的我們,應該如何利用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去教育孩子,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值得我們深思。德育的內涵定位於“價值”,價值是無法灌輸的,它只能由個體在自我發展、自我建構的過程中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課堂教學中教育者如何實現精心又不經意,自然又不刻意?

案例:這件事發生在一名三年級的學生身上。因爲每個班都有一名課代表,所以每次收發作業,幫老師拿東西都是由課代表負責。記得有一次課代表和一名學習較差的學生抱着昨天留的作業和練習冊來到我的辦公室。課代表告訴我還有5個人沒有交作業,我當時還是象往常一樣,表現出很生氣的樣子對她說“讓那幾個人快點交作業,要不我就要罰他們了。”話音剛落,忽然聽到旁邊有個孩子說:“老師,我幫你催他們作業去吧!”原來是那個也不愛交作業的孩子。當時我有點遲疑,怕他不能完成任務反而把事情搞砸。可是又一想,爲什麼不給他一次機會的,而且他這次交作業了,這樣也能促使他完成以後的作業。最後我帶着懷疑的目光對他說:“好吧,我把任務交給你,你上午之前把沒交作業的都收上來。”那孩子當時很是興奮,一口就答應了,興高采烈的跑出辦公室。之後,快到中午的時候,我幾乎快忘掉了這件事,那個學生拿着4本作業來到我辦公室說:“老師,我已經收了四本了,還有一本我一會就給您拿來。”我很是吃驚,沒想到比我的課代表還有威信啊?呵呵。恩,我覺得以後應該都給他機會,於是就說:“恩,這次不錯,以後你就幫助課代表收作業,但前提你要完成自己的作業。”那孩子眯着眼樂呵呵的就答應了。

案例反思:透過這件事,我突然內疚起來,想想平時,我爲什麼總把機會分給個別幾個成績好的學生,而忽視了那麼多普普通通的學生那?爲什麼我們要拉大學生之間的距離那?做爲教師,我們應該把機會分給每個學生纔對啊!所以以後我要多關注那些中等及差學生,我想他們更迫切的需要老師的關注和關懷。這樣他們纔有動力認真的完成老師規定的任務,才能快樂,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