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範本

學問君 人氣:1.07W

德育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拓寬德育教育,美化德育教育的環境,加強師資力量,是現在小學德育教育的關鍵。以下是小編爲大家蒐集整理提供到的小學德育教育論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學習!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範本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範本1

《如何加強小學德育教育》

【摘 要】 隨着新課改的進行,小學教育要從傳統的教學模式向素質教育轉變,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點,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使他們樹立高尚的道德觀和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在德育教育中,教師要做到以人爲本,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教育,結合校內和校外活動來使德育教育獲得實效。

【關鍵詞】 德育教育;以人爲本;校園氛圍;實踐活動

在新課改的過程中,小學教育由傳統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要在教學中對他們滲透德育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用自身良好的言行來引導學生,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養成樂於助人的良好道德品質。小學生正處於教育的初級階段,他們的道德意識和行爲習慣正處於形成和發展時期,教師的正確引導能夠使學生避免不良行爲習慣和道德觀念的影響,使他們向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德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才能促進其他方面的發展。所以,德育對學生的發展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在教學中,教師要從以下方面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和引導:

一、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實施以人爲本的德育教育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時往往是對學生進行說教,針對某個學生出現的行爲錯誤進行長篇大論的批評和指責。在德育教學中,教師過於注重德育理論的灌輸,沒有從實踐活動中對學生的行爲和思想進行指導。德育教學脫離了學生的實際,不關注學生的體驗,使德育教育很難取得實效。隨着新課改的進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的培養,又要從學生的情感出發,對他們的道德觀念和行爲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讓學生對道德理論認識的更清晰,並能夠把學到的道德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使他們知識和行爲相統一,使德育教育取得較好的效果。

二、創設良好的學校氛圍,注重學生的養成教育

小學生正處於人生的起步階段,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環境對他們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一個好的環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的道德素質。在學校教育中,學校領導和教師要爲學生創設一個好的德育氛圍,使他們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在升國旗、唱國歌之後,向學生介紹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蹟,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在進行校園建設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都參與到其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作力,把校園建設的更美。在學生動手參與過程中,他們更加熱愛自己的校園。

三、尊重和欣賞學生,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具有鮮明特點的人,他們都具有很多優點。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發現每個學生的閃關點,並對他們進行表揚,讓學生在教師的激勵下激發他們學習的內動力,樹立好好學習的信念。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和愛護每一個學生,在他們遇到困難時要耐心的進行指導,幫助學生不斷取得學習上的進步。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美好的一面,更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和學習。在面對後進生時,教師不要對他們進行一味的批評,而是要幫助他們分析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在教師的關心下對學習產生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師的引導下,後進生不斷取得學習上的進步,使他們擺脫了以往的自卑心理,用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中的困難。

四、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影響和感染學生

在傳統教學中,針對學生存在的一些不良行爲和習慣,教師採用強制性要求讓學生改正,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隨着素質教育的發展,在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教師要擺脫傳統教學中的管束、限制的教學方法,採用引導、影響和薰陶的方法,用教師良好的行爲習慣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被教師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從思想和行爲上都獲得提高。在教學中,教師要從自身做起,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用愛心來引導學生,使教學順利開展。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行爲,需要教師首先做到。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下,嚴格實施《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五、開展德育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

在進行德育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開展豐富的德育實踐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在活動中進行探究和學習。透過參與活動,讓學生的道德認識更清晰,並在實際生活中踐行道德認識。例如,教師可以開展以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爲主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學習革命烈士堅強不屈的精神;開展以考察國情社情爲主的社會實踐活動,透過讓學生調查和採訪,提高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增強他們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感;開展幫助孤寡老人、殘疾人的活動,讓學生養成樂於助人的好習慣,並在活動中讓他們的道德觀念行動化。德育實踐活動的'種類多種多樣,除了讓學生親自參與體會,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對活動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有違背道德的現象展開討論。在討論時,教師重點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允許他們在相互的爭論中剖析現象的背景、原因,瞭解正面作用、負面影響,從中吸取正確的道德思想,剔除其中糟粕,使他們對道德規範的認識和操作不僅知其然而且還知其所以然,培養其自律的品質。

總之,在小學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德育教育。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滲透德育教育,利用一切教育契機來對學生進行引導,使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在和他人交往過程中,能夠積極主動的幫助有困難的人。除了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教師還可以開展德育實踐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透過具體活動來增強學生的道德意識,使他們在豐富的活動體驗和感受中提升自我,促進他們道德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小蔓主編.中小學德育專題[M].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2]馬櫻.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8

[3]曾平.親近生活 德育教育顯實效[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7

小學德育教育論文範本2

《小學德育教育探析》

摘要:強調"教育要以人爲本,德育爲先。"學校育人要先從德育開始,教師是落實育人目標的關鍵。培養學生成人,思想道德素養尤爲重要。"學習不好是次品,身體不好是廢品,心理不好是危險品,思想不好是危害品"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在育人工作中都應銘記的治教指南。本文就自己在小學生德育教育中的三點做法與感悟"不言放棄、及時鼓勵、真情奉獻"和大家交流。

關鍵詞:不言放棄 及時鼓勵 真情奉獻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培養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質,已經成爲當今教育的熱門話題。在我身邊的許多教師常常感慨:當教師越來越難當了!大家心裏都明白:當前由於社會風氣的影響,家庭對孩子的溺愛,父母對孩子缺乏正確的引導,影視音像製品及網絡文化的影響等,造成學生不愛學習、不想學習。受社會不良環境的影響,他們中不少人抱有讀書沒用的想法,對學習失去信心,對未來感到渺茫,常常沉浸於虛擬世界中,整日無精打采或上課睡覺,週末泡在網吧、遊戲機室、檯球室等營業性場所,對老師佈置的作業置之不理,有學生逃課、曠課現象,日常行爲極不規範。面對這種種情況,學校德育教育面臨許多的困難,但作爲"教育發展的關鍵"的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舉措一:不言放棄

大家知道: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就是放棄。如果老師們不能深切感受到自己所肩負的重任,而只是今天看看這個孩子太調皮了,父母都不在乎,我何須在乎,放棄算了;明天看看那一個不順眼,再管也無用,放棄算了。今天放棄一個,明天放棄一個,這個老師放棄一個,那個老師放棄一個。那麼,學校教育又還有什麼意義呢?多年的班主任經歷告訴我:面對"差生",絕不言放棄。多年的育人工作,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只要我們教師用愛心、耐心感化學生,關注學生。加強對學生自信心培養,對學生道德心靈呵護。走進學生中間,與學生同學習同生活,談心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就一定會有收穫的。

例如:我班張華同學,原在楚雄就讀,因爲父母離異,父親沒有時間管他,該生漸漸地變得羈驁不馴,出口成髒,學習成績直線下降,由原來一、二年級的好學生變成了班上的品學皆差的學困生。無奈,父親只好將他送回老家由奶奶照管,並轉到我們五年級班就讀。剛來時,由於自己從條件較好的子弟小學轉到鄉鎮小學,一切他都表現得不習慣。當我瞭解了他的情況後,覺得他並非無可救藥。於是,課間經常找他談心,瞭解他的思想動態;課上經常用眼神提醒他專心聽講,鼓勵他大膽發言,並時常與他奶奶溝通;還讓同學多關心他,共同幫助他進步。慢慢地,他對自己有了信心,行爲習慣改變了許多,成績也穩步提高,對我越來越敬重。小學畢業時,他以成績和品德雙優升入中學。

舉措二:及時鼓勵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還有這麼一句話:"說你好,真的好,不好也好。說你不好,真的不好,好也不好。

"作爲教師,留心觀察學生,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並給予鼓勵,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我班的李麗同學,剛從山區轉來時,語數兩科成績都比較差,還經常不完成作業,同學們都看不起她,她更加自卑。於是,我平時留心觀察她的舉動,發現她很關心班集體,還樂於助人。如有時放學後她會主動留下來把全班同學的課桌椅擺整齊;看到桌椅髒了,即使是冬天,她也會去提冷水來把它們擦乾淨;不管誰有困難,只要她能幫的都熱心去幫助等。每次發現她做的好事,我都及時在班上表揚,還時常在學習上鼓勵她,幫助她克服不完成作業的壞習慣並激勵她:只要她學年末把語數成績提高到80分,學校評優秀少先隊員我們班一定推薦她。在去年的鎮小學青年教師課堂講賽活動中,有一位老師借我班學生上了一節看圖作文。聽完老師的要求後,全班學生開始習作。最後評比,全班只有她能用小詩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心意。聽完她不太壓韻的詩文,授課教師沒做什麼評價。看着她頓時垂頭喪氣的神情,我心裏也十分難受。回到班上,我及時鼓勵她有獨創精神,敢於創新作文表達方法,要同學們向她學習,我們一起用熱烈的掌聲鼓勵她。漸漸地,她學習的勁頭更足了,成績比預定目標還高。學年末,她如願以償當上優秀少先隊員。

舉措三:真情奉獻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應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輪的心靈。"在這裏,誰有細心和耐心誰就能獲得成功。因此,對差生的教育必須具有潤物細無聲的春雨精神。差生犯錯誤是難免的,老師給予矯正是必需的。但是,如果不注意方式,任性解氣的狠訓一通,往往會事得其反,甚至會激起他們的逆反情緒。因此,我們在矯正時要在尊重他們的基礎上,真心實意地選擇角度和時機,耐心地誘導他們認識自己的錯誤。實踐證明,只有尊重學生,消除了他們的逆反情緒,學生才能口服心服地接受批評、改正錯誤。這就是"親其師而信其道"。我曾教過這樣一個女生,她從一出生就被親生父母遺棄,被人撿來撫養到四歲半後又送給他人撫養,現在已有13歲的她,與養父母生活在一間不到9平方米的烤煙房內,透過觀察我發現該生自卑感強,對自己缺乏信心,而且還愛撒謊,我就在下課時同他聊天,讓她感到老師並沒有瞧不起她,下課總是讓他幫我拿教具,抱作業,藉機問他上課所學的內容是否已掌握,給予她充分的關愛和信任,並送給她一些自己孩子的零食和衣服,按時提醒她洗頭、換衣服,對她的點滴進步以及時的鼓勵和表揚。透過一學期的努力,期末統考中這個孩子的數學成績由原來的20多分上升到64分,本學期的課堂上又多了一隻充滿自信的小手高高的舉起來,還多了一雙充滿求知慾的小眼睛。可見,真誠和藹地對待學困生,並且給予他們一定的尊重和信任,就能讓這樣的"差生"重拾信心。經驗告訴我:一些行爲習慣不良的學生,只要我們用愛心、真心和耐心去關注他,幫助他,引導他,你的苦心不會白費。

總之,作爲一名教師,就應該視學生爲自己的孩子,積極發現、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生活細節,因材施教。育人不易,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就一定要學會苦口婆心,而不能急功近利。人的塑造絕非一日之功,幫助孩子樹立起學生學習、生活的信心是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所以,對於身心都處在發展初期的尚未養成良好行爲習慣的學生,我們應該永不言放棄,並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鼓勵,同時以自己的真情去引導學生,這就是教師參與學校德育工作的應肩負的職責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