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課程質量觀的高職教育質量標準體系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1.32W

論文摘要:

課程質量觀的高職教育質量標準體系的論文

課程是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活動的核心,課程質量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學校教育活動的好壞。從課程的視角來構建高職教育質量標準,是高職教育質量提升的一個新思路。

論文關鍵詞:

高職教育;課程;質量標準

《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16號)指出:“高等職業教育作爲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着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等產業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這一闡述充分表明了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職業性與培養人才層次的進階性。任何教育類型或教育層次的培養目標都是透過課程體系來實現的,課程體系構建如何直接決定着教育質量的高低。因此,爲了實現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達成高職教育的人才質量標準,重組課程體系已成爲普遍關注的核心問題。

從目前的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管理來看.高職院校教學質量標準與質量管理一般停留在對教學過程、教學秩序等方面。重點是對教師的教學環節的過程監控.並沒有從教學質量的源頭“課程”上來實施監控。制約教學質量的首要因素是課程.而高職院校的課程改革大多是以校本課程開發爲主的自主課程開發。校本課程開發的自主權主要是掌握在高職院校自己手裏.課程開發質量如何直接關係到學校的教學質量的高低。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認爲.高職院校教學質量標準與質量管理的研究應該落到對課程質量標準與質量管理的監控上.因爲課程不僅把各教學內容和進程變成整個便於教學的體系.而且是培養什麼樣的人的一個藍圖.

一、科學的課程質量觀對高職院校質量標準的導向作用

課程本質上是一種教育進程.課程作爲教育進程包含了教學過程,課程的屬性和類型是多方面的.包含了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根據大課程論的概念,課程通常叫做課程系統或課程工程.它由前期研究、課程設計、課程開發、課程實施及課程評價等幾個階段或部分組成。其中的課程實施即教學。因此教學是課程系統的一個部分或一個環節至在一些歐美課程檔案來看,課程幾乎囊括了教育的所有問題.課程即教育,教育即課程網但是縱觀我國大衆化教育階段的高職教育質量下降問題,主要表現爲:

一是人才培養目標模糊。本科壓縮型痕跡突出;

二是特色不鮮明,人才質量不高,學科爲中心的教學模式嚴重沒有從職業崗位分析去開發課程與教學:

三是傳統教學模式佔據主導地位,專業設定極力模仿本科院校。嗍從這些問題來看大多都是課程目標、課程實施及課程模式等的問題。

根據高職教育質量問題的分析和高職教育質量標準,我們可以看出,高校擴招後獨立設定的高職院校在師資力量、教學設備等方面存在很大不足,但最關鍵的是課程建設與課程開發都滯後於現代經濟的發展高職教育質量標準一方面由學校本身的教育質量。如教學風格、教師素質、教學管理以及教學資料佔有和使用等體現.另一方面是由學生透過接受完成高職教育後所能達到的知識及能力的提升狀況來體現.由於課程是各級各類教育教學活動的核心.因此,高職教育質量問題最根本的解決就落到了課程質量的建設上來.高職教育質量標準的構建最核心的要素是課程質量.我們要從課程的視角來確立高職教育的質量標準

二、基於課程質量觀的高職教育質量標準的確立

基於課程質量觀的高職教育質量標準首先要落在人才培養模式上來.說到底就是一個培養什麼樣的人.怎麼培養人的問題從課程的角度來確定高職教育質量標準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 一)從課程開發上確立高職教育質量標準

從世界範圍看.當今各國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模式主要有兩種.即知識本位的課程模式和能力本位的`課程模式.知識本位的課程以傳授職業知識爲中心.能力本位的課程以培養從業能力爲中心.總體而言.中國的高等職業教育課程模式屬於知識本位型教育領域與職業領域有着不同的執行邏輯.而職業教育課程是連接這兩個不同領域的中心環節.不同的職教課程模式.其開發有着不同的邏輯起點.也有不同的開發方法.從理論上來講.高職教育課程的開發應該以職業能力的培養作爲高職課程開發的邏輯起點,把職業崗位(羣)能力的培養作爲課程開發的基礎。從職業世界向學科內部輻射.從事職教課程開發的人員應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來自於行業或企業界的代表而參與我國職教課程開發的主要是來自於教育界的專家和學者。來自企業界的代表人士很少。這種現狀使我國的職教課程不重實踐,不重應用。職教課程很難關注到學生的個性及實踐能力的發展因此必須從課程開發的邏輯起點上人手.真正從職業領域人手.由半數以上企業界人士參與課程開發的過程。

(二)從課程實施與課程內容上確立高職教育質量標準

從高職教育發展的歷程來看.高職教育發展歷史短.課程設定或課程目標與價值取向上.都有很深的普通高等教育的烙印.現行的職業教育更多的是注重陳述性知識的傳授,而忽視程序性知識與職業領域的互通性。高等職業教育質量標準制定的理論依據應該是技術知識論.技術知識與科學知識是兩種密切聯繫而又不盡相同的知識體系,它們各有自己的性質、任務、內容、方法、研究過程和評價標準.高職教育質量標準應該以某種特定的社會職業爲背景.圍繞該職業所需要的實際工作能力進行教學.以培養某一職業領域的進階應用型人才爲目標。這種職業性導向的以職業能力培養爲目的高職教育課程實施與課程內容選擇具有很強的職業教育特色

(三)從課程培養目標上確立高職教育質量標準

從高職教育人才定位上我們可以看出.高職教育培養的是“爲生產第一線和工作現場服務的,承擔將設計、規劃等轉換爲現實產品或其他物質形式.以及生產具體物質產品的技術、管理和智能操作人才”。因此.我們的課程設定與課程實施過程中始終是圍繞着一線服務人才的培養目標來實施課程教學。確立高等職業教育的質量觀.堅持以職業性爲導向.以技術知識獲得與否作爲評價高等職業教育質量的標準。因此.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首先要了解社會與經濟的需要.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趨勢與規劃、產業結構調整所引起的勞動生產結構的變化.以及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這些都會導致新的職業的產生。勞動力市場的人才結構需求的變化.是高職教育培養目標制定的依據.而這一切都應該從課程內容上來體現。其次課程培養目標也要從職業崗位(羣)進行職業能力分析.確定人才培養的規格.課程內容的整合。以適應瞬息萬變的經濟形勢。

1987年《高等教育:面臨挑戰》的白皮書分析了英國經濟發展緩慢的原因.除了英國繼續教育和高等教育入學率的低下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外.該白皮書還認爲大量具有先進知識和進階技能的勞動力是經濟發展成功的關鍵。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不僅要接受學術的、專業的和職業的教育.他們在畢業時,還要具有有助於復興經濟所需的能力、技能、態度和價值。而這些都是與企業有關的.它們中的很多要在真實的經濟背景中才能獲得。因此.課程培養目標必須與當前的經濟背景聯繫緊密.培養適應當前經濟形勢的進階技能型的人才。

三、基於課程質量觀的高職教育質量標準的構建

(一)高等職業教育質量標準制定的方法

1.任務分析法。就是找出和驗證特定崗位工作人員所執行的任務,對職業的工作任務、職責範圍、知識技能要求、工具設備材料和條件與環境等幾方面的分析和界定。從而確定承擔該項任務所需的知識與技能.從而根據崗位要求設計、確立職業教育所需培養的人才規格。任務分析法主要有文獻分析法、設計職業表調查法、抽樣調查法、管理職業調查法、數據分析法、觀察法、交流法等形式。

2.功能分析法。就是工作角色定位。把職業能力的非技術層面的要求考慮進去.使工作角色能真正體現特定職業情景中知識、技能、態度及價值觀的整合。這種方法是從職業最頂層進行設計。逐級設計中小目標。根據達成各級目標所需的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能力和態度的要求.確立職業標準的內容。

3.依據分層化國家職業標準的理念重構課程體系法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鑑定中心在研究了從業人員的能力與國際上發達國家(如英國等)的職業標準後,提出了分層化的國家職業標準。從三個層次上對人的職業能力進行了分類,即核心能力、行業通用能力、職業特定能力。閻分層化國家職業標準體系由職業特定技能標準、行業通用技能標準、跨行業技能標準和核心技能標準組成。借鑑分層化國家職業標準的理念.將綜合職業能力分層化,對應的行業通用技能、跨行業技能、核心技能都必須以職業特定技能爲依託本院根據社會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職業標準爲導向,着眼於學生未來的整個職業生涯.構建四層次一體化的職業能力框架、精心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並構建相應的課程體系。

(二)高等職業教育質量標準制定的過程

高職教育質量標準的制定主要是經過以下幾個階段: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職業、工作任務及能力分析:課程質量標準方案的設計、對設計方案的分析與評價。各個階段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滲透和相互作用的。如課程質量標準方案的設計與確立過程也是一個反覆論證過程.因此.高職教育質量標準的制定過程.也是各個階段的反覆論證過程。

高職教育質量標準的確定爲高職教育課程的開發提供了基礎,質量標準的制定爲課程的設計提供了指南.課程又是質量標準的具體化。因此。一般來說,有什麼樣的人才質量標準.就應有相應的課程模式。高職教育課程具有明顯的應用性特徵.表現爲課程內容緊密聯繫職業實踐,所傳授的技能和知識能在生產、服務或管理工作的第一線直接應用。

(三)高等職業教育質量標準的保障體系

1.課程質量監控組織體系課程質量監控組織體系是教學質量管理目標和執行機制中的一部分.它具有行政事務管理組織與學術管理組織的屬性.主要是從教學的源頭——課程上進行管理,具體是從課程開發、課程設定、課程設計、課程實施和課程管理上着手進行。行政事務管理組織屬性是由系部教研室、教務處、督導室等部門彼此分工合作,學術管理組織屬性是由專業建設委員會、課程建設委員會以及教材建設委員會等組成

2.課程質量監控制度體系。實現課程質量目標.必須建設和制定一套完整、科學、嚴密的規章制度,以明確各系統職能、規範工作程序,做到有章可循,確保系統的正常執行,並形成自我完善、優化的建設機制,使學校的課程質量監控管理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

3.課程質量監控評價體系課程實施與課程評價是相互聯繫,共同作用才能保證課程質量的,爲了判斷和評價課程質量.評價體系是不可缺少的組織手段。具有質量判斷、診斷和激勵功能。體現爲專業建設評價、課程質量建設評價、實踐教學質量評價、學生評價教學質量等方面。

4.課程質量監控資訊反饋與處理體系。課程質量監控資訊反饋與處理系統對於解決課程實施中出現的問題,保證課程質量至關重要。課程質量監控資訊反饋與處理體系就是來自於從課程開發到課程實施過程的所有資訊反饋與處理.這些資訊有來源於教師的資訊.也有來源於學生的資訊,更有來源於社會、企業的資訊,所有這些反饋資訊我們都從教學的源頭——課程上去尋找.如果是來自社會的資訊。崗位職業能力分析不到位的.就從課程開發上去找根源.如果是來自教師的資訊,那就從課程實施上去找原因.如果是來自學生的資訊.就從教學方法上尋找原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