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確立科學的高職教育質量標準

學問君 人氣:2.27W

論文關鍵詞:高職 質量 能力 標準

關於確立科學的高職教育質量標準

論文摘要:制定高職教育的質量標準可以確保人才培養的質量,高職院校要正確處理好高職教育中理論知識教學與應用能力培養之間的矛盾。高職人才的職業能力主要由專業核心能力、職業發展能力和社會化能力組成,不同的學校和不同的專業要適當把握好各種職業能力的平衡,既強調崗位能力的培養又要務實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提高自主學習的的能力,加強學生的道德、文化、等等修養。

目前。我國的高等實現了性的跨越式發展,爲各行各業培養了數以百萬計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爲國家的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按照《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圍發[2005]35號),到20l0年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要佔招生規模的一半以上。在未來,高職教育還要向社會輸送大量的高素質應用型高職人才,使我國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進一步加深。高等職業教育作爲高等教育體系的一個分支,肩負着大批量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使命,在我國走新型化道路和新建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職教育的大衆化發展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如辦學特色、教學質量、師資隊伍、學校資源題、學生就業等,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教學質量問題。如何制定人才培養標準、建立高職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是各級教育部門、各高職院校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一、高職教育中理論知識與應用能力的關係

我國高等教育自1999年開始擴招,高職教育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然而在高職教育量不斷擴大的同時,並沒有伴隨着質的提高,教育質量甚至有所下滑,主要體現在特色不鮮明、人才質量標準模糊、可操作性不強。縱觀全國的高職教育,存在兩種極端,在一些高職院校裏,傳統教學方式仍占主導地位,專業設定及課程教學主要模仿本科院校。培養的畢業生實踐能力不強,理論基礎也不如本科畢業生。另一些學校卻過分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大量弱化基本理論,培養的學生雖暫時受企事業歡迎,但學生缺乏發展能力和創新思想。不能適合社會的長期發展。

之所以出現以上的極端情況,客觀原因是高職辦學進行定位不準,即沒有搞清到底要培養什麼樣的畢業生,因此要適當地處理好高職教育與本科教育的關係。一般來說,本科教育是學術型、研究型的教育,對學生的知識面、知識牢固程度、研究能力及創新能力要求較高,而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要求不強,而高職教育強調的是應用性和職業性,即學生的動手能力要強,能較快地適應特定專業的實際生產操作。目前,隨着社會的發展變化,隨着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特別是隨着大學生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許多本科院校的辦學思路也在發生變化,不但辦學特色鮮明。而且其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越來越重視,學校在實驗、實訓設施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投入,相比較而言高職畢業生所謂的動手能力強的這一優勢變得越來越弱。對於那些依舊按照本科模式實施教學的高職院校,其畢業生的弱勢更加明顯,不但學生的理論知識明顯處於劣勢,而且動手能力也不如人家。

建立高職教育的質量保障體系,必須要把握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之間的平衡。首先必須明確高等職業教育的概念中兩層含義,即“高等”和“職業教育”。高職教育屬於高等教育的範疇,學生必須充分掌握一定的、具有一定深度的專業理論知識。只有具有來一定的、紮實的理論知識。高職人才才能在工作中快速地接受新知識、新技術。才能在工作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才能不斷創新、推動社會生產的進步。現在許多高職院校提出的思路是理論知識夠用就行,但多少纔夠用就沒人能同答清楚。大多數人的理解是以就業崗位爲標準的,只要畢業生能夠適應未來的可以預見的工作崗位就可以。目前國內的企業在用人時大多數存在短視的情況。企業總是希望大學生一進入企業就能在生產崗位進行生產。基本不會考慮學生還能做些其它什麼或能否創新,許多高職院校爲了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就一味迎合企業的想法,只注重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而大力弱化學生的理論教學。這樣做雖然可以做到學校和企業皆大歡喜,但是對國家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其結果是我們的勞動大軍素質不高、缺乏創新,不能適應產業升級和結構轉變的發展趨勢和越來越強烈的國際競爭。國家有關部門應該引起重視,進行適當的引導,否則我們的勞動者隊伍的素質會出現下滑。

一味強調高職教育的“高等”會走向另一極端,還要注意其職業性和應用性。這個問題其實也不好把握,目前的國情是這樣的,不管是本科教育還是碩士、博士教育,或者是高職、中職教育,畢業生總是要就業的,所以都可以屬於職業教育的範疇,它們的區別在於職業崗位的不同,但也沒有完全的不同,比如說本科生、研究生在一線崗位直接從事生產操作也非常普遍,在國外博士畢業生從事生產控制的也很多。總的來說。根據國家教育部門的政策。高職教育應該強調職業性和應用性要多些,要突出畢業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高職教育的發展可以爲國家培養大量有素質、有能力、能勝任一線生產的高等級人才,提高勞動者隊伍的整體素質,高職教育又是職業教育,強調應用性,即高職人才不但可以勝任一線生產之需要,還要肩負着技術革新、將高新知識和高尖技術應用到生產當中的重要使命。能有機地把握好以上兩者的平衡關係是制定高職教育質量標準所必須的。

二、高職人才應具備的職業能力

許多人喜歡將高職畢業生看成是高職教育的“產品”,並提出了一系列的“產品”規格和標準,這是一個誤區。首先高職院校不是生產企業,而是培養人才的地方,產品是嚴格按照某設定工藝程序經規定的加工措施生產出來的具有一定質量標準的物件,產品是不變的。只能應用在規定的地方。而人是可變的,人才的能力是發展的,人才的崗位也是變化的。人才的培養模式也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專業、同一專業不同的學生。其培養方法也應有所區別。拋開具體的培養目標和辦學特色,筆者認爲高職院校的畢業生應該具備以下的職業能力。

1.專業核心能力

本文中的專業核心能力是指高職畢業生能夠直接或經簡單培訓便可上崗操作的能力,是目前大多數企事業單位所最需要的和最歡迎的能力,它包括了崗位生產能力和畢業生的職業素質。崗位生產能力是指畢業生在其今後的專業崗位上順利進行生產活動所需要的各種操作、控制、協調能力,是可以透過反覆的專業訓練獲得的',目前職業院校對該能力的重視程度最高。一般來說,崗位生產能力因畢業生的崗位定位而改變,因企業的需求而改變,表1爲某校工業分析與專業對畢業生的崗位能力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