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培養初中學困生物理素養的探索與實踐論文

學問君 人氣:2.39W

摘要:結合初中物理學困生的特徵,如何培養初中學困生的物理素養。

培養初中學困生物理素養的探索與實踐論文

關鍵詞:學困生特徵物理素養措施

物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因而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認真探索學困生的轉化途徑就成了一個很重要的研究課題。

一、物理學困生的特徵

1、對概念:理解不透,不能用自己的語言再現,不能說明概念的體系及概念之間的聯繫。

2、對公式:只能照搬應用,說不清公式的由來及各量的意義、單位及公式反映的規律。

3、對探究:課堂上回答問題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討論問題時、只求結論,而不進行積極思考,人云亦云,遇到問題持消極態度。

4、對自學:找不出問題的重點和難點,不能敘述教材中的問題,也說不清弄懂了哪些,閱讀速度慢並且注意力不集中,無自覺性。

5、對實驗:無從入手,處理問題時袖手旁觀。

6、對作業:解題不遵循一定的步驟、法則,不檢查解題過程與分析結果,不能說明解題的依據,甚至抄襲作業。

7、對老師:敬而遠之,害怕提問,在老師提問時因緊張而低頭躲避。

二、教師針對物理學困生的特徵,在教育教學中培養物理素養的措施

1、加強物理基本概念的教學。概念是思維的基礎,又是思維的結果,在物理概念教學過程中:

(1)解釋概念產生的背景。

(2)揭示概念的形成過程。

(3)加強對基本概念的鞏固與訓練。

(4)讓每個學生建立錯題檔案,蒐集和整理學習中出現的錯誤,進行多次反覆訂正,並在學習小組內互相交流,切實有效地防止錯誤的再次發生。

2、加強學困生的思維訓練。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物理學習中要使學生思維活躍,突破思維障礙,就要教會學生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正確思維方式。

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提高學生觀察分析、由表及裏、由此及彼的認識能力作爲教學的'一個目標。

3、勤於誘導。在教學中,有些學困生,不是由於智力低,而是意志力薄弱,不能和大多數同學一起進行積極有效的思維活動。其具體表現爲:a.缺乏學習的自覺性。b.缺乏學習的堅韌性。c.缺乏學習的興趣。對這些學生,最主要的是突出一個“勤”字。第一,勤觀察他們的言行及神態的變化。第二,勤幫助,在他們不自覺學習時,要及時提醒他們,在他們遇到困難悲觀泄氣時,要幫助他們找出克服困難的辦法,鼓勵他們要勇於同困難作鬥爭,要善於戰勝困難。第三,勤鼓勵,當他們取得成績時,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教師都應不失時機地採用適當的方式加以鼓勵,使其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成績和進步,以成功的喜悅逐步改變其脆弱的意志。 4、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課內課外的輔導。有些學困生各方面能力相對較差,但意志力較強,學習勤奮是他們的特點,教師對這類學生不能視爲包袱,對他們要適當地做一些課外輔導補救工作,幫助他們分析具體的知識障礙與技能障礙,其中包括利用數學方法處理物理問題方面的障礙,以及透過補實驗或設計一些更生動形象的課外物理實驗,讓這類學生更具體,更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並掌握物理習題解題技巧。對這類學生重點是透過個別輔導方式,使他們逐步改進學習方法。

5、注重情感投資,激發學習熱情。在物理教育中,有許多與學生需要相牴觸的情況,從而造成了一些學生的情感障礙。a、教師或家長對學生期望值過高。b、教師教育不得法,忽視個性的差異。對這類學生的轉化,要注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培養師生的情感,教師要懂得學生需要什麼。這些學困生往往有自卑心理,他們往往因物理成績不理想而愧於見老師,更不會主動地向教師提問,長此以往,問題越聚越多,思想負擔越來越重,學習就愈感到困難。教學中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熱情地關懷學生,把發自內心的微笑帶進課堂,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灑向課堂的每一個角落,特別是用自己的激情驅散這些學生的自卑和孤獨。在教學中經常給他們一個微笑,打個手勢,拍拍肩膀,時而在練習中寫幾句讚揚話等都會給學困生無形的力量。對他們做到優先提問、優先輔導、優先檢查練習,耐心細緻地幫助他們,直到弄懂弄通爲止,從而在師生之間架起感情的橋樑,讓教學的雙邊活動在情感交融中進行。

6、培養參與意識,獲得成功的體驗。物理教學應以傳授知識的傳統模式轉變到以激勵學習爲特徵的、以學習爲中心的實踐模式,由學生被動聽講的課堂變成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環境,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讓全部學生都有思考、發言、練習、討論、板演的機會,而不能爲了課堂氣氛、教學節奏、課堂密度把機會全包給優秀生,應當挑一些易回答、易解答、易操作的問題讓一些學困生來做,這樣不僅可使他們有了參與各種活動的機會而且能使他們在這些回答中有成功的體驗,使他們在成功中樹立信心和決心,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

參考文獻:

[1]中華碩博網

[2]

[3]2009年《中國教育創新》